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等古建築房頂裝飾小動物都叫啥 中國只有一間獨尊

2021-01-08 中國建築學會

遊覽北京故宮或其他著名古建築群。都會看見在這些金碧輝煌建築的琉璃瓦房頂,裝飾有一排排各式小動物。不看史料介紹,還真不知道這些小動物叫啥名,也難以說清裝飾它們的含義。

根據史料記載得知,古建築屋脊上置放的獸形裝飾,叫脊獸。除宮殿廟宇外,民宅不得裝飾,有功名的人物住所,須由皇帝特批敕建,安獸之脊叫作「儀脊」,以示殊榮。

古建築的「五脊」,指大脊(正脊)及四條垂脊。正脊兩端有龍吻,又叫吞獸,四條垂脊排列著五個蹲獸,統稱「五脊六獸」。

鎮脊之神獸被賦予:祁吉祥、裝飾美和保護建築三重功能。因為古建築主要為土木結構,以獸鎮脊,可以避火消災。而於兩坡瓦壠交匯之點,以吞獸嚴密封固,可以防止雨水滲漏,既體現了裝飾美觀又起到了保護房脊的實效。

北京紫禁城古建築群殿脊和屋脊上的琉璃裝飾件,主要有兩類:名叫正吻和脊獸,每樣都有具體的含義。

正吻是宮廷屋頂正脊兩端的裝飾件:龍頭、龍口,咬往正脊,如前面所說,是象徵防火和鎮水的。

脊獸是大小宮殿的簷角上裝飾的琉璃雕飾件,每件都是古代傳說中的麟類、羽毛類和獸類的吉祥動物形象,且形態各異,含義豐富。《大清會典》介紹,這些小動物分別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

(網絡圖片)

而排在最前面的叫騎鳳的仙人。為何把他排在最前面,原來這裡面有個典故。相傳戰國時期齊國國君齊緡王敗北後被追兵緊逼,逃到江邊,危急中,遇一大鳥。於是,緡王騎上大鳥,越江而去,化險為夷。古建上將騎鳳仙人安排在首位,表示騰空飛翔並有祈願吉祥意。而建築本身的作用,則是固定垂脊下端的第一塊瓦件。

接下來排列的小獸為龍和鳳,這是中國人普遍知道的傳說中的吉祥動物。在這裡,龍與鳳則代表至高無上的尊貴。龍也叫鴟(chī)吻。它的角似鹿、鱗似魚、爪似鷹。唐宋兩朝視為祥瑞的象徵,明清皇家將之象徵帝王,皇帝自稱真龍天子,龍則成了皇權的象徵。鳳是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為鳳,雌稱凰,通稱為鳳凰,也代表著祥瑞。

飾物中的獅子是獸中之王,金精之剛,在佛教中為護法王,是勇猛威嚴的象徵;天馬狀如馬,能日行千裡,追風逐日,凌空照地,是人們心中的神馬;海馬能入海入淵,逢兇化吉。天馬和海馬都是忠勇之獸;押魚是海中異獸,傳說它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能手」。是魚與獸相結合的一種動物,也是吉祥的化身;狻猊形似獅子,它頭披長長的鬃毛,因此又叫「披頭」。傳說中龍的第五子,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象徵威武、兇猛;獬豸是傳說中的神羊,形狀如羊,有一角,青色四足,性格忠勇而正直,因此也立於獄前,是正義的化身;鬥牛是虯螭的一種,牛頭牛身,身上有鱗,遇陰雨作雲霧,能逢兇化吉;行什的造型像只猴子,但背有雙翼,且手持金剛寶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又因其形狀很象傳說中的雷公,將其放在屋頂,是為了防雷。

據說古人選擇這些神話動物作為飾件,首先是為了突出殿宇的威嚴。另外,這些動物都有消災滅禍、剷除邪惡的寓意,將它們安置在屋脊之上,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古建築上脊獸的等級、大小、奇偶、數量、次序等都有嚴格規定,一般而言都是奇數,高等級的是九個。現存古建築中等級最高的三大殿:故宮太和殿、孔廟大成殿、岱廟天貺殿,後兩者都是九隻脊獸。只有太和殿為了表示其地位的獨一無二至尊,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雷神行什,所以變成了十隻神獸,在中國古建築中僅此一例。

