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評】程廣雲|詩人死了?!——當代中國詩人之死(二)

2021-02-16 築土為壇

雖然食指自認為有著「挑戰的個性」,但卻顯得猶豫不決。而北島則是堅定不移、始終不渝的。在「崛起的詩群」中,北島是以一個真正挑戰者的姿態出現的。寫於1976年的《回答》正是這樣一個挑戰者的「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

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

為了在審判之前,

宣讀那被判決了的聲音:

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在詩人心目中,這個現實世界是黑白顛倒的。因此,詩人拒斥這個現實世界,而又嚮往一個理想世界。由此,詩人選擇了戰士的身份,以建立一個理想世界為使命:「詩人應是戰士。」「詩人應該通過作品建立一個自己的世界,這是一個真誠而獨特的世界,正義和人性的世界。」[1]一顆新星就這樣升起來了,這是「自我」,大喝一聲「我——不——相——信!」——一個敢於說「不」的挑戰者,凌駕於世界之上,在對於世界的懷疑中,充滿了自信;這是「大寫的人」,敢於以一己微弱之軀、坦蕩之心,擔當人類的全部苦難;這是戰士,敢於背叛生養自己的大地和哺育自己的過去、現在,從無比高遠的天空和不可企及的未來中汲取全部力量。

這是一場戰鬥,一場自我與世界之間的血肉拼搏。這是一場孤獨的、痛苦的和絕望的戰鬥。「一切都是命運」(《一切》)。命運不是別的,而是一個人的性格和他的生存境遇之間的固定衝突。一個世界挑戰者的命運正是失敗。但自我,卻只有在與世界的較量中才能生存。戰鬥,是自我存在的證明。因此,這種失敗正是一種光榮。

在戰鬥中,詩人呼喚愛。「在我和世界之間」(《一束》),愛是詩人在戰鬥中唯一可以憑藉的力量:

即使明天早上

槍口和血淋淋的太陽

讓我交出自由、青春和筆

我也決不會交出這個夜晚

我決不會交出你

讓牆壁堵住我的嘴唇吧

讓鐵條分割我的天空吧

只要心在跳動,就有血的潮汐

而你的微笑將印在紅色的月亮上

每夜升起在我的小窗前

喚醒記憶

(《雨夜》)

詩人甚至渴望停止戰鬥,在愛中獲得平靜的生活:「不,渴望燃燒/就是渴望化為灰燼/而我們只求靜靜地航行」(《紅帆船》)。

誰不期望安寧的生活,但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又如何能夠忍受邪惡的肆虐?在「獻給遇羅克」的兩首詩——《宣告》、《結局或開始》中,詩人揭示了一個戰士的命運:

我並不是英雄

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

我只想做一個人

一個英雄是為了實現社會的理想而犧牲,而一個凡人則僅僅是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而犧牲:「我只能選擇天空/決不跪在地上/以顯出劊子手們的高大/好阻擋那自由的風」。《宣告》正是這樣一篇人性的宣言、人道主義的宣言。

太陽的名義掩蓋了黑暗的事實,是那個時代的典型特徵:「以太陽的名義/黑暗在公開地掠奪/沉默依然是東方的故事/人民在古老的壁畫上/默默地永生/默默地死去」。在這種情況下,生存還是毀滅?沉默或是反抗?在《結局或開始》中,詩人和一個「不是英雄」的凡人共同思考:

我,站在這裡

代替另一個被殺害的人

面對死亡,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作了這樣一段坦白:「必須承認/在死亡白色的寒光中/我,戰慄了/誰願意做隕石/或受難者冰冷的塑像/看著不熄的青春之火/在別人的手中傳遞」。的確,對於一個凡人來說,死了,即使成了「英雄」,成了一尊塑像,即使在這尊塑像前鋪滿了別人敬獻的鮮花,依然是那麼的空虛、令人戰慄。人啊!只有自己活著,愛著,才是真實的、親切的:

我是人

我需要愛

……

這普普通通的願望

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價

因此,那與孩子的心

不能相容的世界

再也沒有饒恕過我

但是,一個人只能作為人活著、愛著。在跪著生和站著死之間,他只能作出唯一的抉擇:

