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維修樂山大佛,胸前卻發現「藏寶洞」,千年謎團就此揭開

2020-12-26 話花草

引言

樂山大佛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尊坐佛雕像,每年有無數國內外遊客前往樂山瞻仰這尊氣勢恢宏的佛祖雕像,明代的嘉定州守曾介在《次岑韻》一詩中這樣描寫樂山大佛:「兩輪曰月摩峰頂,四季煙雲罩佛頭。」不管古今中外,只要前往樂山大佛觀瞻的遊人,無不為其宏偉的氣勢所折服。

01

樂山大佛的全稱是: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它背靠凌雲山,端坐於三江匯合之處,遠遠望去,佛像莊嚴,如同踏足於大江之上。樂山大佛整體高度為71米,頭部與凌雲山同高。樂山大佛是一個奇蹟,能夠將之修建成功也是一個奇蹟。凌雲山位於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的三江交匯之處,這裡水勢湍急,有許多看不見的漩渦,在古代常常有往來船隻在這一帶翻船,無數人就此喪生在驚濤駭浪中。

▲樂山大佛

人們在那個時候認為是水中有水妖作怪,當時有一位叫做海通的法師,住在凌雲山上,他屢屢看到這種情況,覺得十分痛心,便決定在此處修建一座大佛,藉助佛法的無上威力鎮壓水怪,保佑一方百姓安寧。但是要修建一座大佛像,需要耗費巨資海通法師,只是一個窮和尚,即便是有心,他也拿不出這許多錢來。於是海通法師便託缽而出,四處化緣。

▲和尚化緣劇照

海通法師就此週遊天下,歷經艱辛,四處為建造佛像而化緣。終於在他籌措了一筆資金後,海通法師回到了凌雲寺。他召集起一批石匠,樂山大佛就此開鑿。這是一項極其艱苦的工作,石匠們在施工時要冒著生命危險,海通法師就住在凌雲山上一個石洞中,那個石洞在現在又被稱之為海師洞。

02

當地縣衙中有一個官吏,得知海通法師四處化緣修建大佛的事後,想到要修建如此巨大的佛像,必定花費不少,竟心生貪念,帶人前往凌雲山,找到海通法師。他威脅海通法師說,如果不將錢交給他,就不能再繼續修建大佛。但是海通法師無論如何也不肯將化緣所得的錢財交給這位官吏,此人便告訴海通法師要麼給錢,要麼挖下雙眼來代替。

▲海通法師塑像

海通法師毫不猶豫的挖出了自己的眼珠放在盤中,這位官吏嚇得當場落荒而逃,再也不敢來找海通法師糾纏。不過海通法師卻依然未能親眼看見大佛建成,當大佛剛剛修鑿到肩部,海通法師便圓寂了。隨著他的去世,這項建造工程也就停了下來。

▲唐朝官員劇照

多年後,西川節度史章仇兼瓊才再次組織起大佛的修建工作,這一次佛像修築到了膝蓋。在章仇兼瓊離任後工程再度停止,一直到40年後,在另一位官員的組織下,最終完成了大佛的建造。大佛從713年到803年,歷經90年才最終建造完成。

03

當時樂山大佛的設計者為了防止大佛被雨水侵蝕,特意依照地形山勢設計了一套極其完善的排水系統。其設計之巧妙,令後人無比佩服,正是這些設計才讓樂山大佛得以保存千年之久。大佛在剛剛建造完成時,曾經修建了一座叫做大佛閣的木閣,將大佛整體包圍起來。宋代時,曾經重建過這個木閣,被稱之為天寧閣,後來天寧閣也損毀。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陸遊寫下的《謁凌雲大像》一詩中也提到過天寧閣:「不辭疾步登重閣,聊欲今生識偉人。」

▲樂山大佛胸口

在新中國成立後,大佛有過幾次大規模維修工作,在1962年的維修時,工作人員意外在樂山大佛的胸口位置發現了一個「藏寶洞」。然而令人們失望的是,洞室內並沒有什麼傳說中的藏寶奇珍,只有一些廢舊工具和空的佛龕。 據專家推測,佛龕中原本可能有一些佛像或者別的東西,但後來被人盜走。

這次發現的最具價值的東西,應該是用作封堵洞口的石塊,揭曉了一個困擾大家的千年謎團 。那本來是一塊宋朝年間的記事碑,上面記載著宋朝時重建天寧閣的相關事宜。那個傳說中的天寧閣真的曾經存在過,這一下就有了實物作證,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當時工作人員將這塊石碑移入海師洞中保存,後面卻依舊因為不可抗力被毀。

結語

關於樂山大佛,還有許多傳說和故事,以這些傳說為題材,還曾經拍攝過一部名為《神秘的大佛》的電影。如今歷經千年風霜的大佛依然靜靜地坐在三江交匯處,它看著江水奔湧不息,也看著樂山城千年以來的變化。中外遊客慕名前往瞻仰它,它也靜靜俯視著蒼生大地,成為又一輪歷史的見證者。

參考資料:

