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鑑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宋」辛棄疾

2021-01-13 佳鑫諾教育

衝關話文常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 [1] ,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衝關品鑑賞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南宋】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

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首詞通篇三問三答,互相呼應,感愴雄壯,意境高遠。它與稼軒同時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相比,一風格明快,一沉鬱頓挫,同是懷古傷今,寫法大異其趣,而都不失為千古絕唱,亦可見辛棄疾豐富多彩之大手筆也。

主旨

主旨:此詞通過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頌,表達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樣金戈鐵馬,收拾舊山河,為國效力的壯烈情懷,飽含著濃濃的愛國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報國無門的無限感慨,蘊含著對苟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憤懣之情。

衝關話考點

神州:這裡指中原地區。

北固樓:即北固亭

兜鍪:指千軍萬馬。原指古代作戰時兵士所帶的頭盔,這裡代指士兵。

東南:指吳國在三國時地處東南方

曹劉:指曹操與劉備。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率領大軍南下,見孫權的軍隊雄壯威武 ,喟然而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衝關同步練

1.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懷古詩。作者通過對古代人物的歌頌,諷刺南宋統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無能。

B.「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這兩句詩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是說三國時代的孫權年紀輕輕就統帥千軍萬馬,雄踞東

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當如孫仲謀」本是曹操的語言,現在由辛棄疾口中說出,代表了人民要求發憤圖強的呼聲。

2.作者讚頌孫權的用意是什麼?

衝關趣味多

酒交知己

陳亮是辛棄疾的知交,是一位愛國詞人。淳熙十五年冬天,陳亮從他的故鄉浙江永康到江西拜訪辛棄疾。辛棄疾住在自建的「帶湖新居」,附近有其取名為「瓢泉」的一條小溪。小病中的辛棄疾見到陳亮,十分高興。他倆或在瓢泉共飲,或往鵝湖寺遊覽。他們一邊喝酒,一邊縱談國家大事,時而歡笑,時而憂憤。陳亮在鉛山住了十天,才告別回去。辛棄疾一程又一程地送他。

第二天早晨,辛棄疾又趕馬追去,想挽留陳亮多住幾天。當他追到鷺鷀林地方,因深雪泥滑,不能前去,才停了下來。那天,他在方村悵然獨飲。夜半投宿于姓吳的泉湖四望樓,聽到鄰人吹笛聲,悽然感傷,就寫了一首《賀新郎》詞。記述他們這次交往。

寫在最後的話

大家好,古詩文鑑賞屬於「七位一體」衝關大語文的一部分,是衝關大語文教研部老師為大家辛辛苦苦整理出來的,旨幫助廣大中小學生提高學習古詩文的興趣,了解古詩文的語言魅力,進而提高語文學習成績。小諾每天為大家奉上一首古詩詞,期望能幫助積極向上的你!

