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集團副總裁區力:從白條進化史看信用卡數位化新邏輯

2021-01-09 同花順財經

近兩年來,商業銀行信用卡「衝規模」成行業一景。

在不少商圈及購物中心,辦信用卡送拉杆箱、送積分、送話費、送保險、送優惠券等五花八門的開卡「豪」禮讓人眼花繚亂。

信用卡是個人貸款業務的最佳載體,中國現存的產品形態已覆蓋除房貸以外的大部分信用貸款場景,加之信用卡門檻低、接受度高,信用卡因而成為金融機構在撬動個人貸款業務的「槓桿」。

據2019年6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19)》顯示:十年以來,我國信用卡發卡量從1.86億張增長到9.7億張,2018年同比增長22.8%,信用卡交易總額從3.5萬億元增長到38.2萬億元,翻了10倍以上。

圖片來源:《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19)》

藍皮書顯示,商業銀行信用卡擴張進一步提速,交易額、活卡率以及人均持卡量等方面在2018年的增速均處於5年來的最高水平。數據顯示,2018年信用卡活卡率達73.2%,人均持卡量0.7張。

圖片來源:《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19)》

隨著技術和模式的雙重演進,信用卡辦理業務從線下延伸至線上。藉助線上渠道,銀行在各大流量池中「廣撒網,狂撈魚」,而在這一過程中,網際網路巨頭們也在緊張地「忙碌」著。

近日,京東數科先是與中國銀聯達成合作,而後又聯手西安區域銀行、頭部網際網路平臺成立「菁卡生態聯盟」,同時發布了全面數位化運營的「菁卡聯盟卡」產品。

從服務全國性銀行的「小白卡」到服務地方銀行的「京東金融聯名卡」,再到即將發布的「菁卡聯盟卡」,京東數科在信用卡領域的系列動作,其背後到底有哪些思考?

調轉航舵,青出於藍能否勝於藍?

正如「京東物流十年磨一劍」的價值觀念,在金融這盤棋局中京東同樣在不斷探尋著邊界形態的可能性。

2013年底,乘著網際網路金融的東風,京東金融站在電商「巨人的肩膀」之上開始獨立運營,大舉進攻供應鏈與消費金融領域,推出「白條」與「京保貝」等代表性產品;2015年,京東金融開始將目光投向Fintech領域;2017年提出「讓金融回歸金融,讓科技回歸科技」並逐漸向B2B2C模式轉變;2018年9月京東金融正式改名「京東數科」,在業務模式上也開始專注於場景、獲客、運營、風控等。

例如,白條等消金業務不僅局限於服務京東商城,也已開始服務於招聘、出行、旅遊、汽車等多種場景的頭部公司。京東數科還單獨成立了一個統管數據的一級部門——智能大數據部,負責整個數據戰略的制定和實施。

對於京東數科的種種「動作與變陣」,外界出現了很多解讀的聲音,監管壓力也好,追求估值也罷,這些隨即在三個月後得到了數據層面的部分肯定。財報顯示,京東數科在2018年實現全年盈利,科技收入佔比翻3倍。

對於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推出菁卡計劃,京東集團副總裁區力在接受億歐金融的專訪時表示,商業與市場的機會一直存在,但如果不具有消費金融能力與大客群的積累是不能走到市場上的,用戶也不會相信資產的質量。「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過早的進入會喪失之後的機會。時機成熟後,小的團隊、部門,到最後獨立的子公司,才水到渠成。」

對於信用卡行業不斷的迭代創新,區力進一步說:「伴隨著服務領域不斷拓寬與加深,市場上出現了很多的綜合訴求,例如信用卡客戶與理財客戶需要借貸合一的產品。此時『細分化與綜合化相結合,加強細分行業縱向縱深的同時尋求橫向的聯繫』,這是至關重要的。」

搭建「無界聯盟」,中小銀行信用卡業務能否順利突圍?

上海菁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2月,菁卡的服務被稱為「站在銀行的後面服務銀行」。這家京東數科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利用大數據的優勢提升信用卡業務的運行效率。

上海菁卡CEO周銘向億歐金融透露,以往銀行開展業務時所依據的大多是個人的徵信報告,各行間的維度單一,缺乏差異性,造成客戶的篩選與匹配缺乏效率,而京東所積攢的大量客戶標籤與客戶行為,補齊了傳統銀行的短板。

據周銘介紹,菁卡的生態布局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首先是在信用卡業務領域的試水1.0階段,此時更多是跟全國性的股份制銀行合作,幫銀行推薦客戶;

接下來是參與到信用卡的全流程管理的2.0階段,此時不僅強調獲客能力,而且更多地去注重貸中、貸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這個過程當中,客戶和場景主要依賴京東數科;