我,站在這裡

代替另一個被殺害的人

沒有別的選擇

在我倒下的地方

將會有另一個人站起

這裡依然糾纏著對未來的期盼和對生命的眷戀,但飄揚的和響亮的主題卻是人性的旗幟、人道主義的號角。

這裡,詩人兩句最最平常的話:「我只想做一個人」、「我是人/我需要愛」,曾經打動了多少普通人的平常心。

總之,北島詩的主題是「戰鬥」,但這種「戰鬥」卻不是為實現社會的理想,而僅僅是為維護個人的人格尊嚴。這是北島詩成為朦朧詩的關鍵。

詩人在迷途中摸索,獨立不依而又孤立無援。在戰鬥中唯一可以依靠的是愛。愛使戰士獲得休息,不致因疲勞緊張(「時刻準備著」、「繃緊鬥爭這根弦」)而瘋狂猝死;而戰鬥則使愛者得到升華,不致因日常生活(「東家長西家短」、「雞毛蒜皮」)而沉淪墮落。但愛在戰鬥中卻必然遭到傷害。在無奈中,詩人只能祈求諒解:「我多想看看你的微笑/寬恕而冷漠/還有那平靜的目光」(《楓葉和七顆星星》)。

戰鬥和愛的交織是北島愛情詩的基本魅力所在。它使戰士兼愛者的詩人留下了一首首經典的、不朽的愛情詩,如《路口》、《一束》、《雨夜》、《無題》、《紅帆船》、《習慣》、《楓葉和七顆星星》等。

這些詩作閃耀著純粹男性的光芒:敢愛敢恨,朝氣蓬勃,活力四射。這種光芒在當時其他詩人那裡,在當時江河、楊煉等等詩人那裡,有著鮮明的見證。這是一個青春時代的反映。

「世界上最強有力的人就是那個最孤立的人。」當年,李澤厚曾引用胡適這句話讚揚過魯迅。[2]在我們這一時代的詩人中,大約只有北島和海子才能獲得這一稱許。

的確,北島是孤立的。在無望的戰鬥和愛的生活中,詩人變得頹廢起來。一位戰士兼愛者的不幸不是理想不能變成現實,而是美好的理想一實現就化作醜惡的現實。這一註定的命運怎麼不使詩人頹廢呢?詩人是最早登上時代巔峰而又最早面臨時代深淵的人之一,因而擁有人生的至高體驗和深切感懷。

北島又是強有力的。其人其詩達到了一種冷到極點的熱度。但是,曾幾何時,「北島逐漸變成了一顆遙遠的冰冷太陽」。[3]

這是一顆「走向冬天」的「彗星」:

或許有彗星出現

拖曳著廢墟中的瓦礫

和失敗者的名字

讓它們閃光、燃燒、化為灰燼

回來,我們重建家園

或永遠走開,像彗星那樣

燦爛而冷若冰霜

擯棄黑暗,又沉溺於黑暗中

穿過連接兩個夜晚的白色走廊

在回聲四起的山谷裡

你獨自歌唱

(《彗星》)

我們生下來不是為了

一個神聖的預言,走吧

我們絕不回去

裝飾那些漆成綠色的葉子

誰醒了,誰就會知道

夢將降臨大地

沉澱成早上的寒霜

代替那些疲倦不堪的星星

罪惡的時間將要中止

而冰山連綿不斷

成為一代人的塑像

(《走向冬天》)

詩人只有不計成敗得失,心中裝著明知不能實現的夢想,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不斷前行,才能繼續作為詩人生存下去。但這種不計成敗得失的心理卻必然導致無所謂和不在乎一類的玩世心態和頹廢思想。在北島晚期詩歌中,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種現象:詩人在本質上依然是嚴肅的和認真的,但卻表現出一種玩世不恭的姿態。這些現代主義或頹廢主義的詩作,儘管充斥著某些高深的哲學文化理念,但與作者早期詩歌相比較,卻多半喪失了生活的真情實感。在哲理與生活的關係上,其早期詩歌是生活的哲理,而其晚期詩歌則不過是哲理的生活,如其《白日夢》等。

