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四年多瑜伽練習者對倒立的初感悟

2020-12-23 惰惰的瑜伽筆記

不知從何時起,倒立的旋風颳到了健身圈。如果能在朋友圈裡po出個倒立體式,一定會收割一波贊。我之前在網上隨便上傳了很不成氣候的靠牆手倒立視頻,竟有網友各種收藏和點讚。

我還挺納悶的,大家為什麼收藏和點讚呢?我的初衷是展示自己對倒立的恐懼。但網友們看起來是認真了。也許,倒立真的是太酷了,由於門檻較高,會讓人心生嚮往。人生,有時就是這樣,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一直追求。

我對倒立沒有執念,但如果有體驗課或公開課,我還是願意認真學習的。悠季瑜伽感恩節直播日,我跟著蔣冉冉老師學了她的倒立課,有一些心得體會。

瑜伽課一般需要空腹,飯後至少2個小時,倒立更是如此,不然一定會覺得噁心。蔣老師在課上,也特別提醒了這一點。

在課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先讓身體熱起來,有效激活肩膀、腹部和大腿的力量,最後10分鐘左右才是倒立體式的嘗試。所以,如果您要嘗試倒立,千萬別頭腦一熱,直接就靠牆上去了,這樣很危險,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對於喜歡倒立,但還一時做不到的小夥伴,也無需氣餒,倒立之前的所有體式都非常重要,因為能強健倒立中需要的肌肉群,讓自己的身體做好準備。只要認真練習這些體式,不斷刺激那些肌肉,您會發現自己的肌肉力量一直在增加。終有一天,身體會準備就緒。

無論是哪種倒立,男生比女生看似有優勢,因為男生的臂力更發達,但其實不然。也許男生膽子大,臂力好,稍微找找感覺,就能做到手倒立。可事實上,他們的發力點不太對,會讓身體代償,比如肩胛骨應該用力,卻用手臂替代了。就算倒立成功了,卻無法達到瑜伽倒立的效果。

蔣老師在課上提到的一些點,很通透,我有被瞬間點醒的感覺。

- 蔣老師說,倒立時,肩頸空間越大越好,重量應該放在肩上,用背部保持平衡。我以前總以為手倒立需要手臂力量強壯,這是常見的誤會。手臂不過是支撐,真正該啟動的是肩膀的力量。當我們勉強自己做倒立,肩膀處往往緊縮,頸椎的壓力會很大。只有肩頸空間夠大,肩胛骨遠離肩膀,並且彼此遠離時,才是正確的發力方式。我記得練習板式時,老師總會指著我的肩胛骨中間,讓我頂上去,如果那個位置是塌陷的,倒立一定做不對。所以,用正確的方式練習板式很重要,儘管過程會有點艱辛。-

- 蔣老師提到,倒立時,骨盆應該在肩膀的正上方。我平時練頭肘倒立比較多,對這一點深有體會。我一般是,從海豚式開始,雙腳向前走,然後雙手交扣,落頭,雙腳再往前走,彎曲一條腿,再彎曲另一條腿,來到一半的頭肘倒立。最初,我覺得雙腳離身體已經夠近了,但其實骨盆並未到身體上方,由於我會覺得身體要翻過去了,就會停止雙腳繼續向前走。這樣的後果就是,即便雙腿能離地,做到一半的頭肘倒立,但肩膀的壓力很大,感覺身體很重。但若在準備中,雙腳離身體足夠近,後背會很直,骨盆在肩膀正上方,雙腿離地會非常輕鬆,會感覺身體很輕盈。

- 蔣老師還說,倒立應該是平衡和輕盈的,在動力與阻力中產生平衡,達到舒適、放鬆、頭腦平靜的狀態。當然,最初練習肯定會緊張和較勁,但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我覺得在動力與阻力產生平衡,這一點很重要,比如手倒立中,手腕要撐地,但我們不能把身體的重量都壓在手腕上,那樣手腕關節一定會受傷,要找到手用力向下壓,然後有反作用力向上提的力,所有的手臂支撐都是同樣的道理。此外,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我們身體會容易往下掉,但倒立中,應該努力找雙腳朝天空登的力,這樣就會有一種力的平衡,肩膀也不會有太大壓力。

認真倒立的惰惰,by插畫愛好者蓏蓏

以下是蔣老師當天倒立課的練習序列。

熱身準備:

抱肘前屈

半雙角式

加強側伸展式

雙角式A

抱肘前屈

下犬式

激活身心:

下犬式

奔馬式

加強側伸展變體

下犬式

板式

側板式

調動能量:

手掌到腳掌式

雙角式C

雙角式A

頭手倒立

蛙式

下犬式

感受倒置:

下犬式

頂峰式

單腿頂峰

單腿垂直伸展

手倒立準備:

手腕關節活動等

板式-四柱-板式

手倒立及變體

前臂倒立及變體

頭倒立及變體

可能您會把上面提到的稱之為技巧,但我更願意稱之為感受。這是我們在體式中,感官內收,關注到的身體感受,以及在練習過程中,不斷調整獲得的身體感受。正是諸如此類的自我感受,才把我牢牢地吸引在瑜伽周圍,不停探索。

