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樂清頭盔廠家門口站滿商家,有中間商10天賺了200萬

2020-12-13 新湖南

浙江省樂清市,一個以低壓電器出名的沿海小城。但從5月起,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大量客商蜂擁而至,樂清市一下子熱鬧了起來。這次吸引客商的,是樂清生產的頭盔。

5月21日,上遊新聞記者趕到樂清市城東街道牛鼻洞村慎海北路,這裡是樂清最集中的頭盔一條街,道路兩邊停滿了前來洽談和購買頭盔的客商車輛。因訂單過多,這裡多數廠家已經停止接單,緊鎖大門。

「大客戶下單,至少要等一個月。」一個頭盔廠家負責人向上遊新聞記者表示。

5月20日,公安部新規已明確不戴頭盔騎乘電動車暫不處罰,但這仍沒能阻擋求購者和中間商的熱情。

「最開始一個頭盔能賺20塊,現在一個賺5塊,但是量大,一天能賣800個到1000個。」一名頭盔中間商坦言,大廠停止接單後,沒有驗證標誌的小廠產品也成了搶手貨。

5月21日,浙江樂清市城東街道牛鼻洞村,幾乎每家頭盔廠家門外,都有多名等待購買頭盔的訂貨商。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客戶一訂就是幾十萬個,廠家不再接新訂單

樂清市是全國頭盔生產廠家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據溫州市政府官方消息稱,頭盔行業是樂清的特色產業之一,目前樂清市有頭盔生產企業50多家,頭盔產量佔全國同類產品的40%以上。牛鼻洞村,是樂清市頭盔生產廠家最集中的地方。

4月21日公安部發布通知稱,6月1日起,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 安全守護行動。行動期間,公安交管部門將加強執法管理,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以及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行為。

這則通知發布後,牛鼻洞村一下子成了樂清市最熱鬧的地方。

「你是到牛鼻洞慎海北路吧,這段時間來樂清的,一多半都是到這兒買頭盔的,晚上12點還有人在廠區大門外排隊訂貨呢。」計程車司機對上遊新聞記者說,從樂清高鐵站到牛鼻洞村約有20公裡車程,這段路已經成為近一個月來計程車司機們往返最頻繁的路線,「每天五六趟吧,都是來買頭盔的。」

慎海北路的兩側,分布著大大小小近20家頭盔生產廠家,不足30米寬的道路兩側停滿了各地牌照的車。

「等了兩天還沒買到,大廠子訂單都不接,交了定金又被退回來了。」從安徽來的張先生告訴上遊新聞記者,他3天前經朋友介紹,從樂清市一家頭盔廠訂了2000隻頭盔,交了5萬元定金,但是當天晚上就被告知訂單接不了,沒時間生產。

上遊新聞記者走訪發現,牛鼻洞村的大部分頭盔生產廠家大門緊鎖,進出都有保安人員核實身份,門外貼著「急需招工」的招聘廣告。

5月21日,浙江樂清市城東街道牛鼻洞村,一家頭盔生產廠家的工人正在製作頭盔配件。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記者進入一家頭盔生產企業的廠區,發現車間、走廊、停車場都成了堆放原材料的倉庫。車間裡,流水線工人分工明確,經過原料配比、壓模、組裝、包裝4道工序,一個頭盔就生產完成,儘管汗流浹背但沒有人停下手裡的活。

5月21日,浙江樂清市城東街道牛鼻洞村,一家頭盔生產廠家的車間走廊上堆放著大量製作頭盔的材料。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之前一年才生產幾十萬個,現在有的客戶一個訂單幾十萬個。一天生產幾萬個,根本忙不過來。」多家頭盔生產廠家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從5月1日起,訂單就開始增加,最早下單的也要5月底才能交貨。因此,目前樂清市大部分頭盔生產廠家已不再接新訂單。

提到近一個月的收益,多數頭盔生產廠家負責人不願多談。但一位頭盔作坊的張姓老闆向上遊新聞記者坦言,兩臺壓膜機加原材料,他投資了200萬元,「這十幾天,純利潤賺了近800萬。」

