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處‖和老克勒走進老上海的傳奇招牌理髮店

2021-02-23 樂遊上海

中國人收拾頭髮,已有上千年歷史。過去,老上海人把理髮叫做「剃頭」,理髮師也被叫做「剃頭師傅(或司務)」,理髮店也就順理成章地喚做了「剃頭店」。

今天的上海,大大小小的理髮店鱗次櫛比,但最為傳奇的當屬那些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起,就誕生在繁華摩登的上海理髮店,那些講究「容貌」的老克勒們,還在去哪些老上海傳奇理髮店呢? 

紅玫瑰,聽到店名,就恍惚把我們帶回了上世紀的上海。這家理髮店自然大有來頭,舊時是一家國營理髮店,就在今天淮海中路常熟路路口。 

紅玫瑰曾經是上海灘頂級做頭髮的店家,但隨著時間流逝已使之稍顯沒落,雖然還在淮海路常熟路口這樣黃金地段,可是已很少有人會把它與時尚掛鈎。

老牌紳士做派


老師傅們的制服看似簡單,清一色的白色襯衫和黑長褲,其實大有講究。襯衫仔細燙平沒有褶皺這就不用說了,而且襯衫裡一定要有件白色背心打底。看看老電影就知道了,老牌紳士們都這麼穿。 

1樓是理髮店,2樓才是美容店。早前的紅玫瑰美發廳擁有眾多技術好的老師傅們,名氣也是響噹噹,如今時光荏苒,還是熟悉的工作場景,裡面工作的師傅也早已是一把工齡,手中剪刀一拿就是幾十年。 

老把式手中不變的剪刀

記得80年代初最後一批招工進理髮店的現在都已經快到退休年齡,繼續在國營店工作到現在的他們,見證了上海的風雨更迭。

這些國營店的老把式都有紮實的功底,在他們的手上,也就是一批阿姨們會做他們的假使滴(理髮師行話),紅玫瑰依然還在沿用最老的理髮工具,也依然還在給那些老主顧們剃頭美容。 

地址: 淮海中路1352號2樓(近常熟路地鐵站7號口出)

電話: 021-64399681 13870468918

人均:140元

南京西路和石門路的三叉路口永遠都是那樣的車水馬龍,鼎鼎大名的南京理髮店就坐落在這裡,店堂空間相比其他理髮店顯得很寬敞,也永遠是窗明几淨,進門兩邊大大的轉彎樓梯顯得有很大派頭。這個復古氣息十足又有幾分現代感的理髮店在這裡存在了大半個世紀。 

代代上海人對美的追求

南京美發廳誕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如今已有七十年的歷史,從阮玲玉式的大波浪,五十年代的解放頭、六七十年代的衛生頭、八十年代的爆炸式樣,直到今天形形色色新潮髮型,南京理髮店承載了代代上海人對美的追求。

店裡阿姨爺叔吳儂軟語

南京理髮店一開始就標榜高貴路線,舊時上海的達官貴人、四大豪門都在南京理髮店做頭髮,那時燙一次頭髮要九塊大洋,要抵掉了普通市民一個月工資才行。 

樓上樓下一共三十多位師傅,統身著白襯衫和黑色西褲。店內無論是服務員還是理髮師,都是一口地道的上海話,最大的一位師傅在這裡已經工作了40多年。店裡阿姨爺叔的吳儂軟語,老上海風味十足。 

吃過三年蘿蔔飯,休面七十二刀半 

據說過去修面有「七十二刀半」的說法,完整地刮完一張臉需要刮七十二刀,最後半刀是輕刮一下鼻梁上的汗毛,作為收尾。店內師傅都是在舊時剃頭店吃過蘿蔔飯的,手中技藝自然十分專業嫻熟,看剃刀在手中翻飛,但每刮的一刀都精確無比。 

雖然舊辰光不在,但南京的生意還是一如既往,客人們為了熟悉的剃頭師傅也甘願排隊個把小時。不時也會有外國客人慕名而來,跟老師傅們們侃大山,聊生活日常,在熙熙攘攘的南京西路,也算偷得一份好辰光。

地址: 南京西路784號(近石門一路)

電話: 021-62532958

價格:80元


沿著淮海路一路走到雁蕩路,就能找到曾經風靡上海灘,業界容得下五個手指內水準的中原美容廳。今時今日美發行業飛速發展,難得還有這種老的國營理髮店,步入其中,不知不覺就會被復古舊情懷戳中。

