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被斬時,劊子手用鈍刀砍了30多刀,圍觀者拿饅頭蘸血吃

2020-12-21 騰訊網

譚嗣同,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真正的悲劇英雄。也是歷史上一個頗具有戲劇張力的人物。他在1865年出生,父親是當朝光祿大夫。一個真正的宦門子弟,但是卻厭惡科舉制度。他篤行純孝,甚至在臨死前偽造父親與他的絕情書,但是卻依舊害的父親被罷黜回鄉。

他崇尚資本主義,大談「愈儉則愈陋」,但是自己也不見得有多麼豪奢,還在家屬中囑託妻子要節儉。他大談特談要將新疆西藏等國土賣給西方國家,自己又為了國家慷慨赴死。這一切都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就是這些矛盾成就了譚嗣同。

這樣的人一生都是激進的,他在刀尖上跳舞,最後滿身傷痕。七歲的,母親回鄉一年,嚴令譚嗣同不許思念他。他答應了。譚嗣同雖然經常躲在被中哭泣,生了幾場大病,形銷骨立。但是母親回來詢問他時,他卻想起當初的承諾據不承認。

也許就是從這個時候起,譚嗣同的一身傲骨就已經成型。這時素來十分嚴厲的母親卻笑了,對身邊的人說「此子倔強能自立,吾死無慮矣!」這句話也成了一讖。後來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北京生了一場瘟疫,譚嗣同家人除了自己與父親,全部感染去世,後來父親姨太太當家,挑撥父子情,譚嗣同就此與家中冷了心,自乘忘情。

再後來,二十餘歲的譚嗣同一個人,一把劍就去行走江湖,週遊天下。十餘年間行路八萬餘裡,作詩「筆攜上國文光去,劍帶單于頸血來」,一身俠氣,使得它的靈魂似乎都超然物外。但是在這行走的十餘年間,看到了人世間的悲歡喜怒。

他看到的人間的悲歡都有著一層陰影,他看到了這片山河正在走向死亡,他認為是這個王朝在腐朽,他覺得自己可以拯救這一片萬裡山河。於是立志革新,力挺「維新變法」。也發出了「風景不殊,山河頓異」的感嘆。

1968年,他應父親的要求入京補江蘇知府的缺,與當時梁啓超結識,隨後回到南京認真讀書,寫出了《仁學》,1897年又參加了湖南的新政開創了《湘報》,在《湘報》上力挺維新變法,宣揚此次變法的內容。

1898年光緒準備變法,召集譚嗣同等人入京。他只覺一生所有可以報國,當夜激動地與妻子對琴奏曲,但是這一去,就是永別。

譚嗣同是一個力挺反清的人,他稱「愛新覺羅皆是異種」。但是當時在9月21日時,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時。

為了這個國家他還是準備前去營救,營救失敗。於是力勸梁啓超等人逃去日本,可當日本大使館願意給他提供保護時,他卻說到「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在譚嗣同師父胡致廷撰寫的胡致廷《譚嗣同就義目擊記》中,後人看到了譚嗣同被斬首的全過程,「前清殺官員的刀和殺平民的刀不同,官越大刀越鈍。這不叫砍頭,叫鋸頭,鋸頭比砍頭的痛苦要添上幾十百倍的。而對這痛入骨髓的慘狀,第五個受刑的譚先生,一直是若無其事的樣子,砍了三十多刀才斷氣。」

譚嗣同等人被斬首後,全國陷入一片恐慌中,沒人敢為六君子發言。筆者查閱了當時資料,發現上海租界裡英文報紙《字林西報》給予六君子很高的評價,「他們個個都具有捨身成仁的意志。我們常常對中國表示灰心和絕望,但是任何一個國家能產生像這樣一些烈士,是沒有理由對它絕望的。」

譚嗣同等人被斬首過程中,有一幕可能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周圍有大量的圍觀民眾。這些人除了看熱鬧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拿著饅頭準備蘸血吃。另外,在譚嗣同等人押往刑場路上,沿途老百姓竟然向他們扔臭雞蛋、爛菜葉等,痛罵他們「賣國」。

