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這本書,最懂你的生活,你的累

2020-12-21 Note讀書

你總是感覺有好多事情要做。

上個月的帳單還沒還清,下個月的房貸還沒有著落,孩子還沒有睡,深夜的自己依然醒著。

你找不到一個順心的地方喝酒,每天孩子睡了之後,自己才像是活著。

偶爾想找個地方靜一靜,卻發現「清淨」在這個城市裡是如此的稀缺。

想起白日裡,你對著每一個人笑,可是心裡的話,卻永遠找不到人訴說。

有人說,我們生活的太擁擠,相互幹擾,彼此牽絆,缺乏敬意。

所以,你才需要梭羅,需要《瓦爾登湖》。

梭羅在《瓦爾登湖》的第一章裡寫道:

我的話是說給一類為數眾多的人聽的,那些人滿腹牢騷,總是徒勞地抱怨他們的命運或者時代很艱難,其實他們原本是可以去予以改善的。有些人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會激烈地、痛苦地抱怨,因為他們自認為是盡了本分的。我的目標讀者還有那些貌似富裕實則極其貧窮的人,他們積聚了錢財,卻不知道如何使用它,或者說如何擺脫它,因而給自己打造了黃金或者白銀的鐐銬。

01需要和想要

需要是滿足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品,想要是滿足欲望的奢侈品。

這兩個概念,如今有多少人還能在生活中分辨得開呢?

突然想起來,自從上次讀了《瓦爾登湖》,我已經將近一年沒有買過衣服和鞋子了。客觀地來說,我並沒有感覺出現在的生活跟以往有什麼不同。

梭羅說:

人的生活必需品細究起來的話,可以具體分為如下幾種:食物、住所、衣物和燃料;因為只有獲取這些東西之後,我們才能自由地面對真正的人生問題,才能有解決這些問題的希望可言。

就拿食物來說,最基本的層次是提供熱量,就比如貝爾·格裡爾斯在《荒野求生》中以蛆為食,一定是為了生存所需的熱量而不是食物的味道;再高一點是提供營養,就比如健身的人為了獲取蛋白質而吃水煮雞胸肉;再高一點是滿足味蕾,這一點去看一看遍布大街小巷的川菜館就知道了;最高層面則是成為一種藝術或風尚,比如《舌尖上的中國》和美食博主李子柒。

人畢竟還是和動物不一樣,不可能單純為了熱量而進食。但是如今卻有很多人迷失在了味道和時尚裡。

劉慈欣在短篇小說《贍養人類》中曾用誇張的文學諷刺過人類所謂的飲食藝術。

最近整隻烏骨雞多了起來,這源自一道剛時興的名叫烏雞白玉的菜,這道菜是把豆腐放進烏骨雞的肚子裡燉出來的,真正的菜就是那幾片豆腐,雞雖然美味但只是包裝,如果不知道吃了,就如同吃粽子連蘆葦葉一起吃一樣,會成為有品位的食客的笑柄……

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舌尖上的中國》與李子柒視頻作品中的飲食藝術,真正的美味都是大道至簡。就像清水煮熟的鮮蝦,不用放任何佐料都是一種美味。

02生活有無數種可能

有人說,多數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就死了,他們變成自己的影子,往後的生命只是不斷地複製自己 。

梭羅卻認為:

你能從圓心畫出多少半徑,生活就有多少種方式。

所以他能在自己28歲的時候,獨身一人深入山林去生活。很多人認為梭羅這是一種苦行僧式的生活,但他自己並不這樣看。因為他在那裡一直很自由,很快樂。

梭羅認為,唯有清醒才是真正地活著。如果一個人任由傳統、宗教、文化或者他人等外在因素擺布,那就跟夢遊者沒什麼區別。關於這一點,《相約星期二》中的莫裡教授也曾告誡人們,要警惕我們周邊的文化,因為這些最能夠束縛住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梭羅是一個清醒的人,也希望能夠叫醒更多的人。他在書中透露了自己寫《瓦爾登湖》的主要原因:

「像黎明的公雞那樣熱情地啼喚,以喚醒我的鄰居。」

其實正如梭羅所說的,人們交口稱讚和認為成功的生活,無非是生活的一種而已。我們為什麼要誇耀一種,而犧牲其他各種呢?

03結語

應該說,梭羅這位最偉大的個人主義先行者的理想就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清醒地活著,追隨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去成為與眾不同的、獨立自主的人。

該割捨的割捨,該珍視的珍視,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不要本末倒置地去追求那些外在的東西。