(故宮太和殿房頂的小動物裝飾)

故宮內的乾清宮,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地位僅次於太和殿,簷角獸減去「行什」,為九隻;坤寧宮明代是皇后寢宮,清代祭神和舉行婚禮之用,簷角獸為七隻。東西六宮是后妃居住的地方,簷角獸為五隻。宮牆門簷角則多為一隻,即琉璃小獸只有「龍」一種。

史料介紹,紫禁城宮殿屋頂簷角上所塑造的琉璃「仙人走獸」,不僅僅只是帝王宮殿上的裝飾物,而且還是屋頂防止雨水侵蝕滲漏和鬆散脫裂的重要建築部件,是古代匠師們把實用構件與藝術造型巧妙地結合起來的經典之作。

去故宮遊覽,細心的人可能注意到,在太和殿屋頂正脊兩端,遠遠望去各有一個龍頭模樣的構件。它龍紋造型,四爪騰空,張口吞脊,尾部上卷,背插寶劍,這便是名為「大吻」的裝飾。因其安放在建築的正脊上,所以也被稱為「正吻」。又因它的形象似龍而稱「龍吻」。

大吻是從古代建築上的鴟尾演變而來的。《唐會要》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大意是漢代的宮殿柏梁殿被火燒了,越地的巫師說海裡有一種魚,魚尾的形狀像鴟,拍打海浪就能下雨,把這種動物放在屋頂上,可以起到鎮火消災的作用,於是人們開始在屋脊上安放鴟尾。

後來,鴟尾逐漸演變為鴟吻。鴟尾與龍吻的形象有所不同。鴟尾突出的是高峻雄健的尾部;大吻突出的是大口吞脊,因此稱之為「吻」。雖然形象有所區別,但涵義都是鎮火消災。民間傳說龍生九子,其中第二子「曰螭吻,形似獸,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說的就是這個動物。至於它背上的寶劍,傳說是怕它逃遁而將之插定穩住的。大吻不只是用來裝飾,還有一定的實用功能。它吞住的是正脊和垂脊的交會點,有強化交接點、加強牢固性的作用。大吻上方還有小開口,用來灌注填充物。而寶劍的劍把,實際上是封閉這個開口的塞堵。

(故宮太和殿)

古代把建築上的大吻視為神獸,非常重視。大吻製成後,要派一品大員前往燒造窖廠迎接。安裝大吻時,還要焚香,行跪儀式,以表敬意。清代對吻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龍吻只能用於官式建築上,民間建築不能使用。吻的大小要依宮殿的大小、建築的等級而定,不得越制。

也有資料透露,古建築房頂安裝的走獸裝飾物,都是有其實用功能的。因為屋簷有一定的斜度,脊瓦便有下滑的可能,故在交梁上需用多個鐵釘加以固定,為掩飾鐵釘不美觀的痕跡並保護鐵釘不受雨淋,匠師們就在釘帽上加飾了這些琉璃小獸。屋脊上的大吻與走獸都是基於功能的需要加以美化而形成的,是浪漫與實用的有機結合。

