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陽熱乾麵
信陽熱乾麵這一特色小吃最早從江城武漢傳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根據信陽本地人的飲食習慣和特點,吸取精華,逐漸演變,風味獨樹一幟,已成為信陽早餐主打食品,吃後讓人回味無窮。信陽熱乾麵又分為信陽市區熱乾麵和羊山紅油熱乾麵。(詳情見《青春信陽》今日頭條和7月3日刊)
2、 信陽南灣魚
南灣湖水質好、無汙染,所產南灣魚不僅肉鮮味美,而且微量元素含量多,營養高,是備受歡迎的保健珍品,素有「花鰱美在腹,味在頭」之說。目前已商標註冊,是省內外知名品牌。南灣魚做法很多:燉湯、炒燜、塊魚、魚丸子、醃製、筒鮮魚等等。到信陽,當家菜,必有南灣魚。
3、 信陽石涼粉
一方水土一方飲食。石涼粉是天然植物做出來的夏季消暑食品,具有無色無味的口感,是信陽最本土的小吃。該食物深受信陽人的喜愛,老少皆宜。其傳統製作方法不好掌握,經技術改進,現直接可以用「冰老頭」石涼粉原料直接衝調,具有健康、方便、簡單、衛生等特點,很多信陽人都會自製石涼粉。
4、信陽板慄
信陽栽培板慄的歷史悠久。信陽板慄個大、肉嫩、皮薄、味甜、色澤鮮豔、顆粒飽滿,果肉含糖量高、品質優良、香甜可口而深受喜愛,適於作糖炒慄子。除炒食外,可生食、烘食或可磨成慄粉,做各種糕點,也可做烹調材料。 產於羅山、商城兩縣的油慄個小、皮薄、肉厚、香味獨特,不易生蟲,便於儲運,頗受消費者的青睞。
5、 信陽餈粑
「殺年豬,做米酒,打餈粑,醃臘肉!」打餈粑是信陽地區流行的年俗, 餈粑為信陽傳統名吃,是信陽老百姓過年家家戶戶必備的食品之一。主要產地有商城、新縣、潢川、光山等地。餈粑可烤,可煮,可煎,可炸,尤其是春節期間,親朋好友來訪,最好的見面禮便是煮上一碗荷包蛋餈粑。若將餈粑包上各種餡料,油炸烤煎,風味更加獨特鮮美。
6、 潢川貢面
潢川貢面,史稱"光州貢面",為潢川傳統工藝食品,於2013年被授予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始於唐代,因其「奪魁九州、風銷華夏」而成為進貢朝廷的宮廷面。面細如絲,光澤如銀,清馨襲人,絕妙之處在貢面雖細,但皆空心,呈細管狀,工藝之精巧令人讚嘆不已。潢川貢面下鍋就熟,久不粘湯。清水下,爽利可口;兌湯下,鮮美無比。營養價值高且易於消化。潢川貢面已收入《中國名食錄》。
7、 潢川粉皮
潢川粉皮以綠豆或豌豆粉為原料用清水攪拌均勻,放入銅或鐵的沸水盆裡攪動,直至凝固,再將盆移置於冷水中,取出即成。潢川粉皮光亮柔軟,摺疊不破,久煮不爛,清香爽口。可根據個人口味加料涼調下酒,又可與肉湯搭配,如滑肉粉皮湯、拆骨肉粉皮湯等,口感好且有營養。
8、 潢川胡辣湯
潢川縣胡辣湯味道獨特,是潢川早餐中常見的湯類小吃,跟河南北方的胡辣湯有很大差異,跟信陽市內其他地區也是很不一樣。常見於街上的早點攤點,常配以小籠包、千層餅、熱乾麵等,其特點是微辣,營養豐富,味道上口,回味無窮,令人慾罷不能。
9、 黃崗魚湯
潢川縣黃寺崗鎮水源豐富,水質優良,隨著漁業資源的逐步豐富,以原黃崗老廚師張德富為首,研究和改進黃崗本地魚的做法,最推出了今天人們熟悉的「黃崗魚湯」。「黃崗魚湯」用料以無汙染深井地下水和自然生長的野生「胖頭魚」為主,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食而不膩、健腦提神,適合不同人群食用。
10、 高樁饃
高樁饃又名「千層糕」,起於宋代。以麵粉為主料,經過發酵後,用手反覆揉搓成形,再置入蒸蘢內蒸薰而成,俗稱蒸饃。形似蒙古包,色如雪,白而光亮,軟似棉,耐嚼微甜,皮薄如紙,內瓤硬而有層次,聞之清香,食之爽口,為宴客的主食。
11、 固始鵝塊
固始鵝多次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十大綠色食品」。固始鵝塊,是指以原產固始縣的鵝為原材料,經過特殊的烹飪過程而做成的一道特色地方菜。口味偏辣,湯色鮮美,肉質鮮嫩,食而不膩,老少皆宜。鵝塊高湯是煮(下)掛麵最佳湯料,長期食用,具有養生保健之功效。