《次岑韻》

《謁凌雲大像》

相關焦點

  • 樂山大佛胸口處發現一密室,專家進入後,「千年之謎」就此揭開
    一九六二年,四川政府為樂山大佛修葺,主要清理佛像表面的青苔和水漬。正當這次清理時,人們卻意外地發現大佛胸前有一間密室。在密室裡出土的文物很多,其中有一件文物,更揭開了一個千年之謎。公元713年,唐玄宗開元二年,嘉州凌雲山上有一禪師修行。而且凌雲山下是三江匯合的地方,此地江水洶湧如萬馬奔騰,常常有漁人遊船毀人亡。
  • 樂山大佛重大發現!胸口處發現一密室,出土之物揭開埋藏千年謎團
    四川的樂山大佛就是在這個時候修建而成,它有著大唐的氣韻,依山而建,大氣磅礴。是我國最大的彌勒佛摩崖石刻造像。由於年代久遠,大佛需要不斷地修葺,在一次修葺過程中,維修的負責人發現在佛的胸口有一處密室,出土的文物解開了這座大佛身上的千年謎團。
  • 樂山大佛胸口處發現一暗門,裡面出土的物品,揭開千年謎團
    說起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是中國最大的一尊石刻雕像,其歷史悠久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中間一共經歷了九十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目前是我國的國家級5A級景區,有名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整個佛像一共高71米,頭高14.7米,整整經歷了三代工匠就知道其工程有多麼的浩大,整個大佛體態勻稱,將雙手搭在膝上,腳背上都可以坐百餘人,看上去非常的雄偉。
  • 在樂山大佛胸前發現一扇暗門,裡面出土的物品,揭開了千年之謎
    關於樂山大佛,也叫凌雲大佛,是中國最大的石刻之一,始建於開元元年,中間歷時九十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現為全國5A級景區,著名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整個佛像總共高71米,頭高14.7米,整整經過了三代工匠,才知道它的工程有多大,整個佛像體態勻稱,兩手放於膝上,兩腳可坐百餘人,顯得十分威武。
  • 樂山大佛,歷經千年,青春依然
    樂山大佛通高71米,肩膀寬24米,頭直徑10米,耳朵有7米長,嘴巴和眼睛長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頸高3米,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的寬度是8.5米,頭上的髮髻有1021個。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90年。
  • 樂山大佛胸口藏有「暗門」?內有2件物品,戳破一個千年謊言
    這些有緣人會在樂山大佛面前虛心祈禱,保佑家人和朋友的安全。雖然許多人非常喜歡四川的樂山大佛,但他們始終沒有發現樂山大佛中的一道暗門。自從科學家和修建樂山大佛的師傅發現這道暗門後,樂山大佛的千年傳說就此揭開了,因為千年以來都有傳聞說裡面有寶藏。
  • 遭洪水「洗腳」仍無恙 樂山大佛千年排水系統牛在哪兒
    樂山大佛主體 孫博攝8月下旬,受汛情影響,位於四川三江匯流處的樂山大佛70年來首次被洪水淹至腳趾,但絲毫沒有影響到迄今有1300多年歷史的樂山大佛主體。有網友指出,樂山大佛沿用千年的排水系統起到了關鍵的保護作用。那麼排水系統是如何對樂山大佛起到保護作用的?
  • 樂山大佛4次閉眼、睜眼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我國唐朝開元初年,當時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水勢兇猛,很多船隻在這裡容易出現事故,而且每當到了汛期時,當地的江水會變得更加泛濫,經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當時的人們普遍信佛,尤其相信彌羅佛是「天下太平」的象徵,為了「鎮壓」當地的水勢,海通禪師召集人力物力在此修建了樂山大佛。在樂山大佛修建到一半時,海通大師就圓寂了,使得工程一度中斷。
  • 溫泉山莊度假村網旅遊推薦 樂山大佛+凌雲寺
    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海通死後,海通的弟子接手修築。
  • 樂山大佛屹立1200年,為什麼不朽不爛?老外:中國人大智慧
    樂山大佛屹立1200年,為什麼不朽不爛?老外:中國人大智慧,現在我們國家還保留著很多古代建築和各種佛像,其中樂山大佛是有名的觀光景點,每年都有很多人來這裡參觀,尋求佛的保護,希望大家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另外,也有人去現場研究樂山大佛中隱藏的秘密,佛屹立了1200年,為什麼不腐朽呢?
  • 樂山大佛腳趾被淹,千萬不要慌,因為排水系統仍然有效!
