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佛禮懺法

2021-12-28 雲染海藏

金剛薩埵

彼諸尊前,發露懺悔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尊法、賢聖僧。 

南無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 

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金剛不壞佛 

南無寶光佛 南無龍尊王佛 

南無精進軍佛 南無精進喜佛 

南無寶火佛 南無寶月光佛 

南無現無愚佛 南無寶月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離垢佛 

南無勇施佛 南無清淨佛 

南無清淨施佛 南無娑留那佛 

南無水天佛 南無堅德佛 

南無旃檀功德佛 南無無量掬光佛 

南無光德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華佛 

南無蓮花光遊戲神通佛 南無財功德佛 

南無德念佛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 

南無紅焰帝幢王佛 南無善遊步功德佛 

南無鬥戰勝佛 南無善遊步佛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 南無寶華遊步佛 

南無寶蓮花善住娑羅樹王佛。 

如是皈命已,所有十方一切世界,如來應供正等覺,諸佛世尊,常住在世,願諸世尊,憶念於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無始以來,在一切輪迴中所受生處,所作眾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若塔物,若僧物,若十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見取隨喜。五無間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十不善道,若自入,若教他入,見入隨喜。由是罪障之所覆藏,我有情,應墮地獄,餓鬼旁生,或生邊地,及蔑戾車,或生長壽諸天,設得人身,諸根不具,或持邪見,或厭諸佛出興於世。所有罪障,今對一切諸佛世尊,智慧者,眼證者,稱量者,知者,見者,彼諸尊前,發露懺悔,不敢覆藏,從此制止永不再犯。 

願彼諸佛世尊,憶念於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無始生死以來,在其它輪迴中,所受生處,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若我布施之善根,若我護戒之善根,若我淨行之善根,若我成熟諸有情之善根,若我發無上菩提心之善根,若我修無上智之善根,悉皆合集,校計籌量,今對無上,無能勝,勝中勝,尊中尊前,悉皆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過去諸佛世尊云何回向,未來諸佛世尊云何回向,現在諸佛世尊云何回向,我亦如是普皆回向。 

眾罪皆懺悔,諸福盡隨喜,我今勸請祈禱一切佛,願證最勝無上智。 

過去未來現在佛,人中最勝尊,讚嘆無量功德海,我今合掌皈命禮。 

菩薩具足大悲力 利益救護諸有情 救護無依罪惡我 彼諸菩薩我皈依 

身業有三種 口業復有四 

以及意三業 十不善盡懺 

願戒淨無垢 無持戒度圓 

無始至今生 十惡五無間 

心隨煩惱轉 諸罪皆懺悔 

我昔所作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所有禮讚供養福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回向眾生及佛道 

三十五佛禮懺法的利益:

本禮懺文在藏文中名《菩薩墮懺》,亦名三聚經,以所修三事:一者懺悔,二者回向善根,三者隨喜回向,以此三聚得名。宗喀巴大師修頂禮時,親見三十五佛現身空際,而後乃造此修觀儀軌。《入菩薩行論》說,要做這個課誦:《菩薩墮懺》,早晚各持誦三十五佛名三次,具足四力而懺悔。這樣一來,晚上造的惡業,早上加以淨除,白天造的惡業,晚上加以淨除,不再增長,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起碼一天終了時,應當用這個方法修懺悔,加以淨除。

  

  宗喀巴實證了菩提道次第,達到圓滿正覺的境地,他完成了好幾十萬次的三十五佛禮拜,每天睡覺還是要拜三十五佛三十五輪。在他的傳記裡並沒有特別強調他修過幾十萬次的金剛薩埵,但是非常強調他拜了很多次十萬拜的三十五佛,可見這個法門是多麼強力的除障法門。

  

  帕繃喀仁波切在《掌中解脫》中解釋,宗喀巴大師之所以能夠帶給有情浩如虛空的利益,是得力於他在三十五佛除障法門上,下過非常深的功夫。不只宗喀巴大師是這樣,許多菩提道次第的傳承上師,包括阿底峽尊者在內,都每天修這個法好幾遍,加上禮拜。據說,甚至當阿底峽尊者示現老邁、衰弱相的時候,仍然每天做幾千次禮拜。宗喀巴大師的上師及其它許多碩學、證量高的傳承祖師也是這樣,做了許多禮拜而在菩提道中開展心性,獲得很高的證量與成就。

  