相關焦點

  • 慈禧對譚嗣同的報復,斬首前換成鈍刀,比凌遲痛苦
    譚嗣同是湖南瀏陽縣人,父親譚繼洵是湖北巡撫。出身富家的譚嗣同性格豪爽灑脫,從小志向遠大,博覽群書,文武雙全。譚嗣同母親早殤,父親身為朝廷官員,忙於公事,對譚嗣同並不很上心,因此他幼年時飽受父親小妾的虐待。
  • 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結局悽慘,被用鈍刀活活砍20多刀而喪命
    這些英雄之所以不苟且偷生,就是因為可以用自己的鮮血喚醒時代的進步意識。而其中最值得人敬佩的人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了。在變法失敗之後,譚嗣同就做好了流血的準備。但是慈禧一黨卻絲毫沒有因為譚嗣同的坦然就放過折磨他。在譚嗣同死的時候,他被鈍刀砍了二十多刀才死。這個人的結局實在是悲慘。在封建制度下,只有犯了惡貫滿盈之罪的人才會被用鈍刀執行刑罰。
  • 古代劊子手砍頭時,為何寧可用鈍刀砍人,也不願磨光?真相很殘酷
    至於刀型則是千變萬化,沒有固定的類型。而鬼頭刀的別名,又叫做「砍頭刀」。顧名思義,這種刀就是專門用來砍頭的。也是封建王朝中斬刑的劊子手,專用的刀型。現在北京警察博物館,就藏有許多這種刑刀。刀型不一,有鋒刃的,有鈍刀,有彎刀,有直刀。但其刀柄處,無一不刻著鬼頭。
  • 歐洲「人血饅頭」是什麼?女囚屍體還有餘熱,就被圍觀民眾分屍
    「人血饅頭」就是指人血浸泡的饅頭,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朝陳藏器的書《本草拾遺》,以前的人得了肺結核就相當於得了癌症,無藥可治,有迷信的說法是吃了沾人血的饅頭就能治好肺結核。
  • 在古代劊子手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為啥他們要穿紅衣戴紅頭巾?
    古代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犯人在劊子手行刑之前,一般都會用重金賄賂劊子手,至於為什麼賄賂劊子手,自然不可能是為了活下去。 不求生,難道是為了求死?對,就是為了求死,為了求死個痛快。
  • 古代劊子手行刑前,為何都往刀上噴一口烈酒?原來是有特殊講究的
    「刀起頭落,如輕風飄落」,一般在電視連續劇上全是那麼演的:一個壯漢喝一口酒噴在刀上,隨後手起刀落,頭和人體分離,劊子手的臉上賤了少量血,那麼古時候劊子手砍頭在刀上噴酒是什麼道理?有何講究?古代中國一直覺得殺人是陰事,不管被殺的人是不是咎由自取,他的亡靈一直會來糾纏作出裁定的審判長、監斬的高官、行刑的劊子手。因此在氣血最足的情況下行刑,能夠震懾亡靈。這應該是習慣上午時三刻行刑的關鍵緣故,因此在舊小說和戲劇多次出現「午時三刻」問斬的情景。午時三刻問斬犯人也有另一層含義。
  • 製作大白蹄,將豬蹄用鈍刀刮淨皮上汙物,用鑷子連根拔淨殘毛
    操作:1,瘦肉先切成細丁,然後用刀粗粗排斬幾遍;肥肉切細丁,與瘦肉混合,再粗粗排斬幾下,置容器中加浦、蔥薑汁、適量水攪和,再加精鹽、微量白糖繼續攪上勁,手上粘一點水澱粉,將攪和的肉糜做成圓球狀的大肉丸(俗稱獅子頭,以形容其大。1斤肉攪成的肉糜做3~4隻)。
  • 古代劊子手為何要在刀上噴一口酒?21世紀了,我用科學給你依據
    劊子手,一般來講,都是長得濃眉大眼,兇橫無比的,這在影視劇中常能看到。然而,劊子手是古代才有的冷門卻高薪的職業。而劊子手不僅僅是因為這點才有高薪,更多的,是死刑犯的家人為了死者能「一步登西天」,故才給劊子手塞紅包,讓他發揮好,手起刀落,頭斷了,人也立馬死去。但古時的劊子手在行刑時,為何要在刀上噴一口酒?這是何意思?是為了壯膽還是為了闢邪?21世紀了,不再封建迷信,我用科學給你依據。
  • 為什麼西餐刀的刀頭是鈍的,圓的?
    大家都知道吃西餐時,要用西餐刀和叉子,叉子在之前的文章講過什麼是四齒的。這次來說說西餐刀為什麼是這個樣子。吃西餐時用的餐刀,刀頭是鈍的。當然,尖刀頭是很危險的,但這並非是刀頭變鈍的唯一原因。鈍頭餐刀,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法國。
  • 南瓜刀切饅頭,一次發酵,簡單易做,香甜鬆軟又營養,特別適合孩子早餐