北島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均已遠離我們而去。在1989年以後,北島流亡海外。由於流亡生活,北島在他的文化之飄中,逐漸失去他的文化之根。除了詩歌創作之外,北島同時進行小說、散文創作。雖然其中折射了類似的才華,但卻不能給當時的人們以同樣的觸動。其小說、散文影響遠遠不如其詩歌影響。北島的詩歌創作路徑早已表明,北島詩歌曾經擁有的純粹詩歌魅力是他自己和其他人都不可再生的:

是筆在絕望中開花

是花反抗著必然的旅程

是愛的光線醒來

照亮零度以上的風景

(《零度以上的風景》)

但是,在個別晚期詩作中,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和體驗北島早期詩作的純粹詩歌魅力。《歧路行》就是這樣一首代表作。詩歌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坦白了詩人流亡天涯的心跡,給人們以巨大的震撼和衝擊:

是時代匿名的時候了

是詩歌洩露天機的時候了

是時候了

在走出廣場的危途中回頭

為這世紀的落日送葬

如果詩是歷史的故鄉

鄉愁就是守望

是時候了!早就有人說北島過時了,為什麼不說時代落伍了?當我們為腐敗所窒息,而詩歌也跟著糜爛時,我們應當回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那個青春湧動、生機盎然與活力四射的年代!北島晚期詩歌裡面,唯有這一首詩,回到早期孤立、冷峻和強力的氣勢!

但是,也有人說:北島詩歌依然流行,是時代的不幸(徐曉)。

[1] 參見徐敬亞:《崛起的詩群》,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89,第99、160頁。