    因為毀滅性的洪水,樂山大佛腳趾頭被淹,佛洗腳的消息總是讓我們感動,畢竟樂山大佛作為中國最大的摩崖石刻,也是全世界的文化遺產,樂山大佛自出土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我們不希望它因為任何原因受到破壞。不過了解了大佛的歷史,就知道樂山大佛本來就是為鎮水而建的,它靠近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交匯處,據說這裡唐代水流湍急,船隻經常被暗流衝毀,於是朝廷準備造大佛鎮壓河水,使河水穩定,從此歷經千年風霜,樂山大佛依舊端坐在洶湧澎湃的岷江岸邊。大佛建造完成後,這裡的水勢真的慢了很多,過往船隻也可以安全通過。那麼,有科學的解釋嗎?
  • 四川樂山大佛在哪裡為什麼95%的人都想去呢?
    之前無意間在網上看到有關四川樂山大佛的報導,尤其是閉眼流淚的事件。當時就特別有感觸,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好奇和疑問,為什麼樂山大佛會閉眼,512大地震樂山大佛真的哭了嗎?於是帶著這些好奇心和疑問,開始了四川樂山大佛的探索發現之旅。樂山大佛在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凌雲路2435號,它離成都大概150公裡左右。樂山大佛也叫凌雲大佛,它與其它地方的大佛不同的是,樂山大佛是和山體合二為一的。
  • 樂山大佛睜眼閉眼背後的真相
    那麼,樂山大佛4次閉眼,正好可以用這個來做解釋。樂山大佛就是在唐玄宗時期建造,目的就是為了鎮住青衣江、岷江、大渡河的匯流處經常發生翻船事件,你還別說,真的管用。據說,樂山大佛每次閉眼都會發生「大事」。1、1962年,是樂山大佛第一次閉眼,發生了的自然災害;2、1963年,是樂山大佛第二次閉眼,發生的自然災害正在加劇;3、1976年,是樂山大佛第三次閉眼,唐山發生了大地震;4、2000年,是樂山大佛第四次閉眼,這次表示中國走進了新紀元,原因是沒有大的災難發生,並且喜事多多(比如:中國獲得2008年夏季奧運會申辦資格、雪梨奧運會大獲全勝、美國通過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議案等
  • 樂山大佛4次「閉眼」引眾多遊客跪拜祈福,專家:這不是顯靈!
    今天,編輯講述了樂山大佛閉上眼睛的事情,大佛前後四次「眼睛感冒」被誤認為大佛顯靈,吸引了很多遊客,跪下來祈福。那麼情況真的是這樣嗎?首先,讓我們看看專家是如何解釋的。大家都知道,樂山大佛前後分別在1962年、1963年、1976年和2000年出現了閉眼現象,樂山大佛是著名的世界遺產有專家說這不是玄靈!其實這種事要用科學的眼光來對待。所謂樂山大佛雪感是由山城沉降(酸雨)引起的。
  • 舌尖上的四川省樂山大佛,依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的一尊大佛
    樂山大佛景區景區內有樂山大佛、九曲棧道、巨型臥佛、石窟式山門、凌雲山、烏尤山、凌雲棧道等多處景點。樂山市肖壩旅遊車站乘坐13路,可直達大佛景區門口。80元(通票,含麻浩崖墓博物館和烏尤寺),樂山大佛水上遊船票70元(白天),夜遊票220元。)
  • 樂山大佛歸來!「洗了個臉」,煥發青春
    ■ 點擊上方「中國佛教報導網」,快速關注導讀☞曾經,我們熟悉的樂山大佛是醬紫,巍峨無比的同時
  • 樂山大佛腳趾頭被洪水漫過 樂山大佛在哪裡 2020旅遊景區現狀及...
    樂山大佛腳趾頭被洪水漫過 四川地區暴雨導致樂山大佛腳趾頭被洪水漫過。昨日晚間,四川省樂山市再次迎來強降雨天氣。18日6時,樂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已經啟動全市I級防汛應急響應。
  • 海外皆知的樂山大佛歸來!「洗了個臉」,煥發青春
    導讀☞曾經,我們熟悉的樂山大佛是醬紫,巍峨無比的同時,卻有個「花臉」,好似得皮膚病一般。如今,經過幾個月「清洗」、「治療」,大佛的面部問題終於「治好」,看上去年輕不少。大佛臉「洗乾淨」啦導致「花臉」的元兇究竟是什麼?經過「診療」,維修人員發現,「病原體」主要為苔蘚、地衣等藻類、菌類生物。
  • 揭秘丨為何樂山大佛遭洪水「洗腳」仍安然無恙?
    70年來首次被洪水淹至腳趾。彭學藝是四川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石窟研究院的負責人,他對新京報記者講述,排水系統作為樂山大佛的保護設施,可以說集中體現著大佛的科學價值。古代匠人設計所體現出的科學性,需要結合樂山大佛所在的凌雲山和當地的氣候條件來解釋。「我們這個地方位於溼潤氣候區,降水量非常豐沛。樂山大佛所在的凌雲山地區屬於丹霞地貌的紅砂巖,本身質地比較疏鬆,含水量豐富。」
  • 大佛+院士 樂山這有堂別開生面的研學課
    2020世界研學旅遊大會10月20日在中國樂山開幕。第二天,一行參會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來到樂山大佛景區,考察體驗特色研學旅遊線路及課程。作為大會特邀嘉賓,盧耀如也參加了體驗。盧耀如,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世界研學旅遊組織專家委員會委員。由於在巖溶(喀斯特)研究方面成就,被國內外學者稱讚為「喀斯特盧」,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