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婦人》:沒有男主的電影,這是一部關於女性的成長史

2020-12-16 魔鬼影娛

文/Montgane

由奧斯卡提名最佳導演格蕾塔·葛韋格執導的電影《小婦人》,改編自同名世界名著,此前的諸多電影版本都獲得了好評。電影的卡司陣容可謂星光熠熠,金球獎最佳女主羅南與因《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大火的男主甜茶,繼《伯德小姐》後再次合作,奧斯卡最佳女主"老戲骨"梅姨與《哈利波特》系列女主艾瑪·沃森的加入也為電影帶來了許多關注。

這是一部講述四個姐妹成長史的電影,充滿著對女性的關懷,導演細膩的敘事手法與巧妙的剪輯風格使我們在姐妹四人的童年與成年之間,看到歲月在女孩們身上究竟留下了多麼美好的痕跡。

酒瓶裝新酒,頗具想法的改編

從電影的藝術手法上來說,獨特的交叉敘事串聯了姐妹四人過去與現在的生活,形成了一種巧妙的對比。在回憶與現實的轉換中,多次使用相似鏡頭的轉場將物是人非的傷感與無奈營造得淋漓盡致。

在Laurie第一次在舞會上與Joe見面,並與她一起送腳受傷的Amy回家後,他走進夜色,在樓下凝視著閣樓上正倚靠在窗邊寫作的Joe,然而凝視之間時間已然流逝,鏡頭悄然地偷換成了Joe在紐約公寓閣樓上寫作的情景。兩個相似鏡頭的銜接看似毫無破綻,當我們還以為鏡頭中的Joe仍是那個被Laurie凝視的十幾歲少女時,Joe聽到敲門聲打開門收到了教授所送的莎士比亞書籍,我們恍然意識到此時的Joe已是在紐約獨當一面的女人而非當年那個少女了。

相似的場景轉換頗具隱喻,既體現著Joe從未改變對寫作的熱愛,也是對她與Laurie愛情故事的悲劇隱喻。斷裂了Laurie對Joe的凝視,而轉換到Joe收了教授送的書,是人物關係的類比也是人物關係的置換。Laurie對Joe的愛只能止步於他單向的凝視,而Joe的所得來自於教授。

在這種回憶與現實交叉敘事的手法中,我們體味到許多今昔對比的蒼涼與落寞之感,導演也擅長用光影與濾鏡來區分童年的場景與成年時的場景,暖光與高飽和度的色彩是童年時無憂無慮帶著朦朧感的回憶,偏冷色調、銳化的是成年後有諸般不得已的如今。這使得電影有別於一般的線性敘事,相交的時間線模糊了今昔的概念,令人時常在浪漫的回憶裡被迫轉換到現實中來,情緒在此之間起伏,電影的節奏牢牢抓住了我們的情感。

而對原著裡人物形象的改編則更使電影現代意義,Amy這個人物形象在以往的版本中都被描繪成了一個不懂事且過於聒噪的女孩。在新版裡,她從小便知道自己擁有繪畫的天分並一直努力不斷去完善它,不會因說出"我想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這樣的話感到難為情,儘管一直暗戀著Laurie,卻從未丟失自我,知道自己不是真愛富有公子弗雷德,便真的下定決心拒絕了他的求婚,我們從新版中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Amy,她有著對理想的追求,也有著對愛情的思考,她自信大方,有著新獨立女性的氣質。

製片人艾米·帕斯卡爾說:"在過去,人們希望女孩子是溫柔、安靜、聽話的,而Amy的叛逆、自信與坦誠反而很難讓世俗接受。但現在不同了,年輕女性可以直接坦誠地表達自我,這樣的角色也越來越受歡迎。"這一改編讓女性角色的形象更為豐滿,也更符合當下的新觀念,作為一部女性群像電影,它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各個人物之間的特點,並為因要突出第一主角Joe而抹殺其他人物的閃光。

翻拍經典的電影著實不少,便也免不了被拿出來與先前的版本做比較,就像庫布裡克與阿德裡安兩個版本的《洛麗塔》一樣,它們都有著自己時代的特點,一個內斂一個柔情,並不一定要比出一個高下來。而是藝術本身便是擁有歷史性的,能將翻拍拍出新的東西才能使其回歸經典又創造經典,《小婦人》的翻拍將二十一世紀的新概念融合進去,電影單一時空的打破與人物角色的塑造都頗有新意,沒有辜負眾人的期待。

社會束縛下女性的愛情自由

電影中十分巧妙地把握了十九世紀美國女性意識的萌芽與外界客觀約束的矛盾,將這二者的矛盾集中表現在女性愛情與理想兩難境地之中。Joe是一個擁有獨立意識的女性,她在閣樓的屋子裡進行創作,伍爾夫說:"一個女人,如果要寫小說,必定得有點錢,還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房間"便是指女性自己獨立的空間,而非與他人甚至是愛人共享的場所。