目前正在進行的則是開放平臺的3.0階段,此時菁卡聯盟將成長為真正的「連接器」,它關聯的不僅是京東數科的場景,還有很多頭部的網際網路或者其他場景的合作方。

周銘舉例說,「比如聯合愛奇藝、航班管家、高鐵管家等資源,洞察客戶行為習慣、想法,更好地覆蓋不同領域的客群。」據悉,菁卡現已在愛奇藝的場景中進行了小範圍的內測,比如贈送給運動愛好者體育頻道會員,通過對這一癢點的精確把控,收穫一個長期的平臺使用者。

從這樣漸進式的變化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在信用卡這一場景下,菁卡在做著這樣的一件事:

即驗證了京東生態與銀行兩端之間所搭建的模式的契合可行後,藉助銀聯、銀行等平臺在品牌、流量、場景、數據、權益五方面的優勢,不斷地進行「去中心化」的拓展延申與平移複製,實現N對N的對接。

第二輪跑馬圈地過後,留下的是繁象還是殘景?

由於網點和零售客戶數量的關聯性,大行在發卡量上往往具有一定優勢。從2018年底的統計數據來看,工行累計發卡量超過1.5億張,在行業內遙遙領先,而新增發卡量最多的是農行,達到了1800萬張。股份制銀行也表現出窮追不捨的態勢,如光大銀行新增發卡量超過1500萬,同比增速達64.05%。

區力總結道,信用卡行業的演進會經歷這樣幾個不同的階段:

首先是第一輪的跑馬圈地,各銀行都大規模地發卡。而後由於長期隱性成本的存在,銀行隨後便進入調整階段,開始進行存量管理。在這之後又會是新一輪地跑馬圈地時代,不斷循環往復。

「現在正處於第二輪的跑馬圈地的開端時期,」區力進一步說,「2B較2C標準化的壁壘高,建設周期久,數位化運營並非數位化獲客,所有成功的銀行如花旗、招商等,其制勝法寶並不是在發卡規模,而是在客戶運營和管理方面,它們做到了識別客戶訴求後對產品進行精細化匹配。」

區力認為,信用卡行業未來的競爭主要還是依託於場景,但信用卡行業的特殊性在於其前期投入巨大,且經營周期很長,而利用「商戶+菁卡+京東」三方共投資源的方式,就能產生1+1+1>3的效果。

群雄並起,問鼎中原

Fintech創企的大部隊參差湧現的同時,網際網路巨頭也在更激烈的廝殺中爭搶著更高的排位,不斷在市場中演繹出新的畫面與格局。

2017年春季,BATJ爭先抱緊了國有四大行「大腿」。「建行+阿里,農行+百度,中行+騰訊,工行+京東」,四方割據的格局初現。而從行業萬花筒的另一端望去,阿里通過全覆蓋應用場景收割用戶的交互維度,騰訊利用全天候的小額支付手段等佔領用戶的使用頻率,京東則在尋求數位化金融的生存空間。

網際網路巨頭獨攬大半江山的今天,不能待到流量的紅利耗盡再唏噓暢悔,或許只有追求差異化才能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金融科技的賽道上永遠不乏優質的選手。對於市場上「小白卡追趕螞蟻花唄」的說辭區力表示,京東尊重和欣賞競爭對手,細緻到競對頁面的變化、產品結構的調整、客戶體驗交互,都會進行大量的專業研究和學習。「今天這個行業能夠有如此快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競爭,如果沒有優秀的對手出現,我們不會走得這麼快。」

如何平衡金融創新與法律風險永遠是網際網路金融值得關注的命題。擺脫對於金融的依賴仿佛已成為一種風潮席捲著大中型網際網路企業,而今年以來對於個人信息數據的強監管嚴打擊也無疑令整個行業噤若寒蟬。

區力表示,早在三五年京東就已經逐漸停止了與數據公司的合作,無論是信用卡數字運營業務還是白條信用卡業務,京東數科所做的僅是在用戶與信用卡產品間進行基於行為標籤化的推薦和聯結,最終對客戶的判斷選擇及授信決定權仍然在銀行。

大浪淘沙,數位化科技的藍海清晰可見。

翻閱京東的時間規劃表,無論是白條的進化史還是戰略方向的變化,它正向一端連接金融數位化,一端貫通產業數位化的方向邁進。雖懷有連接金融和實體產業的「野心」,但接下來京東所面臨的使命依然艱巨,能否扛起數位化金融的大旗,還需時間給我們答案。