其實,生活本來本簡單。

其實,你的心簡單了,生活也就簡單了。

我是Note,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評論、收藏、點讚、轉發!你的每一份鼓勵,都將是我堅持原創的不竭動力!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瓦爾登湖》:為生活做減法,梭羅的極簡生活
    後來,母親離逝,妻子要離婚,他才發現,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生活。過多的物質並沒有讓他生活幸福,反而成了一個負擔,一番「斷舍離」後,他開始過「極簡主義」生活。1845年他搬到瓦爾登湖的再生林裡,這段時間他自食其力,通過自己的勞動維持生活。而後,他在1854年出版了散文集《瓦爾登湖》,詳細記載了他住在這裡的這段日子。這本書自出版後,得到很多名人極高的評價。
  • 三年級作文:與瓦爾登湖對話
    瓦爾登湖是誰的?是梭羅的瓦爾登湖。為什麼說是梭羅的?因為瓦爾登湖的景色並不起眼,在別人眼裡可能只是一個帶有雜樹的野湖,但梭羅卻把它寫成了一個美麗的風光。梭羅在瓦爾登湖畔隱居了兩年兩個月,他像一個原始人過著簡單的生活。他自己造居住的小屋,自己摘野果、釣魚,接泉水填飽肚子,所有事都自己做。在那裡他把湖邊的小動物當成鄰居。本書代序中說:「梭羅的手不僅拿筆,也拿斧子;梭羅的眼睛不僅看書,也看綠樹、青草、落日和閃動著波光的湖水。」
  • 從小說的角度看《瓦爾登湖》的哲學寓意
    《瓦爾登湖》是一部極富哲學意味的散文集,但我以為,梭羅卻以小說的方法把哲學思考演繹到了一種新境界。1989年,海子棄世時身邊的書裡有一本《瓦爾登湖》,2017年清華大學校長在郵寄錄取通知書時,為每一位即將踏入清華校門的新生們準備了一本《瓦爾登湖》。跨越了世紀的歷史長河,梭羅在世時並未引起關注的這本書被後世的人們視為精神的導師,靈魂的慰藉,未來的指引。
  • 《瓦爾登湖》風靡全球,梭羅這十句哲理名言,文字魅力獨樹一幟
    眾所周知,那本意境優美、恬淡平和的書《瓦爾登湖》,可以說是風靡全球,它的作者梭羅筆下很多哲理名言和文字,也是獨樹一幟。我讀過《瓦爾登湖》,也很喜歡這部書,書中講述作者梭羅在瓦爾登湖過著隱逸生活。在他24歲的時候,梭羅決定辭掉教書的工作,開始專職寫作,實踐超現實主義,這是因為他有一個堅實的後盾,也是對梭羅思想影響最深的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愛默生。梭羅與美國思想家,文學家,詩人愛默生關係要好,有一段時間,梭羅還曾與愛默生一家居住在一起。梭羅知識淵博,生活低調,又吃苦耐勞,他可以做各式各樣的工作補貼自己的生活。
  • 遠離塵囂 |「瓦爾登湖」節選
    ~ 亨利·戴維·梭羅「瓦爾登湖」~我有時得到如下感悟:在真樸的自然世界,人能得到最甜美溫柔,最純淨歡欣的交流,這一點即便對那些可憐的厭世者和悲觀者也不例外。設若棲身自然真知未泯,怎會有憂鬱的襲擊和折騰,又有什麼能將質樸勇敢的心靈驅向低俗的傷悲?對健康無邪的耳朵,沮喪的風暴會永遠消失,唯有埃俄羅斯的歌詠。
  • 經典誦讀 | 《瓦爾登湖》——一場遠離塵世的心靈旅途
    你最富有的時候,也是最貧窮的時候,挑剔的人縱便是在天堂也會吹毛求疵。熱愛你的生活,儘管它那麼窘迫,即使處身寒舍,你或許也能享受歡樂、興奮和榮耀。濟貧院的窗口折射出了美麗的餘暉,跟富人軒窗之上的折射毫無差別,門口的積雪也同樣會在春天即時消融。我確信,除了寧靜的心靈,沒有什麼人能夠在其中獲得滿足,如同在宮殿之中滿懷歡欣。
  • 活的好累,最累的是沒人懂
    生活中的苦,你註定要去嘗盡,逃也逃不過。總有一些人,你得不到,也放不下,忘不掉,卻慢慢祝福她。
  • 願你累了有人疼,難過有人懂
    原創/與非情感曾聽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潛藏著一條悲傷的河流,他有他的艱辛,你也有你的苦痛。若在這人流中,有一人看穿你,肯對你好,那麼日子再難,也是幸福的。01)累了,最想要有人疼每個人都會有疲憊不堪的時候,累了都想要份關心,要份呵護。閨蜜小錦離婚了。沒出軌,沒打架,沒虐待媳婦的公公婆婆。小錦小產一周了,一周來,丈夫也沒時間管她,她都叫的外賣。
  • 有一種心累,叫你不懂我
    人世間最心累的事情,就是明明已經愛到深處,卻依然無法心意相通,明明你已經訴說了自己的苦惱,他卻依然不懂你。 一句不懂,就把所有的深情都付之東流了。一句不懂,就把兩個人的距離給拉遠了。不懂,讓人心累,也讓人心碎。 有一種心累,叫你不懂我,想必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
  • 讀書筆記 · 為土地鼠生長的豆子—《瓦爾登湖》「種豆」章讀後感
