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博物館藏元代定瓷大罐

2020-12-14 騰訊網

定瓷,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創燒於唐初經過五代的發展,到北宋達到了製作工藝的最高峰。金元時期,尤其是到了元代,由於戰亂的影響,社會混亂,經濟凋敝,導致大量工匠南遷,定瓷由盛而衰,直至銷聲匿跡了。

從目前所發現的元代定瓷看,其器型種類單一,多以日常生活用器為主,如碗、盤類,製作粗率簡單,胎質、釉色均大不如前,很難見到成功之作。今收藏於定州市博物館的白釉點褐彩網格紋大罐卻堪稱當時定瓷中的佳品,現簡要介紹如下:

此罐為1975年12月曲陽縣高門屯出土,後由村民交獻而來。高25.3、 口徑11.9、底徑9.6釐米。胎厚重,呈灰白色,質較粗。白釉泛灰,有黑褐色小斑點,足底無釉,器內壁施凝厚的黑釉。大口厚唇外卷,矮頸,頸上飾弦紋。腹最大徑在中部。高圈足。採用刻花和加彩技法,遍腹飾菱形網紋,肩腹部以凸弦紋相隔,肩部裝飾- -周褐彩蝌蚪狀紋,這顯然是受磁州窯裝飾藝術的影響。整個器物造型秀麗端莊,紋飾獨特明快,1994年被國家文物局文物鑑定委員會定為一級文物。

