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佛懺悔文不可思議之功德

2021-03-02 慈悲總匯

本禮懺文在藏文中名《菩薩墮懺》,亦名三聚經,以所修三事:一者懺悔,二者回向善根,三者隨喜回向,以此三聚得名。宗喀巴大師修頂禮時,親見三十五佛現身空際,而後乃造此修觀儀軌。《入菩薩行論》說,要做這個課誦:《菩薩墮懺》,早晚各持誦三十五佛名三次,具足四力而懺悔。這樣一來,晚上造的惡業,早上加以淨除,白天造的惡業,晚上加以淨除,不再增長,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起碼一天終了時,應當用這個方法修懺悔,加以淨除。

宗喀巴實證了菩提道次第,達到圓滿正覺的境地,他完成了好幾十萬次的三十五佛禮拜,每天睡覺還是要拜三十五佛三十五輪。在他的傳記裡並沒有特別強調他修過幾十萬次的金剛薩埵,但是非常強調他拜了很多次十萬拜的三十五佛,可見這個法門是多麼強力的除障法門。

帕繃喀仁波切在《掌中解脫》中解釋,宗喀巴大師之所以能夠帶給有情浩如虛空的利益,是得力於他在三十五佛除障法門上,下過非常深的功夫。不只宗喀巴大師是這樣,許多菩提道次第的傳承上師,包括阿底峽尊者在內,都每天修這個法好幾遍,加上禮拜。據說,甚至當阿底峽尊者示現老邁、衰弱相的時候,仍然每天做幾千次禮拜。宗喀巴大師的上師及其它許多碩學、證量高的傳承祖師也是這樣,做了許多禮拜而在菩提道中開展心性,獲得很高的證量與成就。

三十五佛禮懺法是非常具威力又很重要的淨罪法。如果你不想受苦,就要禮敬三十五佛來淨障。如果你沒有空間可以禮拜,至少可以合掌念誦三十五佛的名號,萬一你有什麼疾病或缺陷,沒有辦法合掌,至少可以用嘴巴念。你一開始念三十五佛的名號,光是念就有非常大的利益。如果你希望修行上有所證悟、有所成就的話,一定要禮敬三十五佛。就算你不追求很高的成就,只是不想要受苦而已,禮敬三十五佛也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希求安樂,不想遭逢困境,修三十五佛法門十分重要。即使為了世俗的成功,獲得今生的安樂,避免困境,真正的解決之道是淨障集資。聰明才智和教育不保證你能成功,那僅是成功的助緣。當聰明而且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卻事業失敗或找不到工作,這是一個徵兆,顯示他們還沒有淨除惡業──那是障礙的肇因,而且他們沒有造善業、功德,以資獲得他們希求的成功。

即使為了得到世俗的成功,獲得現世安樂,究竟的解決之道也是淨除障礙的因──惡業,以及生起善良的心念,積集資糧──亦即安樂因。可見,毫無疑問地,成辦菩提道次第的證量,成功地開展心性,是何等重要!

基礎的修行法門是淨除惡業以及累積功德,所以我們必須學習淨除惡業及累積廣大功德的各種方法。帕繃喀仁波切在《掌中解脫》中提到,初學者應當下較多功夫在除障上面。除障法門很多,我們應當在最強力的法門上下功夫,使我們有機會儘速成佛。

菩提道次第中舉出六種除障技巧,持誦三十五佛是其中一種。除障的法門之一是持誦佛名,特別是念三十五佛,這是威力十分強力的法門。三十五佛的每一尊佛均示現來去除某一種我們通常會違犯的惡業,使我們的心淨化。持每一尊佛名,都會淨除好幾劫的惡業,這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威力強大的法門。

持這些佛中的一尊佛名會淨除好幾劫的特定惡業,持一尊佛名一次就可以療除所有四百零四種疾病的肇因,無疑地,這個除障法太寶貴了。僅僅持一次佛名所淨除的惡業,便是所有疾病、困境的肇因。持一次佛名就可以淨除所有我可能必須生生世世,百千世不斷經歷的疾病、困難,以及修行的障礙。所淨除的不僅是一個惡業,而是好幾劫的惡業!

