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矚目下,美國1月6日這一天在轟轟烈烈中迎來了日出,又在一片聲討和譴責中匆匆送走了日落。梳理一下這一天所發生的事,主要情節都集中在幾個焦點事件上。
焦點一:「川普示威者」攻擊並佔領了國會大廈。
一覺醒來,滿眼都是「美國大亂」、「國會淪陷」的大字樣報導,諸如「議員緊急撤離」、「警衛神情緊張」、「玻璃已被砸碎」、「人群湧入大廈」、「一人遭槍擊死亡」等等,更有煽情者才思噴湧「寒冬已至」、「暴雨欲來」、「美國陷入撕裂」,看來唯恐事小的也不僅僅是美國人。
示威人群湧入國會大廈是真,但幾個細節需要認真梳理認定:
一是示威人群進入國會大廈開始時並非「強行闖入」,而是大廈外圍負責安保的警衛人員打開閘門默許放入(網上有現場視頻)。
二是本次集會民眾並非都是1月6日到達,而是自1月4日起利用各種交通工具(乘飛機、自駕車等)陸續抵達華盛頓,4日5日已舉行過諸多自發性的小型集會。2天多的時間跨度,其中已混入了很多「黑命貴」和「安提法」組織人員,前者傾向於民主黨,後者屬無政府主義(已被川普定性為武裝組織),很難輕易斷定攻擊國會人群都是川普支持者。
三是現場視頻中的翻牆者、衝擊國會內部激烈對抗和肆意佔領者的身份有待核實確認,不排除非川普支持者混入其中故意製造惡性事端嫁禍於人的可能性。
四是如此規模浩大的抗議集會,在華盛頓方面兵警民嚴陣以待的情況下,本該預料到會有激烈的對抗行為發生,而川普方面對此卻缺乏有效的組織和引導,表現得無序而散亂,被人利用或組織不力的結果自然都會遭到全國的譴責。
【評】總體看,川普號召並組織的本次抗議集會活動是徹底失敗的,其本意仍然是意圖利用民意給國會施加壓力,最後促使國會改變確認結果。因發生了衝擊國會事件(現在無法判定是不是川普授意而為),在全國的聲討下不得不臨時取消集會。除了未曾在如此大型的集會上曝光「重磅舞弊證據」外,還被帶上了「企圖發動叛亂武力奪權」的帽子,實在是得不償失。
焦點二:彭斯經過左右搖擺和首鼠兩端的試探後,放棄了川普。
美國1月6日稍早,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彭斯在國會聯席會議召開前發表聲明說,他不相信自己有權對選舉人票做出決定:
「經過深思熟慮後的判斷,我支持和捍衛憲法的誓言,使我無法聲稱自己有單方面權力來決定哪些選舉人票應該被計入,哪些不應被計入。」
「一些人認為,作為副總統,我應當可以單方面接受或否決選舉人票。另一些人則認為,絕不應該在國會聯席會議上挑戰選舉人票。」彭斯寫道,「對我們的憲法、法律和歷史仔細研究後,我相信,兩種觀點都不對。」
而在1月6日一早,彭斯做出這番表態前,川普還發推文說,如果彭斯在國會清點選舉人票時「出手相助」,那麼他將贏得第二任期。他還再次呼籲彭斯在國會聯席會議上將關鍵戰場州的選舉結果退回州議會,並鼓勵他說:「行動吧,這是一個需要極大勇氣的時刻!」
結果彭斯表態過後,川普又發推文說:「彭斯沒有勇氣為保護我們的國家和憲法而做本應該做的事,給各州一個機會來認證一系列被糾正的事實,而不是認證他們先前被要求認證的欺詐性或不準確的事實。美國要求真相!」
【評】彭斯放棄川普,實是迫不得已和無可奈何之舉。面對著與全國的「權貴和精英」為敵的局面,任誰也會倒吸一口冷氣,不得不三思退路。據報,彭斯表示本界政府結束,將完全退出政治舞臺,不再參與政治,可見此種壓力之大已到極限。
焦點三:喬治亞州參議員選舉,民主黨勝出掌控兩院。
1月5日的喬治亞州參議員選舉,川普、拜登、彭斯都曾親往該州競選。結果揭曉,2個參議員席位均被民主黨人奪走。至此,兩黨參議院席位是50:50,如果拜登上臺,副總統哈裡斯就是參議院主席,那參議院自然就控制在民主黨手裡。
