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自轉和公轉,由於時間膨脹,我們是否經歷了錯誤的時間

2020-12-22 萬象經驗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地球的運動,以及地球的引力,改變了我們與宇宙中其他物體相比所經歷的時間。如果我們偶爾將我們的時鐘與在黑洞或中子星周圍的緊密軌道上運行的時鐘相比,我們會發現它們的運行速度比我們的慢,如果我們將它們與漂浮在茫茫宇宙深處的時鐘相比,我們會發現這些時鐘運行速度比我們的略快。

然而,沒有「真正」的時間去體驗,你永遠不會經歷錯誤的時間。時間是相對的,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比較任何兩件事的時間是如何流逝的,但沒有終極的「宇宙時鐘」可比。你的表,無論你在哪裡或你是如何移動的,的手錶都將每秒顯示1秒。也就是說,你永遠不會看到自己處於快進或慢進的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得不正確地體驗時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宣稱我們的時鐘是唯一真正的時鐘,而其他人的是錯誤的。

簡單地在一條直線上快速移動並不足以讓你的時鐘與其他時鐘相比客觀地慢下來。如果兩個人擦肩而過,他們都會看到對方經歷的時間更少,奇怪的是,這不是一個悖論,他們都是「對的」。客觀地說,確實有兩種效應(以一種宇宙中所有人都能認同的方式)導致時鐘運行變慢:一種叫做「孿生悖論」的現象,另一種叫做引力。

在時空中,一段旅程的「長度」(時空間隔)是由作此旅程的時鐘來量度的。事實證明(這並不明顯,但可以理解)最短的旅程是最迂迴的旅程。如果你在新年的時候看了雪花降落,並且堅持了一年,直到下一次雪花降落,那麼你就在這兩個事件之間完成了一次相當直接的時空之旅。

這條路是直的,所以很長,你的時鐘會顯示得更多。相反,如果你在那一年裡儘可能快地繞著太陽系轉,然後再回來過下一個新年,那麼你在時空中的道路肯定不是筆直的。這個全位置路徑很短,您的時鐘將讀取更少的數據。「兩點之間最長的時空距離是一條直線」聽起來可能很瘋狂,但它確實有效。

地球繞軸自轉,圍繞太陽公轉,與太陽系的其他部分以及我們所能看到的所有恆星一樣,也圍繞著銀河系公轉。每一個都是迴路,而不是直線,地球每做一個這樣的迴路它就會落後於任何沒有這樣做的時鐘一點點。

地球在赤道處自轉的速度約為0.5公裡/秒,我們繞太陽公轉的速度約為30公裡/秒,而整個太陽系圍繞銀河系的速度約為200公裡/秒。居住在朗伊爾城(靠近極地)的人和居住在厄瓜多(靠近赤道)的人在時間上的差異大約是萬億分之一,這給了那些自豪的挪威人每25000年多一秒鐘的時間。

這些速度中最大的速度,即我們圍繞星系的運動,產生的時間膨脹相當於450萬分之一。這相當於每兩個月多出一秒,或者每隔一個銀河年多出半個太陽年。

第二個需要考慮的影響是由重力引起的時空彎曲。較低的事物比較高的事物經歷的時間更少。這可以通過測量光在重力場中垂直傳播時的頻率變化來解釋。有理由說,如果你離某物無限遠,那麼你就在它的引力影響之外,你的時鐘應該「正確」運行。

如果你從「無限遠」墜落到某個大物體的表面,你就會以那個大物體的「逃逸速度」移動。如果你試圖讓一顆行星以比逃逸速度慢的速度移動,那麼最終你會被拉回。

要從地面逃離地球,你需要11千米/秒。更困難的是逃離太陽(從地球軌道),這需要42公裡/秒。要離開我們的星系,你需要500到600千米/秒的速度。這一次,來自銀河系引力的膨脹產生了這裡提到的最大影響。

地球的自轉和太陽的公轉確實會影響你所經歷的時間,但不會影響很多。由於我們是銀河系的一員,我們每周所經歷的時間比在銀河系深處閒逛的人要少1秒鐘。其中大部分直接來自我們星系的引力效應,不是來自我們星球的運動。