即使沒有持誦三十五佛名,光是念一遍發露罪墮的懺悔文,透過好好地發露懺悔罪墮,禪思懺悔文的意義,其威力就足以淨除甚至是五無間罪這種沉重的惡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宗喀巴大師每天睡覺前都持三十五遍的三十五佛名。宗喀巴大師往往說:「睡覺前持誦三十五佛名三十五遍,我這個比丘就會以舒坦、安樂的心上床睡覺。」這是指不必掛慮惡業或墮入惡趣。如果你每晚睡覺前都能念誦三十五次的三十五佛名號的話,你每天都能以很歡喜、輕安的心入睡。

所以,人人都應該設法把三十五佛名和金剛薩埵的真言背下來。持誦三十五佛名這個修行法門非常重要,而且依宗喀巴大師的傳承,持誦名號是和禮拜一起做。而如果臨睡前能持誦金剛薩埵的真言,惡業就不會每天倍增。

如果沒有辦法持二十一遍的金剛薩埵長咒的話,建議大家要持二十八遍短咒,以便遏止當天造下的惡業加倍增長,否則,隔天黎明之際,惡業變成兩倍。金剛薩埵的咒不僅可以淨除當天的惡業及今生以來的惡業,還可以淨除過去生以來的諸惡業。

帕繃喀仁波切說,我們死的時候,應當使自己的心舒坦、安樂,這是指死的時候我們應該有不必害怕墮惡趣的信心。使內心舒坦、安樂的方法是修三十五佛除障法。造惡業好比向銀行借款,必須付很高的利息。要遏止由惡業導致的一切苦難,令我們的內心舒坦、安樂,正如帕就喀仁波切說的,務必修三十五佛這個法門。

如果你是出家僧尼,借著每天終了用三十五佛懺悔文做這個圓滿的懺悔,便可淨化當天所破任何戒或所累積的惡業。如果你是比丘,每天終了做這個圓滿的懺悔,你便成為一位清淨的比丘。

律藏中說過,積聚小水滴,可以盈滿一大壺,所以不應對微小的善行或惡行掉以輕心。不要認為微小的惡業沒關係,這相當危險。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如果認為一項微小的惡業太小了便不淨除它,由於一直倍增,它變得愈來愈嚴重,使我們必須受更多更久的苦,實際上,它可能會傷害我們好幾世之久。我們應該連微小的惡業都認出來,並留心加以淨除。教法告訴我們,「智者的惡業縱然重大,會變小,而愚者的惡業雖然微小,卻會變重。」

宗喀巴大師曾經開示:「眾生若欲獲得罪究竟的安樂---解脫成佛,必須具備充分的條件與因緣,其中,最為殊勝難得的,即為暇滿難得的人身;具足暇滿難得的人身,能藉由修持解脫道,從而快速地到達解脫成佛的彼岸。」如同農夫今年受用著去年努力耕種的收穫;而今年辛勤的耕種,方能確保來年生活無虞。吾人此生能獲得暇滿難得的人身,皆根源於過去生中,曾累積殊勝的福德資糧。此生,更當努力令自身的福德累積與增長,來世方能得到更為殊勝的果報。

行者欲邁向解脫成佛的大道,必須圓滿積資淨罪的修持,並藉由虔敬的祈願,方能達成。「積資」即累積福德與智能資糧,此生與來世,欲獲得長壽、富貴、權勢與善好的名聲,乃至終究證得圓滿佛果,均需要累積圓滿的福德與智能資糧。「淨罪」即懺悔與淨除過去生所造作的業障,將累積智能與福德資糧的障礙去除,使各種道次第的證量,能於心續中生起。「虔敬地祈願」即是將自己所累積的智能與福德資糧,回向圓滿菩提,願自己能證得圓滿佛果,以利益無數的有情眾生。若僅是努力的累積資糧,而未能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願,則容易在受用福報的同時,卻造作了極大的惡業。此種情形,在行者周遭,有許多鮮明的例子。

修持累積福德與智能資糧最完整的方法,為「七支供養」。在三十五佛禮懺法中,就完整地包含「七支供養」;最後,並將所累積的資糧,回向正確的方向---圓滿菩提。因此,三十五佛禮懺法,完整地涵蓋淨除業障、積聚資糧與發願回向,故亦稱為「三聚經」或「三蘊經」,即根源於此。