相關焦點

  • 古建築上為什麼用小動物裝飾?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
    我們平時遊覽古代建築的時候,經常發現房頂上都有許多小動物。為什麼會有這些小動物呢?下面就給大家科普科普古人設置這些小動物的作用是什麼。古代大部分建築都是硬山頂、懸山頂、廡殿頂,都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共5條脊,每條脊兩端都有一個獸,共6個,這樣的稱謂五脊六獸。
  • 聊攝影,賞作品:故宮攝影作品的賞析,中國古建築怎樣拍攝?
    到到了北京,不去故宮,等於沒到北京。故工程。故宮是中國近1000年來的文明見證。故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地位是非常高的,故宮的建築保存得非常完整。因此也成了攝影愛好者最喜歡拍攝的建築,今天我們一起欣賞故宮的攝影作品。下面這幅圖是使用的是18-200mm鏡頭拍攝的。採用的是廣角端拍攝的。
  • 故宮一間從不對外開放的屋子,十分神秘,你可知其中的秘密?
    說起故宮,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畢竟很多人在旅遊的時候,都會首先選擇去北京,而故宮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堪稱北京的地標性建築。不過,北京故宮也有許多奇觀。記者告訴你,故宮是一間從不開放的房間。每日有士兵守衛。您知道秘密了嗎?
  • 中國古代的房頂上,為什麼要站一排神獸?
    中國古代的房頂上,為什麼要站一排神獸? 2018-11-11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屋脊,這個中國古建築裡的名詞
  • 發現中國古建築之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話說古建築,ID:huashuogujianz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建築是世界公認的最古老的原生態建築體系之一,經歷了從「構木為巢以避群害」開始、直到建造房屋,最終形成獨立體系這樣一個過程。
  • 如何欣賞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特點?
    中國古建築是「凝固的古典音樂」,飛簷鬥拱的亭臺樓宇、恢弘壯麗的宮殿建築、詩意的園林以及古樸的民居...這些分散各地的各式古建築,共同演奏了這支氣勢磅礴的樂曲。那麼,如何欣賞古代建築?它們又有哪些特點呢?不同朝代建築,都跟那個時代歷史的變遷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們更多關注建築背後的歷史和文化。
  • 故宮房頂五脊六獸前面的老人是誰?有什麼寓意嗎?
    紫禁城(故宮)作為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世界五大宮殿之首,每天都會有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參觀遊覽。在遊覽過程中,有些人可能會留意到宮殿的簷角上幾乎都有這麼一排小獸,他們叫做鎮脊獸,也被稱呼為「五脊六獸」。
  • 「古建中國」中國古建築雲紋圖案裝飾的歷史與發展
    中國的很多古建築都用一種「雲紋」來裝飾,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從商周時候古人就把它雕刻在了各種木雕、青銅器、玉器上。那麼,雕雲到底有些什麼講究呢?為什麼古人喜歡把它放在器物上呢?雲紋在裝飾形象上有行雲、流雲、朵雲、層雲、團雲、祥雲、水拱雲、潮雲、煙雲、渦雲、升雲、聚散雲、風雲、連尾雲、群飛雲、五福雲、六合雲、七巧雲,還有雲海、雲氣等,在裝飾意義上多以祥雲來表現。
  • 故宮到底有何神奇之處,600年來都沒有鳥敢在房頂上拉屎
    故宮到底有何神奇之處,600年來都沒有鳥敢在房頂上拉屎說起故宮,那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皇帝居住的地方。在古代,皇權至高無上,皇宮珠光寶氣,極具奢華。除了這些靈異事件之外,還有一些怪事,比如說沒有鳥敢在故宮房頂上拉屎……按理說故宮只是一座宮殿,裡面的人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是非不斷……但這些跟動物應該沒有多大關係,尤其是鳥,它們帶翅膀,會飛,想去哪兒去哪兒,很少會有人跟鳥過不去,但為何故宮裡沒有鳥敢在房頂上拉屎,也沒有鳥在上空盤旋呢?
  • 視頻|古稀老匠人痴迷打造微型古建築模型
    當你看見古建築時,或許你會驚嘆於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榫卯結構之間不用一釘,整個建築基本只有木質與石質材料,就能將古建築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在石家莊市長安區西兆通鎮就有這麼一位能工巧匠,一堆不起眼的木頭塊,在他的精雕細琢,巧手拼接下,就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絕倫的微型木質古建築模型,從 16 年前第一件作品 " 雍和宮牌樓 " 問世至今,他就成了 " 木痴 ",中國城牌樓、飛雲閣、故宮角樓、六角樓 …… 這些知名古建築都被他收入 " 囊 " 中。
