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拍攝百年前真實的晚清,妃子妝容太辣眼,和螢屏上完全不同

2021-01-20 谷城淺說歷史

說起清朝,我們免不得想到清宮戲裡面一群一群花枝招展的妃子,許多觀眾甚至都在想:這樣做皇帝,哪怕是一年也好啊。電視劇裡面的清朝妃子使得大家對於清朝妃子的容貌產生了極大的幻想,不過電視劇畢竟是一種文藝作品,其距離現實差距還是很大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法國人拍攝百年前真實的晚清,妃子妝容太辣眼,和螢屏上完全不同。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整個審美體系是跟其他朝代的審美是不一樣的,因為清朝舉行了「剃髮易服」,把當時人的服裝和審美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最典型的就是清朝妃子的頭飾,與其他朝代的頭飾相比差別太大了。我們看電視劇裡面的清朝妃子當中的頭飾可能沒什麼感覺,但是看黑白老照片當中的妃子頭飾就會覺得——實在是太大了,非常不協調。

至於衣服,清朝的衣服除了形制上已經沒有了漢服的那種「長袖飄飄」的感覺之外,最大的問題是太「花哨」了。我們可以注意到的是,大多數在審美高度上很高的東西,它的顏色配比都是比較純淨的,像楚國的漆器,宋朝的瓷器,它們都是顏色比較純淨的。但是清朝可能是覺得顏色花哨一點兒好看些,不論是他們的琺瑯彩還是妃子的衣服,都是花花綠綠的。

這就給人造成一種「暴發戶」的感覺,因為顏色多了給人帶來的就不算美感了,而是一種雜亂無序和焦躁不安的感覺。當然,其實不論是頭飾還是衣服,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人才是最關鍵的。再醜的衣服,穿在美人身上,也會有天生麗質的感覺;再好的衣服,穿在醜人身上,也難以讓人覺得美麗。

出生於1870年的珍妃顯然就是那種人長得比較漂亮的。珍妃是光緒的妃子,為鑲紅旗人,她是當時清朝皇宮當中比較早接受西方思想的人之一,尤其喜歡照相,因此我們才得以看到她的真容。照片當中的珍妃倒確實比清宮劇裡的妃子都絲毫不遜色。她也因為容貌出眾、才華橫溢,備受光緒喜愛。不過她在24歲就死了,據說是因為慈禧的原因。

不過,像珍妃這種顏值,在清朝皇宮裡那就是天花板一般的存在,因為從現在流傳下來的清朝妃子的照片來看,清朝妃子的普遍顏值實在是有些抱歉。加上她們的那種「琺瑯彩」一般的化妝手段,照進照片裡的清朝妃子大部分人看了之後都只有四個字來形容——慘不忍睹。我們空說無憑,還是看照片說話吧。

比如說這位,不知道是因為相機反光的原因還是因為她在臉上抹了什麼粉的原因,反正整張臉都像是石膏板做成的一樣,寬大,而且絲毫沒有感情。而最能體現女人之神韻美的眼睛,在她這裡也比較尷尬。她像是近視眼一般,整個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同時還十分的嚴肅,不僅如此,她還把嘴翹了起來。

似乎是對於這次拍照十分的反感。同時她的衣服也顯得比較嚴實、侷促,沒有漢服的那種飄逸的感覺,反而是緊緊的裹在了身上。同時她身上的這種衣服的紋飾是左右對稱而且花紋特別多。但是她那種嚴肅、侷促的表情,使得她這些花紋增加了更多的緊張感和壓抑感,絲毫沒有女人輕快、柔美、靈秀的味道。

這一張照片比上面的那一張要照的全面一些,把妃子整個全身都拍了進去。她們的身邊似乎還站著2個太監——也許是兩個小丫環,但是她們長得真的很「李宇春」,完全看不出到底是「她們」還是「他們」。而從右邊數第二位妃子似乎還是抹了那種奇怪的粉作為自己的裝飾品——這慘白的顏色實在是太難看了,也不知道清朝皇帝們是怎麼受得了的。

同時我們還可以看看她們下身的裙子,質地好像很不錯,即使是在黑白照相機之下仍然有種閃閃發光的感覺。但是形制卻顯得特別的呆板,仿佛是一個會發光的木桶罩在身上一般,一點兒都不能體現出女性那種長裙飄飄的輕柔感。她們的表情也非常的呆板,似乎是木頭人定在了那裡一般。

看了這些清朝皇妃的老照片,我們其實真的應該對清朝皇帝表示佩服——他們居然能夠適應這樣的審美,這實在是一件難於登天的事情了。不過,話又說回來,要是看看清朝皇帝的「小辮子」,估計大家就會覺得:這些妃子和皇帝真的是絕配。老照片既是一種歷史記憶,也是一種歷史證據。