倒立的魅力很大,好處也很多,但只有用正確的方式練習,才能受益其中。忍不住再次提醒熱愛倒立的小夥伴們,一定要量力而行,一定要找專業的老師學習,不要急於求成,把基礎打牢,倒立不過是個不經意間會實現的結果。

#倒立#

相關焦點

  • 瑜伽頭倒立原來如此簡單,0基礎也可以,一學就會
    在當今社會,瑜伽已經成為健身運動的首選方式之一,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和關注,據資料記載瑜伽體式有8400萬種,其中「頭倒立」作為瑜伽中最基礎且最常見的體式之一,要求練習者具有一定的腕力,手臂力量,曾被人稱為「瑜伽體式之王」,我們經常能夠在社交網站上看到各種明星曬出各種各樣的花式「頭倒立」,瑜伽達人孫儷。
  • 瑜伽頭倒立極各種變體,你能做幾個?
    頭倒立為瑜伽「體式之王」,是瑜伽裡最為重要的體式之一。艾揚格大師在93歲時經常以30分鐘的頭倒立開始他的早晨瑜伽練習。這當然需要多年的練習。但是,正確的練習方式是逐步增加姿勢持續時間的關鍵。它也會使您在墊子上獲得更多的樂趣。
  • 「花臂倒立男神」讓倒立和手平衡更輕鬆!練瑜伽的男人有多撩人
    在瑜伽世界裡提到「花臂倒立男神」的名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號稱大神級別的Dylanwerner,練習瑜伽的人都知道,女性練習者具有天生的柔韌性,而男性練習者則更多代表著剛毅,勇猛,練習瑜伽的男性可是一點也不「娘」哦,有人說瑜伽是門藝術,它將身體無限的力量與極度的柔韌融合在一起
  • 瑜伽倒立怎麼練?練瑜伽多久才能倒立 ?
    瑜伽真的是個很好的鍛鍊方式,不僅可以減肥還能塑形,還能減緩壓力,瑜伽經常會出現倒立的招式,但不是每個人都能一下子會倒立。瑜伽倒立怎麼練,練瑜伽多久才能倒立。練瑜伽多久才能練習倒立?1、頭倒立沒有你想像得那麼難,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說實話,每個人基礎不一樣,練習的頻率不一樣。你可以試試做個拜日A看看,也許看到你做拜日A的狀態,就知道離頭倒立還有多遠。
  • 空中瑜伽,好處竟然這麼多?
    練習者感受到身體體重,加深體式的伸展、阻力和正位能力,具有高效的放鬆、療愈、瘦身效果,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動性 !與傳統瑜伽的倒立不同的是,反重力課程的向上運動是在失重的情況下完成的。庫託羅說:「由於對於脊椎的壓力為零,反重力瑜伽有著很好的醫療效果。」
  • 瑜伽種類那麼多,到底該練哪種?瑜伽流派解析大全(收藏級
    甘地就是一個業瑜伽修行者的典範。 流瑜伽不是固定所有練習環節和體式,有更多的可變性,讓練習者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對於練習者來說,達到了身體舒展的目的。
  • 瑜伽種類那麼多,到底該練哪種?瑜伽流派解析大全(收藏級)
    智瑜伽提倡培養知識理念,通過朗讀古老的、被認為是天啟的經典,理解書中那些真正的奧義,獲得神聖的真諦。業瑜伽倡導內心修行,引導更加完善的行為,業瑜伽的目的是 "行動的徹底自由" 通過 "有為" 而達到 "無為而無不為" 的狀態。甘地就是一個業瑜伽修行者的典範。
  • 小提瑜伽 ▎★瑜伽輔助用具介紹 ★
    含胸駝背者,如青少年處在發育期的學生、白領上班一族、長時間的久坐工作學習,很容易不良坐姿導致含胸駝背,嚴重會影響呼吸系統運轉以及肩頸一系列問題,導致胸悶氣短,頭暈失眠瑜伽伸展帶如果有體式要求用手抓住腳掌腳趾,可目前的柔韌性還不足夠,那麼就要用到伸展帶,可幫助筋骨伸展及延長姿勢停留的時間
  • 一張產房練倒立的照片引起網友爭議:倒立好處一籮筐,但也有禁忌
    陳意涵酷愛瑜伽倒立,在很多地方都留下倒立打卡的圖片,其中一張在產房練倒立的照片,引起了網友的爭議。這一點我相信大多數的女性瑜伽練習者都聽說過。不管是在瑜伽課堂上還是在線上,只要遇到倒立,老師都會說生理期的會員不要練習這個動作。
  • 絕不輕易嘗試「頭倒立」,怎樣才能體驗倒立的好處?