作者:開元寺塔文物保護管理所副所長 賈敏峰

編輯:李唯嘉

審核:王亞卿

相關焦點

  • 元代青花瓷拍賣價格,市場行情分析,元代青花瓷值多少錢?
    元代青花的出現也成為了我國制瓷工藝劃時代的事件,不僅開闢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也使景德鎮一躍成為中世紀世界制瓷業的中心。元青花最突出的特點是氣勢宏大、飽滿雄健,從器物造型到裝飾都有一種陽剛之美,其獨特的品類、造型、紋飾具有濃鬱的時代特徵,體現了元瓷工藝從原料、製作、繪畫到燒成的完美程度。
  • 「海棠春睡」話定瓷
    宋神宗永裕陵武將石刻,佩海棠形絛環(河南省鞏義)定瓷因其釉色溫潤內斂、不事張揚,故其關於海棠紋的運用也是比較含蓄的,多為花口和開窗,亦有海棠形器物。唐五代時為海棠杯,口長,呈海棠花狀,取意於金銀器,還有早期不太成熟的杯底印花裝飾。
  • 元代樞府瓷(卵白釉)
    這就清楚地表明景德鎮在元代燒造一種印花小足器,其中以器內印有「樞府」字樣的為最好。見有「樞府窯」條目,後人又往往把那種印花白釉瓷器稱為「樞府窯」。從景德鎮湖田窯元代遺物堆積來看,它並不是一個專門生產樞府器的窯場。除白釉印花品種外,尚有青花等產品。因此,我們認為把元代白釉印花瓷器稱作「樞府器」或府窯」器樞府器是元代官府機構(樞密院)在景德鎮定燒的瓷器。
  • 紐約的博物館竟藏著宋瓷裡的「愛馬仕」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因此,瓷器歷來為西方收藏家所珍視,也是西方各大博物館最重視的中國珍藏,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文物中,瓷器與書畫並列為第一大品類,特別是宋明清三代的精品瓷器。而在三代瓷器中,如果論到價值,宋代被公認為第一,大都會博物館裡所藏的一件宋瓷精品,可以說代表了宋瓷中的頂級水準,是存世宋瓷中的奢侈品,堪比"愛馬仕"。
  • 博物館藏元龍泉窯文物,宋瓷收藏家必看,絕大多數極少見
    宋瓷中,龍泉窯是一個後來居上者。整個北宋時代,龍泉窯並不出眾。歷史文獻記載,在朝廷放棄定窯作為宮廷用器之時,龍泉窯也參與了進宮的角逐,卻僅僅獲得了一個「質頗粗厚」的點評。
  • 釉裡紅為何被稱為「瓷中貴族」,看完你就知道!(藏家必看)
    元 釉裡紅孔雀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元代瓷編寫了中國陶瓷史新的篇章,開始從簡約高雅的素瓷開始向多色的彩瓷過渡,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讓人感嘆當時江西景德鎮制瓷技術的精湛和成熟。因為元青花的大放異彩,使得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元代瓷器上來。
  • 【鑑別】元代釉裡紅特徵,看完就懂了!
    從目前所掌握資料來看,器物的造型不僅有罐、匜、壺高足杯、玉壺春瓶等,還有人物俑貼塑等雕塑瓷。高安博物館館藏元代窖藏出土的「釉裡紅開光花鳥紋大罐」,就是元代釉裡紅線繪產品的典型。該罐胎質潔白細膩,釉色白中略閃青,器表紋飾構圖嚴謹,主題突出,層次分明。腹部四菱花開光,對稱繪雁穿菊花洞石紋和孔雀穿牡丹洞石紋。
  • 【鑑別】元代釉裡紅特徵,看這篇就夠了!
    從目前所掌握資料來看,器物的造型不僅有罐、匜、壺高足杯、玉壺春瓶等,還有人物俑貼塑等雕塑瓷。高安博物館館藏元代窖藏出土的「釉裡紅開光花鳥紋大罐」,就是元代釉裡紅線繪產品的典型。而這一剪紙的形體藝術早在唐代就已運用在瓷器上了,現藏於高安市博物館的唐代「黑釉剪紙漏花對蝶紋長方形枕」,1985年出土於高安城區七星堆墓葬群遺址。
  • 日本女藏家的天價博物館,竟藏著如此震撼的中國文物! - 人民日報
    ▲東周晚期杖頭▲東周臥牛▲東周卵形碗▲東周門環▲東周底座這基本上是一個燈的底座,兩隻大虎背馱兩小虎,中間有插孔。▲東周酒器這是件盛酒器,工藝精緻,高達一尺,上有蓋。不多見,定是祭祀專用。▲東周油燈人舉油燈,等級制的實物證據,按頭髮形狀,似乎是一女性,身材粗壯。
  • 卵白釉印花雲龍紋盤等館藏元代陶瓷欣賞
    樞府釉是元代景德鎮地區創燒的一種白釉品種的統稱。其胎體一般比較厚重,釉呈失透狀,色白微泛青,恰似鴨蛋色澤,故又稱「卵白釉」。其主要裝飾手法是模印,題材比較簡單,常見的有龍紋、蘆雁紋或纏枝花紋。因這些白釉瓷器的花紋中間往往模印「樞府」兩字,故稱「樞府釉白瓷」。樞府是掌管國家軍隊大權的重要機構樞密院的簡稱。在元代白瓷上模印「樞府」字樣的瓷器一般被認為是景德鎮為「樞密院」燒制的專用瓷器。
  • 榮成博物館藏青花瓷修復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由山東省文物修復中心支持的榮成博物館藏青花瓷修復項目自5月份啟動以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7月8日,山東省文物修復中心王傳昌主任一行4人,到榮成博物館實地檢查了項目進度。
  • 元代 青花魚藻紋罐:傳奇藏家摯愛,一億八千萬出手仍不舍