相關焦點

  • 神奇的公轉自轉說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對於纏法有獨到的研究和見解。  太極拳離不開螺旋纏繞,對此不少書上有不少論述,有的不談纏,只談劃圓圈,容易讓人產生劃圈與螺旋纏繞分離的錯誤。也有人描述纏的功能,卻說「順纏是化,逆纏是發」。我看不盡然,掩手肱捶就可順纏發人,野馬分鬃也如是,例子多了去了。認為只有逆纏發人,是個誤解,寫到書上,出於師口,就謬種流傳,耽誤人了。
  • 《流浪地球》地球停止自轉,如只圍繞太陽公轉,還有晝夜交替嗎?
    這是個網友提問,他在題目描述中說:「地球在太陽一側的時候,例如東半球朝向太陽,那公轉到太陽另一側時,不應該變成西半球朝向太陽了嗎」我不管《流浪地球》,我只是照題目來回答:肯定有晝夜交替,首先要知道地球沒有自轉是什麼概念,是地球相對於地軸不轉動或相對於遙遠的恆星不轉動
  • 弘昌太極道 | 公轉自轉話太極
    公轉一般指一物體以另一物體為中心,沿一定軌道所作的循環運動。其所沿著的軌道可以為圓、橢圓、雙曲線或拋物線。自轉是指物體沿著一條穿越其本身的軸進行旋轉,這條軸被稱為自轉軸。我們先來探討地球的公轉與自轉。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進行了自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於是產生了四季更替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 地球自轉正在「失速」,未來一天將是720小時
    而忒亞的側剮蹭直接使我們地球的高速自轉慢了下來,這個道理非常的簡單我們就不細說了,此外忒亞的側剮蹭不僅讓地球的自轉速度開始變慢,並且還從地球上生生的」撕「下來一大塊」肉「,這些被超高速衝撞所撞掉的地球組織在慣性的作用下飛向了太空,但是又由於本身速度和能量衰減較快,因此並沒有逃出地球的引力場,開始圍繞著地球做起了周期性的環繞運行。
  • 地球突然停止自轉,我們的世界會發生什麼?
    在地球的最北端或最南端,線速度可能為0。因此我們此時此刻的大概的速度是405m/s,高鐵也就才97m/s。自轉與公轉不同行星由氣埃形成,由於萬有引力,互相吸引由雙螺旋旋轉變為自轉,所以地球有自轉(所以說沒有什麼自轉力,是勢能轉化為動能,行成自轉。
  • 月球公轉與自轉完全同步,這不是巧合而是自然規律
    有人提出,月亮公轉與自轉完全一致,是一種巧合。時空通訊的結論:這一點也不是巧合,是地月系統長久引力磨合形成潮汐鎖定的結果。月亮生成之初,自轉肯定是大於公轉的。什麼時候就自轉與公轉同步了呢?我們地球上看起來就沒有轉動了,世世代代都是看著它那一樣一樣的面孔。
  • 時間真的存在嗎?如果時間並不存在,那麼「時間」到底是什麼?
    這麼明確的常識還需要辨論時間是否存在這一問題嗎?可是大家深入的想過為什麼一年是365天嗎?大部分人其實都能給出標準答案,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就是一年,準確的時間為365.2564天。這就是問題之所在。在我們的常識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就是一年。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可是,無論地球公轉還是自轉,就事論事來說,一年和一天就是兩個表達空間距離的長度單位而矣!換個說法,我們都知道光年是一個距離單位。也就是在光速下運行一年所到達的距離。
  • 地球四十多億年來,維持自轉的能量來源是什麼?
    地球處在宇宙中運行,每時每刻都要受到太陽和其它星體的引力作用,因此所受到的外力不可能為零,因此只能是所受到的外力合力在一定時間段時保持基本為零的狀態,這也是地球能夠進行周期性的公轉和自轉的根本原因。從地球的公轉來看,其在運動過程中勢必會受到以太陽引力為絕對主導的「拉扯」作用,這個引力大小,按照萬有引力定律,與雙方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
  • 古人太厲害了,地球自傳誤差1.05度公轉0.875度,與生命軌道吻合
    陰陽學說是計算地球自轉與公轉的學說,陰陽針對於地球的自轉指地球的晝夜更替,針對於地球的公轉運動則是計算地球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大小以及晝夜長短變化的法則。陰陽分為自轉之陰陽與公轉之陰陽。也是自轉角速度為 180 度公轉角速度為 182.625 度的計算法則。
  • 地球突然停止自轉,將會發生什麼?
    假如地球突然停止自轉,慣性會使得大氣層繼續運動、旋轉,既而和地表面相互摩擦,產生超級狂風和能吞噬一切的熱量。 那一刻,人類將會以時速1400千米的速度飛離地球;超級狂風會瞬間將地球上的一切夷為平地;而滔天巨浪,將瞬間淹沒大部分陸地。
  • 地球自轉了45億年的時間,那麼地球自轉的動能來自於哪裡?
    地球自轉的動能,來自於地球形成前太陽系原始星雲的引力勢能。我們地球有45.5億年的歷史,目前每23小時56分4秒自轉一圈,在赤道處的自轉線速度高達460米每秒;根據轉動動能公式進行估算,地球自轉的動能高達2*10^29焦耳,相當於2500萬億顆廣島原子彈釋放的能量。
