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大商所場外市場建設從工具層面創新提升到戰略規劃層面創新

2020-12-15 中證網

  中證網訊 (記者 周璐璐) 12月15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啟動活動順利舉行。大連市政府副市長靳國衛在活動上致辭時表示,今天大商所上線非標準倉單業務,啟動「一圈兩中心」建設,標誌著大商所將場外市場建設從工具層面創新提升到戰略規劃層面創新,可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靳國衛表示,期貨場外市場是期貨衍生品交易的另一主戰場,是場內市場的有益補充,有助於滿足產業企業多元化、個性化風險管理需求。為進一步加強場外市場建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大商所做了長時期的儲備,今天正式啟動了「一圈兩中心」建設,這不僅是大商所建設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的又一有力舉措,更是構建期貨現貨結合、場內場外協同市場新格局的重要突破,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貢獻了期貨力量,對豐富大連多層次衍生品市場體系、提升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靳國衛還表示,這次大商所全面啟動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是大商所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大商所的定價和風險管理功能、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金融和貿易等領域的輻射能力、帶動作用都將顯著提升。這也為大連在金融生態體系和大宗商品交易體系建設方面創造了非常重要的機遇。大連市政府非常珍視、重視這次機會,將給予全力支持。下一階段,大連市政府將與大商所進一步全面對接,在大商所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的各個環節給予強力、精準的支持與配合。