無論是怎樣去編改歷史,怎樣去編改歷史小說,都無法將這些真正見證歷史的老照片給改掉。從這些來照片當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貧窮的清朝,一個苦苦掙扎的民間和一個繁華奢侈的皇宮。這些東西,是無法篡改的。對這些老照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購買《你一定要知道的老照片》,記住歷史

相關焦點

  • 外國人鏡頭下真實的晚清皇妃,妃子妝容太辣眼,古裝劇也拍不出
    照相機由德國畫家達蓋勒於1830年發明,1846年由法國人儒勒·依蒂耶傳入中國,中國最開始用照相機的是皇宮裡的人,北京等口岸城市還開辦了照相館。晚清對外開放之後,很多外國人帶著照相機來到中國,我們能從他們的鏡頭裡親眼去看看晚清的樣子。
  • 法國攝影師展出一組晚清上色照,格格妝容太辣眼,別被電視劇騙了
    ——《莊子·知北遊》 時間對於人來說有兩面性,站在現在看未來,似乎非常的漫長。而站在現在回望過去,卻好似一眨眼的功夫而已。而要記錄匆匆而過的時光,除了我們頭腦的記憶外,便只有攝影了。不過在百年以前,我們能看到的都是灰濛濛的黑白照,少有清晰的彩色照存在。在2008年,法國博物館卻展出了一組晚清老照片,驚豔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賞者。
  • 法國攝影師展出一組晚清彩照,格格跟電視劇截然不同,妝容太辣眼
    雖然這種說法不太準備,但開啟了色彩照片的研究,1860年英國麥斯威爾,採用三原色之紅、綠、藍分別進行攝影,再用重疊放影的方式,成現彩色影像,他也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在一百多年之後,一個法國人又拍下了中國第一張彩色照片。
  • 法國攝影師拍的百年前大清,滿族女子確實漂亮,和影視劇截然不同
    有人曾利用AI程序修復了一部100年前的記錄了北京人日常的生活影片,大家在看後都感嘆到,原來100年前,大家的生活是這樣的,與自己所想像的、與影視劇中的生活場景完全不同。那麼再來看看法國攝影師所拍攝的百年前的大清,滿族女子確實漂亮,和影視劇截然不同。
  • 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百年前的窮人生活是這樣子,讓人心酸!
    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百年前的窮人生活是這樣子,讓人心酸!晚清窮苦人家,母親帶著孩子流落街頭,可能,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吧。 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婦女坐在地上眼光目視前方,臉上浮現出淡淡的憂傷,與她為伴、在她聲旁的是一隻母雞,生活艱辛貧苦。
  • 百年前,法國傳教士拍下的晚清彩照曝光,你看過之後是什麼感受?
    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通過文字去窺見一二,但是到了晚清,西方逐漸興起了拍照,一些外國人也在中國記錄下了晚清的世間百態。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百年前,法國傳教士拍攝的晚清彩照吧!清朝統治者主要推崇的是佛教,但是對道教並未全盤否決。在官方眼中,道教並不受重視,但是在民間,道教依舊是這群百姓心中的希望。
  • 百年前,法國攝影師拍下一組真實的晚清舊照,你看完是什麼感受?
    1822年,法國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清末時期照相技術也傳入我國,當時慈禧為了獲得西方列強的好感,還搞起了「照片外交」,那時候拍照是一個很奢侈的事,只有王公貴族才有這個條件
  • 【淑女·課堂】原來清朝的妃子那麼醜……說好的面容嬌好呢?
    宮廷劇不少看,裡面的妃子可是一個賽過一個美啊,但是最近經過小編考察,發現這個清朝的妃嬪真是一個賽過一個長得委婉啊,完全顛覆了看電視劇留下的印象
  • 人真有的輪迴轉世?翻看老照片,發現百年前有和現在一模一樣的人
    同卵雙胞胎長相會有不同這件事很讓人驚嘆,另一個比較神奇的現象是,很多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卻會擁有相似的長相。大約在十年前,一位名叫布萊登的職業攝影師正在整理自己的照片,這些照片全都拍攝於不同的時間,主角也不盡相同。
  • 清朝軍隊罕見老照片:士兵骨瘦如柴毫無戰鬥力,和電視劇完全不同