密乘行者,欲藉由修持密法,快速地成就圓滿菩提,其關鍵在於是否能精進地作積資淨罪的修持?唯有將業障徹底淨除,心續中,方能產生各種道次第的證量;唯有累積圓滿的智能與福德資糧,方能證得圓滿的佛果。因此,行者殷重地作積資淨罪的修持,精進地修持三十五佛禮懺法,沒有任何的藉口可以拖延。

修持三十五佛禮懺法,須觀想面前虛空有一皈依境,主尊為本師釋迦牟尼佛,佛陀的寶座由大白象所擎舉的寶座(與修持別法,佛陀的寶座由獅子所擎舉,有所不同),其上有蓮花與月輪,周圍有綴滿珍珠的寶幔莊嚴,佛陀具足三十二種妙相,八十種隨好,全身散發如同十萬個太陽般的光芒,如是具足一切威儀,端坐於寶座上。此處觀想佛陀的寶座,由大白象而非獅子所擎舉的原因,在於修持本法的目的,乃是為了淨除業障,而大白象具足極大的力量,以此為修持本法,能淨除一切業障的緣起。珍珠寶幔象徵行者能將心續中的惡業淨除的緣起。

三十四尊佛,前三十尊佛,分別於釋迦牟尼佛的十方(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圍繞三周,每一周有十尊佛;最後四尊佛,於圍繞佛陀第四周的東、西、南、北四方安住。諸佛安住的位置與持誦佛號的功德利益,簡列於下:

持誦諸佛佛號的功德利益,系以阿底峽尊者的傳承為依歸;三十五佛的形相,系以宗喀巴大師於「阿喀」地方,閉關修持時,親見三十五佛,遂將三十五佛的形相記錄下來。大師此舉,並非為炫耀自己能親見三十五佛,而是為利益後世眾生,方行此事。一位偉大的修行者,若為利益其它眾生,或許會於適當的時機,示現神通;但若僅以神通誑惑世人,甚至不具足證量,卻自稱有神通,欺騙他人;如此,與佛法大相逕庭,對於後世弟子的修持與佛法的弘揚,將造成極大的傷害。修行能否有成就?關鍵在於心續中的貪、瞋、痴是否已日漸淡薄與清淨,各種道次第的證量是否已漸次生起;而非能看見佛菩薩,或能於天空飛行。宗喀巴大師一生所示現的偉大行儀,雖然具足極為深廣的證量,但大師所展現的外在行為,完全以戒律為依歸;大師的堅持,對於後世弟子的修持與佛法的弘揚,具有卓越且長遠的影響與貢獻。宗喀巴大師所記錄三十五佛的形相與所傳的口訣,完全與經典相符,沒有絲毫違背之處。

