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攝影師展出一組晚清上色照,格格妝容太辣眼,別被電視劇騙了

2021-01-08 騰訊網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

時間對於人來說有兩面性,站在現在看未來,似乎非常的漫長。而站在現在回望過去,卻好似一眨眼的功夫而已。而要記錄匆匆而過的時光,除了我們頭腦的記憶外,便只有攝影了。不過在百年以前,我們能看到的都是灰濛濛的黑白照,少有清晰的彩色照存在。在2008年,法國博物館卻展出了一組晚清老照片,驚豔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賞者。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拍攝這組彩色老照片的人。他的名字叫阿爾伯特·卡恩,是一位阿爾薩斯出生的法國猶太人。早年間,卡恩依靠投資南非黃金和寶石礦山,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甚至可以說這筆投資讓他成為了歐洲首屈一指的富豪。之後卡恩開設了自己的銀行,並且參與發行國際公債,把錢大量的花費在了公益事業上。

1908年他做了一個影響重大的決定,卡恩在工作之餘,非常喜歡攝影。因此他投入了大筆的至今,僱傭大量的攝影師在世界各地,使用當時最先進的彩色攝影技術,拍攝和記錄各國的民俗風光,在二十多年時間裡,總共拍攝了七萬兩千餘張彩色照片,為整個世界人民了解二十世紀初葉的歷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然,卡恩也來到過中國,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清朝末年,處於歷史上的關鍵轉折時期,古老的文化根基在戰爭中遭到了動搖,比如說這座曾經有著「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先後在1860年和1900年遭到了列強的洗劫的破壞。

這座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的巨型園林,在大火中被燒為了廢墟,只有極少數的建築保存了下來。比如這棟融合了中西方建築風格的「樓船」,便是其中之一,僅僅從這一處美輪美奐的建築中,便能窺探圓明園曾經是多麼的富麗堂皇。

我們也可以從這些彩色的照片中,更詳細的了解一百年前中國的風土人情。比如說清朝貴族們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這張老照片中,是一位清朝格格與三名丫鬟的照片。右手邊第二個,穿著華麗的就是這位格格。不過這位格格的妝容實在是令人不敢苟同,甚至可以說有些辣眼睛,膽小的晚上看了恐怕還會做噩夢,至少得塗了一盒子粉才能塗的這麼白吧?

其實不僅是格格,在老照片中清朝的皇妃們基本上就沒有幾個好看的,和電視劇裡演的可謂是大相逕庭。除了人物以外,清朝時期的房屋以及大街上的裝飾風格也與大多數人印象中的有很大差別。這張照片中條幅居然是懸掛在一個很奇怪的柱子上,現如今幾乎已經看不到了,可見百年前與百年後,在生活和文化特色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這些彩色老照片都非常的珍貴,卡恩為了這七萬兩千餘張彩色照片也是耗盡了幾乎所有的家產,最終因為資金短缺才不得不喊停的,儘管當時很多人看來他是在做「傻」事,可是現如今來看卡恩所做的無疑是一件偉大的壯舉。

