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拍賣周持續進行中,日本殿堂級大師奈良美智繼續成為焦點。
10月7日,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專場,一張目前尚在流通的100元港幣經過奈良美智塗鴉後,竟然以36萬港元的「天價」成交。
香港蘇富比拍賣現場(塗鴉港幣)
而這還不算最大的驚訝,要知道在6日當天,奈良美智的作品在6小時內曾兩度打破拍賣紀錄。
他的大尺幅畫作《背後藏刀》,於蘇富比當代藝術晚拍引起多個電話委託爭相競價,最後以1.7億港元落槌,加佣金1.96億港元成交,打破藝術家全球拍賣紀錄。
香港蘇富比拍賣現場(背後藏刀)
另外一幅堪稱殿堂級的畫作《午夜吸血鬼》,七日在嘉德以3250萬落錘,成交價3737萬港元,更一舉成為日本最貴藝術家。
香港嘉德拍賣現場(午夜吸血鬼)
根據行方圖錄介紹,《背後藏刀》尺幅達234 x 208cm,是拍場上歷來尺幅最大的奈良美智畫布作品之一。此畫繪於2000年,這一年,是奈良美智創作事業的分水嶺,他結束十二年留德生活,返回日本。
一個有著如此特別畫作的藝術家,看到他的畫作,我們大多會想:明明是一個大頭娃娃,怎麼總是感覺有一種疏離感?這與奈良美智本人的藝術經歷有關。
奈良美智
なら よしとも
(1959年12月5日-)
日本青森縣弘前市人
內心和外表都不羈的朋克大叔
自帶idol氣質的日本當代藝術家
1987年他在愛知縣立藝術大學碩士畢業後,來到德國的杜塞道夫藝術學院進修,並在那之後移住科隆,他在德國整整住了12年才回到日本。去德國留學才是他正式埋頭畫畫的開始,但當記者問他在德國杜塞道夫大學求學對他作品有何影響時,他果斷答「沒有影響」。當被問到:「你的老師是誰?」 他回到:「這不重要,8年當中我只見過老師4次。」
德國求學時的他
奈良大叔在國中時代開始迷上搖滾樂,接觸最多的是西洋樂手,John Simon、Tony Kosnik、David Bowie等。當時的唱片封套,可以說奠定了他對於影像的概念。
升高中時不知為何陰錯陽差進了縣內數一數二的升學學校,但天生不愛念書的奈良,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街上鬼混,據說曾經還蹲過局子。他還有有空想癖的習慣,上課精神不集中,老是看著外面。
《No Smokin' Please"》,1992-2000年,奈良美智自己是個重度吸菸者。
奈良大叔說,這是一種墜落的快樂,就好像他筆下的大眼妹:「反叛也快樂。」
筆下的招牌:高高額頭和邪惡眼神的小女孩、潔白馴良的狗以及身著綿羊裝的兒童。
「給個眼神,你自己體會!」
那對眼尾上吊、「看什麼看?你管我!」不懷好意的雙眼,其實才是他作品的特色。
他經常畫一個單獨的小孩,對經歷戰後因為經濟發展而引起的家庭疏離的觀者來說,特別有共鳴,因而成為日本大眾文化主流的一個符號標誌。
但現在,這個孩子更多的時候會以一種柔軟安靜的眼神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而我們仍愛她。
其實在這轉變的背後有個這樣的故事:
2011年3月,日本發生地震,奈良的家鄉青森距離福島核電站非常近,他對家鄉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父母親人們都仍然生活在那裡。性情細膩的他,對災難具有與生俱來的敏感和悲傷。然而就在這一年的夏天,奈良的父親去世了,至親的離開第一次讓他覺得死亡的距離是如此之近,所以他要好好地去感受生活。
從「輕微的敵意與不屑」到「願意去與這個世界和解」,這個轉變在他的世界裡是可以邏輯自洽的。
