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與行研|相差30個易居,我愛我家有機會成為下一個貝殼嗎?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36氪

幾乎起步於同一時期,時隔20年之後,差距愈發明顯。以市值計,我愛我家與貝殼之間差了近30個易居。

截至發稿時,我愛我家的市值為103億元,貝殼市值519億美元(約等於3586億人民幣),而易居的市值120億港元(約等於107億人民幣)。

鮮有明星資本加持

當前,我愛我家目前最大股東是謝勇和西藏太和先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謝勇和西藏太和先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一致行動人,謝勇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其控制的西藏太和先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本公司控股股東。

除五八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超過8%以外,持股5%以上的機構僅有一家,是天津東銀玉衡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根據工商信息顯示,這家公司註冊資本為15億元人民幣。

圖片來源:我愛我家半年報

圖片來源:我愛我家半年報

而貝殼有多家明顯公司加持。貝殼招股書披露,左暉個人持股28.9%,為貝殼第一大股東,騰訊為貝殼第二大股東,持股12.3%。除騰訊之外,華興資本董事長、基金創始合伙人包凡個人持股3.8%。此外,軟銀願景基金、高瓴資本也是貝殼的主要股東之一,分別持股10.2%、5.3%。

業績表現大相逕庭

從2019年開始,以科技企業為代表的中概股的整體漲幅比較大,中概股的表現也比美國指數要強,相較國內股票而言,二級市場的估值相對偏高。這也是我愛我家和貝殼市值相差的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還在於公司基本面有所差異。

從業績看,縱然都有疫情的負面影響,但二者表現無論從規模還是趨勢,都相差太大。

受到疫情的衝擊,我愛我家上半年實現營收39.3億元,同比下降30.75%;實現歸母淨利潤4041萬元,同比下降89.39%。

其中,上半年二手房業務實現收入21億元,同比下降34.15%。新房業務實現收入64,210.27萬元,同比下降14.58%。一季度由於疫情的影響,新房業務放緩,二季度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開發商全面復工,前期擠壓的購房需求被釋放,業務成交量逐步恢復。

圖片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華泰證券發布研報提醒,若受市場競爭、行業景氣度等因素影響,公司門店和經紀 人擴張不及預期,可能使得公司規模提升幅度低於預期,拖累業績增速。

而貝殼相較而言,則較為穩健。根據貝殼提交的更新版F-1/A文件顯示,截止到貝殼IPO啟動前,2020年上半年貝殼找房實現收入272.6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96.1億元增長39%。淨利潤為16.1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5.6億元增長188.6%。

貝殼存量房經受住了考驗。2020年上半年存量房交易收入125.6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26.4億元基本持平。貝殼新房交易同比出現了大幅增長,實現收入139.8億元,同比增長115.7%。

做大估值要講新故事

面對當前市場環境,我愛我家也在求變。在今年初,我愛我家發布戰略發展規劃(2020-2025年),正式踏上平臺化發展的徵程,打造成為「入口級多元一體化居住平臺運營商」,同時也計劃構建開放的數據資源平臺 。

這一路徑逐漸與貝殼相類似,不同的是在疫情的驅使下剛剛起步,而且目前集中於自有獲客渠道。

貝殼目前的模式就是聚合型平臺。2018年4月,鏈家正式推出服務聚合平臺貝殼找房,鏈家CEO左暉希望貝殼找房作為第三方中介平臺,為用戶提供包括二手房、新房、租房、裝修以及社區服務等全鏈條的居住服務。

可以看到的是,我愛我家已然在強化入口效應,增加線上運營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 IT 團隊規模和技術投入。2020年上半年,IT團隊新增82人,人數達到486人,佔控股總部總人數的73%。

