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吉祥物裡,藏著大大的文章。
作者:冰山
「吉祥物」寓意美好、吉利、順遂,但是最近日本的一個「吉祥物」卻因為暴力自虐行為,被官方從吉祥物名單中除名……
更稀奇的是,這個吉祥物還得到了全球網友的聲援。
近日,日本國內的除名一出,CNN就立馬報導,接著國外網友呼天搶地,在中國也是瞬間就上了熱搜榜。
這到底是一隻怎樣的吉祥物?
如此能耐!
但沒想到,這隻吉祥物居然在日本國內還不是個「正主」。
這隻吉祥物名字為知寶(Chiitan),確切說應該稱之為,Chiitan-II,在他上面還有新莊君(Shinjo-kun)和Chiitan。
排行老三的它,雖然位分低,但是幹了極其不得當的事,遭到了日本民眾的抗議。
1
要說知寶做的事兒吧,當地政府部門是知道的,但是一直聽之任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想要更大的經濟利益,只是沒想到卻在國內先炸了鍋。
日本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吉祥物,須崎市也不例外。官方吉祥物既要有寓意,又要體現當地特色。須崎市是日本有記錄以來最後一個看到本土水瀨的地方,為了傳遞拯救瀕危動物的想法,當地以水瀨為原型設計吉祥物。
須崎市的特色是什錦鍋拉麵,經過多次設計修改投票,最終2013年4月28日,吉祥物新莊君誕生,一隻頭戴一頂什錦火鍋拉麵的帽子的水瀨。
新莊君從他最初的化身 (右) 進化而來
2016年,日本一隻亞洲小爪的水瀨Chiitan,憑藉其軟萌的叫聲,在社交網絡上獲得了50萬的粉絲。
這隻小水瀨還上了電視,拍攝視頻進行科普,還以它的人稱可口吻給節目配音,成了日本的一顆新星,明星們也是它的粉絲。
「大家好,我是Chiitan」/日本一檔教民眾識別欺詐類明信片的節目,Chittan作為名義主持
因為Chiitan的高人氣,須崎市決定聘請Chittan為城市的旅遊大使,Chiitan和吉祥物新莊君還一起拍攝了「發現日本」,但是跟吉祥物不一樣,小水瀨Chiitan只能在幕後工作。
於是曾經設計吉祥物新莊君的設計師就以Chiitan為原型設計了一個新的水瀨——知寶。
同為水瀨,知寶與新莊君設計上的區別在於,新莊君的腦袋上戴著的是麵條碗,而知寶戴的是烏龜帽子。
左為知寶,右為新莊君
設計成型之後,這位還未被官方認可、授權的知寶,就開始進軍社交媒體,憑藉奇特的雜技和身體喜劇迅速走紅,不到一年時間裡就在推特上積累了百萬粉絲。
知寶的影響力促使了官方與它的合作,2018年成為了新的旅遊大使,以Chiitan的名義活動,並且組織了知寶、新莊君和真正的水瀨Chiitan的活動,但是並沒有正式的官方合作關係。
只是沒想到這一年的任期中,知寶的暴力行為,讓該市市民極為不滿,他們認為他過於個性化的行為不能代表本市,而且它社交媒體上的視頻充滿暴力、自虐和性暗示,容易對未成年人造成誤導。
如果這是個別人倒也還好,但是接連100位當地人投訴,這事就必須處理不可。
於是2019年,雙方將不再合作。
但是,外媒報導處理的時候將三者關係混淆,直接發文說官方吉祥物被除名。
知寶的粉絲來自全球各地,信息繁雜,使得很多不明事情真相的粉絲聽到消息就惱火起來。
「最近聽到消息,日本須崎市把知寶炒了,真是太愚蠢了!!!看到這個消息,後來還看到知寶關在一間小黑屋,就跟蹲監獄一樣,氣憤!!!」
網絡聲討的盛況,也引來眾多吃瓜群眾。
有人覺得日本小題大做,這些行為怎麼會對孩子產生影響,立馬就有人回懟,「你怕是忘了小時候的習武經歷了吧」;
有人一句話總結,「NO作,NO Die」;
也有人想起來小角落裡真正的水瀨,來了一句調侃,「我們在同一天被解僱了」。
段子手也瞬間上線,「當初你們設計我出來的時候也沒經過我的允許啊,現在說開除就開除我了」。
……
經此一事,知寶的名聲反而是越來越大了。
2
須崎市管理人員在跟知寶合作的時候,其實對於它的整個策劃是了解的,但為什麼還是冒險跟它合作呢,還導致了如今這場爛攤子?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
錢。
2011年,有一隻臉頰塗有腮紅,看起來萌萌又賤賤的熊,迅速佔領全球網絡,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它就是熊本熊。
就算你不認識它,也見過它的各色表情包。
2011年設計之初,熊本熊更多的是體現了熊本縣的特色:「腮紅」代表的是熊本縣「火之國」的稱號和當地的紅色食物,黑色則代表當地的建築。
熊本熊也不負重望,依靠新幹線的開通,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人設特徵也越來越鮮明。使得一個連日本人都不知道縣城,一夜之間享譽全球。
而且根據日本銀行的數據,2011-2013年,熊本熊就讓熊本縣獲得124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6.3億元)的收益,熊本縣也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
熊本縣的成功,迅速掀起了日本各大城市「吉祥物」設計熱潮。
據外媒消息,日本一年一度的「吉祥物」評選大賽(可以類比成各地形象大使評選大賽),參賽的人數從2011年348增加到了2015年1727,現如今在日本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官方非官方的吉祥物就有3000多隻,僅一個崎玉縣就有100隻以上的吉祥物。
有媒體甚至將這種盛況稱之為吉祥物的「戰國時代」。
但是不是每一個吉祥物都能夠被官方認可,一個吉祥物要成為官方的代表,除了設計元素上要體現當地的文化特色,還得交由市民進行投票。
但是一個地區只有一個吉祥物,那剩下的怎麼辦?