  三十五佛禮懺法是非常具威力又很重要的淨罪法。如果你不想受苦,就要禮敬三十五佛來淨障。如果你沒有空間可以禮拜,至少可以合掌念誦三十五佛的名號,萬一你有什麼疾病或缺陷,沒有辦法合掌,至少可以用嘴巴念。你一開始念三十五佛的名號,光是念就有非常大的利益。如果你希望修行上有所證悟、有所成就的話,一定要禮敬三十五佛。就算你不追求很高的成就,只是不想要受苦而已,禮敬三十五佛也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希求安樂,不想遭逢困境,修三十五佛法門十分重要。即使為了世俗的成功,獲得今生的安樂,避免困境,真正的解決之道是淨障集資。聰明才智和教育不保證你能成功,那僅是成功的助緣。當聰明而且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卻事業失敗或找不到工作,這是一個徵兆,顯示他們還沒有淨除惡業──那是障礙的肇因,而且他們沒有造善業、功德,以資獲得他們希求的成功。

  

  即使為了得到世俗的成功,獲得現世安樂,究竟的解決之道也是淨除障礙的因──惡業,以及生起善良的心念,積集資糧──亦即安樂因。可見,毫無疑問地,成辦菩提道次第的證量,成功地開展心性,是何等重要!

  

  基礎的修行法門是淨除惡業以及累積功德,所以我們必須學習淨除惡業及累積廣大功德的各種方法。帕繃喀仁波切在《掌中解脫》中提到,初學者應當下較多功夫在除障上面。除障法門很多,我們應當在最強力的法門上下功夫,使我們有機會儘速成佛。

  

  菩提道次第中舉出六種除障技巧,持誦三十五佛是其中一種。除障的法門之一是持誦佛名,特別是念三十五佛,這是威力十分強力的法門。三十五佛的每一尊佛均示現來去除某一種我們通常會違犯的惡業,使我們的心淨化。持每一尊佛名,都會淨除好幾劫的惡業,這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威力強大的法門。

  

  持這些佛中的一尊佛名會淨除好幾劫的特定惡業,持一尊佛名一次就可以療除所有四百零四種疾病的肇因,無疑地,這個除障法太寶貴了。僅僅持一次佛名所淨除的惡業,便是所有疾病、困境的肇因。持一次佛名就可以淨除所有我可能必須生生世世,百千世不斷經歷的疾病、困難,以及修行的障礙。所淨除的不僅是一個惡業,而是好幾劫的惡業!

  

  即使沒有持誦三十五佛名,光是念一遍發露罪墮的懺悔文,透過好好地發露懺悔罪墮,禪思懺悔文的意義,其威力就足以淨除甚至是五無間罪這種沉重的惡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宗喀巴大師每天睡覺前都持三十五遍的三十五佛名。宗喀巴大師往往說:"睡覺前持誦三十五佛名三十五遍,我這個比丘就會以舒坦、安樂的心上床睡覺。"這是指不必掛慮惡業或墮入惡趣。如果你每晚睡覺前都能念誦三十五次的三十五佛名號的話,你每天都能以很歡喜、輕安的心入睡。

宗喀巴大師曾經開示:「眾生若欲獲得罪究竟的安樂---解脫成佛,必須具備充分的條件與因緣,其中,最為殊勝難得的,即為暇滿難得的人身;具足暇滿難得的人身,能藉由修持解脫道,從而快速地到達解脫成佛的彼岸。」如同農夫今年受用著去年努力耕種的收穫;而今年辛勤的耕種,方能確保來年生活無虞。吾人此生能獲得暇滿難得的人身,皆根源於過去生中,曾累積殊勝的福德資糧。此生,更當努力令自身的福德累積與增長,來世方能得到更為殊勝的果報。

行者欲邁向解脫成佛的大道,必須圓滿積資淨罪的修持,並藉由虔敬的祈願,方能達成。「積資」即累積福德與智能資糧,此生與來世,欲獲得長壽、富貴、權勢與善好的名聲,乃至終究證得圓滿佛果,均需要累積圓滿的福德與智能資糧。「淨罪」即懺悔與淨除過去生所造作的業障,將累積智能與福德資糧的障礙去除,使各種道次第的證量,能於心續中生起。「虔敬地祈願」即是將自己所累積的智能與福德資糧,回向圓滿菩提,願自己能證得圓滿佛果,以利益無數的有情眾生。若僅是努力的累積資糧,而未能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願,則容易在受用福報的同時,卻造作了極大的惡業。此種情形,在行者周遭,有許多鮮明的例子。

修持累積福德與智能資糧最完整的方法,為「七支供養」。在三十五佛禮懺法中,就完整地包含「七支供養」;最後,並將所累積的資糧,回向正確的方向---圓滿菩提。因此,三十五佛禮懺法,完整地涵蓋淨除業障、積聚資糧與發願回向,故亦稱為「三聚經」或「三蘊經」,即根源於此。

密乘行者,欲藉由修持密法,快速地成就圓滿菩提,其關鍵在於是否能精進地作積資淨罪的修持?唯有將業障徹底淨除,心續中,方能產生各種道次第的證量;唯有累積圓滿的智能與福德資糧,方能證得圓滿的佛果。因此,行者殷重地作積資淨罪的修持,精進地修持三十五佛禮懺法,沒有任何的藉口可以拖延。