來源: 億歐網

相關焦點

  • 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虛擬信用卡套現大調查
    京東白條產品和花唄的消費信貸屬性類似,但只能在京東商城購物時使用。在灰色套現鏈條裡,花唄、白條都被運作成了套利工具。怎麼做到「秒到套現」?對於記者以「套現人」身份提出的不同金額的套款需求,自稱姓李的廣告主(以下稱李生)演示了花唄、白條甚至信用卡的不同方案和手續費率選擇。首先是通過二維碼模式。
  • 京東數科IPO-是個好的職場選擇嗎?
    最近看了看京東數科的招股書,又翻出來螞蟻集團的招股書,結合側面的一些信息,還有過往自己的認識,碼出這篇文章,簡單的對京東數科的業務、進化史和一些細節做介紹,最後給出思考,如果大家對京東數科感興趣,看完後或許會對你們有些幫助 這篇文章也可以從側面幫助我們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一家公司
  • 研究 | 京東數科:子公司問題頻出拷問內部治理 京東白條催收不當涉嫌違規
    在各種觀點博弈的背後,今年雙十一,京東白條、保險、支付、供應鏈金融等旗下多元化業務齊登場,將雙十一的電商平臺大戰,擴展成了一場網際網路金融的混戰,「貓狗大戰」出現新格局。而11月3日,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集團」)被監管層要求暫緩上市,一時間「激起千層浪」。市場如驚弓之鳥,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數科」)將何去何從?
  • 京東金融白條app下載_京東金融白條app最新版下載_18183軟體下載
    京東金融白條app下載簡介:京東金融白條app為您打造最安全、高效、便捷的金融生活平臺。在這裡您不僅可以輕鬆投資理財,更有眾籌潮品、生活繳費、線上線下支付方便生活所需。3、【白條】天天領券,周周提額,還有更多專屬優惠盡在白條商城。4、【京東支付】包括小金庫、白條、銀行卡支付,支持京東商城消費、購買理財及線下支付多個場景。5、【生活服務】水電煤繳費、信用卡還款、手機充值、加油專享優惠……滿足你的生活所需。
  • 京東白條用「1分錢」狂拉新,還上了一個神奇新產品
    今年以來,不管是在線上,還是在線下,都能看到京東金融獲取新用戶的推廣,並且優惠力度高到令人咋舌,比如,京東白條的新用戶,只需要1分錢就可以購買愛奇藝三個月的會員、還可以1分錢寄快遞…… 而且,白條還給可能開通失敗的次級客戶出了個後招,叫做「嘗鮮白條」,甚至用100、200元的額度,就可以圈住下沉客戶。
  • 自如+京東白條,巴樂兔+信用卡,租房玩消費金融靠譜嗎?
    原標題:自如+京東白條,巴樂兔+信用卡,租房玩消費金融靠譜嗎?  租房押一付三沒有了。近日,鏈家旗下自如友家攜手京東白條,推出首款租房分期信貸產品--自如白條,帶來按月分期支付的金融解決方案。幾乎在同一時間,另一家自稱網際網路租房平臺的巴樂兔也推出免押月付。
  • 京東白條用「1分錢」狂拉新,還上了一個神奇新產品
    愛奇藝&京東白條新用戶1分錢購季卡青桔單車&京東白條1分錢購買30天暢騎卡京東快遞&京東白條新用戶1分錢寄快遞電商平臺芬香&京東白條新用戶1分錢購物>樂搖搖&京東白條新用戶首單1分錢實際上,從上述1分錢的優惠活動來看,京東白條獲取一位新客戶一般需要付出25元左右的補貼成本。
  • 京東集團副總裁洪波:打造品牌商家最大加速場,11.11主場在京東
    前9個月創出2004個億元戶,京東從最大「避風港」到最大「加速場」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生態業務中心平臺生態部負責人洪波表示,今年疫情和各種不確定因素,讓品牌商家承受著較大的壓力。疫情期間,京東憑藉供應鏈、物流等核心優勢實現持續不間斷運營,成為合作夥伴最大的「避風港」。
  • 京東白條可以取現嗎,失敗了怎麼辦,還有什麼辦法額度換現
    最近有很多關注我的網友反應,自己自己的京東白條取現功能不能使用了,不知道怎麼回事,今天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一下。京東白條取現是京東金融針對白條帳單制用戶推出的新權益,目前該服務僅部分用戶可用,更多用戶陸續開放中。
  • IPO對賭協議即將到期 京東數科能否接棒?
    2013年,京東供應鏈金融推出第一款產品京保貝,該業務包括了應收帳款池融資、訂單池融資、單筆融資、銷售融資等。相比於京保貝,大眾對京東金融的拳頭產品京東白條或許更為熟悉。作為業內首款網際網路信用支付產品,京東白條依靠為用戶提供的先買後付、隨心分期等支付便利,為京東金融打下了堅實的用戶根基(原始「基因」)。
  • 雀巢集團與京東新通路戰略籤約 打造食品飲料產業渠道變革新樣本
    基於新通路的倉配、大數據和無界營銷等方面的優勢,以及雀巢集團強大的品牌優勢,雙方將在產品孵化、渠道共建、品牌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充分激活全鏈路數位化智能分銷網絡,共同探討食品飲料產業的傳統渠道智能變革。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新通路事業部總裁鄭宏彥與雀巢大中華區電商副總裁王雷等出席籤約儀式。