12、羅山大腸湯
羅山大腸湯是羅山縣的傳統名吃,屬於豫南名小吃,是河南特色小吃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主要由豬大腸、豆腐、豬血及各種滷藥配以調料、辣椒燉製而成,加以荊芥或小蒜苗,湯色乳白、味道香醇,口感肥厚,也可以另配千張、豆皮、黃豆芽,一瓶啤酒或一碗米飯,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13、 商城筒鮮魚
筒鮮魚為商城地方風味名菜,為民間喜食。入冬時節,將鮮魚刮鱗去髒,洗淨瀝乾後切成塊狀,拌入適量食鹽裝進鮮毛竹筒內,密封置於陰涼處。月餘後取出,以清湯加佐料煮沸食用,肉質鮮嫩、竹香中略帶腐乳味,別具一格。後因鮮毛竹緊缺,民間多改以陶製壇罐作容器,味稍遜。
14、 商城麻鴨
商城麻鴨生長在灌河兩岸,優越自然地理環境,加上長期品種進化,不僅生長快而且肉質好,用溫火燉出的鴨湯,清、香、甜、可口,堪稱一絕。商城麻鴨的肉、蛋都具有清熱瀉火功效,效果明顯,所以得名「藥鴨」。商城麻鴨生產的肉、蛋屬綠色食品,加之它的肉質細嫩,高蛋白、低脂肪,已成為城鄉居民首選的食品。
15、息縣面炕雞
「面炕雞」是息縣有名的特色美食。用麵粉、雞蛋、澱粉和成糊狀,將雞塊裹勻,用小火炕至兩面焦黃,加水加料,用中火燉至香味撲鼻即可。面炕雞肉嫩而香,湯更是香味濃。
16、油酥火燒
息縣油酥火燒又名「油酥饃」,是風味小吃中的佳品。油酥火燒以麵粉為主料,摻和生豬油、香油、蔥花、食鹽等佐料,於鐵鏊烙制加火燒而成。其製作工藝獨特,操作方法古老,風味別具一格。《中國名食指南》一書記載:「息縣油酥火燒為名小吃,其外形橢圓,細絲盤繞,色澤鮮豔,拿起即碎,酥脆甜香,十分可口。」
17、新縣方糕
正宗的新縣方糕原產地在新縣廣宮。方糕主要配料有芝麻、花生、糯米、白糖,經炒、磨、蒸等工序,成型切成四方塊狀,用白紙包裝。新縣方糕鬆軟柔韌、不粘牙、油而不膩、香甜可口、營養豐富、老小皆宜且價廉物美。2009年 「新縣方糕」列入信陽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工藝類保護名錄。
18、新縣清香豆麵湯
清香豆麵湯,是新縣的特色食品,味道清淡、營養健康。一般選用綠葉蔬菜,如紅薯葉、茼蒿、菠菜、油菜、生菜等。可選小配菜彌補口味的清淡,如蝦醬。新縣清香豆麵湯,薄而透明的寬麵條,脆綠清新的蔬菜葉;吃到嘴裡,滑溜溜中滲透著豆面的清香和蔬菜的原味,清清爽爽,很適合夏日食用。
19、光山四大名菜
光山四大名菜:「香椿炒雞蛋」、「臘肉燉黃鱔」、「泥鰍拱大蒜」、「王八下滷罐」。香椿炒雞蛋,味香營養;臘肉燉黃鱔,肉嫩湯鮮;泥鰍拱大蒜,蒜香肉鮮;王八下滷罐,鮮嫩味美。這四道菜為光山傳統名菜,因天然而美味,因營養豐富而富有藥用價值。
20、潑陂河「三大盆」
潑陂河「三大盆」是光山地方美食的精品,在豫南美食文化中獨樹一幟。 潑陂河「三大盆」包括「臘肉炒黃膳」、「麻辣小龍蝦」、「醬炒王八」三道招牌菜。光山縣潑陂河鎮做法地道,味道獨特,用三個大盆裝盛,獨顯農家粗獷,鄉土氣息濃厚,故得「潑陂河三大盆」之響稱。三大盆,三大味,而又三大不同。盆盆入口難忘,吸引了八方食客前往探芳,品後則讚不絕口。
信陽飲食文化,這些年來,一直默默地傳承著信陽人低調、勤勞、厚重、堅韌、善於打拼的精神,給遠在異鄉的遊子們一份份濃濃地寄託和念想!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再提及信陽,會把信陽各地的美食看作河南飲食文化的名片;也許有一天,信陽飲食文化,會被列入「非遺」而載入史冊,那一天才是信陽人的驕傲和自豪!
(《青春信陽》2014.01.27、01.29 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