從效果看,2020年上半年,我愛我家網總UV到有效商機的轉化率提升至2.28%。6月份,我愛我家官網的PV同比提升28%,自有流量逐年攀升,且增速在加快。

官網DAU39.8萬,環比提升4%,整體訪客量在上半年持續上漲,其中PC端11.95萬,環比提升2.03%,WAP端14.8萬,環比提升7.82%,APP 端13.0萬,環比提升1.71%。

不過,相較貝殼,還是有很大差距,這點從研發費用可以看出。

2019年貝殼找房的研發費用約15.71億,僅2020年第一季度的研發費用就已達4.5億元。截至二季度末,貝殼找房擁有超過3000名的專業研發人員。上半年,我愛我家研發投入為8834.6萬元,較期初增長78.57%。這一數字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

相關焦點

  • 騰訊重倉貝殼阿里入局易居 下個大標的房產科技公司是誰?
    未來,誰會成為行業贏家?誰又是潛在的「黑馬」? 7月31日,易居牽手阿里共建房產數位化平臺的消息引起業內關注,也是繼貝殼找房宣布赴美上市後,房地產交易服務賽道再度進入公眾視野。目前,在房地產交易服務賽道中的玩家有四類:以58同城為代表的流量埠模式,以貝殼找房為代表的經紀人ACN協作模式,以易居為代表的開發商資源廣泛整合模式及以房多多為代表的中小經紀品牌生態賦能模式。 四大玩家,四種模式,他們分別以不同的商業模式及核心優勢分食房地產交易服務賽道的市場份額。
  • 十問易居周忻:貝殼與易居是模式之爭?天貓好房是什麼?
    去年阿里發展最好的一塊業務是家裝,今天買房、買車都是頻次非常低的消費,為什麼樂居到今天為止做了10年了,我沒讓樂居在買房上砸過多資金做流量,而是做成了一個全平臺?因為這些客戶買完之後,再一次成為客戶的時候就是小孩長大、讀書的時候。我的邏輯是從高頻的消費品當中尋找或者匹配用戶。我認為這是阿里的強項,當阿里在研究所謂低頻高金額的產品的時候,(線上賣房)才有可能成為可能,十年前沒有人想這個(事情)。
  • 30萬億行業掀戰火,借財報看貝殼、易居、房多多牌桌上的底牌
    今年8月,騰訊在貝殼找房上市後通過購買其他投資方手中的股票進一步增持貝殼找房。兩筆交易完成後,騰訊在貝殼找房中的持股比例從12.3%進一步上升至16.5%。 巨頭看中的網際網路房地產交易賽道,仍存在一些中小玩家,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也在積極尋求突破,搶奪一定的生存空間,房多多是其中一個代表。
  • 貝殼找房市值突破500億美金,我愛我家還是對手嗎?
    單單從市值上來看,貝殼找房足足比我愛我家高出了30倍。上半年,我愛我家二手房業務和新房業務共實現總交易金額(GTV)1600億元。同期,貝殼找房達成了1.33萬億元的平臺成交總額(GTV)。從上半年的GTV來看,貝殼找房全平臺的GTV是我愛我家的8.3倍。
  • 貝殼找房28個月「極速」上市,市值近本行業所有上市公司總和5倍
    兩者合計,市場規模將超過30萬億元。「又緩又長的雪道」,包凡說,「這是每一個投資人都夢寐以求的賽道。」貝殼究竟是怎樣在這個賽道上遙遙領先的,它能一直領先下去嗎,它的挑戰者會是誰,是同行裡的追趕者我愛我家、易居,可能的跨界賽手美團、阿里,還是某個橫空出世的顛覆者?
  • 阿里攜易居,騰訊入貝殼,房產交易平臺戰事升級
    在貝殼披露招股書僅僅一周之後,它的競爭者就出手了。2020年7月31日,易居(中國)企業控股公司(02048.HK)(「易居」)與阿里巴巴集團(NYSE:BABA, 09988.HK)(「阿里」)宣布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將在包括線上線下房產交易、數字營銷和交易後相關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 貝殼找房徘徊在幸福和煩惱之間!