5月21日,浙江樂清市城東街道牛鼻洞村,中間商只需在車上擺幾個頭盔,就會有客戶來問價格。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原材料價格猛漲,中間商仍賺了不少錢

雖然樂清本地多數頭盔廠已經停止接單,但並沒能阻擋客商們的熱情。在這裡,有中間商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訂到頭盔。

「要頭盔嗎?現貨。」緊鎖大門的頭盔廠門口,成了中間商交易的最佳場所。

在車頂上擺上幾個樣式不同的頭盔,無需吆喝就有人前來詢問。「帶護目鏡的39元,不戴護目鏡的29元。現貨有800個,現金交付。現在不買,一會就沒了,明天還能不能搞得到,就不知道了。」一名中間商對上遊新聞記者說。

看到記者有訂購頭盔的意向,有中間商留下聯繫方式,並通過微信發送了正在銷售的頭盔樣式。更有中間商表示,每天拿到的款式和數量都不一樣,今天看到的明天就不一定有。也有中間商承諾,只要有需要,每天都可以提供1000-2000個頭盔,但價格不敢保證不漲水。

大廠家已停止接單,中間商的頭盔貨源從哪裡來?

一位本地中間商透露,從4月下旬起,就有中間商開始從頭盔廠訂購頭盔,後來大廠子不接小額訂單後,有些中間商開始從廣東、福建、山東等地訂購頭盔,集中在樂清銷售。

「最開始漲價時,和大廠關係好的中間商一個頭盔拿貨價只需25塊,對外銷售45塊,還供不應求。後來廠家拿貨價30元到35元,再漲到40元,一天一個價。最高時我們買到50元的都有。雖然單個利潤少了,但走貨量大。」多名中間商向上遊新聞記者證實,5月以來的20天裡,曾有中間商10天賺了200萬元。

5月21日,浙江樂清市城東街道牛鼻洞村,因大廠停止接單,有中間商通過張貼廣告吸引客源。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除現場訂貨價格翻倍外,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頭盔的價格也出現了翻倍上漲的情況。

除中間商加價外,原材料上漲也是頭盔漲價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名廠家負責人表示,此前生產頭盔的主材料每噸價格在百元上下,最近最高的已經達7000元每噸;護目鏡也從1元一個漲到了7元一個。

「原來一個頭盔成本也就八九塊錢,現在要漲到十多二十塊錢了。」一家廠商說。

隨著需求的增加,多數廠家曾試圖用添加設備來增加生產量,但壓膜機、模具價格也出現大幅增長。「原材料每天漲幅在10%,以前一臺壓膜機10萬元左右,現在六七十萬都沒有現貨。」一名張姓老闆坦言。

5月21日,浙江樂清市城東街道牛鼻洞村,隨處可見有中間商在銷售各式頭盔。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貼牌頭盔橫行市場,質量問題成為關鍵

據廠商介紹,小作坊生產的頭盔正在成為中間商出貨的主要來源,定價的高低則取決於頭盔的硬度。

上遊新聞記者在查看近10款頭盔後發現,從頭盔使用的沙棉、內撐到外殼和護目鏡,材料的硬度和抗壓能力都有所不同,但這些樣式和質量各異的頭盔極少有質量認定。

多名中間商坦言,除規模以上或大型頭盔生產企業外,頭盔生產作坊很少有生產資質。如果訂貨商有需求,只要付錢可以找到有認證的廠家,貼他們的商標再發貨。

「這條街上中間商買的頭盔都是貼牌的,現在能買到就不錯了。」多名中間商稱。

實際上,2019年9月樂清市就發布了全國首個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團體標準。據溫州市政府發布的官方消息顯示,樂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團體標準》中明確,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是指時速不大於25公裡/小時的電動自行車乘員佩戴的一種頭部防護裝具;並作出了頭盔由殼體、緩衝層、佩戴裝置等組成,採用質地堅韌、耐用的全新ABS材料,頭盔質量(含附件)不大於800g等規定。