    眾所周知,在晚清階段各類辱華條約不斷籤訂,各種辱華戰役不斷發生。那麼這時候一旦提到晚清的戰爭,很多人都會想到晚清的軍事實力應該會很差。那麼,是否可以通過照片來反映一下清軍士兵的真實狀態到底如何呢?第1張照片拍攝於1853年,從這張照片當中所反映出來的士兵狀態,最起碼有一種經濟上很飽滿的感覺。但是服裝過於誇張,如果仔細去看這位士兵的腳部,會發現士兵根本就沒有鞋子穿。
  • 此人為大清首席攝影師,經常為慈禧拍攝私密照片,最早的藝術寫真
    晚清時期給後代留下了很多真實影像,這都是得益於攝影技術的發明。慈禧對拍照也是非常執迷,以至於我們現在也能到慈禧、皇帝、妃子等人長啥樣。那給慈禧拍照的人究竟是誰呢?為何他有能力成為大清首席攝影師呢?此人就是清廷駐日、法公使裕庚的次子——裕勳齡,他的妹妹就是裕德齡。
  • 百年前的晚清老百姓,個個衣不蔽體,瘦骨嶙峋,最後一張令人淚目
    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時代,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屈辱的時刻。晚清時候,社會動蕩,列強侵略,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晚清的時候已經出現了照相技術,記錄下了當時老百姓的生活。百年前的晚清老百姓到底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接下來我們就從一組老照片中來一窺究竟。
  • 清宮妃子真實照驚呆網友 盤點"甄嬛傳"中的絕色美女
    清宮妃子真實照驚呆網友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11月20日電  (陳苑)《還珠格格》、《步步驚心》、《甄嬛傳》等一大批清朝宮廷劇近年來火爆螢屏,劇中清宮妃子、格格等角色扮相端莊美麗,深入人心。近日,網上傳出一組清宮妃子真實照,讓不少看慣了電視劇中妃嬪扮相的網友感到難以接受。下面就來對比一下真實的清宮妃子格格與電視劇中的妃子格格究竟差距有多大。  清宮妃子真實照驚人引網友吐槽 在黑白照片中,清朝宮廷女子面無表情,與現代的清朝宮廷劇中美女都相差甚遠,網友紛紛吐槽,「古代嬪妃怎麼了?
  • 晚清老照片:男子在景區「搔首弄姿」,婦女拍照前精心打扮
    我們現在往往通過影視劇認識清朝人物,但是這種認識必然與真實歷史有較大偏差。所以,老照片的價值就凸顯出來了,它們真實還原了100多前人物的形象。今天為大家推出的這一組老照片,有文武官員,有旗人婦女,也有景區的遊客,包含大量的歷史信息。
  • 百年前鬧劇:攝影師因慈禧一道特殊懿旨,拍了無數張真實的醜照片
    1844年,法國人于勒·艾吉爾作為貿易團長隨使臣來到了中國,在澳門舉行的五口貿易談判中,為當時的清政府五口通商大臣耆英照了一張照片,而他成為中國第一個拍照的人。耆英是皇族,但是思想開放,他在給道光的奏摺中提到了這件事。
  • 清朝妃子真不醜,只是她們不上鏡!!
    民國妝容一上,風韻就出來了。除了拍照技術以外,妝容和服飾其實也有很大的影響,旗裝和方髮際線特別毀人。肅親王的十四格格,愛新覺羅·顯玗,但她還有另一個更加知名的名字,叫作川島芳子。所以到了民國,大家都變好看了,其實不是因為長相變了,是因為妝容和精神氣變了。眼神有內容,站姿也挺拔。清朝有沒有帥哥美女?當然有,還不少。一生痴愛溥儀的完顏立童記,她的顏值是真高,是跨越時代的。可惜紅顏薄命,沒有做成皇妃。
  • 看完波斯王朝妃子和清朝妃子照片對比,我再也不說她們不好看了
    但是這些物品在當時還是十分稀缺和罕見的,一般只有皇室貴族才能享用,也正是因為照相機的引入,清朝才給後世留下了無比珍貴的照片。既然照相機是稀缺物品,那麼所記錄的也是上層社會的生活,照相機給清朝的皇帝、格格、還有後宮的嬪妃們拍攝了大量的照片。
  • 13張晚清的老照片,這才是真實的大清社會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組黑白老照片,拍攝和反映了100多年前的大清朝社會的真實樣子,通過照片我們了解一個真實的清朝社會,珍惜當下美好的生活!
  • 百年前的老照片:帶你見識一下晚清誥命夫人,個個氣度不凡
    圖為晚清時期一位美國人拍攝的一位誥命夫人,她的年紀已經非常大了,但這一身打扮非常有氣勢,想她在年輕的時候也是非常有作為。 伍廷芳夫人——何妙齡,廣東南海人。於1847年生於香港,是中華基督教第二華人牧師何福堂次女,香港著名華人領袖何啟之姐。
  • 清朝的妃子們真的都很醜嗎? |雜·趣
    早期攝影技術落後,曝光時間長且曝光瞬間會有很大的聲音和火光,底片昂貴很難多拍。這樣拍出來的人物往往表情呆滯。後來攝影技術發展,可以快速曝光,也可以大量拍攝。就能抓拍到人物表情生動的瞬間了。民國妝容一上,風韻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