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前幾個小節的要點就是岐伯和黃帝告訴我們日月、星辰、四時、八正【八正是指我們常說的八大節氣的正常氣候,八大節氣: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對人體的氣血盛衰,以及針刺補瀉的關係。大家要背下來的是:【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天溫日明,人血淖液而衛氣浮,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因天時而調血氣。以天寒無刺,天溫無凝,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得時而調之。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這一篇的第二個重點是這句話:【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敗之也。】通過這句話岐伯和黃帝告訴我們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再次強調三部九候就是病脈由行出入的門戶,三部九候診斷具有重大價值,所以每天請大家誦讀三部九候的內容,堅持誦讀100天。
這篇的第三個重點是:【補瀉其意,瀉必用方,補必用員。】什麼是方?氣方盛,月方滿,日方溫,身方定。以息方吸而內針,乃復候其方吸而轉針,乃復候其方呼而徐引針,這就是瀉必用方,其氣而行焉。
什麼是員?員就是行,移,刺必中其榮,復以吸排針。員與方非針也。掌握補瀉方會養神,血氣為人的神,不可不謹養,怎麼養神呢?必知形之肥瘦,榮衛血氣之盛衰。
這一篇的第四個重點是:望聞問切要合人形於陰陽四時虛實之應,望:目冥冥;問:問其所病;切:索之於經,慧然在前。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雲。如何才能做到合人形於陰陽四時虛實之應呢?以三部九候經脈為本原。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以上內容來自吳德泰第十二代傳人吳成昊先生的每日黃帝內經分享
吳氏家族自南宋淳熙年間開始種茶、制茶, 在世代營茶的同時也秉承上藥治未病之心要求家族子弟在醫學上精進勤學,每一代醫者輩出。其中吳氏族人吳亦鼎,字硯丞,精於醫理,鑑於歷代醫家均重藥療、針療而忽略灸治,乃收集王燾《外臺秘要》及西方子之灸法,編撰《神灸經論》四卷刊於鹹豐辛亥年(1851年)另又撰有《麻疹備要方論》一卷,刊於鹹豐癸丑年(1853年)。吳成昊先生作為吳德泰第十二代傳承人恢復至今傳承384年吳德泰號茶葉的同時,秉承祖訓重讀醫書,以茶為本,茶藥同源,精研茶療,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致知元道,發心分享傳承歧黃之術。
茶葉來自於東方,東方有文字記載譜傳有序歷史最悠久的茶葉品牌是「吳德泰」。
明末崇禎9年,在北京正陽門外,現在前門外大柵欄,「吳德泰」創始人吳立化在此開設了作為自家茶行在北京的一個零售門市。到2020年,整整傳承了十二代,三百八十四年。
經歷了朝代更迭、戰亂人禍,外敵入侵等等大環境的變化,吳德泰歷代主人秉承誠實做人的傳統,不追名逐利,依靠家鄉父老的原料支持,業內族人齊心協力,團結北京乃至各地茶葉同行和茶產地及運輸途中農商援手,通過自己精製加工,周到服務,貨真價實,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滿足了廣大民眾日常生活的茶飲需求,而贏得茶客們的認同與讚賞,為傳承多年的業界傳統:誠信、優品、善行作出應有的貢獻。
吳德泰歷代主人秉承普世惠農精神,用責任心、公德心和傳承心三心制茶融匯在輕奢、自由、分享的文化內涵中代代相傳,期間吳德泰尤以投資社會公益事業受到稱頌。
2015年12月18日,歇業了50年的「吳德泰」恢復營業。吳德泰運營團隊以「說得清的乾淨,道得出的好味」為產品訂立標準,每一款吳德泰茶葉產品都要經過瑞士SGS公司進行467項全農殘檢測,達到歐盟進口茶葉農殘標準(歐標)的茶葉才會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