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白桐的詩評:詩歌藝術技巧談:借喻、隱喻等
文/白桐
一一一一
呂智燁提出借喻與引喻很重要。中國詩歌修辭以比賦興為基礎。西方有隱喻的的提出。又看了主編、詩人、詩評家王霽良的詩論《隱喻即意象》。唐詩人王昌齡提出物象、意象、意境。王國維提的意境、境界。境界其實歸於意境,境界伸張思想力度。至於有我、無我之境是很個人化的劃分,沒有多少意義。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西方學習中國詩歌抽取意象,還出現意象詩,在中國詩歌藝術上是小技,意象在整體中成立,也可以說在意境中。
比喻與隱喻的區別是,比喻連接詞是象、似這類,隱喻連接詞是是、成這類。象,是部分象,是是全部是,象不能取消本體,是可以取消本體,是替換掉了本體。所以後者是隱喻,本體面目基本不存在。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借喻與引喻,借喻只在句子中出現喻體,引喻是句子與句子上下平行的比喻,沒有連接詞。隱喻、借喻的藝術升級是意象,在升級是意境。象徵沒有意境有彈性。
藝術整體並非是非此即彼的,是互相延伸的。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借喻,可以有兩種,一般的,就是剛剛所說;特殊的,虛與實在句子中過渡出來的,可以更隱含。借喻與引喻如同一種滲透效果的藝術思維,漸進的自然的,就表達了個人感悟與生活感悟,而不顯得生硬。這十分有利於中國詩歌不在官方話語權限制下的健康發展。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雪落後的夜晚
文/白桐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因為寒冷而安靜
不用說狗就連雞子
也不拍它那對翅膀
用喉嚨昭示自己的存在
鄉村的夜晚還是依舊神秘
沒有杜甫在草堂時可臥聽江聲
亦無李白在井床前還有月光如霜
時光的腳步悄無聲息
人生被一點點稀釋
這一年僵臥孤村
仿佛雪花飄落
不日就失了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