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咬下內餡四溢的痛快感受!爆漿料理大集錦。
食物質地的差異帶來唇齒之間的娛樂,也是廚師手藝的具體表現之一。咬下樸實無華的外表,內裡卻迸發多汁鮮甜的內餡或流動的湯汁,為品鑑帶來無上的樂趣。人們迷戀「爆漿」口感,日常小食無不追求這種簡單明了的對比樂趣。從大街小巷的小吃廣告可見一斑:香腸要噴水,紅豆餅、貢丸、湯包,宣傳句都要冠上「爆漿」。
本文選擇了最常見的爆漿料理食譜,從鹹到甜,提供給有志於創造噴發美味的料理人參考。
鹹食爆漿的秘訣:高湯凍
小籠包
做湯包最有名的是中國南京,小籠湯包、灌湯包,在南京都是常見的街頭小吃。除了用筷子和湯匙夾起薄如蟬翼的湯包食用外,還有將吸管插入大湯包裡吸湯的吃法。
湯汁的來源是高湯凍,受熱後的高湯凍,融化成熱呼呼的湯汁。將高湯凍包在蒸好的麵皮內,一口咬下,熱湯成為爆漿感的根源。高湯凍的做法可以用傳統的「皮凍」,就是從豬皮、魚皮、雞爪烹調後,成為富含膠質的湯底,冷卻凝結後加入湯包內餡即可。若不想從食材原物料做起,也可以把經常用於烘焙的「吉利丁」加入高湯,做出所需的高湯凍。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菜品信息
黃師傅這個灌湯包的食譜,使用了豬皮來當作高湯凍的材料。麵皮則用燙過的熟面,才更筋道。
甜點爆漿的法寶:奶油調和的內餡
熔巖巧克力蛋糕
有別於鹹食,爆漿高湯凍通常用動物性膠質來做出遇熱融化的效果。甜點的爆漿效果通常是用奶油來做。奶油冷卻時凝結,加熱融化,濃鬱的奶香,用在點心製作十分適合。
熔巖巧克力蛋糕圖面來源:DailyMail
根據世界名廚 Gordon Rasmay 的作法,巧克力熔巖蛋糕(ChocolateFondant)的內餡不需要另外製作,而是將等量的奶油與麵粉混合,高品質的苦甜巧克力、蛋黃混合,放到烤盅烤 12 分鐘,就可以做出外表溫熱、內裡流心的巧克力熔巖蛋糕了。可以用尖刀把小蛋糕從烤盅中倒出來盛盤,也可以直接放在容器裡上桌,搭配香草冰淇淋球最是對味。
Gordon Rasmay 也提醒,千萬別把這個配方烤過頭,不然內裡熟透的麵糊,烤出來就是普通的布朗尼巧克力蛋糕而已。
流沙包子
流沙包是粵式點心的經典款,渾圓的包子撕開來,內裡是黃澄澄如黃金般的鹹甜內餡。做法是將鹹蛋黃加上奶粉、糖、奶油,以乾酪粉調味後做成加熱後會融化流動的內餡,借奶油的特性達到流心的效果。若想使用植物油,可以改用椰子油來製作。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菜品信息
甜鹹都能運用自如的爆漿法寶:奶酪
另一個相對常見、橫貫中西料理,甚至甜鹹皆可運用,常被拿來做出爆漿效果的食材是奶酪。
奶酪會不會融化牽絲,跟酸鹼值和溫度有關,這兩種變因影響了蛋白質的結構,決定了奶酪的質地會不會流動變形。因此不是每種奶酪都能創造爆漿的效果,使用上應該確認適合的種類。很少有人能夠拒絕融化的奶酪誘惑,這是跨越年齡階層的美味。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菜品信息
將西方食材運用於中式料理,是現代中餐求新求變的做法。把 3 種奶酪放到酥皮中,取不同奶酪的鹹味、乳香以及拉絲融化的特性,中國臺北國賓酒店總廚林建龍做出「炸乾酪豆腐三重奏」,一口咬下,流淌出香濃美味。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菜品信息
北京布樂奶酪坊的主持人劉陽,示範如何加熱食用他製作的奶酪。「北京灰」是一款白黴軟質奶酪,將奶酪切開,淋上蜂蜜,送到烤箱以 200℃ 烤到冒泡,內餡香濃流動,配上堅果就是活生生一塊爆漿奶酪。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菜品信息
北京寶格麗酒店的王師傅,借用流沙包甜點的靈感,將內餡改成義大利肉醬以及會融化牽絲的奶酪。包子麵團則以墨魚汁改造成墨黑色,再刷成金色裝飾,帶來奢華的視覺感受。
威化紙輔助:包裹內餡做出口感對比驚喜
將榴槤肉與沙拉醬混合,用可食的威化紙(糯米紙)包裹榴槤餡和蝦,沾粉油炸。遇熱成為液狀的榴槤醬摻雜蝦肉,又臭又香的甜美混合。有些內餡在常溫下可能難以固型,善用可食材料輔助,就可以輕鬆達到所需的效果。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菜品信息
在看了以上甜、鹹常用的爆漿內餡菜品示例後,各位師傅有什麼爆漿的小技巧要跟名廚的讀者們分享的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