在美國政治格局中,參議院非常重要。重要法案必須經它通過,內閣官員、最高法官,都必須由它任命。原本是民主黨掌控眾議院,共和黨掌控參議院,彼此勢均力敵。現在如果拜登上臺,那麼美國的總統、副總統和參、眾兩院均是民主黨的天下,結果可想而知。
在喬州參議員決選被民主黨雙雙「逆轉」後,又傳出幾大選舉疑點被曝光,諸如投票機故障、計票中斷、共和黨監票員被禁止靠近和選票被切碎成一堆堆白紙等等。
【評】本次大選,共和黨因為內部不和,無法形成合力,被民主黨輕鬆摩擦碾壓。黨內高層先是為了自身利益迎合民主黨放棄川普,後又對諸多選舉舞弊問題裝聾作啞,環顧左右而言他,結果到處丟城失地,一敗塗地。全黨倚望2024年捲土重來,不過,那時就沒有了本屆的舞弊現象了嗎?準確說應該不只是有,或許會更猛烈,共和黨重新再造已不是一屆兩屆可以完成的事了。
焦點四:臉書、推特暫封川普帳號,或可永久封閉。
社群網站推特(Twitter)周三(1/6)表示,推特已封鎖美國總統川普的帳號。先封12小時,並首次警告或許會祭出永久停權措施。臉書隨後也說,封鎖川普帳號24小時。
推特說:「我們要求移除川普帳號今天稍早上傳的3則推文,原因是其一再且嚴重違反我們公民當責政策。若推文未被移除,帳號將持續遭封鎖。未來再違反規範……將造成該帳號永久停權。」
【評】看來川普面臨著需要小心說話和馬上被禁聲的尷尬了,這也意味著他繼續發動民意的念頭和打算走到了盡頭。且先不論這些公司的行為是否得當,作為在職總統無法進行正常的視頻講話和文字發聲,已遠遠不是丟失顏面那麼簡單的事了,切斷其與民眾的聯絡渠道對政治領導人而言無異於形同軟禁,無法得知川普真實的心境如何,或許憤怒與屈辱並存吧。
焦點五:世界各國紛紛譴責川普,聯合國秘書長也發聲。
美國1月6日這一幕,整個世界都目瞪口呆,一些外國領導人在深夜也作出了反應:
英國首相詹森感嘆:太不光彩了,美國本應是民主的表率,現在至關重要的是,應該和平有序地移交權力。
德國外長馬斯直言不諱:川普和支持者必須接受美國選民的決定,別再踐踏民主了。
法國外交部也對暴力行為予以譴責,並表示不解……
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感慨:這樣的暴力場景,實在讓人震驚……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發言人表示:對發生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大廈的騷亂表示哀傷。
【評】在沒有獲得權威明確指令的情況下,發生衝擊國會事件確實很不夠光彩。不管示威人群是否被其它組織或黨派滲透利用,作為號召者川普是有責任的。反過來說,某些「領導人」的發聲也各自帶有其自身的利益特點。英國不滿川普沒有在「脫歐」的大事上給予鼎力相助,德國人憤怒川普收取「駐軍保護費」並把美軍調離了德國,法國不滿美國不扶持其謀取歐洲老大的地位等等,其它的都是渾水摸魚煽風點火類型,不過對川普而言,情況確實也有點糟。
焦點六:抗議集會準備不足組織不周,很失敗也很不利。
自2020年12月20日川普公開提出號召將於1月6日舉行「抗議大遊行」以來,已過去了半個月時間。以他當時喊出的口號「那將是非常偉大的」、「我們會展示更多重量級的舞弊證據」來推測,本次抗議集會應該具有相當大的轟動性和實效性,同時也一定是經過精心籌備和準備的一場「智鬥」盛宴。結果現在看,轟動性是有了,實效性卻沒了。
據現場報導,1月6日出現在集會上露面的重要人物只有朱利安尼律師和弗林將軍,其它人杳無蹤影,說好的「舞弊證據」也未見曝光。最新消息,本次圍攻國會,已造成4死多傷,幾十人被捕,不但沒取得什麼施壓實效,倒惹了一身騷,造成舉國和全球輿論圍攻。