    ,油炸,蘸醬,夾菜,豐富吃法任你選擇,當然,我小時候最愛的還是撕那帶著甜絲絲的饅頭皮吃。早餐不知吃什麼,半個南瓜,早起30分鐘,做一份美味的南瓜刀切饅頭,一次發酵,簡單易做,香甜鬆軟又營養,特別適合作為冬天孩子的早餐主食。今天要分享的就是這麼一道南瓜刀切饅頭的做法。
  • 古人砍頭為什麼要用酒精噴刀?劊子手:不用酒精倒黴的可能是我
    在古時候,如果有人犯了重刑必須要問斬,這就跟我們現在的死刑差不多,不過處理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古時候的重犯一般情況下都會被問斬,要麼砍頭,要麼砍腰,有的甚至會五馬分屍,非常恐怖。但是如果是現在的話,大多數都會被槍殺,痛苦也沒有那麼大,通常都是一槍斃命。
  • 古代「腰斬」刑罰有多疼?女囚行刑前,都要想方設法賄賂劊子手!
    秦朝將以上兩朝的酷刑囊括其中,概括出了8大類30餘種,其中常見的有絞刑、梟首、車裂、戮屍以及腰斬,前面幾大刑常見,腰斬並不,但其實它才是最疼的。但腰斬最開始是特意用鈍掉的刀,也不強求什麼技術,因而常常不能直接斬斷,需補刀。 等到後來有了鋒利的「鍘刀」,但直接斬斷之後人也不會立即死去,由於人的重要器官比如說心臟都在上半身,因而人可以說並沒有受到致命傷,器官會隨之流出來。但人真正的死亡原因還是失血過多,如果劊子手刻意折磨人,那這樣的痛楚可以延長到至少兩三個時辰。
  • 剩饅頭也能做一道美食,蘸些雞蛋煎一煎,酥脆鹹香超好吃!
    ,就算是經常不會做飯的人,看一次教程就會立馬學會,如果覺得油膩的話,可以再配點豆漿,或者直接吃幾個蒜瓣也是可以的。菜名:香煎饅頭片食材:饅頭1個或者2個,雞蛋2枚,菜心一小把,油少量,鹽一小勺烹飪步驟:1、拿1個或2個饅頭,皮很硬可以把皮去掉,用刀切厚度8公分的饅頭片,切完暫時放盤子裡,洗一小碗,拿一雞蛋,磕到碗裡,把雞蛋打散,挖一小勺的鹽,攪拌到沒有鹽粒子
  • 比超市好吃百倍的牛奶刀切饅頭來啦!
    自己做的饅頭比超市好吃百倍~超級鬆軟,表面光滑內部組織細膩,家人和小孩都很喜愛。此方子我是我做過N遍好用的方子,周圍的朋友也使用過很不錯,所以推薦給愛吃麵食的寶寶們!中式麵粉:220g(我用的是上一道營養麵粉)白糖:10g煉乳:3勺酵母:2g水:100g鹽:1g豬油:2g(可放可不放)一下圖片的量是材料3倍的量,家裡人很喜歡吃,所以我一般都會多做點放在冰箱裡。
  • 饅頭or花卷,現在才知道饅頭也能做出這麼多的花樣
    饅頭or花卷,現在才知道饅頭也能做出這麼多的花樣,簡直是美爆了,外面根本就買不到這樣的饅頭!!吃著這麼漂亮的饅頭,感覺心情都很好了呢~做法也很簡單哦,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4、將白麵團和紫薯麵團分別分成若干小擠子5、取一份白麵團擀成圓形,將紫薯麵團揉圓包入其中,像包包子一樣6、包好後收口朝下,稍微揉圓整理下,用刀在上面橫豎十字切兩刀7、放入蒸籠中,靜置15分鐘進行二次發酵,大火蒸15分鐘即可
  • 食譜︱巧用壓面機做刀切饅頭
  • 砍人一時爽,擦刀兩行淚?古代戰場上處理沾血刀劍的方法簡單又粗暴
    編者按: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菜刀切完肉之後沾上油都需要清洗以後再收起來,那麼古代的人用刀砍完人以後是否要清洗刀在收入鞘中呢?日本居合道中在納刀前要甩一下刀刃,稱為血振,意思就是甩一下刀上的血。而且因為血裡有三價鐵離子,有很強的氧化性,和鐵會反應成二價鐵,二價鐵又和氧氣和血裡的水分反應生成的就是鐵鏽,水合三氧化二鐵,刀刃沾到血生鏽的速度遠比碰到水以後生鏽的速度快得多,筆者曾經試斬牲畜後立刻清洗刀,卻發現已經生鏽了。
  • 《三叉戟》披荊斬棘的叔叔,郝平:人老了並不意味著刀鈍了
    人老了並不意味著刀鈍了!」——《三叉戟》臺詞《三叉戟》正在熱播,有人開玩笑說劇中沒有小鮮肉,沒有顏值擔當,更沒有流量明星,就是幾個大叔,怎麼這麼受年輕人喜歡呢?《三叉戟》由劉海波執導,陳建斌、董勇、郝平領銜主演。其中由胡可、徐紹瑛、巫剛、等演員加入的一部精品公安電視劇。
  • 憶上虞:幼年時風靡一時的遊戲「斬刀」
    在童年還玩過一種叫「斬刀」的遊戲,這種遊戲曾經在我的家鄉盛行一時。斬刀遊戲是根據「扣寧」遊戲演變而成的,它需要多人參加,參加的人員越多,玩耍起來越是帶勁,而參加人員只有四五人時,玩起來就乏味多了。遊戲的人員一般以男小孩居多,但也有個別女小孩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