Joe早早地明白了婚姻對女性作為自由人的摧毀性有多大,所以儘管面對富有俊朗且對她如此痴迷的Laurie告白,她沒有一股腦的接受以求後半生的平順,而是理性地分析自己,她並不想因結婚受到束縛。結婚就意味著她成了男性的附屬,她說:"我討厭人們說女人適合去愛,我很討厭這一點。"是的,那個時代的女性尤其是出身貧窮的女性最好的出路就是嫁給一個有錢人,女人被認為就應當是感性的產物,這實際上剝奪了女人可以擁有理性的力量。

電影並沒有將過多的筆墨著力於描繪主人公曲折的愛情故事,而是聚焦於女性內心情感的轉變,而這種轉變便是女性的成長史。Joe對愛情態度的轉變實際上並非是對婚姻的妥協,而是她學會了如何認清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當年她拒絕Laurie除了對婚姻束縛的恐懼更多的是出自她並非真正愛著Laurie,教授的出現讓她徹悟了愛情的真諦不在於束縛而在於解脫,它並非是女人從此所屬了另一個男人,而是兩個自由的個體打破孤獨相互擁抱在了一起。當一個女人無需通過不結婚來證實自己的獨立時,這才是真的獨立,因為即便是在婚姻中,她依舊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Amy同樣也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但她並未像Joe一樣從一開始便有了正確的愛情觀,面對自己不愛卻十分富有的弗雷德的求婚,她也曾想過就這樣屈服於命運的安排。電影中有一段她與Laurie激烈的辯白,她明白婚姻也不過是類似經濟的交易,而當Laurie說出詩人不會這樣認為時,她回答道:"我不是一個詩人,只是一個女人。"詩人是愛情、浪漫與自由,女人是男人的物品、消費時代的犧牲、金錢面前的弱者,一場並非相愛卻足夠富有的婚姻如同一場交易,她最終拒絕了弗雷德的求婚,因為她從Laurie身上才看到自己想要的愛。

而姐妹裡最漂亮、舞會裡最耀眼的Meg最終嫁給了一個並不富有的家庭教師,電影對女性的關懷在Meg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當有理想追求的Joe希望帶著Meg一起走,想讓她成為耀眼的舞臺演員時,她只想嫁給男人相夫教子。我們不能否認有些女性的夢想就是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電影沒有對二者理想的不同做出道德制高點上的優劣判斷,而是溫和地展露一種人文主義情懷,遠方與苟且並非對立,而是兩種不同的人生追求。社會不能逼迫任何一個女性在家固守,也不能強求任何一個女性去追逐遠大理想,正因為我們尋求人格的多元,所以不能裁判理想的等級。

生為女人,這並非原罪

Joe說:"我要走自己的路。"但連最開始她都不敢與出版社透露作品就是自己寫的,而是謊稱是朋友所作。十九世紀的美國社會給與女性的機會少得可憐,各個行業幾乎都被男性所壟斷,Joe說:"成為未婚女性的唯一方式是富有,但對於女人來說賺錢的方法很少。"男權社會通過剝奪女性的社會地位將她們囿於家庭內部環境,但我們從這一群"小婦人"身上看到了女性的光與熱。

電影並沒有像《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簡愛》那樣描繪階級地位的矛盾與貧富差距的影響,它將這群女孩置身於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去除外部客觀激烈的矛盾的展現使我們更好地看到女性本身的力量,它讓我們看到女性自主意識下的選擇。

母親教她們如何去愛人,如何施展善意,自家貧窮卻依舊將聖誕節的早餐分享給了更為貧困的家庭,作為一個母親並未向女孩們灌輸任何要嫁給富人的思想。片子裡沒有任何一個反派,Laurie的爺爺甚至與Beth成了忘年交。十九世紀的美國內戰讓全國都陷入恐慌之中,而這一隅小婦人的天地讓我們看到了現世的溫淡。

Joe將她們的成長寫成了書,雖自我斷言這樣的瑣碎沒有人喜歡看,但Amy說,正是因為有人寫才會使得它重要,Joe的書最終得以出版,這些小婦人的故事將被千千萬萬個別的小婦人所瀏覽。德·拉巴爾說:"凡是男人寫女人的東西都是值得懷疑的,因為他們既是法官又是當事人。"Joe身為一個女人,她由一開始屈從於出版社不敢構建自己真實想法的故事,到將女人的故事寫給所有人看,這無疑是一種對女性的肯定。

Joe曾表達自己因是女性身份而遺憾,但我想最後她一定沒有了這個念頭,因為女性力量的上的相對柔弱並不代表意志的薄弱,我們從《小婦人》裡看到她們的堅韌,這樣的精神力量是無關乎性別的。