濃濃復古情懷

已經有80年歷史的中原,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個陌生的名字。它是很多老克勒們青年時代的回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住在淮海路的人們,頭髮問題都交給三家店:一是重慶路上的淮海理髮店;二是雁蕩路的中原理髮店;三是稍晚一些的滬江。 

從前中原的生意很好,幾乎每次去都要等候。舊時沒有電話預約,跟理髮師提前約好,也是估摸時間。一長排沙發上,女人們身體挨身體坐著,好些個客人頭髮用毛巾裹起來,無比慵懶,打毛衣、或聊天,一旦毛巾散開,溼漉漉的頭髮上,還帶著先前熱水的溫度。

彬彬有禮的替你「做頭」

憑著國字號的招牌和懷舊的心情,現在不少人還會選擇它,先到櫃檯結帳拿票,然後就可以到對應的區域進行剪髮、洗髮或其他項目。眼見所及,男女師傅清一色系的制服,師傅們都有些年紀,工作過程偶而聽到他們講起幾句上海話,加上店內濃濃復古風味的裝潢,讓人很快就進入一種穿越的錯覺。

每張座位前方都有個可以開闔的箱子,客人理髮後,開開箱子,就可以開始洗髮,十分有趣。老阿姨洗頭帶按摩,上海爺叔剪髮技藝嫻熟,會按各人氣質氛圍,淡定的為你吹剪修,不吹噓,不推銷,不買卡,服帖的上海阿姨的手勢,輕重分寸拿捏的準而狠。

客人洗頭後會用一條很燙的毛巾敷頸椎部位,閉上眼睛就能聞到一股清香的味道,這種享受也只可意會。

年輕一代漸漸把頭髮交給新興的私營美髮店,很多蹩腳油畫的銷售也大大降低了顧客的理髮體驗,相比之下,老理髮師們很規矩,弄頭髮很聽取顧客的意見,也總是穿著整潔的白襯衫、西褲,永遠彬彬有禮地替你「做頭」。

地址: 雁蕩路28號(近淮海路)

剪髮價格:男賓60 女賓68

電話: 021-53838047

 

白色底子的招牌183號 

淮海路附近的南昌路上各種精緻小店林立,櫥窗布置大都頗費心思,和其他小店相比,一家名叫「滬江」的理髮店老派、樸素得像從二十年前「穿越」而來。

「滬江」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46年,錦江飯店西側茂名南路上的第一家「滬江理髮店」。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已移至淮海中路上的滬江,與南京、華安、新新等老字號國有美髮店並稱為「上海灘四大名店」。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老滬江於2001年歇業。店裡的師傅四散而去,有些人自立門戶,以「滬江」的名義開出了幾家理髮店。其中,這一家由於離原來的店址最近、師傅也都是原班人馬,因此生意尤其好。

滬江門前旋轉的黑白條紋花柱,如今在其他理髮店已經很難看到了;店裡還看得到擦皮鞋、付小費等老上海理髮店的風景。櫥窗裡貼著的中外模特髮型照片,無論從照片的色彩,還是從髮型款式來看,都有些年頭。 

放不下的的老客人,容貌總是要有的  

滬江面積不大,但師傅們著裝統一,穿白色短袖襯衫,店裡收銀、遞毛巾、掃地的阿姨統一穿粉色短袖襯衫。狹長的空間裡依次放了六張理髮椅——三張藍色,三張紅色,分別對應男女客人。 

師傅大都四五十歲的年紀。他們很多是從十六七歲開始做理髮這個行當,手裡的客人往往也都是幾十年的回頭客,這一代的理髮師「術業有專攻」:剪男式的就專剪男式,剪髮、修面都要在行;剪女式的就專攻女式,除了修頭髮,還要會燙一頭「大波浪」。 