  「我們將為此制定專門的政策,不僅要支持大商所把『一圈兩中心』建設好,還要吸引和支持眾多的金融、商貿領域的企業和朋友,共同來參與大商所場外市場的建設。」靳國衛說。

相關焦點

  • 13家企業參與交易大商所非標倉單業務上線首日運行平穩
    這是大商所著眼於國內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建設以「一圈兩中心」為目標的場外市場、構建場內場外協同發展局面的重要部署,也是響應實體企業呼聲、滿足企業個性化業務需求的具體措施。參與積極,首日13家化工、黑色企業試水記者當日在大商所了解到,非標倉單業務上線首日即得到化工、黑色產業企業的關注、響應和參與。
  • 加快建設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大商所要這樣做:布局數字產品及...
    未來,隨著大商所品種的不斷豐富,各種衍生工具的不斷健全,以及場內場外市場的互動聯動發展,大商所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將不斷提升,在金融、商貿物流等領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也將進一步顯現和放大。證監會期貨監管部副主任嚴紹明在大會閉幕時發表講話。
  • 大商所15日啟動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 首批組建黑色、化工...
    新華財經北京12月15日電 12月15日,大商所舉辦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啟動活動,推出非標倉單交易業務,組建黑色、化工品種圈,發布海港大宗、陝儲糧現貨行情,標誌著大商所啟動「一圈兩中心」建設。「一圈兩中心」:新時期,新探索開展大宗商品生態圈、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價格信息中心的「一圈兩中心」建設,是大商所探索新時期期貨市場發展成功之路、拓展服務實體經濟廣度與深度的重要安排,將提升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更好地服務和引領實體經濟發展。
  • 大商所棕櫚油期貨國際化正式啟航
    靳國衛在致辭中說,在中國證監會的大力支持下,大商所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棕櫚油期貨交易,對於進一步推動境外生產與境內加工、消費有效連結,更好地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大連區域性金融中心和「兩先區」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表示,大連市委、市政府將繼續全力以赴支持大商所強化龍頭地位和帶動作用,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的根本宗旨,穩步推進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
  • 說客英語:在線教育的逆行者,在三個層面的複合創新
    (原標題:說客英語:在線教育的逆行者,在三個層面的複合創新)
  • 全方位解讀「開放證券」,國泰君安CIO俞楓:開放證券要實現三個層面...
    12月8日,在首屆上海金融科技創新博覽會上,國泰君安舉辦了「開放證券—科技引領金融生態建設」主題論壇,首次對外發布「開放證券」理念,國泰君安董事長賀青表示, 「開放證券不是零和遊戲,是增量市場。大家一起來不是分蛋糕,而是共同做大蛋糕,不是獨木成林,而是彼此依存,互為生態。」
  • 王京生:培育強大完善的創新市場 ,為創新造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研究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同時強調,要「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
  • 王京生:培育強大完善的創新市場,為創新造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研究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同時強調,要「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
  • 冉華:大商所將為全球商品貿易提供有序規範的風險管理渠道
    中證網訊(記者 張利靜)12月22日,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棕櫚油期貨,大商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冉華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致辭時表示,2020年即將收官之際,大商所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棕櫚油期貨交易,是我國資本市場踐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積極作為,也是立足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的實際行動。
  • 鄔書林:堅持高質量發展 服務創新型國家戰略 加快推進出版強國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作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部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歷史任務。認真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高質量發展,服務創新型國家戰略,加快推進出版強國建設是出版界面臨的重要任務、緊迫工作。
  • 沈南鵬建言:從戰略高度統籌提升感染科系應急能力
    沈南鵬在這些提案中建議:政府部門需要不斷優化醫藥創新土壤,為進一步加強新藥研發轉化提供政策支持,推動建設「醫藥強國」;醫療衛生機構需要重視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應用,在醫療資源投入上要「軟硬兼施」,利用好數位化、信息化,提升中國醫療整體供給能力;對中國感染科系的應急能力建設需要提高到戰略高度,實現防疫能力常態化,建設分布式傳染病報告數據共享網絡。
  • 地方「十四五」規劃建議陸續出臺:科技創新、都市圈建設、吸引人才...
    據界面新聞梳理,截止到12月11日,已有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在內的十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了「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科技創新、都市圈建設,吸引人才等成為地方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經濟發展的主旋律。
  • 劉國強: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這從戰略和體制機制建設的高度,為我國新時代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金融工作要主動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促進提升經濟潛在增長率。
  • 推動國有企業創新力提升的四重維度
    因此,國有企業應當立足國家戰略需要、企業成長需要以及市場用戶需要,準確深刻理解現實需要的特徵,挖掘洞察抓住潛在需要的契機,以需求帶動創新,以需求檢驗創新,統籌兼顧戰略性、前瞻性與當期性、現實性,不斷築牢創新力持續提升的基礎。 第三,實現轉化是創新力提升的關鍵。
  • 服務型製造創新發展方向:工業設計服務
    服務設計是在生產與生活服務過程中,對服務價值、服務效率和服務體驗的綜合創新、規劃與設計。通過對服務系統中諸元素的綜合考量,對:1)服務價值系統;2)服務模式與服務生態;3)服務流程與體驗;4)服務的基礎技術架構與組織;5)服務中的交互觸點,所進行的系統創新規劃和設計工作。傳統設計中的空間、產品(工業設計)、信息交互都成為需要設計進行系統統籌的服務觸點。
  • 將創新打造成IP,遠東控股斬獲2020商業評論「管理行動獎」
    用品牌支點撬動企業形象升級品牌是一種識別標誌,一種精神象徵,一種價值理念,遠東在品牌建設中以工業美學打造視覺符號,以深化品牌內涵強化精神力量,以傳遞品牌主張根植價值理念,從而培育叫得響、立得住,具備廣泛市場認知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的遠東品牌。遠東品牌屋身處風雲突變的市場環境,遠東品牌團隊在品牌建設中分層分策,堅持兩條腿走路。
  • 冉華:今年前11月大商所棕櫚油期貨成交近2.9億手 日均持倉52萬手
    這是我國資本市場踐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積極作為,也是立足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的實際行動。在此,我謹代表大連商品交易所,向出席本次活動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大商所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2007年,大商所上市棕櫚油期貨,這是我國首個全進口商品期貨品種。
  • 全國7大區域14家規劃院集結 共話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創新升級
    面向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創新治理,由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上海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鄉規劃》雜誌社聯合舉辦題為《從「藍圖」到實踐——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創新升級》的研討活動,反映了國土空間規劃實踐正處於從工業文明時代轉向生態文明時代的發展階段,體現了國土空間規劃技術的創新實踐、也結合了城市更新與空間治理、品質社區、鄉村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的豐富成果,展示了全國7大區域、14家省市規劃院的成功經驗
  • 創新科研模式,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創新體系 清華大學第十八次科研...
    王志剛指出,一流大學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源頭活水」,清華大學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幟,要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強國建設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新需求新任務,繼續在高端人才培養、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基礎前沿探索方面發揮百年名校的引領作用,支撐國家戰略實施和經濟社會發展。
  • 全國7大區域14家規劃院集結 共話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創新升級
    面向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創新治理,由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上海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鄉規劃》雜誌社聯合舉辦題為《從「藍圖」到實踐——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創新升級》的研討活動,反映了國土空間規劃實踐正處於從工業文明時代轉向生態文明時代的發展階段,體現了國土空間規劃技術的創新實踐、也結合了城市更新與空間治理、品質社區、鄉村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的豐富成果,展示了全國7大區域、14家省市規劃院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