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非常可商院
撰文 | 君君
排版 | Laura
圖片 | 網絡
全文 | 2302字
現在細想一下我們經常吃的麵包種類,有歐包、軟歐包、日式麵包等等,反而中國傳統的「手撕老麵包」常常只能在街頭小巷找到,成了一種「兒時的回憶」。
其實對於整個亞洲而言,麵包都算舶來品,而日式麵包則可算作亞洲麵包的發源地,但日本麵包的突飛猛進也僅僅是在近百年裡。那麼日式麵包又是如何在悄無聲息中就佔領了「麵包市場」的呢?
第一階段—— 1543 年,葡萄牙人在長崎靠岸,西洋文化和麵包一起,隨著鐵炮進入了日本。但隨著閉關鎖國的政策使得麵包又在日本消失了一段時間。大約 1549 年,發酵麵包隨著西班牙傳教士一起再次進入了日本的領土。
到了江戶時代,為了抵禦外敵侵略,德川幕府命令伊豆韮山的官員江川太郎左衛門(在日本被稱為麵包之父)為了降低煮飯產生煙火從而被敵人發現的危險,製作了易攜帶的軍糧麵包。如今,如果你去伊豆韮山旅遊,還能買到這款「麵包祖先的麵包」。
明治時代,日本才算有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麵包。
1945 年:世界大戰結束,日本進入糧荒時期,改善國民營養成為首要目標,面制食品的生產 和消費得到大力提倡和鼓勵。當時學校的配餐中都是使用麵包,由此麵包迅速在日本普及。這一 舉措也使得麵包走進孩子們的飲食習慣,麵包也走向國民化。
1954 年:法國麵包大師雷蒙卡爾維來到日本,開辦法國麵包的知識普及會。
1966 年:都恩克南青山店開業 法式麵包風潮興起 而日本人本著把任何事情都做到極致的變態鑽研精神,在短短幾十年間,就在歐式麵包的基礎上 開闢出了自己的「日式麵包」,並風靡全球。
日本所信仰的精神中不缺少的則是「匠人精神」。
紮實的理論基礎和技術,為麵包在日本的平穩發展提供了堅實後盾。竹谷光司老爺子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日本人忠實地傳承著從法國人那裡學來的技藝,所以,日本的法式麵包曾一度比法國本土的更為好吃。」
除了將紮實的技術進行傳承,很多麵包老師一生都在對麵包進行研究,以最具代表性的日本麵包技術研究所 JIB 為例,在幾十年裡其都將麵包作為一門科學認真對待,並進行無止境地探索。
日本每年大約有 40 場左右以麵包為主的活動。
與此同時,日本麵包企業聯合發力,共同推波助瀾,日本許多地區會每年舉報盛大的麵包節パンの祭典,帶動消費者了解麵包,愛上麵包。
同時還有每年會舉辦數次「青山麵包節」,靜岡縣的伊豆每年舉辦的「麵包始祖的麵包節」,影響力甚廣的世田谷區麵包大集。這些高頻次的、點點滴滴滲都入人們生活的麵包活動,也把麵包以及麵包文化感染給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
日本人在對待麵包上不僅忠實的守護著老一輩的技藝與經驗,也非常注重「創新」二字。自明治維新開始,木村屋研發了紅豆包,第三代的店主木村伊四郎又開發出了果醬麵包;1901 年,新宿中村屋創始人相馬愛藏在泡芙中獲得靈感並做出了奶油麵包;1927 年,名花堂(現名為 Cattlea) 開創了咖喱麵包;1950 年,東京野澤屋(野澤屋)聽取客人想法製作出炒麵麵包。
所以日式麵包風靡全國的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則是日本人在麵包上的不斷研究,跳脫出固有的模板。就如 JIB 井上好文所長所說:「如果因為『前輩是這麼教我的』而停止自己的思考,是做不出什麼好吃的麵包的。」
日本人不僅在麵包種類上進行改良創新,在技術上也同樣探索不止。1999 年,敷島麵包股份公司對當時已被認為無法再進行技術革新的吐司麵包用湯種法進行了改良,研發出超熟吐司。如今,這一產品及相關產品每年為該公司帶來約 400 億日元的收入。
此外,隨著日本老齡化的加重,日本人又根據老人牙口不好、走動不便等的現實因素,開發出了「生土 司」的概念,這一概念直接改變了日本人吃土司的習慣,從二次加工變成了直接食用。
這樣一種易咀嚼、美味、對胃負擔小、隨處可買的生土司,也為麵包品類的價格差異化發展提供了成功範例。如今單乃が美一個生吐司品牌,每天可售出 80,000 多條生吐司。
如今日本的麵包市場已經穩定,但也意味著瓶頸期的出現。反觀我國的麵包市場,尚有諸多不足,但擁有市場大、人口多、消費基礎大這樣的優勢,如果能沉下心來好好的穩固麵包理論與技藝,研發自己的特色麵包,那麼中國的麵包市場一定非常值得期待。
胖虎打麵團
地址:望福街 22 號
招牌:可頌/螺旋卷/夢之力土司
胖虎打麵團算是成都麵包屆的網紅,第一家在桐梓林,後來又在望福街開了二店。一般下午5點之後去什麼也都不剩了,可見食客對它的喜愛程度。
Hibake【郭中原の店】
地址:望平濱河路30號
招牌:鹽可頌/芋泥大鼓/日式紅豆黃油包/牛奶土司
這家是Hibake 旗下秉承匠人之心做專一售賣日式麵包的專門店,名字裡的郭中原大師傅就來自於臺灣高雄烘焙世家,家族三代人都醉心於手工麵包的製作和傳承, 店裡全部使用日本麵粉、進口原料,所有餡料堅持純手工熬製,拒絕成品餡料。即使是連鎖店,也堅持當天打面,作最新鮮和真心的麵包。
GO GO BAKERY【有理想麵包店】
地址:馬鞍南街8 號3 棟119 號
招牌:芋泥鹹蛋黃肉鬆三明治/日式小米包/墨魚芝士肉鬆/奶油蘑菇大鼓
這也是一家很有態度的麵包店,隱藏在曹家巷的一個家社區小店,顧客大多是附近的租客,當然也有跨越幾個城區也要買到的好吃嘴。下午兩點,麵包已經賣得七七八八。有理想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日式麵包店,因為顧客更喜歡口感更柔軟的麵包,才從無糖無油的歐包轉為了日式小麵包,並推出了一款「日式小米麵包」,沒想到倍受喜愛,有些顧客經常十幾、二十個的買。
而且最難得的是,GO GO BAKERY 在做新品研發的時候都會嚴格控制熱量,還會在價籤上標註出每款麵包的熱量和使用麵粉, 熱量最高也不過 200 多卡,相比其他動不動七八百的歐包,這個熱量真的讓麵包愛好者感動到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