1月6日示威者與警察爆發衝突後,為保安全和秩序,川普呼籲抗議者和平回家:「我知道大家都很難過。我們本來壓倒性地贏得了這次選舉,但是選舉被盜竊了......但是,現在請大家回家吧。我們需要保護和平,我們需要捍衛法律和秩序,也需要尊重執法人員們。」
他還說,「我不希望任何人因此而受傷......這是個很艱難的時刻,在美國還沒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同時呼籲支持者保持冷靜,不要落入那些人的陷阱中。
【評】通過本次活動可以得出結論,川普身邊已無幾個能人可用,或者有也是不肯站隊幫忙的人。正如其身邊的小女秘書誇誇其談先認輸再通過法律修改結果一樣,均是一些為生存混飯吃的角色。真正能提綱契領的人很少,或者有,亦不被川普採納。如此大型活動,經過長時間苦心醞釀,最後虎頭蛇尾草草收場,不但沒能達成目的,反被對方抓了把柄,實是出人意料也很令人不解。一句「回家吧」,傷害的不僅僅是參與集會的支持者,也寒了那些想真正幫助並支援他的廣大官員和民眾的心。
【總評】最後,簡單總結一下1月6日川普的作為,我們可以發現通過本次不成熟的「抗議集會」,使其原本不利的局面更多了些難以掌控的複雜因素。就組織本次集會的表現而言,說川普很天真很幼稚也不過分。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策略指引,缺乏必要準備與配合,也無組合拳式的進攻與防守,更無體系化的部門參與和制衡,最要命的是在還沒想好應該怎麼收場撤退的情況下就發動了進攻,造成一觸即潰兵敗如山倒。
究其原因,皆是其商人思維所致,以現在的身價之優不喜歡或不願意犯險,總是期待以最小的代價達到最大的性價比,而面對本屆大選國內外聯合的方方面面輕易制勝談何容易?他期待彭斯能夠拿出勇氣,期待鮑威爾能夠打贏官司,期待朱利安尼能夠搞定搖擺州,唯獨沒有想到的是,其實大家都在期待著他自己也拿出勇氣做點什麼。更何況政治的本身就是投機與冒險的結合體,面對強敵每一步都需要仔細斟酌認真對待,團隊協作步步為營,不然畫虎不成反類犬自然會是大概率結果。
相信通過本次集會,民主黨也看透了川普的心思和打法,先不用談以後,只是本次示威者攻擊國會這件事可能就會用來大做文章。報導稱民主黨人已鼓動內閣成員要罷免川普離任,最後的十幾天也不想再讓他節外生枝。如果真如此,川普局面不急也危了,是否還有精力做點別的確實很難說。
1月5日林伍德律師曾提醒川普要考慮及時啟用外國幹預的相關行政命令等緊急措施來預防局面的不可預料性,現在看川普確實沒當回事。目前對川普而言局勢已然明朗,若再抱定「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想法無異於天方夜譚、掩耳盜鈴。
進一步說,若再想發起應急措施,對方能否再給機會也是問題。代理國防部長米勒本次國會被攻擊也是積極主張調兵派將,屆時能否真正服從指揮值得懷疑。現在局勢越發展民主黨的勢力越大,被靠攏的人也越多,屆時是否還會有足夠的人手來實施川普的行動都很難講。可能最後唯一能指望的只有民兵聯盟了,不敢想像沒有軍隊的支持和配合那會是什麼樣的局面。
總之,現在雙方的對決已到了最後攤牌的時刻,本次集會失敗無形中讓川普更加被動和窘迫,是進是退只能看其下一步打算怎麼做。現在國會已經通過認證,確認拜登為下一任總統。此結果也在意料之中,如果川普仍然不想承認失敗,那麼現在光靠喊口號肯定是沒有任何用處的了。以截止目前川普的騷操作來看,茫無頭緒亂打一氣的成分更大一些,令人大跌眼鏡,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資源和人脈再這樣消耗下去,結果被動退出歷史舞臺也只能算是咎由自取。除非他還有更強大的手段還未施展出來,只是時間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