相關焦點

  • 關於女性成長的4部電影:提升氣質與情商,每一部都百看不厭
    文|甜沫你最近看電影了嗎?今天為大家推薦4部我愛看的電影,每一部都值得女孩們去品味。年齡越大就越體會到:成長是一輩子的事,只要你想改變,事事可成長,時時能成長。這4部電影的女主角及她們的奮鬥故事,或許會在不經意間給你啟發。
  • 電影《小婦人》:女性的困惑與抉擇,捨棄與爭取
    路易莎·梅·奧爾科特這段對話或許指涉了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寫作遭遇。出生於1832年的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從二十一歲開始發表詩歌和小說,以A.M.巴納特的筆名寫過不少驚險小說。直到1863年,出版商建議她寫一部「關於女孩子的書」,這便有了《小婦人》——一部取材自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生活經歷、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也是一部延續近兩個世紀、頌讚情感與家庭道德的經典小說。
  • 《小婦人》(2019):經典永不過時,冬日暖陽下的女性成長故事
    《小婦人》首次於1933年改編為電影,之後於1949年、1994年等不同時期均被數次改編搬上影幕,除此之外,《小婦人》還被改編成多部百老匯戲劇、一部音樂劇、一部芭蕾劇、一部歌劇、動畫片,可見大家對這部作品的喜愛。
  • 這部重現經典的女性電影到底有多美|《小婦人》影評
    前一段時間,有一部在國內外口碑爆棚、並獲得多項奧斯卡提名的電影《小婦人》在國內上映。這部作品改編自100多年前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同名小說。原著《小婦人》不僅當年風靡一時,在之後100多年的時間裡,也是經久不衰,數次被搬上大銀幕和舞臺,也被美國教育協會列為100本學生必讀書目之一。
  • 《小婦人》無疑是近年來最深刻、最感人的女性電影之一
    《小婦人》是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美國家庭劇情片,由格蕾塔·葛韋格執導,西爾莎·羅南、艾瑪·沃特森、弗洛倫斯·皮尤主演。蒂莫西·查拉梅特和蘿拉·鄧恩,改編自美國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小說《小婦人》。講述了內戰時期一個家庭中性格迥異的四姐妹的日常生活。
  • 一部關於四個姐妹的故事,「小婦人」2019年版的電影你期待嗎
    這部電影改編自世界名著《小婦人》,由奧斯卡提名最佳導演的雷格塔·葛韋格指導,直擊當代女性的困惑。作為2020年頒獎季熱門影片,齊聚兩代神仙陣容,世紀大同框。金球獎最佳女主「伯德」小姐——西爾莎·羅南,與屢次提名的超人氣演員「甜茶」再度攜手,詮釋錯過的真愛。
  • 《小婦人》女孩不得不看的個人成長史,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正能量的作品很容易讓人反感,類似於雞湯式的文字,人們早已厭煩,奇怪的是,《小婦人》自從出版以來,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並且有多個電影版本。電影《小婦人》中,情節並不複雜,主要講述的是馬奇一家四姐妹的生活和成長的故事:她們性格迥異,都有著各自的夢想和追求,雖然生活總是未必盡如人意,但她們在互相幫助和勉勵之中逐漸成長,不斷完善自己,看清楚自己內心真正的所求,並且最終收穫各自的美好人生。
  • 從《伯德小姐》到《小婦人》,甜茶證明自己適合出演女性主題電影
    很多人時常會走入這樣一個誤區,他們認為在女性為主題的電影中,可能會沒有男主角,或者說男演員的戲份非常少。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在女性為主題的電影中,男一號通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戲份不會少,而且每一個動作都關係到劇情的變化。甜茶就是這麼一位適合在女性主題電影中飾演男主角的年輕男演員。
  • 最新電影《小婦人》,和諧善良、獨立有愛的女性
    我挺喜歡看這部電影的,看完之後都有想看小說的衝動了。《小婦人》這部電影裡面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馬奇家的四個姐妹在清貧的家庭中有愛的成長的故事。他們的親情、愛情、學業、職業、生老、病死,這些是我們都要經歷的人生。
  • 《小婦人》背後,一代代女性的永恆問題
    在其誕生至今的一百多年時間裡,無數女性以這本小說作為自己的啟蒙閱讀,又有無數電影作品演繹這個關於親情和成長的女性故事。是什麼讓《小婦人》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力?如今的女性,又能從這部經典作品中獲得怎樣的啟發?
  • 七夕適合情侶看的6部電影,一部比一部高甜!
