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一個微信添加提示,是高中三年上廁所都要手挽手一起走的朋友。我迫不及待的通過驗證,一邊開會一邊跟她聊起來,我們用了十分鐘追憶往事,用了十五分鐘聊了彼此的現狀,她說她在小縣城裡有車有房有兒有女,我無車無房無男友,在北京的小格子間裡碼字兒奔生計,她說我挑剔,我說我不將就不著急,她說女人年紀熬大了嫁不出去,我說先奔事業吧,她說女人要事業嘛,有男人才是第一。這一言不合就只好開會了。我說:我在開會,回頭聊。我倆竟然默契的再也沒有回過頭。
我想,應該是緣於我們對人生的不同追求以及不同的生活狀態導致這個尷尬的吧。不登對的友情裡雙方都有一顆玻璃心,說碎就碎。
親情有血緣,無論親人是高階還是白丁,無論話題是三姑還是六婆,總能沒完沒了的聊下去,實在不行,還有麻將撲克這些逢年過節面對面交流並增進感情的有益遊戲。
愛情嘛,灰姑娘的故事讓多少灰姑娘削尖了腳鮮血淋漓的也要穿著水晶鞋去偶遇王子,雖然王子和公主這種門當戶對的愛情被廣泛的看好,而現實中還是不乏平民王妃的故事。因思想碰撞的火花四濺、荷爾蒙狂瀉的你情我願在愛情裡比門當戶對更重要。
所以,友情才是真的靠門當戶對好嗎?幼兒園的時候,我們都想和玩具最多的小朋友玩兒,因為可以玩他的玩具,而玩具最多的小朋友只想和第二多的小朋友玩兒,因為可以交換。小學時,我們都想和學習委員成為朋友,卻總看見他和班長在一起。後來的學業嘛,呵呵,不好意思,學霸和學渣已經從學校和班級的安排上被天然的分割了。
相對於親情和愛情,友情真的更講門當戶對。三十一還單著的人不會覺得三十歲沒結婚是因為次,看不懂達文西的人不會因你分不清莫奈和梵谷而覺得你土。當然,對於月收入不超過五千的你我們能一年去一次歐洲那是一樣的欣喜。而單看物質,這種門當戶對就的重要性就更明顯,是相互陪伴去逛打折的花車促銷,並一同吃不著葡萄說著葡萄酸的嘲笑著花幾萬塊買個包包的人真的是傻B,還是去巴黎逛逛老佛爺並一致認為prada這一季的包包出的真不咋的,都決定於你的經濟水平。
也見過為了混圈子,打腫臉充胖子,四處借錢買奢侈品的,哄住了一些所謂的朋友,失去了另一些朋友,何必呢。
當然了,除非你特別有趣,朋友們在一起光是聊天就能開心得忘乎所以,倒也能縮短距離。可是聚在一起吃飯、喝咖啡總得花錢吧?朋友有錢,總不能一直讓人請客吧?請一次吧,心都要滴血,不請吧,過意不去。
所以啊,別以為費盡心思混進一個超級奢華的朋友圈就能走向人生巔峰,實際上人家玩兒經常不帶你,就算帶著你,你也真玩兒不起。不登對的友情持續的時間巨短或感情的成分巨淺,你是誰,自然會有什麼樣的朋友站在你身邊。是誰說的:你身邊的五個朋友的平均,就是你自己。還真有點道理。
說晚安的時候
順便想起我
顧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