    為土地鼠生長的豆子——《瓦爾登湖》「種豆」章讀後感編者按:8.75美元,這是作者在林中種豆的收穫。在《瓦爾登湖》中梭羅通過他的視野展現了具有生命、情感和意志的大自然,引起了人們對其與自然的深思。我最喜歡書中《種豆》這一章,在這一章中梭羅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識在描寫與小動物的互動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梭羅精心種植的豆田被蟲子和土撥鼠破壞,收成很差,他不除殺這些破壞者,反而問自己:「我有什麼權利除去它們,而破壞它們古已有之的百草之園?」
  • 生活太累?用這幾本書給自己的心放鬆放鬆
    本以為平靜生活將一直持續的三人沒有想到的是,一通來自慶多出生醫院的 電話將這個小家庭卷到了風口浪尖。面對命中注定的血緣與日夜相伴的親情,良多驕傲又脆弱的內心搖擺不定。兩個家庭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前。分分秒秒,經年累月積澱下來的父子親情,早已超越了血緣的羈絆。薦語&簡介: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
  • 活的好累,最累的是沒人懂 但再苦再累,都不能倒下,我沒有依靠
    活的好累,最累的是沒人懂 但再苦再累,都不能倒下,我沒有依靠生活中的苦,你註定要去嘗盡,逃也逃不過。
  • 這15本書讓你迅速遠離垃圾情緒
    直到這本書的出現,讓小編開始學會認真對待自己的自卑——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改變那些無法接受的。當小編對自己說這句話的時候,塞利格曼瞬間給了小編一個巴掌,「人在悲觀時,說的話沒有任何力量和依據,只會讓自己陷入更悲觀的惡性循環。」當然,塞利格曼也並不全帶來絕望,他說,悲觀就住在樂觀的隔壁,只要你使勁兒揍悲觀,樂觀就會跑過來看熱鬧。書中提供了具體的揍人策略,如果你本身就比較容易有悲觀消極情緒,計劃跟林妹妹對著哭過半生,那這本書很適合你。
  • 四本書告訴你,獨立女性如何更好地生活
    今天是婦女節,是屬於女性的節日,你知道婦女節的來歷嗎?婦女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女性為自我獨立邁出的一大步——爭取到與男性同工同酬的權利。今天,我們就通過4本好書來和你聊聊,當今的獨立女性如何更好地去生活。如果你是位女性,希望這張書單可以讓身為女性的你,更自信、美麗、健康;如果你是位男性,這幾本書也能幫你更好地了解你的母親、姐妹、伴侶,讓生活更加和諧。
  • 皮克·耶爾《安靜的力量》:短小精悍的一本書
    讀這本書就是為了靜下來,非常幸運,達到了預期。平靜的心是療愈各種疾病的良藥。一本很短,很短的書,只有98頁!但卻有一種能讓我安靜下來的力量!帶著這份安靜的能量,跟著皮克·耶爾去暢遊他的世界,去感受他的安靜!
  • 這3本書讓你明白:好感生活,屬於熱愛生活的人
    本書圍繞自身生活轉,工作,興趣,衣服,美食,健身,自我認識,愛情,無不是生活的側面寫照,生活不是因為本來存活,日復一日的枯燥乏味,生活也是需要經營的,經營一段屬於自己生活,活得瀟灑,不是作秀,而是在高速運轉的現代社會中,給自己留一處獨處的空間。學會獨處不等於孤獨。
  • 7本書,幫你找到生活中的「小確幸」
    只要你用心去體會,平淡的生活其實充滿了各種美好的「小確幸」。今天,精讀君介紹的以下七本書,希望能幫你找到生活中屬於你的「小確幸」。以下推薦書籍根據豆瓣評分排序。1《人間草木》豆瓣評分:8.9 2744人評作者簡介汪曾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 《百年孤單》太深奧,馬爾克斯這三本書更好懂!作者最認可這本
    《百年孤單》太深奧,馬爾克斯這三本書更好懂!作者最認可這本編輯:笛簫談書 本文原創 抄襲必究歡迎大家來到笛簫談書,這裡有好看的書籍,還有有趣的書籍,這裡還有讓你讀了欲罷不能的書籍。來到這裡還會收穫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 在這四本書裡,中國人的生活美學
    ,活得有趣,才是人生的高境界。237幅水墨均出自陳佳、林曦、齊白石、八大山人4位著名畫家之手。翻閱時,猶如在逛一場豪華藝術展,美得挪不開眼。例如有一次,張潮感嘆:「春雨如恩詔,夏雨如赦書,秋雨如輓歌」。他的朋友張諧石評論:苦飢太久,只希望饅頭能像夏雨一樣多。另一個好友張竹坡則直言道:赦書太多啦,會天下大亂的。
  • 這本書獻給放棄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
    大家在看一本書的時候最先看什麼地方呢?除了書名和作者之外,書籍首頁的獻詞和卷首語應該是大多數人最先了解這本書的地方了吧。 雖然它所佔篇幅不多,作家在出版之前也會仔細斟酌,有時候還會隱藏著作者的愛和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