樂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也表示,由於目前對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沒有制定相關的標準,一些低小散企業和個體趁機進入市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同時,在標準真空期由於產品質量沒有評定標準,一些生產企業為了佔領市場,通過使用劣質原材料降低生產成本,進行惡性壓價競銷,相關法律法規懲戒措施力度不足也導致了質量監管手段有限,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亂象得不到有效遏制。

5月20日,全國人大代表席文呼籲,要儘快制定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強制性國家標準,避免低質低價的競爭現象。

5月21日,浙江樂清市城東街道牛鼻洞村,因訂單量增加,多家頭盔廠家貼出急招工人的招聘啟事。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頭盔市場開始降溫,多地發文嚴打漲價行為

從5月初一個頭盔出廠價45元,到5月21日中間商銷售價39元。20天裡,頭盔像坐上了過山車,價格此起彼伏。

經歷了排隊等貨、高價求購後,中間商劉先生稱,最近這10天賺的比去年一年還要多。「頭盔的熱度不會像口罩一樣持續很久,市場已經在開始降溫。頭盔不是消耗品,很快就會達到飽和。」劉先生說。

在頭盔廠商們看來,頭盔市場降溫,價格回歸正常是源於5月20日晚間,公安部交管管理局發布消息稱,6月1日起,執法處罰的範圍限定為騎乘摩託車不佩戴安全頭盔、駕乘汽車不使用安全帶的交通違法行為。對騎乘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繼續開展宣傳引導工作,暫未列入執法處罰範圍的新規定。

「正常的市場氛圍是我們希望和需要的。膨脹的市場是一時的盛宴,但盛宴過後,我們面臨的將是高價原材料和設備的囤積,反而不利於後期的發展。」多名頭盔廠家負責人表示。

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浙江、廣東、河南、江蘇已出臺相關規定,要求頭盔生產、經營者不得串通漲價、操縱價格,對於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牟取暴利的頭盔經營者,將嚴厲打擊。

(原題為:《浙江樂清頭盔生產廠家門口堆滿商家,中間商10天賺了200萬》)

[責編:戴蓉]

[來源:上遊新聞]