  • 瀋陽故宮古建築油飾彩畫保護修復二期工程階段性竣工
    11月20日,瀋陽故宮博物館組織實施瀋陽故宮古建築油飾彩畫保護修復二期工程2020年度階段性工程質量驗收工作。驗收成員一致認為施工過程控制的比較嚴格,總體對內簷彩畫的現狀保護及裱糊、外簷彩畫重繪部分繪製的圖樣及效果滿意。
  • 中國古建築取名的那些講究
    中國古建築取名的那些講究 李莉《百科知識》 我們日常可見許多古建築,大到宮殿廟宇,小到亭臺樓榭,那麼古人是如何給這些古建築取名的呢?
  • 比故宮還厲害的中國十大古建築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那些已經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十大古建築,保準99%的人不知道!相比之下,紫禁城、太和殿也都成了小兒科了!為了有個直觀的感受,先給大家幾個數字作為參考: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築群:紫禁城佔地面積72萬平米,建築面積15萬平米。
  • 木構建築都有哪些騷操作?細數中國古建築的結構特點
    一文看懂中國古建築的基本結構中我簡單介紹了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結構,這次我們就來看看在這樣的結構基礎上,這些古建築都有什麼樣的特點。這就使得中國建築在外型上可以很靈活,適應不同地區的氣候。在寒冷、風大的地方,我可以用夯土或者磚石砌上厚牆;而在炎熱的地方,則可以用木板或竹板打造薄牆。甚至可以把牆拆了,成為四面通風的亭榭、長廊,以符合建築不同的用途,這也讓中國古建築的形式更加多樣,尤其在園林中,可以創造出豐富的景觀。
  • 中國10大古建築,讓世界都為之驚嘆
    我國的那些古建築,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古人勤勞和智慧的結晶。這些古建築的向世界展示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讓我們一起來一睹其中的風採吧!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1962年,國民黨決定在臺北建造故宮,選址在臺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當年即破土動工。1965年臺灣故宮(故宮博物院)竣工,總面積將近16公頃,依山傍水、宏偉壯觀。既然是故宮,建築風格也是中國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風格別具一格,外面看只有兩層,內部結構卻有4層。
  • 順義區古建築彩繪施工人員優質商家
    順義區古建築彩繪施工人員優質商家古建築修繕[0003]現有的建築外牆裝飾板已經達到了其存在的目的,人們能夠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不同的裝飾板來裝飾牆壁,但大多的裝飾板功能都較為單一,不能防熱隔火,也不能吸收有氣體,只能用以裝飾。【實用新型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建築外牆隔火防熱裝飾板,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 中國古建築欣賞與設計期末考試答案
    中國古建築欣賞與設計 一、單選題 (題數:40,共 40.0 分)1從古建築史的角度,目前中國內地最寶貴的一座喇嘛塔是?B、一門二朝C、四門四朝D、五門三朝正確答案: D 我的答案:D32中國古代城市的特點是都有
  • 這個業餘攝影師,拍出了最美中國古建築
    ▲《拂》 攝於鄭州胡公祠▲《靜守》 攝於河南鞏義宋陵公園因為喜歡拍古建築題材,蘇唐詩便想著去故宮拍攝,因為故宮可以拍攝的題材多。從2014年開始,蘇唐詩便經常去故宮裡拍照。在拍攝期間蘇唐詩經常是第一個檢票進入故宮,最後一個出故宮的。故宮一拍便是6年,一直到到2019年才結束。蘇唐詩在6年時間裡給故宮拍了3萬多張照片,他從這3萬張照片中挑選出148張精品做成畫冊,取名為《看見,不一樣的故宮》。
  • 歷史圖騰:華夏文明印記中的中國古建築(上)
    中國古建築的歷史源遠流長,每一處古建築都如同一部沉甸甸的史書,以獨特的方式印記著華夏文明。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有「亞洲佛光」之稱的五臺山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臺縣境內。寺內正殿東大殿建於公元857年,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唐代木構建築,被譽為建築中的「中國第一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