(願每一位眾生——業障持續淨化,福慧持續增長,直至圓滿成佛。)

號主原創,發於微信公眾號:greentaralotus

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

歡迎分享轉發朋友圈

您的轉發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點擊在看,感恩關注

相關焦點

  • 視頻:《三十五佛懺》
    【 三十五佛懺 】(禮佛三拜)請觀想:現無愚佛(一拜)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寶月佛(一拜)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無垢佛(一拜)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寶蓮花善住娑羅樹王佛(一拜)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法界藏身阿彌陀佛(一拜)
  • 《三十五佛懺悔文》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
    本禮懺文在藏文中名《菩薩墮懺》,亦名三聚經,以所修三事:一者懺悔,二者回向善根,三者隨喜回向,以此三聚得名。宗喀巴大師修頂禮時,親見三十五佛現身空際,而後乃造此修觀儀軌。《入菩薩行論》說,要做這個課誦:《菩薩墮懺》,早晚各持誦三十五佛名三次,具足四力而懺悔。
  • 三十五佛實修竅訣
    若具足此四懺罪力,縱管你有很深的業障,一樣也可以把它們在頃刻間淨化得乾乾淨淨。依止力是指依賴某對象而懺罪。在金剛薩埵法門中,我們依止之對像是金剛薩埵。在三十五佛懺中,我們依止之對象自然便是以三十五佛為主之三寶聖眾。其實除了聖眾以外,六道眾生也可以是懺罪之對象。這裡並非指我們要去皈依眾生,而是指我們亦可以依賴他們而懺罪。為什麼這樣說呢?
  • 三十五佛懺悔文不可思議之功德
    本禮懺文在藏文中名《菩薩墮懺》,亦名三聚經,以所修三事:一者懺悔,二者回向善根,三者隨喜回向,以此三聚得名。宗喀巴大師修頂禮時,親見三十五佛現身空際,而後乃造此修觀儀軌。《入菩薩行論》說,要做這個課誦:《菩薩墮懺》,早晚各持誦三十五佛名三次,具足四力而懺悔。
  • 【消業培福】三十五佛懺悔法門
    --龍欽巴尊者本禮懺文在藏文中名《菩薩墮懺》,亦名三聚經,以所修三事:一者懺悔,二者回向善根,三者隨喜回向,以此三聚得名。宗喀巴大師修頂禮時,親見三十五佛現身空際,而後乃造此修觀儀軌。《入菩薩行論》說,要做這個課誦:《菩薩墮懺》,早晚各持誦三十五佛名三次,具足四力而懺悔。
  • 《三十五佛懺》每天最少念一遍
    有些人說:「我現在不用修什麼懺悔,只要觀心就可以了。」但從歷史上看,像宗喀巴大師、無垢光尊者、全知麥彭仁波切那樣的一代宗師,他們生平都精進懺悔,我們憑什麼不懺悔?  尤其《三十五佛懺悔文》功德相當大。我們《喇榮課誦集》裡的版本,摘自於《決定毗尼經》,在這個儀軌中,每一尊佛前面沒有加「如來應供正遍知.」
  • 三十五佛懺悔文的功德利益及儀軌
    三十五佛禮懺法的利益本禮懺文在藏文中名《菩薩墮懺》,亦名三聚經,以所修三事:一者懺悔,二者回向善根
  • 三十五佛懺悔文
    三十五佛禮懺法是非常具威力又很重要的淨罪法。
  • 果成懺法 | 為什麼要發厭離生死心來禮懺?
    一、發厭離生死心禮懺的基本目的?雖然今世用悔悟心、慚愧心、警惕心懺悔了,來世絕對還會做錯事情,甚至宿業現前,再以悔悟心來禮懺.如此懺悔了又犯,犯了再懺悔,生生世世,就在改過、犯錯中禮懺無期。而犯錯的根本源動力乃在「生死」的投生與再生中。
  • 禮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三十五佛)視頻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皆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視頻)【 三十五佛懺 】三十五佛指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尊佛。《佛說決定毗尼經》說:犯了五無間業的人,應在三十五佛之前至心懺悔。
  •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通啟
    「慈悲三昧水懺」即指在慈悲清淨的定境中,以佛法的甘露水洗滌業障和內心的煩惱,以現出拜懺者本來人性的智慧和福德。其正文的形式亦如其他懺法書,首先說明了建立水懺道場的意義及其功用,令修懺者發心皈依諸佛菩薩。其次舉懺悔文,令修懺者興起慚愧心、恐怖心、厭離心、菩提心、怨親平等心、念報佛恩心、觀罪性空心等七種心以懺悔煩惱障、業障、果報障等三障。懺悔終了,最後需以懺悔三障所生的功德回向施主與一切眾生。