相關焦點

  • 法國攝影師展出一組晚清彩照,格格跟電視劇截然不同,妝容太辣眼
    雖然這種說法不太準備,但開啟了色彩照片的研究,1860年英國麥斯威爾,採用三原色之紅、綠、藍分別進行攝影,再用重疊放影的方式,成現彩色影像,他也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在一百多年之後,一個法國人又拍下了中國第一張彩色照片。
  • 百年前,法國攝影師拍下一組真實的晚清舊照,你看完是什麼感受?
    ,而晚清窮人們的生活卻進入了阿爾伯特·卡恩的《地球檔案》。 1903年,一個名為《地球檔案》的計劃展開了,他僱傭了10多名攝影師,資助他們前往世界各地,而阿爾伯特·卡恩只需要他們拍下全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作為專業的攝影師,他們也懂得照片的含義,十幾個人帶著助手,扛著沉重的玻璃幹板底片出發了。
  • 法國人拍攝百年前真實的晚清,妃子妝容太辣眼,和螢屏上完全不同
    電視劇裡面的清朝妃子使得大家對於清朝妃子的容貌產生了極大的幻想,不過電視劇畢竟是一種文藝作品,其距離現實差距還是很大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法國人拍攝百年前真實的晚清,妃子妝容太辣眼,和螢屏上完全不同。我們都知道,清朝的整個審美體系是跟其他朝代的審美是不一樣的,因為清朝舉行了「剃髮易服」,把當時人的服裝和審美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變。
  • 外國人鏡頭下真實的晚清皇妃,妃子妝容太辣眼,古裝劇也拍不出
    照相機由德國畫家達蓋勒於1830年發明,1846年由法國人儒勒·依蒂耶傳入中國,中國最開始用照相機的是皇宮裡的人,北京等口岸城市還開辦了照相館。晚清對外開放之後,很多外國人帶著照相機來到中國,我們能從他們的鏡頭裡親眼去看看晚清的樣子。
  • 滿清格格、貴婦長啥樣?別再被清宮劇騙了,這組照片揭露真實皇族
    一張張老照片,一段段過去的歷史,不同於如今各種美顏相機以及強大的"PS"技術,百年前的老照片或許看上去不太清晰,攝影技巧也不過關,但拍攝出來的內容都是實打實的,今天就給大家看一組晚清貴女們的老照片,揭露最真實的滿清皇族,讓你們直到那些格格、貴婦到底長啥樣,別再被清宮劇中光鮮亮麗的旗裝美人給騙了。
  • 清朝帶刀侍衛的真實樣子老照片,別被電視劇中的樣子騙了!
    文/清朝帶刀侍衛的真實樣子老照片,別被電視劇中的樣子騙了! 大家好,我是小編,每天為各位看官更新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各位。清朝帶刀侍衛的真實樣子老照片,別被電視劇中的樣子騙了! 清末皇家護陵侍衛,守護著空空蕩蕩的皇陵,可以看到這個皇陵已經雜草叢生,實際上這個時候的清朝已經搖搖欲墜,馬上就要崩塌了,而侍衛卻還衷心的履行自己的職責!
  • 老照片還原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的真實容貌,不得不承認她真的很美
    老照片還原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的真實容貌,不得不承認她真的很美 身為家中長女,人稱大格格或王大姑娘,王敏彤還是末代皇帝溥儀皇后婉容的表妹。現在一組老照片還原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的真實容貌,不得不承認她真的很美。
  • 法國攝影師鏡頭下的晚清滿族女子,穿扮精緻,圖九新娘眼神憂鬱
    法國攝影師鏡頭下的晚清滿族女子:手執摺扇的滿族婦人,一旁的瓷器應該值不少錢吧! 法國攝影師鏡頭下的晚清滿族女子:正襟端坐的滿族婦人
  • 晚清格格真實容貌:長得確實漂亮,圖6是穿和服的川島芳子
    格格是滿清貴族千金的稱呼,記得以前有個《還珠格格》風靡一時,結果弄得後來的全國都對格格這個群體十分羨慕了。影視作品的格格都生得花容月貌,而且穿著漂亮的綾羅綢緞,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謂都是傳說中的白富美。不過那些畢竟只是電視劇裡的劇情,歷史上的格格們真的如紫微、小燕子那麼好看嗎?
