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懸浮肚」十產九剖,順產就那麼難嗎?可能跟骨盆狹窄有關

2020-12-13 糖果育兒日記

都說「肚子尖是男孩」,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但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重男輕女觀念也逐漸發生了改變。

前段時間在朋友圈看見一組孕照,從寶媽的背影根本看不出是孕婦的樣子,腰還是很細。但側面一看,有些視覺衝擊。

同樣是肚子尖尖,卻有些過分突出,看起來像是一個突出的子彈頭的形狀。

妥妥的就是傳說中的「懸浮肚」,都說懸浮肚是十產九剖。

前幾天朋友圈有更新了,「剖腹產,母子平安!」之前的傳聞也算得到了驗證。

什麼是「懸浮肚」呢?

實際上,「懸浮肚」又稱懸垂腹,是孕婦的一種特殊的「孕相」。

總結起來有三大特點:

1)「背影殺手」

有「懸浮肚」的孕媽媽,從腰肢都比較纖細,即使是孕晚期,後背和側腰都很少長肉,從後面看很難看出是孕婦。所以,有「背影殺手」之稱。

2)側面看比較「誇張」

後面看不出來,但側面看起來就很「誇張」,肚子很突出,又大又長。因為這種形狀的孕肚,孕媽往往腹部下墜的比較厲害,很多低頭都看不到地面。

3)看起來像是在「懸浮」

整個肚子都是往前發展的,視覺上看起來感覺胎兒並不貼合母體,就像是懸浮在空中一樣。所以,形象的稱這種孕肚為「懸浮肚」。

為什麼「懸浮肚」十產九剖呢?

入盆難

入盆是分娩的前奏,在分娩前,一般胎兒都會蜷縮著身體,以頭朝下、臀朝上的方向進入母體的骨盆腔,做好分娩的準備。

懸浮肚大多數都會出現胎兒過大的問題,還會伴隨著骨盆前傾,造成頭盆不合,出現寶寶難以入盆的問題,順產會相對困難。

發力難

順產的時候,需要孕媽配合著醫生的知道,調整呼吸、配合宮縮用力。但「懸浮肚」的胎兒一般都集中在腹部,容易出現腹直肌斷裂的問題,孕媽媽腰部無法發力,也就為順產帶來了困難。

「懸浮肚」的準媽媽還面臨這三點尷尬

1)因為從後面很難看出是孕婦,增加了擠壓和碰撞的危險機率,出門時一定要多加注意。

2)孕肚在前面比較突出,會導致孕媽的重心前移,行動很不方便,而且肚子過大,也會出現下垂的風險。孕晚期的時候更需要託腹帶來減輕負擔。

3)因為肚子過大,腹部肌肉嚴重撕裂,妊娠紋會更加明顯,面積也會更大。妊娠紋一旦形成就很難修復了,產後會影響美觀。對愛美的媽媽來說,是種「甜蜜的負擔」。

孕期注意控制體重,可以減少「懸浮肚」的出現

很多孕媽媽一確定懷孕了,就開始大吃大喝,擔心吃的少,寶寶吸收的營養不夠,會影響寶寶的發育。

這種觀念的錯誤的,而且很容易因為吃的太多,導致胎兒過大,出現「懸浮肚」。這樣加劇了寶媽順產的難度。

控制飲食

孕早期一般只要注意每餐的營養均衡就可以了,如果總是餓,可以放慢咀嚼速度,少吃多餐。既可以保證寶寶的營養充足,又可以增加飽腹感。

定期產檢

孕期體重都會增加,一般認為,整個孕期的體重增長在12.5kg左右為最佳。

定期產檢除了可以檢測孩子的體重是否正常之外,還可有效篩查出寶寶的發育是否健康。而且可以及時發現孕期的高發疾病孕期高血壓和糖尿病,以免危害寶媽和寶寶的健康。

適當運動

除非醫生特地叮囑一定要臥床,一般的情況下,都會建議做適當的運動,既有助於寶寶的健康,更可以使媽媽的肌肉得到鍛鍊,有助於順產。

【糖果育兒寄語】

出現「懸浮肚」也不要慌,醫生會根據孕婦和胎兒的實際情況,給出專業的助產意見。孕媽媽最重要的就是保證自己和寶寶的健康。

【今日話題】你生寶寶的時候是剖腹產還是順產的?

