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俞任飛 陳曦 黃小星 文/攝
義烏北下朱的「風口」又變了。
「前天18元你不信,昨天26元你不交定金,今天48元你來搶。」昨天下午4點,義烏江北下朱村一間門面前,兩個戴頭盔的女孩面對手機鏡頭,即興創作視頻段子。
因為小商品和物流優勢,位於義烏城東北市郊、距離義烏國際商貿城不到2公裡的江北下朱村,近來成了「網紅直播第一村」。在不少抖音、快手視頻裡,這裡是「遍地爆款」的「北下朱」。
而頭盔,是北下朱這幾天最火爆的單品。
頭盔一天一個價
5月17日晚,「頭盔漲價」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19日13點,「頭盔漲價」相關閱讀量已經攀升至3.9億次。
北下朱的雷達要更靈敏些。再早上兩天,在北下朱的不少資源共享群裡,頭盔就已經悄悄登場。
「收2萬個頭盔,有現貨的私聊。」群裡有人發言,應者很快絡繹不絕,價格從35元至58元不等。王貝翻出手機,微信群裡的消息仍在不斷刷新,甚至有人放話,要一口氣收30萬個現貨。
一個兜售頭盔的人發的朋友圈。
一個兜售頭盔的人發的朋友圈。
「基本一天一個價,只漲不跌。」上周,王貝第一次見人叫賣頭盔,當時北下朱的爆款產品,還是泡泡相機和電蚊拍,「批發價才18元,還有不少人問,怎麼突然賣起頭盔了。」 隔天,5月15日,浙江省通過《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對未佩戴安全頭盔的駕駛人和乘坐人,處以警告或最高50元罰款。
王貝這才發現,早在一個月前,公安部交管局就正式啟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宣布自6月1日起,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以及騎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行為。
「這波行情要一直火到6月了。」王貝預測,頭盔也霎時成了北下朱的「明星」。
「政策一出來,很多商家直接跑到工廠去找貨源。」在北下朱做紡織品生意的唐靜,第一時間轉入了頭盔市場,在廠商和買家之間遊走,她說自己做的生意,就是利用信息賺取差價。
近一周來,每天有幾十通電話撥入,全是要頭盔的。「主要是現貨貨源少,來訂貨的人又太多。」唐靜說。
急速上漲的需求,很快抬升了價格,原本十幾元一個的頭盔,水漲船高至近50元。如果想要講價,立馬有人回懟:「你去平臺上搜搜,現在一個頭盔賣多少。」的確,在幾家大型電商平臺上,電動車頭盔的要價已經普遍在200元以上,更有甚者賣到了1599元。
「現在就怕備不到貨,能找到貨源,就有錢掙。」在唐靜看來,頭盔的價格肯定還會漲。
蘇州趕來的採購商,一口氣要10萬個
天色漸晚,微商和主播們陸續出門挑貨,整個市場依然火爆。路旁的停著的SUV,敞開後備廂,幾個年輕男女擺出一摞各色頭盔,價格都在45元以上——這比下午4點我們打聽到的均價,又漲了5元。圍觀者裡,很快有人打款。
最近兩天,現貨成了頭盔「倒爺」們的第一選擇。
「有沒有現貨?」
「你要多少?」
「10萬個。」
「要交定金等貨。」
「價格多少?」
「現在不能說,等通知。」
幾個紙箱搭建的臨時攤位前,劉明朗領著另外2名從蘇州趕來的採購商,聽到沒有現貨後,擺擺手離開。
有賣家告訴劉明朗,「這麼大的量,肯定需要訂貨。」但劉明朗不樂意,「不想這樣弄了,沒意思。」
前幾天,他曾訂過兩批貨,訂金打過去後,發貨時間卻一拖再拖。
近些天,義烏已出現不少「頭盔」騙局。義烏公安公開發出提醒,5月17日-18日兩天,共接報該類警情12起。
這幾天,劉明朗一直忙著聯繫頭盔廠商。「昨天才訂了一車頭盔,定金交完都準備發貨了,卻被下家撬走。」劉明朗們擔心再被「挖牆腳」,他們連夜從蘇州開車趕過來親自上門收購。
一輛滿載頭盔的三輪車前,劉明朗相中一款帶合格證的哈雷樣式頭盔。幾個人一商計,直接包下了所有500多個頭盔。
他們的大手筆,很快吸引了路邊的其他賣家,不過有現貨的不多。挑了一圈,劉明朗他們搶到3000多個頭盔,離預期的10萬個還有些距離。