相關焦點

  • 《三十五佛懺悔文》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
    即使沒有持誦三十五佛名,光是念一遍發露罪墮的懺悔文,透過好好地發露懺悔罪墮,禪思懺悔文的意義,其威力就足以淨除甚至是五無間罪這種沉重的惡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要遏止由惡業導致的一切苦難,令我們的內心舒坦、安樂,正如帕就喀仁波切說的,務必修三十五佛這個法門。 如果你是出家僧尼,借著每天終了用三十五佛懺悔文做這個圓滿的懺悔,便可淨化當天所破任何戒或所累積的惡業。如果你是比丘,每天終了做這個圓滿的懺悔,你便成為一位清淨的比丘。修持累積福德與智能資糧最完整的方法,為「七支供養」。
  • 三十五佛懺悔文的功德利益及儀軌
    三十五佛禮懺法的利益本禮懺文在藏文中名《菩薩墮懺》,亦名三聚經,以所修三事:一者懺悔,二者回向善根
  • 三十五佛懺悔文
    ,一千劫的罪業  「南無蓮華光遊戲神通佛」  消過去生中,七劫的罪業  「南無財功德佛」  消過去生中,由煩惱習氣所造作的罪業  「南無德念佛」  消過去生中,一切身業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  消過去生中,對於佛出世不歡喜所造作的罪業  「南無紅焰幢王佛」
  • 禮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三十五佛)視頻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皆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視頻)【 三十五佛懺 】三十五佛指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尊佛。《佛說決定毗尼經》說:犯了五無間業的人,應在三十五佛之前至心懺悔。
  • 【消業培福】三十五佛懺悔法門
    --龍欽巴尊者本禮懺文在藏文中名《菩薩墮懺》,亦名三聚經,以所修三事:一者懺悔,二者回向善根,三者隨喜回向,以此三聚得名。宗喀巴大師修頂禮時,親見三十五佛現身空際,而後乃造此修觀儀軌。《入菩薩行論》說,要做這個課誦:《菩薩墮懺》,早晚各持誦三十五佛名三次,具足四力而懺悔。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消業除障,功德威神不可思議!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八十八佛,作用殊勝,能消業除障。此懺文具有大加持力,功德威神不可思議。如果不方便拜,則雙手合十,誠心誦念亦可。佛的名號是萬德所成就,所以佛名不可思議。是寺院舉辦法會時,最重要的懺法。可為父母,親人,自己, 他人,逝者,來稱念或禮拜。
  • 修《35佛懺悔文》
    禮拜《三十五佛懺悔文》的巨大功德一天最少應念一遍《三十五佛懺悔文》--索達吉堪布發了菩提心的人,應力求做到白天三次、晚上三次念誦《三聚經》(註:《三聚經》是將懺悔罪業、隨喜功德、善根回向這三種善法聚集的一部經,
  • 禮拜35佛的功德利益
    本禮懺文在藏文中名《菩薩墮懺》,亦名三聚經,以所修三事:一者懺悔,二者回向善根,三者隨喜回向,以此三聚得名。持一次佛名就可以淨除所有我可能必須生生世世,百千世不斷經歷的疾病、困難,以及修行的障礙。所淨除的不僅是一個惡業,而是好幾劫的惡業! 當年的宗喀巴大師,一代文殊菩薩的化現,也是到了38歲以後,開始勵力懺悔業障,每天一邊念《三十五佛懺悔文》,一邊磕大頭,最後把整個手掌、膝蓋都磨爛了。宗喀巴實證了菩提道次第,達到圓滿正覺的境地,他完成了好幾十萬次的三十五佛禮拜。
  • 三十五佛禮懺法
    南無光德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華佛 南無蓮花光遊戲神通佛 南無財功德佛 南無德念佛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 南無紅焰帝幢王佛 南無善遊步功德佛 南無鬥戰勝佛 南無善遊步佛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 南無寶華遊步佛 南無寶蓮花善住娑羅樹王佛。
  • 《三十五佛懺》每天最少念一遍
    但中夜在睡覺時起來念誦,現在很多人沒有這種習慣。不要說是中夜,就連晚上睡覺之前,大多數人也什麼經都不念,如同華智仁波切所說,像犛牛一樣倒下就睡,這種做法不太好。  一天最少也應念一遍《三十五佛懺悔文》,這個非常有必要。因為我們在學佛的過程中,經常會觸犯大大小小的戒律,即使沒有犯過任何戒,無始以來自相續中也有很多染汙和罪過,懺悔業障非常非常的重要。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正文
    點擊圖片上面藍色字體,關注智慧人生微信公眾號八十八佛懺悔文取相懺中,至誠禮拜八十八佛,最為殊勝,最為簡便,亦最常用,極易感應,得見瑞相,身心輕安,足以證明,罪滅障除,堪可進功,修行辦道。是故古德大善知識,將之列入早晚課誦。從普光佛到一切法常滿王佛,這五十三尊佛號,出在《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中。經云:"若人聞此五十三佛功德名號,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墮惡道;若能稱誦,世世見佛;若復有人,恭敬禮拜五十三佛,彼之所有五逆十惡、四重八棄,種種重罪,一齊消滅。過去千佛,現在千佛,未來千佛,皆因稱誦,恭敬禮拜五十三佛,而早成佛。"