    承銷商將有30天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交易預計將於2020年11月23日完成。增發款項將主要用於拓展公司的服務產品,向新的增長領域擴張,投資於基礎設施以追蹤潛在的戰略商機,並用於運營資本和一般性企業用途。剛於2020年8月上市,貝殼也缺錢嗎?
  • 國盛證券:我愛我家規模擴張,門店3500餘家
    樂居財經訊 李禮 11月29日,國盛證券發布我愛我家研報。我愛我家是房產中介行業的全國性龍頭企業,規模在二手中介行業排名第二,市佔率約 5%。第三,從行業屬性看,房產交易難以脫離線下,行業 know-how 帶來較高壁壘,而貝殼的線下+線上模式獲得巨大成功,證明模式已經跑通。而未來能同臺競技的公司不多,競爭格局變化明顯,我愛我家多種特質決定其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參與者,有望大幅提升市佔率。公司廣泛線下門店網絡、業內領先的數字基建、品牌美譽構築較強壁壘。
  • 「天貓好房」橫空出世:如何賣房、怎麼交易 10個問題全看懂
    5、貝殼與易居是模式之爭?周忻:易居在意貝殼嗎?我昨天演講的時候,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我提到了:貝殼的模式真正地提高了行業的效率。我是行業裡面的老兵,如果能夠對行業有推動作用,有促進作用,我一定支持。所以我一直學習,(易居)跟貝殼(的關係),首先是學習,對於易居本身而言,一直在學習,如果想學習的話,58、我愛我家、中原、居裡、諸葛找房,這些都是學習的對象。只不過,貝殼有體系化的東西值得易居學習,但是學習不等於跟它一條路走。易居的角色和貝殼是不一樣的。
  • 貝殼高管解讀第三季度財報:目前流量充足 公司沒有銷售業績壓力
    來源:金融界網站北京時間11月17日下午消息,貝殼找房今日公布了該公司截至9月30日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這也是該公司自IPO(首次公開招股)上市以來公布的首份季度財報。中金分析師:最近的地產新政對於開發商有三道紅線,對於公司新房業務的增長有什麼影響?第二個問題關於競爭,我們看到天貓和易居有合作,我愛我家也在做一個開放平臺,不斷加劇的競爭對於我們的GTV增長有什麼壓力嗎?徐濤:三道紅線會進一步抑制房產開發的增長潛能,也會影響增長方式。
  • 貝殼找房三季度營收205億元,同比增長70.9%,春天來了?
    第三季度營業收入達人民幣205億元 (約30億美元),同比增長70.9%。第三季度經調整後淨利潤為人民幣18.58億元,同比上漲210.6%。收入及利潤均高於此前市場預期。值得一提的是,貝殼找房2020年前三季度累計GTV、收入和經調整後淨利潤已全面超過2019年全年。
  • 房產中介我愛我家規模持續擴張 線下門店3500餘家
    貝殼找房的線下+線上模式獲得成功,說明模式已經跑通。作為房產中介行業的領軍企業,我愛我家也是不可忽視的市場重要參與者。房產中介我愛我家已順利完成三年業績對賭,如今已走上規模擴張之路。截止到目前,我愛我家業務覆蓋國內21座城市,門店總數近3500家。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前三季度我愛我家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7.51億元,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44億元。
  • 易居阿里共建房產平臺
