開車出去吃飯,找停車位的時間比吃飯的時間還長——此類「停車難」的「窘境」,或將在近年內得到緩解。12月16日,南寧交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該市靜態交通管理系統建設情況。該市力圖通過數位化管理手段摸清南寧停車位「家底」、提高利用率,調動資本、土地、科技等要素參與停車產業建設,從根本上破解「停車難」問題。
截至今年11月,南寧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46萬輛,其中市中心城區機動車達到187萬輛。根據計算,南寧市中心城區所需小汽車停車泊位205.7萬至243.1萬個,但現有泊位數量還不到100萬個,缺口多達113.7萬至151.1萬個,缺口率超過55%。同時,停車場規劃建設不盡合理、停車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等情況也客觀存在。
基於此,南寧交警啟動城市靜態交通管理系統建設,即在開展南寧市停車資源普查、掌握「大數據」的基礎上,構建城市靜態交通大數據平臺、形成南寧市交警支隊靜態交通管理系統,同時制定一批與之相適應的標準規範,包括停車場聯網接入規範、停車場編碼規範、數據共享規範、停車場錯時共享規範、支付管理辦法等。
新的系統如何破解「停車難」?發布會上,南寧交警相關負責人作了詳細解釋,「大數據」可以有效解決停車資源信息不對稱問題,便於市民迅速尋找到就近的空閒停車位,出入停車場排長隊、支付不便等問題也將得到有效緩解;摸清了「家底」,管理部門在增加停車資源供給時將更加精準;此外,項目提供的數據分析還將有效吸引更多的資源參與南寧停車產業建設,實現多方互利共贏。
據了解,目前南寧交警已經與合作單位一起派出普查員,對該市建成區範圍內所有的公共停車場、專用停車場和路內停車位進行普查,掌握車位數、開放時間以及道閘設備、出入口等多方面信息,殘疾人車位數和運用於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數量也在普查範圍之內。普查人員均持證上崗工作,警方呼籲廣大停車場運營管理人員予以積極配合。針對公眾關心的數據安全問題,南寧交警表示,相關部門將採用5G技術進行數據聯網,項目所產生的數據全部存儲於南寧市政務雲,以確保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不受侵犯。(孟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