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法國城市的濟貧舉措

2020-12-11 騰訊網

光明理論【十七世紀法國城市的濟貧舉措】17世紀初,經過宗教戰爭的摧殘,巴黎人口約10萬人,其中3萬人是乞丐。貧困人口長期營養不良、體質弱,易受各種疾病與瘟疫的威脅。大量社會邊緣人口的存在也給治安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可以說,貧困成了那個時代最為棘手的社會問題。 1607年,亨利四世下令建造聖路易醫院,用來收治瘟疫中染病的民眾。1614年,裡昂成立了第一家真正的總收容院,它將窮人放置在收容院的作坊或者城市的工地裡勞作,同時用福音教化窮人。1656年,路易十四頒布敕令建立巴黎總收容院,禁閉行乞的窮人,並要求他們依據自身能力在工地和工場勞作。在大街上向乞丐施捨者也被處以罰金,罰金用於資助收容機構。總之,17世紀法國王權與城市精英力圖將值得救助的窮人與頑固堅持乞討的貧民相區分,後者常常遭到懲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十七世紀法國時尚的誕生
    作者:湯曉燕,系浙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當人們談到時尚的國度,法國總是一個繞不開的國家。那麼,法國是從何時開始引領時尚潮流的?梳理時尚的誕生,需要回到17世紀的法國,尤其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的巴黎。學界傳統觀念認為,時尚的興起與法國奢華的宮廷文化密切相關。然而,現代意義上的時尚是否真的由後者孕育?
  • 法國歷史上真實的絕命冤案,揭示狂野蠻荒的十七世紀
    他梳理了近300年來針對「法國神父附魔案」留下的相關文字資料,詳實、精密、準確地記錄下了這件足以被釘在人類歷史恥辱柱上的真實事件。法國歷史上的巨大汙點:究竟是俊俏的風流神父與17名修女之間因荒淫無度,引來魔鬼附身,還是被權力精英階級嫉妒,故而栽贓陷害?身臨其境地看一個人如何一步步失去自己作為人的所有權利,並在酷刑後被活活燒死。
  • 聖方濟的貧窮神學
    前 言法國當代哲學家P.
  • 法國宮廷中的「頭號玩家」——17至18世紀法國王室遊戲風貌!
    序言十七至十八世紀是歐洲主要國家向近代過渡的關鍵時期。在法國,隨著統一民族國家的形成,從十六和十七世紀之交亨利四世創建波旁王朝開始,法國結束了中世紀的封建割據狀態,並加速向君主集權的絕對主義國家邁進。相反,因為宮廷社會的寵愛而在十七至十八世紀盛行開來的遊戲有褪球,即高爾夫球的前身、撞球這些更講究體態的技巧遊戲,以及文中提到最多的紙牌、象棋、跳棋等智力遊戲。上述宮廷遊戲文化在路易十四時期達到頂峰,並一直延續到十八世紀末。儘管同樣是君主集權,但十七至十八世紀法國宮廷的遊戲倫理,卻與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約束下的遊戲倫理非常不同。舉一個最突出的例子。
  • 【百日學教史】第133集 十七世紀中葉以後的宗教紛擾(四)以及教會在十八世紀的情形(一)
    十七世紀中葉以後歐洲宗教紛擾的情況。其中包括了法王路易十四以法蘭西主義的思想,和教宗依諾森第十一之間的衝突長達十一年之久,終於因為路易十四的明智,向教宗做了讓步。但是法蘭西主義的遺毒,卻延續到第一屆梵蒂岡大公會議之後才告結束,這也說明了寂靜運動和半寂靜運動的起源錯誤之處,和這運動最後的銷聲匿跡。
  • 張穎:笛卡爾的激情論與勒布倫的表現說 ——對十七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美學的一個細部考察
    法文本可參考法國國家圖書館Gallica數字圖書館項目的影印本:Charles Le Brun. Conférence de M. Le Brun,…sur l』expression générale et particulière. (Ed. 1698). Hachette Livre. 較完整的英譯本可參考蒙塔古的譯本(JanniferMontagu.
  • 十七世紀歐洲皇家生活是什麼樣的?紙醉金迷養尊處優
    但是皇室似乎從未考慮過要去一個更具帝國色彩而少些哈布斯堡氣息的地方,如雷根斯堡、紐倫堡或法蘭克福這樣典型的德意志城市。從布拉格遷往東南方向約320千米以外的維也納,意味著大公家族的領地對哈布斯堡家族尤為重要,同時也使哈布斯堡家族的重心果斷轉移到東部。
  • 十七世紀左右義大利鑄劍師打造精品細劍-收藏品
    十七世紀左右義大利鑄劍師打造精品細劍-收藏品大約十七世紀左右義大利鑄劍師打造,凸顯出高雅的藝術格調。從決鬥成風的文藝復興年代一直到十九世紀,擊劍一直為上流社會紳士的必修課程,講究優雅與技術。
  • 在十七世紀知名古堡裡修復古籍?這群本科生做到了,你想加入他們嗎?