  • 一小區建成「山寨巴黎」引爭議 法國攝影師拍對比照
    一小區建成「山寨巴黎」引爭議 法國攝影師拍對比照 2018-02-13 03:24:03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晚清旗人貴族女子老照片:相貌絕美的原配福晉,珠圓玉潤的格格!
    圖為一組晚清時期的旗人貴族女子老照片,眾所周知清朝時期的八旗子弟受朝廷贍養,他們無需勞作每個月就可以領取大筆俸祿。即便是旗人家族的女眷,其生活亦是比一般人要優渥了很多。
  • 清宮戲都是騙人的,這才是真實的晚清老照片,圖5開「寶馬」的大清格格
    圖1:土灶臺生火做飯的男子。常年的風吹日曬使其皮膚黝黑鋥亮。 圖2:晚清時期北京街頭的一個場景,很多人都在遊逛,一個貴婦與她的友人在街頭遊玩的場景被拍下,她的回眸很有意境,雖然人不是特別的美麗。
  • 清朝的公主格格真實容貌長這樣,別再被電視劇欺騙了!
    清朝晚期,照相技術已經流傳到我國,但是照相機屬於非常珍貴的奢侈品,尋常百姓難以擁有,只有上層統治者才有機會留下自己的影像,當時不僅後宮嬪妃們熱衷拍照,晚清的公主和格格也拍了很多照片,所以我們如今才能一睹芳容。
  •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這才是清朝真實的格格公主,第5個是婉容的生母
    清代有不少公主格格,在老照片裡留下了她們存在過的痕跡。在一流的照片裡面,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每個公主都有每個公主的樣貌,有的氣質高雅,有的美貌無雙,也有的,長得不是那麼周正。不過從這些老照片來看,這些女孩子們在當時也算是京派王公貴女的代表了。
  • 法國攝影師拍的百年前大清,滿族女子確實漂亮,和影視劇截然不同
    那麼再來看看法國攝影師所拍攝的百年前的大清,滿族女子確實漂亮,和影視劇截然不同。這位法國攝影師名叫阿爾伯特·卡恩(Albert Kahn),在1909年時,阿爾伯特·卡恩與他的助手一同來到過中國,當時慈禧太后剛剛去世,清朝廷風雲驟變,不過阿爾伯特·卡恩對於政治並不感興趣,也只短暫地在中國待過,拍攝下了一些人物照片。
  • 清末彩色人物肖像:再現清代女子真實樣貌,別被電視劇給騙了
    今天選取的照片來自於奧地利攝影師馮·萊蒙德,在中國期間,拍攝了一組同治年間女性的照片,並經過後期上色處理。對我們了解清朝女性的衣著,首飾有很大的幫助。馮.萊蒙德出身於奧地利一個貴族家庭,曾擔任奧匈帝國軍官、外交官、記者等。到過亞洲許多地方。19世紀七十年代,他來到晚清時的中國,在廣東、上海等地拍下這些照片。
  • 她是晚清「最美」格格,痴戀溥儀45年終生不婚,每次表白都被拒
    電視連續劇和現實生活總有一些落差,比如電視劇中的格格全是顏值在線,而印象中晚清時期的攝像機拍下的格格,卻總是平淡無奇。這樣的對比,大家看照片的時候會有很深的體會。電視連續劇中的格格,顏值基本是這樣的:而晚清遺留下來的老照片,可能是妝發、衣著沒做好,加上不會擺造型,不知道如何放鬆身體,格格看起來神態非常緊繃,這樣的儀態很有可能降低顏值: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晚清時期沒有令人驚嘆的格格或宮妃。
  • 百年前,法國傳教士拍下的晚清彩照曝光,你看過之後是什麼感受?
    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通過文字去窺見一二,但是到了晚清,西方逐漸興起了拍照,一些外國人也在中國記錄下了晚清的世間百態。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百年前,法國傳教士拍攝的晚清彩照吧!清朝統治者主要推崇的是佛教,但是對道教並未全盤否決。在官方眼中,道教並不受重視,但是在民間,道教依舊是這群百姓心中的希望。
  • 有圖有真相,清朝格格妃子真的不好看
    1826年,法國人涅普斯發明了照相術。晚清時期,照相技術傳入中國,當時很多在中國旅居或傳教的外國人都喜歡用照相機記錄神秘的東方,所以現在我們能看到很多珍貴的清末民國初期的老照片。從這些老照片中,我們或許能對一百多年前的中國有不一樣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