    男主林格(李鴻其飾演)和女主邱倩(李一桐飾演)本是一對戀人,愛到情濃時,女主出了車禍,男主林格一個人痴情等待。在意外獲得穿越能力之後,為兌現自己的承諾,林格穿越過去,挽救愛情,卻被命運捉弄始終得不到圓滿。
  • 《小婦人》:女性價值探討的當代性
    誕生於19世紀40年代,美國第一次婦女運動時期的小說《小婦人》曾六度被改編為電影。影片講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一個普通家庭的四姐妹,在尋找真愛和理想時,由女孩逐漸成長為女人的故事。四姐妹自我意識的不斷覺醒,展現出迥異於當時社會主流觀念的價值觀,迄今仍能引發共鳴。8月25日,2019版《小婦人》在國內上映。本片除了豪華的明星陣容和2020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項的看點,關於女性價值探討的當代性也值得一看。
  • 豆瓣8.1分愛情片,升級美國版傾城之戀,《小婦人》姐妹花成長記
    從書籍到戲劇,再到電影,《小婦人》的故事是那些不斷被改編的故事之一,這並不是一件壞事,更令人開心的是,很明顯這部改編電影是為了適應現代社會而更新了的,我相信2019年版的《小婦人》值得你花時間去看。這些年輕女性都在努力尋找一個可以愛的男人,並發現什麼是真正的愛,她們努力成為比她們成長過程更偉大的人。隨著影片的繼續,我們進入了非常情緒化的掙扎,這個故事有相當多的深度。失去和關係讓這部電影在情感上與觀眾產生共鳴,我相信對角色的關照是這部電影如此成功的原因。
  • 《小婦人》正在上映,盤點10個讓你愛上《小婦人》的理由
    較前幾版不同,新版更顯時代氣息,影片通過導演格雷塔.葛偉格的全新解讀,直擊當代女性成長中的各種困惑。這部電影值得每個女性去看,通過和作者路易莎·梅·奧爾科特跨越一個世紀的對話,或許每個人都會尋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答案。故事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馬奇家四姐妹的成長經歷。
  • 《小婦人》:成長和友誼的敘事並非只是男性的特權
    《小婦人》是一部享譽世界一百五十多年的女性成長小說,作家路易莎根據個人經歷講述了一個美國南北戰爭背景下四姐妹的成長故事。《小婦人》有眾多影視改編版本,在新版之前,美國本土改編電影就有1933年、1949年、1994年三個版本。與前幾個版本截然不同,格雷塔·葛韋格執導的2019版本採用了創新性的非線性敘事。
  • 奧斯卡巨獻《小婦人》原著珍藏本來襲:關於女孩與長大,你該知道的...
    《小婦人》由此成為美國文學的經典著作。一個多世紀過去了,這本書的光彩未有稍減,它仍然像一塊巨大的磁石,牢牢地將一代人與另一代人聯繫起來,它用無限溫馨甜美的家庭生活打動著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 (《小婦人》電影畫面,吳波翻拍) 《小婦人》是一部非常適宜影視化的作品,近100年來改編25次,平均每4年推出一部同名影視作品。
  • 《花木蘭》導演將翻拍三項奧斯卡提名電影,或成下一部「小婦人」
    這種再創作的形式,被Vlessing總結為——該影片或成為下一部「小婦人」。因為《小婦人》也是一部改編自小說,並且被拍了幾個版本的影片,這兩部類型差不多電影的導演,還都是新時代的女性電影人代表,所以這部新版《美麗的廢墟》,有可能成為下一部「小婦人」。安布林正在重新與尼爾街製作公司合作,拍攝這部改編自電影的書,由薩姆·門德斯出品。
  • 從新版電影《小婦人》看19世紀女性故事的當代重述
    在這個狡猾的結局裡,經典向當下重新敞開了  ——從新版電影《小婦人》看19世紀女性故事的當代重述  劉起  ◆路易莎·梅·奧爾科特於1868年出版的小說《小婦人》,在150年之後依然是一部深受喜愛的經典之作,其持久不衰的吸引力,不僅僅來自於某種「甜蜜與光明」的迷人特質(海明威語),也來自這部作品中超越時代的、更複雜與更微妙的女性主題
  • 《小婦人》為何成為打動無數女性的成長經典?
    正在熱映的電影《小婦人》根據美國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同名小說改編。其中,西爾莎·羅南扮演的二女兒喬,自由獨立,渴望成為作家;她抗拒戀愛和結婚,因為這會讓她變得不「獨立」。在成長過程中,喬和姐妹們一起經歷了各個時代的女孩子都會面對的種種:理智與感情的衝突,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而不論遇到何種困境,她們都堅持著對自我的要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 《小婦人》背後的永恆問題:一代代女性,如何在婚姻之外尋找自由?
    該片的導演是曾執導過《伯德小姐》的格蕾塔·葛韋格(Greta Gerwig),她也是近年來好萊塢比較重要的女性導演之一,既往的生活和作品中無不體現出一種強烈的當代女性主義關照,以至於很多人一開始並不理解她為何要執導一部「古裝劇」。新版《小婦人》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