剪的好與壞,鏡子總會知道 

其他美髮店現在用得都是「躺式洗頭」,「滬江」用得還是「彎腰式洗頭」 

店裡的男客人話不多,女客人比較喜歡拉家常。老師傅們通常先會拿一條熱敷的毛巾給客人擦擦臉,然後右手拿起剪刀,左手拿把小木梳,然後就開始熟練的修剪頭髮了。 

如果是男賓還有修面的環節,頭髮剪好、洗好後,椅子往後面傾斜45度,就開始修面。先用熱毛巾把客人的臉包住,自己戴上口罩。 

熱敷一會兒,再給客人的臉頰上塗上一層泡沫,一把剃刀夾在中指和無名指中間,另外三根手指搭在刀上面,一刀刀細細地刮,手勢清爽又細膩。修完面,再抹上一些雪花膏,給臉部和肩膀做一下按摩,伴隨熟悉的香味,整個過程就收尾了。 

地址: 南昌路183號(近茂名路)

電話: 021-64732155

剪髮:70元 


位於南京路上的華安美麗館是美發行業的老字號,創立於1921年,由荷蘭人設計修建,原名麗美理髮所。2005年改制更名為上海華安美容美髮有限公司。

世紀不變的老手藝 

將近一個世紀,華安的理髮師們積澱了雄厚的傳統手藝。甚至文革時期,全上海也只有華安一家保留了燙髮工藝,愛美的人們都蜂擁到華安燙髮,成為南京路十裡長街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華安首先開設了女子修指甲的服務項目,引起人們的好奇,也大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紈絝子弟蜂擁而至,不過這家理髮店並不是一般居民所能享受的。 

當時顧客可以預約理髮,只要事先定好下次理髮日子、時間,到時進門理髮就不用排隊等候,隨來隨理髮;發理髮券,顧客購券後下次理髮就可以券代錢,同時能享受八折優惠; 

如今華安的門牌略顯老舊,但裡面的故事和老練的師傅還依然每天等待著幾十年不變的老主顧。 

地址: 浙江中路428號(近福州路)

電話: 021-63521823

 

新新美發廳設於1925年,原在新新公司(現食品一店)內,顧客僅限於男子,所理髮型也較簡單。1939年秋,新新公司花大本錢對所屬的美發部進行了全面的擴充與裝修,增設女子理髮部,以「新新美發廳」為名正式對外營業。

遠東第一流美發廳 

重修後的新新美發廳被當時報紙稱為遠東第一流美發廳,當時的電影明星胡蝶、白楊、陶金等都到該店理過發。店內經營面積達300平方米,打蠟地板,紅色的絲綢窗飾,分設男女貴賓包房,還有冷暖氣曾經、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新民晚報、上海電視臺都對「新新」作過專題宣傳報導。 

新新算得上老上海最負盛名的理髮廳了、店內設備裝潢華麗,早時很多外國賓客也是經常光顧。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特別是到了春節前夕,理髮店的門前總是人滿為患,他至今還記得新新店門口排長隊、寫編號的場景,甚至天不亮就有很多人前去排隊。 

那時候,「華安」設計出的女子「水紋式」髮型以頭髮絲彎曲起伏如水波,自然流暢、飄逸舒緩,女性梳理這種髮型給人一種優雅,秀麗、寧靜、柔美之感,因而髮型一推出後也立刻流行上海灘,受到女性青睞。 

如今,舊址早已不在,新址在漢口路575號。沒有了昔日的輝煌,新新,你還好嗎? 

地址: 漢口路575號

電話: 021-63220666

 

你們在上海去過哪些讓你驚豔,絕對值得一去,技術好的理髮店呢?歡迎大家分享記憶中的理髮店故事

✄圖文來源@ ShanghaiWOW(ID:shanghaiwow520)