  • 三十五佛實修竅訣
    如果我們對過往曾作之惡業追悔、對治,但卻同時放縱地繼續重複作同樣的惡業,這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故此,發願不再作惡業是很重要的一股力量。現在我們開始講及禮三十五懺文的本體了。首先我們念誦儀軌中的皈依文部份:我名(某某)者 恆常皈依上師 皈依佛陀 皈依法 皈依僧佛寶是開示佛法者。勝義佛寶乃指真正的佛,世俗佛寶乃指佛像及佛畫等代表佛陀的聖物。
  • 加入35佛懺悔文大共修,命運每天都在改變
    如理如法的修持35佛懺悔文可以通過懺悔,清淨惡業,也可參加《三十五佛懺悔文》大共修,參與共修者每天至少念誦三b遍此懺悔文,多多益善,每月報數給大家進行統一回向。【儀軌參考】為了利益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而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多聽聽,多懺悔!轉發功德無量!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多聽聽,多懺悔!(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視頻)大慈大悲愍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歸命禮。(一拜 )南無皈依金剛上師.《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具不可思議之功德,聽聞、讀誦、轉發,功德無量。
  • 視頻:《三十五佛懺》
    【 三十五佛懺 】(禮佛三拜)請觀想:>旃檀功德佛(一拜)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無量掬光佛(一拜)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光德佛(一拜)>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善名稱功德佛(一拜)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紅焰幢王佛(一拜)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
  • 旃檀瑞像、旃檀功德佛、覺沃佛和等身佛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繫?
    旃檀瑞像、旃檀功德佛、覺沃佛和等身佛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繫?文/舒放佛像所在,如同佛在。旃檀瑞像、覺沃佛、等身佛這幾個概念和佛像造型起源有密切關係。而旃檀功德佛(有時也簡稱旃檀佛),因為容易和旃檀瑞像混淆,也就一併加以簡述。我們先從旃檀瑞像說起。
  • 四力懺悔之修法
    至於能否生起追悔心,就在於對善惡業果的認識程度,如果堅信惡業必然感到異熟、等流及增上果的真諦,就無法不生起追悔之心。因此,追悔的所緣或對象,應該是自己在今生過去無數生世中所作的,有記憶或沒有記憶的一切惡業。要追悔到什麼樣的程度呢?就像誤食了毒藥的恐懼、懊悔的那種心情。在修持時,應依循《金光明經》(全名為《聖金光明最勝王經》,或作《金光明三昧懺》)的懺罪法及《三十五佛懺罪法》這兩種法門來進行懺悔。
  • 藉助88佛功德威神,共修手描《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藥師佛聖像.吉祥經.心經.大悲咒》
    源莊大和尚為了讓更多善信共修積福,與佛相應。慧律法師曾開示,他每天都要拜八十八佛,如果轉告他人,一傳二,二傳四,傳到第五十個人,就能消五逆十惡重罪!如果不方便拜,則念誦抄寫亦可,實在是非常殊勝。 《寶積經》中說:「一切眾生,若有身具五逆十惡重罪之者,萬劫千生不通懺悔,應須頂禮三十五佛,至心懺悔,一切罪障,皆得除滅。」
  • 頂禮《三十五佛》的功德
    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釋迦牟尼佛:住於中央身純金色,右手按地,左手定印上託滿盛甘露之缽,著出家三衣,像好莊嚴光明瑩澈,體似琉璃,於自身所生光蘊之中金剛跏趺而坐,作是觀者能消過去生中一萬劫罪業。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金剛不壞佛:又名能催破金剛藏如來,作是觀者能消過去生中一萬劫罪業。
  • 若能真心懺悔,業力是可以淨化的,不善的業力淨化後反而變成功德
    同時,社會上的種種競爭,也會讓防人之心不斷膨脹,但我們對它卻毫無覺察認知。於是,人與人相處時,漸漸演變成總需要去猜測,痛苦自然隨之而來。很多事情會讓自已感到痛苦,是因猜測產生的。有猜測,就需要比較,而且任何事情都可做比較。雖然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隨喜就可以熄滅這種因「比較」所產生的嫉妒之火,但我們又做不到。於是,後果往往是隨著疑心而產生強烈的嫉妒,而伴隨嫉妒所生起的是憎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