[2] 參見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第112頁。

[3] 徐敬亞:《崛起的詩群》,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89,第174頁。

相關焦點

  • 王德威:詩人之死(聞捷篇)
    朱湘生前是新月派的健將之一,詩風浪漫清朗,曾被魯迅譽為「中國的濟慈」[1]。他突然投江而死,對其家人朋友而言,一直是不解之謎。追根究柢,則詩人海外求學半途而廢,歸國辦學屢屢受挫,婚姻生活失意痛苦,終至內心抑鬱,了無生趣,都是可能的原因。     一九三七年,另一位詩人步上朱湘的後塵。著名舊體詩人陳三立(一八五二―一九三七)因抗議日軍入侵華夏,絕食以明志。
  • 著名詩人葛詩謙戰「疫」詩,作家、詩人來評析
    斜影爍婷婷梅心質高潔十裡喚春風作者簡介葛詩謙:當代著名詩人、作家。在國內外發表作品800多萬字,並有多篇選入《新華文摘》、《中國詩人成名作選》諸選刊、選集。詩謙知恩感恩,用一顆深埋的詩人之心,感受著外界的溫暖,他也把自己的火熱傳染給每位身邊的朋友。他又有自己的原則和善惡的評判標準。善良是善良者的安魂曲/勇敢是勇敢者的赴死書/無恥是無恥者的死魂靈/卑鄙是卑鄙者的遮羞布(口佔)。詩人用他的詩宣告著自己的善良和仇恨,以及不齒。他用詩點亮了別人,也點亮了自己。在死亡之中燃燒生命的涅槃/在心理上吹醒中國的春天。他的愛與憎,善與愛都在他的詩中流傳。
  • 【詩人名典】0247期 著名評論家 詩人譚五昌的詩 II 唐明的評論
    現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貴州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已出版《二十世紀中國新詩中的死亡想像》、《中國新詩排行榜》、《青年詩歌年鑑》、《我們散文詩群研究》、《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等學術著作及詩歌類編著三十餘種。近年來,擔任徐志摩詩歌獎、聞一多詩歌獎、海子詩歌獎、昌耀詩歌獎等國內重要詩歌獎項的評委與負責人。
  • 詩人白桐的詩評:詩歌藝術技巧談之借喻、隱喻等
    詩人白桐的詩評:詩歌藝術技巧談:借喻、隱喻等文/白桐一一一一呂智燁提出借喻與引喻很重要。中國詩歌修辭以比賦興為基礎。西方有隱喻的的提出。又看了主編、詩人、詩評家王霽良的詩論《隱喻即意象》。唐詩人王昌齡提出物象、意象、意境。王國維提的意境、境界。境界其實歸於意境,境界伸張思想力度。至於有我、無我之境是很個人化的劃分,沒有多少意義。
  • 有人寫了篇《當代詩壇的十大禍害》,作協詩人和餘秀華都位列其中
    在近幾年很火的《中國詩詞大會》等詩詞節目中,選手有上至70多歲的老人,下至7、8歲的孩子,他們對詩詞的熱情讓人感動。但現實又不斷地提醒著我們,這類節目基本上都不比現代詩,而事實上多數選手愛的也僅僅是古典詩詞而已。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當代詩壇變得如此沒落?我們已經說不清楚了。
  • 中國當代詩人檔案
    著名詩人海南 【中國當代詩人檔案】海男,出生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當代著名詩人、作家,中國女性先鋒作家代表人之一。曾獲1996年劉麗安詩歌獎;中國新時期十大女詩人殊榮獎;2005年《詩歌報》年度詩人獎;2008年《詩歌月刊》實力派詩人獎;2009年榮獲第三屆中國女性文學獎;2014年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
  • 當代名家|著名女詩人瀟瀟新詩六首
    我被卡在一團時間的亂麻中用一寸寸挫敗餵養歲月的乳牙今夜想念拖著雲朵勇往直前天空也朝你揚鞭策馬而去我咬著嘴唇刺痛的雪豹踏著天上的星星朝遠方追趕從一座雪山到另一座雪山從京城到世界的邊緣從悲到喜,從合到離,從生到死
  • 今天,有44位當代詩人,與你一起走進《中國當代詩詞大典》!
    :該書是搜集中國當代詩詞的詩集,足以流芳百世的大辭典!天怕詩詞當代絕,又邀野老到人間。        欲興新詩壇,任重而道遠。路漫其修遠,求索人勝天。寧不知,當代格律詩詞之頹廢,不見其躍然紙上已久矣,長此以往,詩詞豈能長久乎?此乃為【中原詩詞研究會】所痛心疾首也。
  • 西班牙出版十九國當代詩人精選集:中國詩人殷曉媛入選
    近期,由西班牙詩人Asunción Caballero主編的各國當代詩人精選集"Caminos sin fronteras
  • 賈平凹女兒,當代詩人之恥
    她寫的詩多半都跟屎尿屁搭邊兒,不僅是通俗,都對下三路了解到了一定境界。無論是哪一首,都比賈女士的屎尿屁之歌有才華多了。不過賈淺淺的名氣仍然響亮,這可能跟她的背景有很大關係,賈淺淺出生於1979年,現年40多歲,現在是西北大學文學院的副教授、在讀文學博士。
  • 《詩潮》 | 林忠成評點:中國當代詩人45家46首
