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夜總會、爵士樂,提到這三個詞,你會想到什麼?
想不想去感受下三十年代歌舞昇平的夜上海?你一定要去和平飯店的爵士酒吧,聽一場老年爵士樂團的演奏。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與他們同臺演出,美、英、法等數十位國家元首親臨爵士酒吧,德國導演還為他們量身定製了紀錄片,今年11月底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在爵士酒吧一睹他們的風採。
這個平均年齡80+的爵士樂團厲害在哪裡?在爵士酒吧我們遇到了哪些有故事的人?
老樂隊
爵士酒吧位於和平飯店一層大堂的東北角,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酒吧的原名是「馬與獵犬」,當時的現場爵士樂演奏便是上海灘一絕。
如今演奏的樂老年爵士樂團,最年輕的62歲,而年齡最長的成員,也是樂團的第一任隊長周萬榮先生已經97歲,他年輕時參與過三十年代後期原版老唱片的錄製。我們今天聽到的老上海唱片裡的小號,就是他錄製的。
優雅的白襯衫、黑領結、背帶褲,這是老年爵士樂隊的標準演出裝束。不到九點,這裡已經是座無虛席,無一不為老爺子們的風採折服。難怪這裡在早在90年代就被美國新聞周刊評為世界最佳酒吧。本期《旅行小時光》的節目,我們特意為大家收錄了現場的演奏哦。
老克勒
上海有個詞叫「老克勒」,這些人通常在外國人的公司裡謀得一份體面的工作,衣著講究,在休閒生活和文化上面也有更多追求。他們是最先受到西方文化衝擊也最先吸收結合的的一群人,是海派文化的代表。「老克勒」們聚在一起時,就在洋房裡辦舞會,喝著咖啡或威士忌,聽著爵士樂,或閒聊,或起舞。
不是上海人,對這個詞只能想像。聽著和平飯店老年爵士樂團的演奏,你就會理解,他們不就是「老克勒」的最佳體現嘛。
△超會烘託氛圍的老年爵士樂團長
△比起小鮮肉,帥氣的老爺爺更迷人
聽過一次就會秒變迷妹
老上海
點上兩盤小食,一邊品著雞尾酒,一邊欣賞爵士樂,光影流轉,酒香樂濃,恍惚間還真讓人有回到鼎盛時期的上海灘的感覺。
儘管經歷了政治環境的風雲變幻,但音樂始終是他們的船票,只要有演奏在,就能登上回到過去的客船。
老年爵士樂團:
「難以忘記,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夜晚提著樂器和樂手們趕到和平飯店時,沿路經過的黑暗和安靜。但風從外灘吹過來,那是一座城市封閉許久的窗戶再次打開時,風從海上吹來的氣息。」
老故事
人是活著的歷史,在爵士酒吧,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樂團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對爵士樂的熱愛,更多的是一個時代和一座城市的精神風貌。就像老年爵士樂團的成員說的:
「人們都說,看到我們,宛如看到舊上海的繁華。
其實不是,我們見證的,是一個全新的上海。」
有興趣可以找來德國導演為老年爵士樂隊量身定製的紀錄片《As Time Goes By》看看。
△2011年,樂團應邀赴荷蘭參加世界最著名的音樂節之一,荷蘭鹿特丹北海室內音樂節,導演烏裡·高爾克便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段漫長的旅程。通過對每個成員的追蹤,電影反映了橫跨半個多世紀的上海故事,人物、音樂、城市、歷史,給人感觸極深。
△這麼有腔調的拍攝地,猜猜看是在哪裡呢?
如果你在上海,如果你路過外灘,即使沒有入住和平飯店,也強烈建議你來爵士酒吧,聽一次老年爵士樂隊的現場演奏。點一杯咖啡加美酒,在光影搖曳與節拍搖擺中,搭上通往舊日上海灘的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