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這種上海男人最有味道 ~ 上海老克勒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 - 魔都人加油站 >歡迎關注<「老克勒」是上海特有的名詞,「克勒」成為時尚、時髦、經典、有腔調的「時髦名稱」,於是乎,舊詞新用,舊瓶裝新酒,「老克勒」們可以驗明正身、粉墨登場,好像,許多人開始喜歡上了「老克勒」。
  • 夜上海·味道|上海老克勒打卡攻略
    [意無涯]說起市中心的大飯店,對老上海人來說是一種情懷。想當年,杏花樓、新雅、燕雲樓、功德林、揚州飯店、德大、老半齋……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演繹了一出「十六幫別鬧申城」的大戲來,撐起了申城美食的半爿天。
  • 這些上海老味道你還記得嘛?
    誰說上海只是小資沉迷的十裡洋場上海第一百貨、上海市婦女用品商店南京理髮店、百雀羚、回力、吳良才上海有太多的國營店店裡最有名的當然是鮮肉小籠和蟹粉小籠,個頭小,味道鮮甜,非常美味,甩了很多小籠10條街!其他還有牛肉小餛飩、粉絲湯、麵條類的,品種蠻多,店門口的招牌看上去也有異域風情,好吃的店鋪就是不用太多的宣傳,老食客加慕名而來,下午生意也很好,牆上還掛著一些證書,想吃正宗烤串的也可以來試試口味。
  • 搭乘地鐵一小時:在上海街頭巷尾找到特別美食-老克勒 美味 rsquo...
    「大開沙界」櫃檯裡陳列了起碼幾十種食物和醬料,且種類繁多,營養兼顧。每一種食物面前放著一塊彩色硬幣,硬幣上寫著食物的卡路裡和價格,顧客選餐時只需拿上代表食物的硬幣,疊加起來交給服務員即可。它把一道色拉裡的元素細分到最小單元,讓顧客在挑選時體會到樂趣。  當你把這些硬幣交給服務員並付錢後,他返還給你的不僅是一張結帳單,還有一份標明卡路裡和「沙拉解碼」的小單。
  • 陸家嘴商場下的老上海風情街,已被旗袍阿姨擠爆,地下還跑小火車
    它還是一條老上海美食小吃街,上海有名的小吃應有盡有,大壺春生煎饅頭,小金陵鹽水鴨,小紹興,老大房等。這裡吸引了不少懷舊中老年阿姨前來打卡,旗袍、高跟鞋、珍珠項鍊,盛裝而來的阿姨們站在「街景」前凹造型,「長槍短炮」加手機,留下老上海風情倩影無數。
  • 伴隨一生的兒時記憶,細數老上海的那些理髮店
    這家理髮店是磚木結構的,樓上是住家,樓下開店經營,門外那隻轉動著的紅藍白三色的圓筒,是它唯一的標誌。推門而入,門和地板吱吱作響,店面狹長,左側牆上嵌著由多面小鏡子拼湊而成的大鏡子,右側牆上釘著一排衣鉤。大鏡子前,一字排開六把老式理髮椅,理髮椅是金屬材質的,寬大卻笨重,踩腳踏板可以升降,頸後靠墊可以調節,連靠背也可以放倒。當年,這六把理髮椅是「鎮店之寶」。
  • 窺探鐘鳴鼎食的「和府」,老克勒的格調,大小姐的閨房,體會老上海的萬種風情...
    穿著筆挺的西裝,踩著鋥亮皮鞋的老克勒;畫著精緻的妝容,蹬著高跟鞋的時髦小姐...我們有時候也會懷念老上海的好風景。
  • 告別盧灣百年馬路,回味老上海市井煙火
    曾是上海「美食街」,商業發達超老西門!曾是石庫門「風韻街」,追憶似水年華!曾是上海「尿布街」,承包囡囡的紙尿褲!開了近一百年的盛興,招牌全家福(5個餛飩+1個鮮肉湯圓+1個芝麻湯圓),多少老上海人進店必點,雷打不動。
  • 登上金茂大廈88層,我們撞見了真正的老上海十裡洋場……
    這些30年代上海人愛用的日常生活小物,細節處處透露出精緻感,細細端詳它們,完全可以感受到老上海人獨特的腔調和優雅、浪漫的品味。來金茂參觀的遊客們,也被這些老物件吸引,他們仔細端詳、拍照打卡,在這些舊物上搜索十裡洋場的蹤跡。
  • 看了「和平飯店」,一定要去這家爵士酒吧,讓你秒回老上海
    老樂隊爵士酒吧位於和平飯店一層大堂的東北角,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酒吧的原名是「馬與獵犬」,當時的現場爵士樂演奏便是上海灘一絕。如今演奏的樂老年爵士樂團,最年輕的62歲,而年齡最長的成員,也是樂團的第一任隊長周萬榮先生已經97歲,他年輕時參與過三十年代後期原版老唱片的錄製。我們今天聽到的老上海唱片裡的小號,就是他錄製的。