相關焦點

  • 要命還是要錢,這才是電動車頭盔的問題
    電動車大省江蘇、河南、雲南多地的成交額均達到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全國二、三線城市市場增速更為明顯。頭盔成交額增幅TOP10地區最先對「一盔一帶」做出反應的是江蘇和浙江。兩省在5月15日同時出臺電動自行車地方管理法規,針對騎車佩戴頭盔制定了相關規定,違者將會被處警告或最高50元罰款,7月1日起施行。
  • 揭秘黃牛頭盔生意經:自稱廠家、進價28元賣60元、轉手獲利數十萬
    5月20日晚11點,仍有不少客商(攤主)圍著貨主討價還價 從浙江義烏趕來的小張就是其中之一,經過幾輪商談,小張最終以單價60元從中間商阿福處拿到了800個頭盔。值得注意的是,這批還未經過質量認證的頭盔,阿福拿到的出廠單價僅為28元。
  • 「一盔一帶」暫不罰電動車,頭盔價格一夜休克,有商家重新盯上口罩...
    「我有個朋友拿了十幾萬個頭盔的貨,我原本也是想試試這門生意的,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有商家說。據悉,其此前做過口罩生意,剛準備做頭盔生意就遇上市場降溫,他表示自己「目前不打算做頭盔了,之後再看情況,頭盔的貨隨時可以拿到」。也有人開始在頭盔廠家資源群裡頻繁發起口罩、熔噴布等產品信息,在他們看來,相比起「剛熱起來又冰掉的頭盔,還是口罩更穩點」。
  • 餐館老闆轉行賣頭盔,5天賺了100萬!頭盔價格暴漲,多部門出手了
    王女士提供的與供貨商的微信談價截圖顯示,她付了5000元定金訂兒童頭盔,供貨商表示:「原先說好34元,現在漲到42元,具體你見面再談吧,我也沒辦法……」在20分鐘之內,已經漲了好幾次價。餐館老闆轉行賣頭盔5天賺了100萬不光是頭盔在漲,就連生產頭盔的模具也水漲船高。
  • 天南海北帶頭盔來,有老闆一開口要10萬單!義烏北下朱村,網紅直播...
    「收2萬個頭盔,有現貨的私聊。」群裡有人發言,應者很快絡繹不絕,價格從35元至58元不等。王貝翻出手機,微信群裡的消息仍在不斷刷新,甚至有人放話,要一口氣收30萬個現貨。一個兜售頭盔的人發的朋友圈。一個兜售頭盔的人發的朋友圈。
  • 安全帽到底能不能代替頭盔?購買的頭盔有什麼標準?來看
    5月18日,市民馬某報警稱:他在快手上搜索購買頭盔的消息,之後有商家將馬某拉入一個微信群,進群之後,馬某看到一個自稱是廠家的群友發布自己有頭盔現貨,26元一個。馬某便添加對方微信好友商談好購買頭盔的數量、金額、以及發貨方式等事情,隨後,通過微信轉帳方式給對方轉帳6590元,2天之後,馬某詢問頭盔是否發貨等事情,並跟對方微信聯繫,一直得不到回復,打電話對方已將其拉黑,此時發現被騙,遂報警。
  • 餐館老闆轉行賣頭盔,5天賺了100萬!公安部對頭盔出手了
    王女士提供的與供貨商的微信談價截圖顯示,她付了5000元定金訂兒童頭盔,供貨商表示:「原先說好34元,現在漲到42元,具體你見面再談吧,我也沒辦法……」在20分鐘之內,已經漲了好幾次價。餐館老闆轉行賣頭盔5天賺了100萬不光是頭盔在漲,就連生產頭盔的模具也水漲船高。
  • 瘋狂的頭盔:一夜漲價兩三倍 部分產品沒有安全認證
    記者通過第三方軟體查詢到頭盔歷史價格變動情況。普通的「哈雷」型半盔,平均售價為85元,5月16日漲到了188元,5月19日已經漲到了298元。頭盔價格瘋漲,使大量的代理商、中間商加入到頭盔倒賣行業。5月初,朋友告訴張升(化名):「現在頭盔很火,一天一個價。」5月19日,一位商家將頭盔價格從28元改為「面議」,實際價格為45元一個。
  • 搶完口罩搶頭盔!一夜之間漲價3倍,訂單排到一個月後
    劃重點:騎電動自行車也要戴頭盔了。一時間,電動自行車頭盔成了市場的搶手貨。尤其到了5月10日以後,江蘇、浙江等地相繼出臺相關地方管理條例,電動自行車頭盔不僅賣火了、賣貴了,還開始不夠賣了。溫州樂清的一個頭盔廠家迎來了創立十幾年來最忙碌的時候:訂單來不及做,不少配件開始缺貨,老闆不得不拒絕薇婭直播間的供貨需求。
  • 電動車頭盔價格一夜暴漲,有人被騙十幾萬,有人十天賺了800萬
    對此,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輾轉聯繫到一名身處浙江溫州的頭盔作坊老闆張民(化名),他儘管謝絕了記者的現場採訪請求,但還是頗為得意地發來了數段生產現場視頻,並且有問必答。以下是他的自述:「我對這個完全不懂,就是看到這個消息,就投了錢開始做(頭盔)了。」張民透露,「這一波200萬的本錢已經回來了,純利潤賺了不少於800萬。」