【歡迎留言討論】佳鑫諾教育中小學培訓輔導機構隨時為您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

相關焦點

  • 古詩文101:九年級下冊,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宋]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南鄉子,詞牌名。京口,今江蘇鎮江。北固亭,在鎮江東北的北固山上,下臨長江。②〔神州〕中原地區。③〔年少萬兜鍪(móu)〕指孫權年輕時就統率千軍萬馬。兜鍪,古代作戰時兵士所戴的頭盜。這裡指代士兵。④〔坐斷〕佔據。⑤〔曹劉〕指曹操與劉備。⑥〔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率大軍南下,見孫權的軍隊軍容整肅,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 江南文脈|詩詞篇 25 辛棄疾《南鄉子·京口北固亭懷古》
    只要「星標」每日解讀詩詞,就能每天第一時間收到公眾號推送的優質文章啦。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
  • 你還沒去過北固亭?辛棄疾都去了兩次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南宋豪放派詞人,出生於金國佔領區,年輕時抗金歸宋,畢生力圖恢復中原,但因受朝廷主和派壓制,中年以後長期賦閒。梁武帝蕭衍曾登臨北固樓,作《登北固樓》詩,並題寫「天下第一江山」。南宋年間,北固亭之名見諸記載,因《三國演義》中孫尚香曾在此祭奠夫君劉備並投江自盡,又稱祭江亭。現有北固亭建於明朝崇禎年間,石柱上刻有楹聯兩副:「客心洗流水,蕩胸生層雲」,「此身不覺出飛鳥,垂手還堪釣巨鰲」,亭下石壁懸江,四周的水色山光盡收眼底。由於位於北固山一角,又掛著祭江亭的匾額,很容易被遊客錯過。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何以成為辛棄疾的巔峰詞作
    但若論辛棄疾詞的巔峰之作,一般公認的是他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明代楊慎在《詞品》中還說:"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全詞如下圖:這首詞的意思是:千古江山依舊在,但像吳大帝孫權那樣的雄才大略之主,卻已無處尋覓。無論繁華的舞榭歌臺,還是風流英雄的豐功偉績,總被無情的風雨吹打而去。斜陽中望見的大樹下,是普通百姓的街巷,人們都說一代雄主劉裕曾經出生在那裡。
  •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比較閱讀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宋詞中的經典名篇,出自於「豪放並蒂、壯美曠達雙士」的蘇軾和辛棄疾之手,兩詞氣勢恢宏,同屬豪放詞,均借懷古而抒情。在閱讀學習中,學生要注意加強對比閱讀,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從而激活思維,深化理解,提升古詩鑑賞能力和藝術品位。 一、創作背景的比較 誦其詩,賞其詞,需知人論世。《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兩詞,均借懷古之酒杯澆心中之塊壘,達自我之情愫,這與兩位作者的人生經歷和個人遭遇息息相關。
  •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裡的寄奴、元嘉、佛狸都是誰?
    南宋詩人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極為著名。尤其是那句「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更成千古名句。但這首詞裡涉及到的人物相當之多,有孫仲謀、寄奴、元嘉、廉頗。還有一位,不看注釋估計讀者都不知道這其實指的是一歷史人物:佛狸。大家對孫仲謀和廉頗二位是耳熟能詳,但剩下幾位則鮮為人知。
  • 辛棄疾豪放詞十首代表作:倚天萬裡須長劍;天下英雄誰敵手?
    辛棄疾,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此輯其代表作十首,以窺辛詞之美。0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詩詞內外皆英雄:辛棄疾
    少年辛棄疾受到祖父辛贊影響,很早就決心為民族復仇雪恥、收復失地。 宋高宗三十一年(1161年),22歲的辛棄疾率2000人投奔耿京起義軍,任掌書記。次年,受耿京委派,赴建康(南京)面見宋高宗。完成使命北歸時聽聞耿京已經被叛徒張安國謀害。辛棄疾立即率領50名騎兵直奔有五萬之眾的金兵營地,將張安國生擒綁縛於馬上,疾馳至建康。
  • 辛棄疾的英雄情懷,在京口北固亭盡顯,還有那報國無門的詠嘆
    宋詞是我最喜歡的古代文體,其中不少名篇都非常熱愛,其中有一首堪稱豪放派的巔峰之作,一直在心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這幾首古詩詞中的「悠悠」都是何意
    以下的幾首古詩詞中,都寫到了「悠悠」一詞,那你知道都是何意嗎? 一、黃鶴樓?賞析:仙人駕鶴,本屬虛無,詩人以無作有,說它「一去不復返」,有歲月不再、古人不可見之憾;仙去樓空,唯餘天際白雲,悠悠千載,正能表現世事茫茫之慨嘆。二、漁家傲?
  • 讀解中華古詩詞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上)
    這首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記得在高中時,就在語文書上學過,也曾經跟老師和同學們,為這首詩詞發生過激烈的爭論,如今想來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了。在讀古詩詞之前,一定要把自己當成是一張白紙,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不了解的典故可以查資料,千萬不要被語文老師所介紹的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給自己造成了先入成見,尤其是關於作者內心思想的先入之見。
  • 辛棄疾充滿殺氣的兩首詞,少時不知其意,如今再讀淚流滿面
    辛棄疾,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居士,濟南府歷城縣人。官員、將領,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辛棄疾他不但可以吟詩作賦,他還可以在疆場上戎馬半生。文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武能橫刀躍馬,馳騁沙場。
  • 【好詩】辛棄疾: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我登上山亭望江北,還記得四十三年前的舊事一幕幕:烽火連天鏖(áo)戰苦,揚州一帶遭荼(tú)毒。往事怎忍再回顧?拓跋燾(tāo)祠堂香火盛,烏鴉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誰能派人來探問:廉頗將軍雖年老,飯量還好嗎? 注釋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蘇鎮江。因臨京峴山、長江口而得名。
  • 辛棄疾最著名的一首詞,慷慨激昂,提到五個歷史人物,個個不得了
    宋代大詞人辛棄疾,是一個赤誠的愛國者。他文武全才,武能上馬殺賊,文能揮筆賦詩。不論是武將還是文官,辛棄疾都幹得非常出色。辛棄疾有一首詞,備受後世稱讚,還入選中學課本,一首詞中,提到五個歷史人物,個人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