大頭、斜眼,耐人尋味的看著你,這可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乖孩子。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在畫布中大多數的時候都處於落寞安靜的背景之中。
Harmless kitty, 1994
畫面也透露了他的心理情況,他一直就是一個小孩:孤獨、內斂、真誠、自由、叛逆、單純。
但是如果你認為他筆下的孩童都是天真無邪,宛如天使,那其實也錯了,你會清晰地看到他們的陰暗面。刀、十字架、火把、尖牙,甚至香菸,這些元素都在他的畫作中。
1991 the girl with the knife in her hand
對於自己的作品,奈良美智曾表示:「我好像看到小孩被更高大、拿著大刀的壞人包圍。」
所以,當我們看到他畫中的小孩,拿著把刀,露出詭異的笑容時,我們總以為小孩是壞的,但其實那只是一把玩具刀啊,那麼小,怎麼傷人呢?真正的問題其實還是在於我們,這些所謂的大人們。
他的作品主角大多是小女孩居多,這個我們能看到,當被問到為何大部分畫作的主角都是女孩時,奈良美智曾回應到:「我沒有想著要畫女孩,因為那是個中性形象。
它突然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並非經過深思熟慮。對我來說,畫中人無分男女,因為人類長大後自然會變成男人或女人,小孩卻是比較中性,我是這樣看待他們的。」
可見,在關於平等問題上面,奈良美智有著很明確的認知。
就像他在2015年的專訪中談到的那樣:「在某種程度上,人會受到成長的城市和環境影響而擁有類似的性格,但我們不能以同一標準判斷每一個人。」
奈良美智的工作檯
身處複雜社會的我們,身邊總是充滿了千奇百怪的東西,我們似乎都很容易被幹擾,喜歡帶著這些已知的條條框框去對待一個人乃至一件事,而丟失了孩時的那份「單純」,也就無法以一顆開放的心去理解、體驗這個社會,也就無法滿足、快樂~
奈良美智喜好用西方繪畫的材料和技法,描繪了一個個充滿情緒的大頭小孩,小孩在畫面中的情緒感,感染和影響了作品前的觀眾,似乎藝術和每個人變得如此接近,觸手可及。
比如這張圖中這個看起來非常不爽的小女孩,齊劉海、鍋蓋頭、吊起的眼睛、不屑的眼神,那股倔強的勁,就像小時候那種不服輸的感覺。
這個看起來不懷好意的女孩,自從出現以來就收到了眾多人的喜愛與追捧,它也成為了各家拍賣行的熱門。
而這個「邪惡女孩」,滿臉寫著不要惹我的不屑,但是小女孩的眼神裡卻透露著一股不顧一切的勁兒,既有些可笑,又讓人心生敬佩。
這恐怕也是奈良美智想要傳達的,她只是一個拿著玩具刀的小孩,長得那麼可愛,可是好像還是得掙扎著去應付這個世界才行,真的很可笑啊。
這些看起來很「邪惡」的畫作,具體原因前面也已經介紹過了,源於生活,也可能也是具有藝術家與生俱來的悲憫,特別2011年日本大地震帶來的恐慌,讓奈良美智看到了生命的脆弱。
奈良美智作畫中
後來又因為父親的離世,生命和死亡直白地在他面前攤開。從那以後,原來「邪惡」的小孩眼中多了份溫暖與希望。從這張作品就可以看出,小孩的眼睛已經不同於之前了。過去,他為了表達自己積壓的憤怒,故意將眼睛畫三角形。如今她會用眼睛來表達更加複雜的情緒了。
「邪惡」女孩的眼神,仿佛都能看出奈良美智的那份堅持,也是他所有畫作最終想要表達所在——既對世界充滿敵意,內心依舊善良的自己。
如今他雖然已經60歲了,但是他似乎還是有著自己的那份天真與自在。比如他的工作室還是一如既往的那樣,只有拉開窗簾才能知道自己身處何處。比如他還是很喜歡貓咪,經常偷拍偶遇的貓咪們。
奈良美智的畫室
雖然骨子裡是悲觀主義者,但他的作品仍會鼓勵人們積極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