蘇州進貨老闆開口要的大單,吸引了各路賣家。
「今天賣不完更好,明天價格還要漲」
5月17日晚上7點,周勝把剛搶到的一車頭盔運進北下朱市場,還沒來得及扒口飯,就被幾個買家圍上了。一番競價之後,這批1000個頭盔,以42元的單價被一位江蘇的採購商全部收下。
收了錢,送走客戶,周勝在路邊吃了一個煎餅,開車離開。3個半小時後,他到達溫州樂清一家頭盔廠。
廠裡車間燈火通明,頭盔正在一刻不停地生產出來。門口,已停了不少等待拉貨的車。
「一個廠一天也就差不多能生產6000個頭盔,不來這裡守著,根本拿不到貨。」才做了三天頭盔中間商的周勝,擔心訂貨被人截胡,選擇跑到工廠蹲點搶貨。
經過一夜的溝通和等待後,第二天早上,周勝搶到600個頭盔現貨。雖然不如前一天收穫大,但周勝覺得總算沒白跑一趟。
「一天比一天難搶,拿到600個不錯了,也能賺個好幾千。現在市場上能有幾個有現貨的啊。」有現貨傍身的周勝,回到義烏後,安心睡了一覺,晚上帶著頭盔又出現在了北下朱市場。
「48一個,600全清。付完錢直接拉走,就OK了。」面對來詢價的買家,周勝抬高了價格,他不愁賣不出去,「今天賣不完更好,明天價格還要漲。」
周勝啃了口蛋餅,他的貨,就在旁邊一公裡的倉庫。對頭盔的來路,他守口如瓶;但旁邊停著的SUV上,「晉X」的車牌,洩露了周勝的來路,他來自山西運城,原本在這裡做抖音帳號的幕後運營。據他說,最近兩天,同事們「沒人做抖音了,都跑來找頭盔了。」
停在周勝車旁,另一位「倒爺」也開張了,他操著一口流利的「京片子」。一位河南買家相中了他的貨。兩人一邊往倉庫走,一邊打電話給物流公司,「要一輛貨車,現在就走,去河南」。
短視頻演雙簧賣頭盔,有人說和預期有差距
四五十元一個的頭盔,轉手到了網紅、主播們手裡,價格又得翻上幾番。
昨天下午4點,一場陣雨過後,北下朱一家化妝品店家門口,「大戲」上演。
原本聚在一起躲雨的短視頻拍客陸續開拍:年紀稍大的女拍客先戴起頭盔,對著鏡頭叫嚷著:「買頭盔送電動車,最後五千個」;隨後一身嫩綠短T的女生,更是拉上了老闆做配合,「一會我問你40元賣不賣,你就讓我滾出去。」
稍一合計,兩人很快選擇合作,一個演老闆,一個演客戶。腳本是幾分鐘內,和邊上觀眾「頭腦風暴」出的,「前天18元你不信,昨天26元你不交定金,今天48元你來搶。」觀眾也掏出手機拍攝,發出一陣鬨笑。
晚上6點,北下朱進入直播高峰。
有主播戴頭盔直播「炫富」
有的主播借店鋪一角,支起燈光和三腳架,就地開播。兩個東北來的姐們擠在逼仄的貨架間,簡單招呼過直播間的觀眾,就捧出了今天的招牌產品——頭盔。「和炒樓盤沒什麼區別,昨天早上32元、35元、38元,天還沒亮都漲到了40元。」她們誇大著市場行情,末了還強調,「關鍵是搶不到」。很快,第一波二十個頭盔售罄,接下來幾次補貨,75元一個的頭盔依然很搶手。
直播進入到高潮,依然有不少觀眾留言稱沒有搶到頭盔,兩位主播決定「加一段戲」。
兩人眼神稍一溝通,再比劃出幾個手勢,另一邊的主播心領神會,「這樣,我們去求求廠家老闆,再勻給我們30個好不好?」緊接著她消失在屏幕外。幾分鐘後,還在招呼顧客的店主跟著她進門,變身「廠家老闆」,對著屏幕熟練地介紹了幾句,答應再給40個現貨。
時間走過零點,整個市場燈火依舊。
王貝來北下朱村已近2個月,他從河南自駕過來,就是看中了這裡的直播氣氛。在北下朱他找了2位同行,決定合夥做直播帶貨。
2周前,他在抖音開通帳戶,尚在糾結「出道」的組合名,究竟是叫「義烏大舞臺」,還是「義烏三賤客」。
沒更新多久,王貝的抖音小視頻就暫停了,上一條視頻還停留在4天前。
「視頻先不做了,賣頭盔賺點小錢。」他找了幾家供貨商,隨後就成了市場裡眾多頭盔「倒爺」之一。原色頭盔售價40元,帶圖案的要再加6元,有人下單,他再去找供貨商提貨。
不過,和我們採訪中遇到的,動輒說自己「日銷幾千單」的賣家相比,王貝挺實誠:兩天下來,他賣出去2筆,加起來賺了不到1000元,這和他的預想有著不小的差距。「整個市場都在賣頭盔,一個頭盔我就賺2—3元錢,生意沒想得那麼好。」
開年以來,北下朱見證了多波風口。不知道這次,何時會退潮。
(文中除了王貝都是化名)
拍攝「搶」頭盔視頻的博主們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