  • 地藏經典 | 《慈悲地藏菩薩懺法》
    建此地藏菩薩慈悲懺法者,為令一切眾生發歡喜心,成善法益,而興懺法。為令一切眾生破除煩惱,成對治益,而見懺法。亦令一切眾生從戒定慧,自聞思修,成五根力,得生善益,而修懺法。復令一切眾生修世出世業,證第一義,八理益故,而行懺法。良以法界一切眾生,皆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守真常,動轉業現,妄起無明。境界為緣,覺心凝寂,旋乖法性,相續遍計,取執自他,展轉相因,善惡果報,無記三性。
  • 地藏經典 -《慈悲地藏菩薩懺法》
    建此地藏菩薩慈悲懺法者,為令一切眾生發歡喜心,成善法益,而興懺法。為令一切眾生破除煩惱,成對治益,而見懺法。亦令一切眾生從戒定慧,自聞思修,成五根力,得生善益,而修懺法。復令一切眾生修世出世業,證第一義,八理益故,而行懺法。良以法界一切眾生,皆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守真常,動轉業現,妄起無明。境界為緣,覺心凝寂,旋乖法性,相續遍計,取執自他,展轉相因,善惡果報,無記三性。
  • 法會通啟▕ 東五臺寺新春禮拜《萬佛洪名寶懺》祈福消災法會
    東五臺寺定於2020年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至2020年2月14日(正月二十一日)禮拜《萬佛洪名寶懺》亦名《佛說佛名經》二十一天。屆時本寺恭請諸佛菩薩,護法龍天證盟功德。戒德僧伽如法如律誠誦禮懺,和音稱揚,於二十一日中虔誠禮拜「萬佛洪名寶懺」。
  • 禮拜35佛的功德利益
  • 【佔察經】佔察懺法
    拜的時候,第一個敬禮十方諸佛,完了就發願嚴持香華,照著地藏菩薩教導的方法去做,發願願這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你觀想,做不到,要依著文字念,供養三寶,供養一切諸佛尊法就是法寶,賢聖僧就是僧寶,供養這一切佛法僧三寶,讓他們把你的供具來作佛事。這個懺悔文都有的,大家可以照著懺悔文念。完了要請聖,在一進懺室裡先請聖。
  • 慈悲三昧水懺緣起及利益
    禮懺可以洗滌罪垢,雖是各個懺法共有功效,但本懺法特以三昧水,洗去宿世怨仇垢心,是本懺法的特色。不過在發心禮佛洗罪前,先當請求十方一切賢聖,作為自己革心洗面的證明,諸佛賢聖雖不一定會現前,但開始禮懺時,果能心淨智明,那你在道場中,就可常得見佛,亦會發生最大功用。怎知諸佛賢聖無所不在?華嚴經說:「譬如日出普照世間,於一切淨水器中影無不現。
  • 傳統梵唄 || 大悲懺(法振老和尚視頻教學版)
    大悲懺法(法振老和尚視頻教學版)此懺法非常有效,為淨除業障的一大選擇,叢林大眾一起懺更為殊勝,若是一個人在家的話也可以,省去繁多的步驟。(諸位皆須五體投地,鄭重致禮,想云: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釋迦如來現其中,我身影現釋迦前,頭面接足皈命禮。至禮阿彌陀佛,即云:阿彌陀佛影現中云云。禮法時想云: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皈命禮。禮僧準上禮佛,但改為菩薩等。唯禮觀音時云:為求滅障接足禮,因為觀世音是懺悔主的緣故。觀本號畢,維那引磬一聲,眾起,下同。)(三稱三拜。
  • 仙姑寺.興緣講苑冥陽兩利《慈悲梁皇寶懺》法會圓滿!
    法會包括淨壇、拜懺、供天、焰口、普佛等佛事。《梁皇寶懺》乃昔日梁武帝為超度皇后而制,分為四十個主題,總計兩千餘拜,其內容以發大菩提心為宗旨,藉由皈依、斷疑、懺悔、解冤、禮佛、報恩、回向等懺儀形式令禮懺者竭誠盡敬,感得法益。
  • 【法華三昧寶懺】【法華三昧懺】
    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禮法華經儀式   「法華三昧懺儀」,原名「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禮法華經儀式」,乃是天台智者大師,少數親自撰寫的典籍之一。大師在懺儀中第一章,即據《普賢觀經》之文意而明示云:「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誦大乘經者,欲修大乘行者、發大乘意者,欲見普賢菩薩色身者、欲見釋迦牟尼佛……及十方佛者,欲得六根清淨、入佛境界、通達無閡者,欲得聞十方諸佛所說、一念之中悉能受持、通達不忘、解釋演說無障閡者,欲得與文殊師利、普賢等諸大菩薩共為等侶者。欲得普現色身,一念之中不起滅定,至十方一切佛土,供養一切諸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