    開篇 1972年,在倫敦的一場拍賣會上,一隻元代的青花釉裡紅大罐以22萬英鎊成交,創造了當時中國陶瓷的最高記錄到了1972年,坂本五郎拍下青花釉裡紅大罐後,名聲大噪。兩年後,因緣際會,他進入美國布魯克林博物館參觀,見到了元青花魚藻紋大罐,喜歡得不得了,讓懂英文的店員寫信給博物館,說我想把那件買下來。但博物館回信說,「這是館裡唯一的一件陶瓷精品,恕不出售。」 無巧不成書。兩三個月後,在東京美術俱樂部的交換會上,突然出現了一隻元青花魚藻紋大罐。這時的坂本五郎在熊本出差。
  • 【絢彩成窯】成化瓷,成化皇帝以及他的時代
    成化時代的瓷器,摒棄了明代初期雄渾壯闊,大而鮮豔的藝術風格。偏重小器,以及可把玩之物的燒造。成化朝亦為後世留下了鬥彩雞缸杯、天字罐等令人神往的傳世名品。我對於成化瓷的接觸,最早起始於在美國波士頓留學的那段時光。那個時候,我經常去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欣賞那裡收藏的中國文物。
  • 元代青花瓷器市場行情,風格特徵,元青花瓷器值多少錢?
    這些大盤分布較廣,不僅國內,而且國外如日本、美國、法國,尤其是伊朗、土耳其等穆斯林國家更是數量較大,這些紋飾繁密、造型多樣的大盤正是適應當地穆斯林生活而製作的外銷瓷。這些瓷器多為平折沿,或花瓣形口,或圓形口,均具有成型規整不變的特點。青花碗的製作也是多樣的,有大小之分。如土耳其所藏的青花雜寶紋大碗,碗口徑為40.5釐米。
  • 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些藏有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
    中國歷史悠久,文物浩如煙海,為外國博物館及公私機構收藏是不可避免的,並不全都是「流失海外」。本文為您詳細介紹了目前中國文物的海外收藏現狀,並整理出藏有較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名單,以供諸君參考。亞瑟 賽克勒大廳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陳列中國佛教藝術的特別展廳,出自山西廣勝寺的元代壁畫、雲岡造像、河南淇縣東魏李道贊等五百人造像碑等傑作濟濟一堂。
  • 能玩元代瓷器的,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
    此罐1965年出土於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參見河北省博物館:《保定市發現一批元代瓷器》,《文物》1965年第2期)。造型豐滿渾厚,紋飾層次鮮明,綜合了繪、鏤、塑、貼等多種技法,特別是鏤花裝飾在元代瓷器上較少見。青花、釉裡紅在作品中互為襯託,紅、藍交相輝映,整體形成一種氣度雍容而又花團錦簇的藝術效果。  青花釉裡紅瓷器創燒於元代。
  • 世界上收藏的中國文物: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中國珍寶!
    大都會博物館所收藏的中國歷代瓷器陳列在二樓亞洲館大廳四周。藏品從早期青瓷、白瓷,唐代長沙窯、三彩,宋代五大名窯,到元代青花、釉裡紅,明、清之際的景德鎮青花、紅釉、黃釉、鬥彩、五彩、墨彩等等應有盡有。在那裡幾乎可以看到完整、詳盡的中國瓷器史。大都會博物館的藏瓷不只是瓷的種類全、數量多,而且大多是精品,有些甚至是稀世珍寶。
  • 歷代古瓷人物紋飾,辨各時代的不同特徵
    )、「昭君出塞」圖罐(日本出光美術館收藏)、「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現藏於南京市博物館)和「三顧茅廬」圖帶蓋梅瓶(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高44.1釐米,江蘇南京博物館藏  魏晉南北朝沒有故事在元青花上,由於《隋唐演義》等唐代故事流傳盛廣,在元青花中隋唐的故事也特別多,有戰爭中的
  • 「南青北白」中的宋代定瓷!展現北宋時期陶瓷業繁榮的面貌!
    靜志寺有115件,淨眾院有55件,種類豐富且多精品,是兩座地宮所藏器物中最多的一類,在選取精要者稍作介紹前,須先說說定瓷。在唐代以前,中國瓷器一直是以南方越窯為代表的青釉瓷為主,北方的發展較晚,北朝時洛陽地區出土的青瓷,都還是南方的輸入品,到了隋唐之際,北方白釉瓷興起,使中國在世界上成為最早擁有白釉瓷的國家之同時,也打破宇內青瓷一統天下的格局,由此形成了陶瓷史上所謂的「南青北白」二大體系,而白釉瓷中最著名者,是為定瓷。
  • 埏埴志 | 明 「內府供用」罐淺探
    除卻前述兩者外,山東博物館亦藏有一例白釉罐,屬化妝土白瓷。三罐造型、工藝近似,銘款相同,應屬同一窯場的產品,顯然並非是按照大英博物館官方所定的景德鎮窯,而應是北方窯場的作品。今所見北方窯場之「內府」銘器,如黑釉內府大罐,應為磁州窯燒造,舊隸於彰德府。而此類「內府供用」的色釉產品,則推測為禹州窯場(鈞州)燒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