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是我最喜歡的古代文體,其中不少名篇都非常熱愛,其中有一首堪稱豪放派的巔峰之作,一直在心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譯文:
雖然江山代有人才出,可是歷經滄桑的歷史,卻再也難找到像孫權那樣的英雄。當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存在。斜陽照著長滿草樹的普通小巷,人們說那是當年劉裕曾經住過的地方。遙想當年,他指揮著強勁精良的兵馬,氣吞驕虜一如猛虎!
元嘉帝興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戰功封狼居胥,卻落得倉皇逃命,北望追兵淚下無數。四十三年過去了,如今瞭望長江北岸,還記得揚州戰火連天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燾祠堂香火盛,烏鴉啄祭品,祭祀擂大鼓。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自己還能吃飯嗎?
情懷:
英雄心事,千古浩嘆。在南宋投降派佔主流的政治氛圍中, 儘管辛棄疾滿腹經綸、熱情如火,但他想要「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機遇卻幾近於零 。夢繞魂牽的北伐中原的恢復之念,註定了辛棄疾要成為歷史和國家的殉道者 。
宋朝在接連不斷的內憂外患之中窩窩囊囊地苟活了 300年,只逼出了一批又一批以失敗而告終的英雄 。建功立業、恢復故土對辛棄疾來說,乃是一場仲夏夜之夢。
這是辛棄疾的悲劇,是所有業已失敗的英雄的悲劇。不久,整幕悲劇慘痛的閉幕。南宋之國,唱出了他們的最後的長歌當哭:「世事莊周蝴蝶夢, 春愁臣甫杜鵑詩 。」辛棄疾的英雄夢只能懷古而不能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