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天氣逐漸轉涼,不少人都會選擇吃火鍋暖胃禦寒。
而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漂湯就是彭山人的火鍋,一樣愛不完。
不像火鍋那麼色味濃烈,更沒有川菜那麼麻辣張揚。它獨道溫和,滋味和煦。
這一碗漂出來的長壽養生湯,早已成為了秋冬美食界暖心又暖胃的絕對主角。
彭山人的「火鍋」:可鹽可甜的養生漂湯
作為彭山本土特色傳統美食,漂湯幾乎佔據了每一個彭山人的記憶。因為,在彭山沒有什麼事兒,是一頓漂湯解決不了的。
「哥們,中午吃什麼?」,兩個字「漂湯」。「晚上吃什麼?」「漂湯!」遠方客人來了,吃什麼?當然必須是漂湯啊!
漂湯是種怎樣的美食?
其實,漂湯和火鍋很像,就是一鍋「大雜燴」。廚師把肉片、丸子、油炸小魚、毛肚,肺片、豆腐、蔬菜、粉絲等食材,用高湯煮在一起,配上調料碟子,一道美味就成了。
漂湯和火鍋的主要區別就是一個妖豔兒,一個清秀;一個重口味,一個較為清淡。
漂湯上桌,夾一口菜:酥肉香,肚條脆,小魚嫩,白菜甜,豆腐滑嫩,粉條滑…菜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一蘸調味小碟,加辣增鮮,美不勝收。
烹煮的高湯也不能放過,食材的滋味在好湯的浸潤下慢慢析出,濃淡相宜。
漂湯的美味奧秘:湯是魂,蘸料是精髓
漂湯如何製作?美味的奧秘又在哪?
漂湯,湯是魂,所以熬一鍋好湯是關鍵。彭山一家老字號漂湯館業主肖學容說:「湯底多用豬大骨和土雞熬製,佐以生薑、胡椒、大蔥,用文火熬上三四個小時,去浮油,濾渣子,清清亮亮卻鮮香撲鼻。」
另外,除了一鍋好湯,吃漂湯最重要的就是蘸碟。「川菜很多都講究蘸碟,那才是美味的精髓所在。」肖學容說,吃漂湯,必備一碟蘸料。一般的蘸料配以傳統的醬油、紅油辣椒、花椒、蔥蒜、鮮小米辣等,還 有的會加入豆瓣醬、炒熟的黃豆面、花生碎、大頭菜末等,十幾種調味料融合在一個碟子裡,讓人垂涎欲滴。
漂湯的起源:相傳為彭祖所創,又或起源於船上
彭山是出了名的長壽養生之地,所以漂湯也有個更養生的名字「長壽漂湯」。
相傳,漂湯是彭祖發明的。彭祖曾創導引術,煉丹術、房中術、也創了膳食術。人們認為,長壽與飲食密切相關,膳食的講究,不僅滿足了口腹之慾,也對養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但漂湯的很多菜色是彭祖時代沒有的,所以很多人認為,彭祖最早創製出漂湯的原型,經後人逐代改良,成為如今模樣。
漂湯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起源在船上。古時,彭山江口鎮為岷江主要水運集散碼頭之一,曾有「日有行船數百艘,夜有萬盞明燈照碼頭」的盛況。岷江上的船夫,在船上搭鍋建灶,將備好的食材悉數倒進鍋裡,弄一小碟蘸料,佐拌而食,省時省力,料足易飽,還非常好吃。這種吃法,便在岷江上被稱為漂湯。
而這一鍋美味的漂湯就這樣逐漸成為彭山的美食代表, 留住了南來北往商人、船工的腳步。
而事實上,漂湯的口味也似乎更印證了這一說法。漂湯是以清湯煮就,又配以典型的川味蘸碟,在一道菜裡,南北共融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正所謂「一鍋煮盡江湖」,漂湯是也。
無論是哪種說法,都可印證漂湯起源悠久。經過千百年的傳承發展,如今的漂湯也成了一代代彭山人的記憶,更是南來北往的彭山遊客的必嘗美食。
原標題:相傳為彭祖所創的長壽漂湯是四川彭山人的「火鍋」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