有的就私人運營,自負盈虧,效果顯著,就算不被官方承認,但該有名氣有了,該賺的錢賺了,多好。
比如日本千葉縣船橋市的梨精,設計者是一位雜貨店的老闆,以梨為原型是為了體現出生地生產梨。
剛開始只是用PPT做了簡單的設計,後來他通過網購在中國買了一套吉祥物的衣服,就這樣,設計完成了。完成之後,梨精就不斷向當地政府「毛遂自薦」,結果每次都是「NO」。
窮困潦倒的他在參加一次超市活動時,主持人讓他進行自我介紹,一般來說「吉祥物」都是有助理的,這些談話都由助理進行,「吉祥物」是不能開口的,不能讓別人意識到的裡面有個人(雖然這是明擺著的)。
可是梨精沒有錢,怎麼辦,情急之下,那我就自己說吧,反正成本也不是特別高,於是他就成了第一隻「會說人話的吉祥物」,這一句話是可以載入「史冊」的,「我叫梨精」。
不過機緣巧合之下,他居然跟當紅明星新垣結衣拍了一組廣告片,從此走紅。而當初之所以挑選到他,實在是因為競爭太激烈了,最後選擇了抓鬮的方式,梨精成功入選,果然是吉祥物!
憑藉流利的語言能力和快速的反應能力,梨精成了各大綜藝的搶手寶貝,工作量爆滿,人氣也蹭蹭蹭往上漲,推特粉絲達到150萬,高於熊本熊的80萬粉絲。
不少藝人都是梨精的狂熱粉絲,購買他的周邊產品花銷100萬都是小事,在角色產業上的收入估計達到了300億美元。
超高的人氣,CNN接連報導,創始人還發布了單曲CD,並參加外國記者俱樂部的新聞發布會。
梨精也因此成為了唯一能和熊本熊進行匹敵的吉祥物。
這次惹出事的知寶跟梨精的境遇不一樣,因為他跟新莊君太像了,所以他在社交了走了與乖巧的新莊君不同的人設路線,沒想到一下子走偏了。
這些行為有的在成年人看來都是比較危險的,比如踩高蹺;
比如帶著滑板從樓梯上滑下來;
比如玩水槍;
不過,解僱一隻不良行為的吉祥物,但卻鬧到了全球,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日本軟文化實力不容小覷。
3
提起二次元,說起動漫,大多數人會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日本,這好像成了日本獨有的文化,並走上了政治舞臺。
別國與日本進行外事溝通時,都會將吉祥物作為交流媒介,比如泰國的Muay Thaishi(設計理念來自泰國武術)、美國的湯姆……
2017年11月28日,日本外務長還任命皮卡丘和Hello Kitty為特使,幫助幫助大阪申辦2025年世博會。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各國已經默認日本動漫大國的地位,而且不與爭鋒。
除了政治方面,日本的文化也通過動漫向全球傳播。
美國時代周刊曾經評選25位能代表亞洲形象的「亞洲英雄」,日本動漫人物哆啦A夢上榜。
中國的80、90後都是看著《聰明的一休》《櫻桃小丸子》《哆啦A夢》等動漫長大的,追了十幾年的《柯南》《火影忍者》《海賊王》,都成了一代人共通的情懷。
同時,在動漫產業興盛,文化出口創收的同時,也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到日本,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日本是在21世紀初確立的文化強國戰略,上世紀90年代遭遇的經濟衰退,使得必須另覓別的出路,才能在世界各國中站穩腳跟,他們考慮到了文化強國,但是前途如何還沒有把握。
經濟的低迷,反而使得日本動漫文化快速發展,首先是Hello Kitty的爆火,該形象其實是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設計的,但是沒有大火,1996年來到日本爆火。這可能跟當時低迷的環境下,可愛的事物能撫慰人心有關。
此後從日本火到東南亞,最後影響到美國,至今很多女孩提起Hello Kitty就少女心爆棚。
動漫文化的發展與日本的國家政策不謀而合,於是政府部門開始行動,除了官方對方有專門的吉祥物對外溝通,還在全球各大城市設立辦事處,辦事處的主要職能是傳播日本文化,吸引遊客,同時協助民間外事活動。
由此日本全方位的文化戰略鋪開,但同時也造成國內產生了二次元混亂現象,這是急進之下的產物。吉祥物的「戰國時代」亦是如此,本此引發全球網友不滿的辭退吉祥物新聞,也是由於競爭不當、管理不善的問題。
這些問題是日本方面需要考慮的,但對於想要發展動漫產業或者其他文化產業的國家來說,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的軟性,在傳播特色文化的時候需要注意國內外文化的協同一致,一旦出現國外比國內更注意傳統,那就相當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