    與此同時,易居還向公司董事局執行主席周忻,及新浪公司(SINA.US)分別配發股份,以收購他們所持有的如果阿里轉股,阿里將持有易居大約13.26%的股份,成為易居第二大股東。   周忻表示:「易居和阿里的戰略合作不僅是易居和樂居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而且是中國房產服務領域的一件有重要意義的事件。
  • 阿里入股易居中國 華為晶片被斷供 阿迪耐克陷巨額虧損
    阿里補齊流量帝國拼圖:20億港元借道易居布局房地產 日前,易居(中國)企業控股公司(簡稱「易居」,02048此外,雙方還籤訂協議達成戰略合作,阿里與易居將在包括線上線下房產交易、數字營銷和交易後相關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此外,易居還宣布擬收購在美股上市的O2O房地產服務提供商樂居(LEJU.N)56.19%股權。屆時,樂居將成為易居的附屬公司。 作為中國第二大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易居連著三個大動作引發行業震動,特別是與阿里的聯姻更是引發廣泛關注。
  • 嗜血的貝殼,終於向買房者下手了?
    58愛房一邊收編各地頭部經紀公司,一邊在新房分銷上與貝殼房江湖展開大戰。美凱龍愛家在上海等地瘋狂開立線下門店,搶佔鏈家的市場份額。恆大房車寶大手筆入場,大舉併購中介門店,站上房產中介競爭的舞臺上。-恆大房車寶,會是下一個貝殼嗎?
  • 易居房友推出「公盤鏈」,房產經紀進入區塊鏈時代!
    那麼,區塊鏈將如何在易居房友的自治機制中完成傳導,又如何推動小微中介自治、助力易居房友推動房產經紀迎來一個更高效的未來? 貝殼找房的ACN系統開創了中國式MLS發展的第一種思路:ACN要求經紀人和經紀公司在系統內完成人、房、客以及資金的管理,通過技術方法讓業務管控和業務體系提效和精細化運營,使參與到貝殼找房體系中的經紀人和經紀公司在體系內完成業務循環。從這個角度上看,ACN實際上是一個封閉的強管控的內部體系。
  • 獨家專訪我愛我家北京公司總經理高曉輝 房地產市場重啟之後
    疫情中迅速升溫的VR能否代替線下帶看?線上化趨勢中的「重資產」線下門店將會被進行怎樣的改造?北京商報記者獨家專訪我愛我家副總裁、北京公司總經理高曉輝,解析房地產市場重啟之後,經紀公司去哪。疫後市場:「至少已回歸到正常水平」「疫情發生時,不確定性最容易引起恐慌,我們都希望疫情能儘快得到控制,但心裡也知道這需要一個過程。所以當時公司把重心放在了人的關懷上,即使在被隔離的情況下,我愛我家人依然感覺到還是有企業歸屬感的,我愛我家是一個有溫度的企業。
  • 天貓好房高調成立對標貝殼許家印孫宏斌都沒來
    阿里和易居緣何進行合作?是否意在挑戰騰訊與貝殼?「我和老左很要好。」或許外界正在期待一場開撕,周忻卻拿出手機讀起他曾經發給左暉的微信。「貝殼上市那天,我給左暉發的微信是:熱烈祝賀貝殼上市,一個千億級房地產服務公司誕生,這是我們行業裡程碑式的大事,也是行業的大喜事。」
  • 中介我愛我家後續發展前景廣闊,平安證券給予推薦評級
    近日,平安證券發布我愛我家研報,看好其發展前景,給予其「推薦評級」。研報指出,我愛我家作為房產經紀頭部企業,空間廣闊&格局分撒下仍有可為。其原因預計2024年全國房產交易總額、經紀服務佣金收入將達30.7萬億元、5078億元,2019-2024年 CAGR 6.6%、15.1%。主流企業憑藉房客源優勢、區域高市佔率構築經營壁壘,行業空間廣闊、格局分散(70%小微中介完成 50%以上交易額)下仍有可為。我愛我家作為房產中介龍頭,未來增長可期。
  • 天貓好房高調成立對標貝殼 許家印孫宏斌都沒來
    從未恐慌貝殼電商在中國發展了20多年,幾乎一切商品都可以線上售賣,但擁有「16萬億新房+6萬億二手房」體量的中國房地產行業,還沒有誰真正做到過房地產線上交易。從看房、籤約、支付到交房都通過網際網路完成,這在未來有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