  • 這家網際網路大平臺變身新一代信用卡「發卡機」 「餵...
    部分銀行信用卡中心正積極謀求與美團、京東等擁有消費場景生態、技術能力的網際網路大公司合作,通過獲客、風控、運營系統深度合作,來穩步拓展更多元化、年輕化的零售客群。數位化轉型、跨界資源互補,會打開萬億信用卡市場向存量要收益的想像空間嗎?
  • 京東金融:一條廣告掀起的憤怒,大眾真正生氣的是什麼?
    前有螞蟻集團IPO被暫停,後有"錯誤價值觀"廣告惹眾怒,京東金融的IPO之路的"不容易"已經顯而易見。3.人事變動:12月21日,京東集團發布人員任命公告稱,任命原京東集團-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為京東數字科技副董事長及京東集團幕僚長、原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婭雲將接任京東數字科技CEO,向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匯報。京東集團在公告中稱,此次變動是為了更好的順應瞬息萬變的行業局勢,積極擁抱政策和監管的變化和要求,同時最大化的發揮集團領軍人才的優勢。
  • 最前線 京東數科披露招股書:2019年營收超182億,首次披露「白條...
    招股書中首次披露了京東數科的收入模式,按照服務行業和客戶類型,京東數科將主營業務劃分為金融機構數位化解決方案、商戶與企業數位化解決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戶數位化解決方案三大塊(可理解為 To F、To B、To G)。  截至2020年6月,上述三大業務的營收佔比分別為41.48%、52.37%和5.57%。
  • 靠京東白條app地推拉新,月入20萬!
    京東白條app地推拉新這個項目,其實已經不算是一個新項目了,但是自從螞蟻金服之前高調宣布要上市(雖然後面沒能成功),京東顯然也慌了,於是加大了自家旗下京東白條的推廣力度。目前一些三四線的小城市,做這個項目還是非常有前景的,據財藝頻道了解,有個小團隊在某地的超市門口做京東白條的地堆拉新,短短半月賺了20多萬的佣金。扣除贈送的禮品、場地租賃費用、人工成本等開支,淨收益在10-15萬,做京東白條app地推拉新,因此一個月下來賺到20萬並不是難事。
  • 京東白條套現?這種行為千萬要注意,別怪我沒告訴你!
    京東白條就是比較出名的一個。很多網友諮詢,白條可以套現嗎?對於這種做法,小編要給大家提個醒,千萬要注意了,下面來看看具體分析。京東白條是京東針對會員的一種增值服務,其最長30天的免息延後付款,另外還有3期、6期、12期的靈活分期服務。京東白條可以對信用卡進行套現,白條的額度隨機,視個人情況而定。
  • 京東新通路鄭宏彥:以數位化基礎上的智能化升級傳統門店
    近日,新經銷實地探訪了京東便利店,看看針對網際網路企業對傳統零售門店的改造和升級,京東是如何做的。△京東便利店新經銷探訪的京東便利店位於京東集團大樓內,每天上下班的白領是這家便利店的主要受眾人群。這些小型的京東便利店不僅適合辦公室、寫字樓,還可以根據店主需求和點位環境進行定製化設計,在圖書館、學校、機場車站等多種場景應用。千店千面與千店一面無論是京東集團總部的京東便利店,還是西安的京東便利自助小鋪,背後都離不開京東新通路的支撐。
  • 京東集團副總裁洪波:2020年「雙11」的主場底氣何在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楠】「在京東的商業邏輯中,品牌商家有足夠多利潤,有創新、有新產品,消費者才有意願消費,我們才有更多機會。」 日前,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生態業務中心平臺生態部負責人洪波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京東「雙11」將與品牌商家等合作夥伴一起把握新機會、創造新價值、實現新增長。
  • 工商銀行推進信用卡業務數位化轉型升級
    、優勢互補的信用卡獲客新格局。全球蔓延的疫情更是進一步重塑了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加快了消費線上化發展和產業數位化進程,使各種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黨中央審時度勢,加快推進「新基建」應用落地,全面開啟數位化賦能實體經濟的新時代。
  • 深度盤點:中國信用卡發展史也是一部銀行科技進化史
    從閉眼狂奔到精細化運營,再到行動支付時代的失落與追趕,信用卡的發展史也是一部科技推動金融服務重構的進化史。從1985年發行第一張信用卡,到2003年前後專營機構出現;從早期的「跑馬圈地」到「精耕細作」,再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平臺化、後臺化……中國信用卡行業經歷了35年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