相關焦點

  • 孕媽「懸浮肚」十產九剖?孕期要怎樣做,才能避免剖腹產
    有一位孕媽媽在網上留言說,很多人說她懷孕後的肚型像「懸浮肚「,這位孕媽媽最近還聽同事說孕媽「懸浮肚」十產九剖,但是她很想順產,所以想知道孕期要怎樣做,才能避免剖腹產?其實孕媽媽能否順產,和肚型沒有關係的。那麼孕期要怎樣做,才能避免剖腹產呢?
  • 「懸垂肚」十產九剖?孕期這種肚型別慌,注意五點安心度過孕期
    也有說這種「孕相」十產九剖,容易難產。這種說法有沒有依據呢?看看懸垂肚形成的原因就知道了,通常會跟以下幾個原因有關。①胎兒過大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寶越來越大,體積和重量都有變化,當胎寶過大時,準媽媽的腹部皮膚只好向外延伸,給胎寶足夠的生長空間,而且也跟胎寶的姿勢有關,如果胎寶背部向外,那麼準媽媽的肚子看起來就會往前凸得更明顯。
  • 為何「懸浮肚」的產婦,醫生一般建議剖腹產?這兩大關卡難攻克!
    茹茹苦笑起來:「不是雙胞胎,醫生說我這是懸浮肚,搞不好要剖腹產的。」什麼是懸浮肚?從字面我們也可以理解,就是準媽媽的肚子尖尖的,特別突兀,好像懸在空中一樣。有的孕媽在孕晚期,低下頭看不到自己的鞋尖。也有的老人說,這樣的媽媽屬於「前懷」。因為從後面看,孕媽身形並沒有孕婦的模樣,肚子尖尖的只往前長。
  • 「矮個子」準媽媽順產不好生嗎?能不能順產,重點不在身高
    懷孕以後,很多孕媽就開始提前了解順產和剖宮產的知識。但是,這種事又不能提前演練,準媽媽們只能通過別人的分娩經歷來對照,希望從中提取到適合自己的經驗。但是,這樣的文章看多了,反而讓孕媽媽無所適從,本來之前下定決心要順產的,越看心裡越沒底了。
  • 女性骨盆四種形狀,只有兩種適合順產!
    對於生孩子這件事,對大多數準媽媽來說,真是又愛又恨!期待著早一點擁有自己的寶寶,又害怕分娩的痛苦。現在很多準媽媽都更希望能順產,因為經過產道擠壓,順產對寶寶身體要更好。但順產也是有要求的,只有符合各項條件的準媽媽才能順產。那麼順產都有什麼條件呢?首當其衝的條件就是產婦骨盆的形狀了。
  • 準媽媽想順利順產,可以試試這些動作!
    現在,順產的準媽媽越來越多,可能你在希望自己能夠順產的同時,又擔心自己在順產時會很難熬。那麼,就介紹給你幾種有利於順產的運動,選擇適合你的運動,每天堅持做一做,為你能順利分娩加把力,也能緩解孕期惱人的腰背痛。
  • 你的情況適合順產嗎?
    老人說「都說順產對大人小孩好,順產的孩子聰明,順產好恢復。」剖宮產的寶媽說「原本我是順產,之後太痛了又生不出來,順轉剖了,還是一開始就剖吧,減少痛苦……」那麼到底是順產好還是剖腹產好?但事實上,醫生們認為,任何被現代醫學認可的醫療方式,並沒有"好"與"不好",只有"適合"與"不適合"。一般來說,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鼓勵產婦順產。
  • 原因在這裡,準媽媽看完就明白了
    其實我們並不能夠僅僅用準媽媽的肚子形狀來判斷腹中寶寶的狀態,一個女人在懷孕時候的樣子,不僅僅和胎寶寶的體積有關,還和下面這些因素有著極大的關係。第一、準媽媽的體型以及骨架的大小準媽媽的肚子形狀也是形態各異的,對於那些身材比較嬌小的準媽媽來說,肚子看起來或許比那些高大的女性更加突出。
  • 都說順產更好,可你聽過這三個「不能」嗎?
    因此,順產的孩子擁有更強健的體魄。 嗯,順產的決心更堅定了有沒有? 但是,問題接著來了—— 順產,是想順就能順的嗎? 當然沒那麼簡單
  • 想快速順產、不撕裂,孕晚期要做到這4點,準媽媽該清楚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作為一直流傳下來的自然分娩方式,順產不僅受產科醫生和專家推薦,也是準媽媽們最看好的。所謂瓜熟蒂落,經過產道擠壓和皮膚刺激,在免疫力、皮膚敏感度以及肺部發育方面,順產的寶寶都更加完善一些。