    頭下腳上的倒立瑜伽姿勢對身體有很多好處,比如改善神經系統的健康、調節內分泌系統,改善睡眠,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改善缺血、缺氧的狀態等等。 在眾多的倒立瑜伽姿勢當中,「頭倒立」是大名鼎鼎的一個。然而,並不是每一個瑜伽姿勢都適合所有人練習,尤其是這個頭倒立。 頭倒立式做得正確,對腦下垂體這個「主」腺體極為有益。
  • 為什麼建議你多練習瑜伽倒立?
    >事實上,倒立還有著諸多的好處……倒立會讓血液循環發生變化,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具研究顯示,倒立能讓血液中的血紅素顯著增加。在瑜伽倒立時,三角肌、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承擔了身體的主要的重量,堅持能夠幫我們打造出強壯、健康的手臂。
  • 不老少女陳意涵最愛倒立,瑜伽肩倒立的好處這麼多,一定要看看
    著名的瑜伽男神Miguel更是被稱為倒立藝術家,他將瑜伽的倒立發展成為一種平衡的藝術,他倒立的「足跡」幾乎遍布世界各地,像我這樣的倒立小白對於像陳意涵、Miguel這樣的倒立達人簡直是崇拜之情滿滿,也許暫時做不到大師級別的倒立姿勢。
  • 瑜伽種類那麼多,到底該練哪種?--瑜伽流派解析大全(收藏級)
    智瑜伽提倡培養知識理念,通過朗讀古老的、被認為是天啟的經典,理解書中那些真正的奧義,獲得神聖的真諦。業瑜伽倡導內心修行,引導更加完善的行為,業瑜伽的目的是 "行動的徹底自由" 通過 "有為" 而達到 "無為而無不為" 的狀態。甘地就是一個業瑜伽修行者的典範。
  • 空中瑜伽,練還是不練?
    而且,隨著練習深入和精進,對於這些練習者來說,甚至瑜伽哲學以及瑜伽背景知識比體式練習更為重要;而空中瑜伽作為「新生事物/流派」,多是身體上體式練習,沒有包括太多其它瑜伽七部分的內容——這就像一位「真正瑜伽修習者」看待剛開始瑜伽那會兒 只追求體式的練習時一樣吧——「不接受」或者「排斥」吧。特別理解,我周圍很多老師 包括我的一位老師,都是這樣的看法。
  • 練瑜伽小心練出「瑜伽傷」
    一些練習者在做動作時過於勉強自己,以至於傷了肌肉、關節、脊椎、韌帶等,從而引發韌帶拉傷、軟骨撕裂、關節炎症、神經痛等常見「瑜伽傷病」。臨床上我們見過比較嚴重的瑜伽損傷,包括扭傷、骨折、脫臼等,極個別的情況會出現坐骨神經損傷。但最多見的瑜伽損傷還是由長期持續的過度拉伸及姿勢不當帶來的。
  • 練瑜伽,頭倒立、肘倒立、手倒立如何慢慢離牆?
    練瑜伽,經常有伽人問,老師,我已經可以做到靠牆的頭倒立、手肘倒立和手倒立啦,但就是不敢離牆,怎麼辦? 所以,想要輕鬆get不靠牆的頭倒立、肘倒立、手倒立,平時一定要多做加強基礎的練習。此外,也需要多做從靠牆到不靠牆的過渡準備練習,這些過渡準備練習,一方面可以加強基礎,另一方面也是建立心理信心的基礎,非常重要,一起來看看吧:一、頭倒立靠牆-不靠牆的過渡練習動作1-3:從雙腳靠牆的下犬式開始
  • 【阿敏老師—高級體位提升】無錫站10.6-10.8倒立+後彎3日工作坊
    你是否需要一個瑜伽修行者點撥你一下?你是否因為你無法完成後一些彎體式而不敢嘗試更多體式?倒立 雖貴為體式之王,但他依舊是很多與家人不可克服的心理障礙 !手平衡 看似飄逸的動作,但發力點不對你依舊無法控制,時時刻刻擔心一下摔下去膝蓋受傷鼻子害怕甩掉!後彎 看起來很美,但做起來的過程腰酸背痛的人還是佔多數!
  • 瑜伽經典基礎入門課:五類體式感悟
    瑜伽的各種動作,可以劃分為5個大分類:站姿,前屈,後彎,扭轉,倒立。瑜伽體式如水,水的智慧在於變化,行呼則分,持吸則和,遇暖則融,在體式變化中以不變應萬變,是瑜伽的本色,是涵養。 」瑜伽」是對身體與外物的明澈洞察與自我堅持!
  • 單人或雙人,倒立或直立,瑜伽練習的好處超多的
    單人或雙人,倒立或直立,瑜伽練習的好處超多的美好肉體集合地,關注我遇見更多美好肉體瑜伽是一種很神奇的運動藝術,這門藝術自從被發掘出來那天起,就開始被眾多人為己用,用來加強自己的身體各項素質,無論是單人或者雙人,倒立還是直立,都是為我們身體健康打基礎,能夠有效預防老年痴呆的發生
  • 瑜伽倒立一次做多久?倒立完如何放鬆?
    第①問:請問一般什麼時候倒立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