  • 地球無時無刻進行自轉,每秒速度超過466米,為何人類察覺不到?
    地球自轉速度每秒466米,速度這麼快,為何人類一點感覺都沒有?人類正因為地球的自轉公轉,才能讓自己的時間過得如此有規律,逐漸形成了四季變化和白天晝夜。宇宙中所有的星系幾乎都在進行自轉,就連銀河系中的天體也不例外,除了自轉以外,最讓大家懷疑的是,地球每天都在進行公轉自轉,為什麼我們人類感覺不到呢?太陽出現的原因在46億年前太陽系的附近,有各種光子,因為特殊的情況下讓它們發生了變化,在這種收縮的情況下,慢慢朝一個點開始聚攏,久而久之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太陽。
  • 其他星球都會自轉,為什麼感覺不到月球的自轉?
    宇宙中幾乎沒有不自轉的天體,月球也不例外,之所以我們看不到月球自轉,是因為我們站在了地球上觀測月球。潮汐鎖定月球其實也會自轉,只不過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一致,所以我們感覺不到月球在自轉。其實,月球在過去的自轉速度比較快,但是由於地球的存在使得月球一直在減速。地球誕生於太陽系剛剛形成不久,那時候還沒有月球,但在地球軌道周圍還有一顆行星叫做忒亞,忒亞的大小和現在的火星差不多。由於軌道相近,在引力的吸引下,忒亞和地球發生了大碰撞。
  • 在月球度過一晚上,地球上過去多長時間?
    作為地球唯一的衛星月球,自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在之前人類對月球有無限的幻想,現在隨著人類的科技不斷發展,人類也能乘坐宇宙飛船到達月球上面,目前人類在月球上面發現了很多稀有的資源,比如氦-3元素。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國內將嫦娥4號發送到了月球的背面,而這個時候也有很多國家開啟了登陸月球的計劃,現在人類對於月球的興趣依然非常高,而且月球這個星球資源也比較豐富,除了資源之外還有什麼東西值得人類去探究呢,比如月球的時間如果在月球上面睡一晚上的話,你知道在地球相當於過去多長時間了嗎?
  • 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月球的自轉還是公轉引起的螞蟻莊園12.18日答案...
    選項月球的自轉月球繞地球的公轉答案:月球繞地球的公轉答案解析:月球發生圓缺變化的現象,其實是月球繞地球運轉時,在地球上看到月球光亮部分的多少而已。月球每個月都要繞地球公轉一周,所以,在地球上每個月都能看到月球受光部分的面積有時大,有時小。
  • 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為何人類不頭暈?其實這3點早已體現
    其實這3點早已體現我們人類是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地球是保護我們人類的一個屏障,因為有了地球,萬物才得以生長,但是很多人對於地球的了解還是知之甚少的,處於某種好奇心,人們開始不斷的探索著地球的秘密,比如說地球自轉的秘密。我們都知道地球是每時每刻都在自轉並且公轉的,但是很多人都非常好奇,為何人類卻一點感覺都沒有呢?
  • 地球自轉需要24個小時,太陽自轉需要多久?科學家給出答案
    運動是不僅是地球上任何事物的常態,也是宇宙中任何星球的常態。地球生命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例如跑動、走動、跳動等等,而宇宙中的天體一般通過轉動的形式來體現出運動。天體的轉動分為兩種,一種是圍繞著中心天體轉動的公轉,另一種是圍繞著自轉軸運動的自傳。
  • 地球自轉兩千年太陽偏移 12星座日期後移1個月
    12月19日,青島觀象臺專家向記者解釋了其中的原由,由於地球自轉,太陽每年都會向西偏移,兩千年的時間移動了30度,正好是一個星座的區域。因此,自公元2000年起,12星座的時間段集體向後移了一個月。  經過圓頂、天文望遠鏡維修後,青島觀象臺的天文圓頂裝修一新。12月19日,記者發現這裡新懸掛的12星座圖上,星座時間段與平時大家常用的不太相同。
  • 地球在自轉,飛機朝不同方向飛,消耗的燃油和速度會一樣嗎?
    有人常常有這樣的美好願望:地球在自轉,飛機只要懸在空中,不要移動,地球自轉就可以把飛機轉到地球的另一面。事實無情地毀滅了他們的這種臆想,但有人硬是不甘心,頑強地認為,地球在自轉,肯定會對飛機有影響,就像順水和逆水行舟,需要的能量和得到的速度肯定是不一樣的。因此飛機往不同方向飛,是不是順著地球自轉或公轉,得到的速度和消耗的燃油也會不一樣。
  • 關於月亮的自轉,還要誤解多久?
    要判斷物體有沒有公轉或自轉,首先要釐清公轉和自轉的概念。百度上對這兩個概念的詞解是這樣寫的:「一個天體圍繞著另一個天體轉動叫做公轉。」「星體自己圍繞本身的軸轉動叫做自轉。」至於怎樣才能判定星體是在圍繞本身的軸轉動,語不盡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