    今天我們就來跟隨法國孔岱藝術學院文化遺產保護和修復專業本科(Bachelor Conservation du Patrimoine)學生一起,來看看他們日常的學習場景吧! 文化遺產修復這個專業,一聽就知道不是個純課堂學習的專業,其中有大量知識和技能都需要從實踐中獲取!
  • 報告文學《厚土中國》首發 中國太保輸出防貧減貧中國經驗
    2017年,中國太保在保險業內首創「防貧保」。作為國內首款商業防貧保險,「防貧保」聚焦因病、因災、因學三大致貧返貧因素,通過政保聯辦建立了「群體參保、基金管理、社會經辦、陽光操作」的保險防貧新模式,成為金融支持扶貧的典型樣本,給出了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保險解法」,中國太保產險亦憑藉「防貧保「榮獲全國扶貧領域最高獎項——「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 老翡翠,十七至二十世紀中國翡翠藝術
    日前,首部全面系統梳理近代翡翠工藝品的研究性專著及大型圖錄——《中國老翡翠--十七至二十世紀中國翡翠藝術》一套三冊,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這套專著的主編鐘富苗雖是浙江紹興人,作為一名文化藏家,卻與重慶結下了20年的緣分。
  • 農民後續無安置,那和劫貧濟富有何區別!
    2、隨著社區電商的推進,一些城市小區、城鄉、縣城的菜農,小商販已經逐步地被退出了市場,畢竟價格劣勢太過明顯。比如,青椒進價3元/斤,小商販至少有3.5元銷售才能保本,但社區電商平臺上都可以半價出售還有紅包,在這樣的降維打擊下,小商販退出市場是必然的。
  • Azzi & Osta高定禮服:借鑑17世紀法國巴洛克宮廷服飾,立裁精緻
    今天分享的這個高定禮服系列靈感來自法國瑪麗·德·美第奇王后。瑪麗·德·美第奇是亨利四世的第二任妻子,也是臭名昭著的路易十四的祖母。這位法國王后以其在音樂,時尚,文學和藝術方面的令人欽佩的品味而聞名。在法國羅浮宮,有一間著名的展廳叫「瑪麗·德·美第奇的一生」,由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彼得·保羅·魯本斯繪製的21幅大型油畫展示了瑪麗·德·美第奇的生活。
  • 法國的城市鄉村,哪裡最宜居?
    阿訥西的優勢,主要是這座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其次是城市人口中的失業率極低,再有是城市居民的購買力很強。至於購買力的優勢,這要歸功於其緊鄰瑞士,使得一些居民能在瑞士工作,而瑞士的工資要高於法國的工資。 法國東南部小鎮阿訥西(Annecy)街景。
  • 十九世紀末,法國殖民下的突尼西亞,感覺比同時期的清朝強一些
    突尼西亞是歷史悠久的古國,早在公元前9世紀,這裡就建立了強大的迦太基帝國,比羅馬帝國還要早。公元前146年,突尼西亞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703年,被阿拉伯人徵服。1881年,突尼西亞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 萬萬沒想到,控制十七世紀法國貴族精英的牢籠,竟是巴黎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是西方最大的宮殿,也是17世紀歐洲,最豪華的宮殿。凡爾賽宮位於巴黎西南郊,原來是路易十四的父親,路易十三國王建的狩獵山莊。到路易14時期,君主集權專制達到了鼎盛,路易14是法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他5歲登基,在位長達72年,親政54年,他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有威權的國王。
  • 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
    從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到形成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從支持和鼓勵全社會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參與扶貧,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對脫貧攻堅進行再動員、再部署,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為打贏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國際人士指出,中國扶貧事業的成功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人民的奮鬥。
  • 法國19世紀上半葉至19世紀末法國學院藝術繪畫重要人物布格羅圖集
    法國19世紀上半葉至19世紀末法國學院藝術繪畫重要人物布格羅圖集1法國19世紀上半葉至19世紀末法國學院藝術繪畫重要人物布格羅圖集2法國19世紀上半葉至19世紀末法國學院藝術繪畫重要人物布格羅圖集3法國19世紀上半葉至19世紀末法國學院藝術繪畫重要人物布格羅圖集
  • 在法國上個廁所太難了!從法國公廁發展史看歐洲城市管理進程
    在《城市設計大全:公共廁所》藝術中,作者克拉拉格雷德評論說「假如你問法國警察廁所再哪兒,他會聳聳肩,做個手勢表示整個法國都可以用作廁所。納尼?浪漫如法國,竟然會有這麼不雅的事兒?歐洲的城市文明建設一直被東方國家稱道,現如今東方國家如日本和中國的城市管理和公共設施已經相對完善了,當我們回過頭來看「前浪」的時候,竟然對「前浪」感到失望。公廁的建設和管理關乎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難道法國乃至歐洲都不在意國際聲譽嗎?何解?
  • 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減貧工作要肯下「繡花功夫」
    「減貧工作只要以解決貧困人口的具體問題為導向,肯於下「繡花功夫」就能收到實效。」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的「與世界對話·國際減貧論壇2020」上,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從宏觀和實踐兩個角度分享了中國減貧實踐的寶貴經驗。在他看來,改革開放、扶貧創新、問題導向和全社會參與是中國減貧成功的重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