  • 從口罩到頭盔,商家們一路囤積居奇,要收割消費者到啥時候?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之外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最後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 這是一種必然。疫情剛起時,有的商家悄悄藏起口罩,再高價出售,甚至以次充好,罔顧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 當你還在囤口罩,頭盔已經賣脫銷了「店小魚」
    尤其到了5月10日以後,江蘇、浙江等地相繼出臺相關地方管理條例,電動自行車頭盔不僅脫銷了、漲價了、還限購了。溫州樂清的一個頭盔廠家迎來了創立十幾年來最忙碌的時候:訂單來不及做,不少配件開始缺貨,老闆不得不拒絕薇婭直播間的供貨需求。
  • 月餅有多暴利?有公司九成利潤依賴中秋節,200元禮盒能賺130元
    劃重點 1、一塊月餅投料成本僅兩三元,定製200元禮盒,利潤可達130元; 2、過期月餅券成隱形利潤,有上市公司一年獲4000萬收入; 3、今年月餅價格整體下降10%以上,200-300元的中端價位賣的最好。
  • 鄭州商戶花51萬買到1萬多個殘次品頭盔 代理商:賣的就是廢品
    而他聯繫商家退貨時,對方卻稱「賣給你的就是廢品和破爛兒」。這是咋回事?51萬買1萬多個頭盔不料是殘次品賀文杰說,他在鄭州經營了一家勞保用品公司。今年5月,他考慮到市場上頭盔緊俏,便想著從南方批發一批安全頭盔,轉手在鄭州出售,希望能賺上一把。5月18日,賀文杰在溫州尋找貨源時,遇到了鄭州人陳永強。
  • 鄭州市民花51萬買1萬多個頭盔,竟是殘次品!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6月1日起,河南嚴查、勸導騎摩託車、電動車不戴安全頭盔行為。鄭州的賀先生,原本購買了14637個安全頭盔,希望趁機能賺一把,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批頭盔開箱一看,要麼是過期多年,要麼是一些殘次品,根本無法對外出售。而他聯繫商家退貨,對方卻稱「賣給你的就是廢品和破爛兒」。
  • 「頭盔熱」使義烏商貿城遭圍堵,原料企業股價大漲
    近日,杭州長慶街道在各小區門口設置了共享頭盔借用點,沒有戴頭盔騎電瓶車進出小區的居民可登記身份證號碼免費借用頭盔。 據了解,目前,長慶街道已在6各小區30個點位上投放了600個「共享頭盔」。這些頭盔主要放置在各小區主要出入口,交由社區、物業、小區管家、武林大媽等共同管理,如有居民需要,憑身份證登記後即可免費借用,24小時內歸還即可。
  • 6天價格暴漲500%!頭盔站上風口,資本市場也 「摘口罩戴頭盔」?
    不過,李先生幾乎不會戴頭盔,當初買電瓶車時商家送的頭盔也不知道放到哪裡去了。 然而,現在看起來,李先生騎車必須要戴頭盔了。 打開了電商平臺,李先生發現,在淘寶平臺,頭盔銷量最高的一家店鋪月銷量超過25萬。在京東、拼多多搜索頭盔,按照銷量進行檢索,排在前面的店鋪月銷量都超過萬單。
  • 男子16.5萬訂頭盔,收到全是安全帽,賣家:給你看過才發貨的!
    最近因為公安部的一個規定,在6月1日之後不戴頭盔會被處罰,所以很多人都開始打起了頭盔的主意,大家都想靠著頭盔能夠賺一筆錢,但是有很多人錢還沒有賺到,自己卻上當受騙了,並且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止發生一次了,而楊先生也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 商家:貨源已斷,進貨...
    再次聯繫懂行的朋友後,陳先生得知現在進貨困難,"有人囤了大量的頭盔,準備炒一把。"陳先生提供了幾張朋友發給他的截圖,"有常州的商家在朋友圈發廣告,說手裡有現貨(頭盔)幾萬個,單價30多元,交定金可以留貨。
  • 頭盔的倒爺在狂歡,有批發商老闆錯失暴富良機後悔莫及
    目前淘寶、京東、拼多多平臺上銷量前10的頭盔店鋪,絕大部分的頭盔單價都已在100元以上,好一點的甚至突破200元。但即使商家們抬高了價格,頭盔仍是供不應求。目前淘寶前10名的頭盔相關店鋪,月銷量都在4萬單以上,最高的一家店鋪月銷量超過25萬。許多店鋪的銷量都比前幾個月翻了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