  • 十個「懸垂肚」,九個剖腹產,就算能順產,也要面臨兩道難關
    就比如說那種又尖又長向前凸出的「懸垂肚」,側面看上去很尖,背面看簡直都看不出來懷孕,和男女沒什麼關係,但很可能導致產婦無法接受順產。這種懸垂肚,到了孕晚期會有強烈的下垂感,甚至必須要用託腹帶託著,否則會損傷腰部。
  • 同是順產,為什麼有的孕婦陣痛2小時就生了,有的要疼三天三夜?
    順產對媽媽和寶寶來說,絕對是兩全其美的分娩方式。既能減少準媽媽對產後恢復的擔憂,又能讓寶寶通過產道的擠壓抵抗力更好。這一點準媽媽們也意識到了,所以,順產也越來越受大家青睞。
  • 到底要不要選擇順產?了解順產的利與弊,看看順產過的產婦怎麼說
    而順產一直被很多人鼓勵,恢復快,不太傷元氣,是最佳的生產方式。  那麼,順產到底好不好呢?順產會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呢?這應該是很多媽媽比較關心的事情。  01  小美順產後的感悟  小美是一位90後寶媽,她說,她是順產生下了兒子,當時兒子7.8斤,雙頂徑9.8,因為她孕期羊水偏多,加上懸浮肚比較靠下,平時走路都感覺特別累,並且肚子墜得發疼。
  • 想順產?孕32周前你必須搞定這個問題!
    想順產的準媽媽們都會特別關心一個問題:胎位,因為胎位正不正,是決定順或剖的關鍵因素之一!怎麼判斷胎位正不正?胎位不正該如何糾正?
  • 骨盆多大利於順產?跟屁股大小有關嗎?
    今天袋鼠麻麻就好好跟大家嘮嘮這個話題一、屁股大好懷孕?「屁股大」暗示女人比較豐滿,脂肪比較多,就是說胖子更容易懷孕?雖然脂肪現在生不逢時,生在一個人人嫌棄的時代,但想要懷孕,沒有脂肪卻是萬萬不行的。女人想要懷孕,離不開一種東西:雌激素,而體內脂肪要達到體重的17~30%,才能生產足夠的雌激素。
  • 胎位不正,還能順產嗎?
    孕晚期準媽媽都很重視胎位情況,醫生也很重視。胎位是否正常決定了分娩方式。那麼胎位不正,還能順產嗎?是胎兒身體縱軸與母親身體縱軸的相對關係,就是胎位。一般說胎兒的頭部朝上,與母親的方向一致,叫做臀位,而頭朝下,與母親的方向正相反,叫做頭位。而有些寶寶很舒服的橫躺在子宮內,叫做橫位。
  • 判斷能否順產,這三個條件才是關鍵
    關於分娩方式,大家普遍傾向於希望自己一切順利,最好還是順產,但是老人們常說,身材矮小的孕婦因為「骨縫小」,所以大多難產,想順產很難。對於這個說法,許多身材嬌小的寶媽又急又氣,氣的自然是這是對矮個子人群赤裸裸的「歧視」,但同時又不免在心裡擔憂,自己的身材條件,難道真的會影響到分娩方式嗎?
  • 95後年輕媽媽寧願留疤也不順產,原因竟是為了「肚皮提拉術」
    看著年輕媽媽寧願肚皮留疤也不選順產,老人們不免好奇吐槽:「好端端的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樂意在肚子上拉口子呢,就是因為怕疼嗎?」這兩代人的觀念竟如此不同,究竟是為什麼呢?小提示:可實際上,順產的難度和孕媽身材沒太大關係,寶寶的營養和媽媽身材也是成比例發育的,所以是順是剖最好聽從醫生的建議,實在怕疼的媽媽可以上無痛分娩,咋也比肚皮挨一刀強啊。
  • 準媽媽別急,三種信號告知胎兒入盆信息
    肚子的下墜感是寶寶出生的預告嗎?實際上孕媽不必太過擔心,聰明的寶寶在出生前會給媽媽一個清楚的信號:入盆。這說明寶寶已經做好了出生地準備。準媽媽剛懷孕的時候胎兒是頭朝上蜷縮,到了孕晚期入盆前會調轉身體方向,頭部朝下、臀部朝上並慢慢地向媽媽骨盆運動,整個過程持續4周左右,待胎寶寶頭部完全進入骨盆腔就離分娩不遠了,這個過程也叫做「胎兒入盆」。
  • 一胎剖二胎順,為何劉璇和謝楠失敗,吳辰君卻成功?因素是多樣的
    一胎剖二胎順,明星媽媽們也有一樣的困擾 順產是對母親及胎兒都傷害最少的生產方式,一直很受歡迎,但很多時候事與願違,總有很多意外令順產計劃不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