  • 14家國營店老上海味道,最後一家直接吃哭!
    上海第一百貨、上海市婦女用品商店、南京理髮店、百雀羚、回力、吳良才……上海有太多的國營店,去這些地方吃個小籠包,去這些美髮店洗個頭燙個大卷,去這些地方買幾套時髦的衣服,去這些地方買幾罐秒殺國外大牌的護膚脂潤膚霜……有這樣的一批老字號餐廳許多年了,味道從沒變過
  • 走進上海和平飯店,還原繾綣情調,不朽的傳奇地標
    有人說:「上海就是一個迷,唯有那些有故事的老房子,才能打開它的歷史變遷和傳奇過往」。那些老照片中精緻而典雅的場景,仿佛穿梭時光到了過去,慢慢浮現在眼前。之前因為寫了一篇原英國駐滬領事館的外灘源壹號反響很大,目前滬上一些歷史建築都免費開放參觀啦!每天來一篇,為小夥伴們一一道來。
  • 「老克勒」帶你吃遍經典炸豬排,不花1分冤枉錢!
    炸豬排,是上海小吃的靈魂人物之一。它不但代表著老上海西餐,也是小年輕為之「蜜汁驕傲」的特色小吃。那一口金黃酥脆,伴隨著「咔擦」一聲,咬到了柔軟的肉塊,沾一點辣醬油,瞬間滿血復活!卡路裡、愛和滿足……一起湧上來!今天帶大家走訪的這幾家炸豬排,有老字號的,有街邊坊間名品的,經」老克勒「們驗證,口碑好,幾代傳承,零踩雷!
  • 有腔調的美味伴手禮,還要數這些老上海老字號
    老字號美食雲集的淮海中路很多為老上海人所津津樂道的品牌由此創立,這些老字號不僅是美食界的常青樹,更融入上海人的城市記憶和情感,成為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凱司令在上海人心目中是品味和浪漫代名詞,是一種身份象徵。
  • 揚州國慶路老字號改造啟動 老理髮店照相館將重現老味道
    揚州將改造10家「老字號」  再現「老街道 老字號 老味道」  「經過調研和論證,前期挖掘老字號10家,其中浴室4家,分別為揚州浴室、三星浴室、雙桂泉、永寧泉;服務業4家,分別為光明眼鏡、紫羅蘭理髮店、中國照相館、亨德利鐘錶店,另有大麒麟閣、新華書店。」
  • 老上海「淘寶」傳奇:當年南京路上的這個小商品王國
    在這條東拓路段上,有一座老上海人記憶中的標誌性建築——中央商場(如今已成為「外灘·中央」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變化,沉浸在海派浪漫燈光中的商場已不是過去的模樣,然而當老上海人看到它時,或許仍然會想起自己曾經在這個「寶庫」淘寶的愉快舊時光。
  • 曾經深深吸引著你味蕾的美食,老嘉定人你們還記得嗎?
    佳露西餐社——嘉定老克勒的聚集地位處於嘉定核心位置清河路城中路口的佳露西餐社是老嘉定饕客們抹不去的記憶吧。小編有幸在兒童時代去「奢靡」過一次,但是記憶模糊腦海中只剩下酸酸甜甜的茄汁蛋包飯和美味的紅腸羅宋湯了!
  • 外灘老建築與林肯爵士樂穿越之旅
    這是一條高定路線:跟隨上海老克勒,閱讀外灘老建築;體驗林肯爵士樂,享受音樂與美食;這是一條平民路線:只要是演藝大世界的粉絲,你就有機會加入旅行團。這條路線,穿越了上海灘百年歷史,連接了3個演藝新空間,串起了視覺、聽覺和味覺,這就是演藝大世界之旅系列活動之「外灘老建築與林肯爵士樂穿越之旅」。
  • 誤入十裡洋場,在這裡遇見老上海的風情
    懷著期待的我們步入餐廳,尋找老上海風味。提起上海,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生煎包。底部煎的脆脆的生煎包白白嫩嫩,撒了芝麻和蔥花,看起來格外誘人。還有城隍廟杏仁酥、蘿蔔絲酥餅等上海傳統經典點心,配上煮好的各式花茶,在這裡就能享受老上海的下午茶。
  • 上海有家醫院開了個「TONY理髮店」,專門服務醫護人員
    澎湃新聞 當下正是奮戰疫情的非常時期,理髮店這類服務行業都暫停營業,而上海有家醫院,卻悄悄開出了一家「Tony理髮店」,服務的對象都是醫護人員,只負責剪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