    烏鴉和雪還坐在那裡而我坐過的椅子上坐著一個無人2015,9,7  林忠成推薦語:   《文心雕龍》的《練字》篇說「今一字詭異,則群句震驚,三人弗識,則將成字妖矣」,在中國當代詩壇,只有極少數像歐陽江河這樣天賦的詩人可稱為「詞妖」。他宰割辭章、執術馭篇的能力早就為當年轟動詩壇的《玻璃工廠》等名篇所證實。
  • 《中國詩人》2020年第6期目錄
    >《中國詩人》編輯部主辦社       長:王躍強  主       編:羅繼仁    安娟英 詩開卷007  秋分辭(組詩)/冰  風019  生氣灌注,詩思如潮    ——冰風新作解讀 /楊志學023
  • 紀念 | 2017年逝去的詩人
    理察·威爾伯,美國當代著名詩人。1921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1947年出版第一本詩集《美發生著變化及其他詩》,即顯示其成熟風格。1956年出版第三本詩集《塵世之事》,此書同時獲普立茲獎和國家圖書獎。之後相繼出版《給預言者的建議》、《步入睡眠》、《詩合集》等多種詩集。2017年10月14日逝世,享年96歲。
  • 【詩人名典】0293期 每周一詩 著名詩人張況 || 王立世賞讀
    當代新古典主義歷史文化詩歌寫作的重要代表,中國長詩寫作倡導者,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佛山市作家協會主席。已出版史詩三部曲《大秦帝國史詩》《大漢帝國史詩》《大隋帝國史詩》等31部,主編詩文選30部,獲2018年度「十佳華語詩人」獎、2019年郭小川詩歌獎、2020年「全國十佳辭賦家」稱號,代表作有100000行21卷《中華史詩》。
  • 詠絮之才,林下之風 十二位女詩人
    本期微刊【詠絮之才,林下之風】是由詩人冰潔組稿,特邀十二位女詩人每人獻詩一首。八十年代開始詩歌創作,出版詩集《垂落之姿》、《李輕鬆詩歌》等六部,並參加第十八屆青春詩會,榮獲第五屆華文青年詩人獎,中國詩歌排行榜雙年度女詩人獎等,首都師範大學駐校詩人。九十年代開始小說創作,著有長篇小說《花街》、《心碎》、《大西遷》等7部,曾多次榮登圖書排行榜。
  • 【詩人名典】0270期 著名詩人餘怒的詩 II 唐明的評論
    用化名去死,找不到屍體。 將這一切蓋上蓋子。,著有詩集《守夜人》《餘怒短詩選》《餘怒吳橘詩合集》《飢餓之年》《主與客》《蝸牛》,詩論集《詩的混沌和言語化》和長篇小說《恍惚公園》;先後獲第三屆或者詩歌獎、第二屆明天·額爾古納詩歌獎、第五屆《紅巖》文學獎·中國詩歌獎、2015年度《十月》詩歌獎、灕江出版社第一屆年選文學獎·2017中國年度詩歌特別推薦獎、第四屆袁可嘉詩歌獎等獎項。
  • 當代著名詩人:王猛仁
    北極星新文學【名家有約】王猛仁高端 純粹 唯真 創新詩人簡介王猛仁,中國當代著名詩人、書法家。1959年生,河南省扶溝縣人。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聯委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散文詩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口市書法家協會終身名譽主席,周口師範學院兼職教授。有作品發表於《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星星》等專業期刊。
  • 有過這樣一位詩人,是這時代的幸事——痛悼詩人任洪淵
    理想化的詩人人格,保全在他身上另一個原因是,任洪淵身上保全著一種理想化的詩人人格,當代中國的一種罕見的詩歌形象:乾淨、純粹、驕傲、天真、激越、浪漫。這種經典意義上的詩人形象,幾乎來自於19世紀和20世紀的一些詩人對自身形象的想像以及大眾對詩人理想形象的想像。
  • 好詩人在詩國星空||嘉勵:飛翔或許是更美的世界
    詩歌評論跨越斷裂之淵的努力夢亦非     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下的撕裂,在視野可及的歷史荒原上,似乎無可挽回。     作為新古典寫作的詩人,嘉勵近年來的寫作有著這些知其不可為然而為之的努力。在嘉勵的文本中,試圖用古典/傳統的審美來觀照當下的個人生活。這是嘉勵的智慧之處:傳統話語與當代生活存在撕裂,但審美可能是唯一可以橫跨傳統與當下的「虹橋」,美因其非價值性、對粗鄙現實的疏離性,也許可以穿越時間之流,接續上當代現實。
  • 詩人瀟瀟:詩和畫就像對攣生姐妹,很難說誰先呱呱墜地|另一種詩畫②
    中國文化傳統中,詩與畫總是被相提並論,所謂「詩是有聲畫,畫為無聲詩」,蘇軾曾評論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當代,有更多的詩人正身體力行去體現這種詩畫本質同宗的論斷。今天的時代,與王維等詩人所處的時代早已不同,詩歌也有了新的發展,但詩歌與繪畫碰撞的火花依然閃耀著迷人的魅力,詩人畫家,他們仿佛是一群被光抓住的人,通過詩畫作品釋放著靈性之光。為此,紅星新聞特別策劃推出「另一種詩畫」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