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盛行男風?女風的興盛也難以想像

2020-12-14 巴巴說歷史

作者:小熊

眾所周知,古代是男風十分盛行的時代,從詩經到漢朝的斷袖之癖,對同性戀相當認可,不管是公卿還是百姓,甚至在春秋還有夫妻共同享用一個美貌童僕的例子。

從商朝到明清,但凡有點權勢的都非常喜好男風。同性戀在清朝更加泛濫,像鄭板橋在《板橋自敘》中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

「餘好色,尤喜餘桃口齒,椒風弄兒之戲。」

比起被大眾更為寬容的男風,女風就顯得神秘的多。

西漢時期:陳阿嬌因為衛子夫而失寵,雖然用盡辦法但都沒能挽回漢武帝的寵愛,也不知是通過誰認識一名叫楚服的女巫,楚服表示自己可以作法讓皇帝改變心意,陳阿嬌對其深信不疑,便建立神祠祭祀進行巫蠱之術。

《漢武故事》:然皇后寵送衰,驕妒滋甚。女巫楚服,自言有術能令上意回。晝夜祭祀,合藥服之。

楚服也不知用了什麼手段,讓陳阿嬌很是喜歡,她每天和楚服同進同出,形影不離,兩個人過著夫妻一般的生活。

巫著男子衣冠幀帶,素與皇后寢居,相愛若夫婦。上聞,窮治侍御巫與後。諸妖蠱咒咀,女而男淫,皆伏事。廢皇后,處長門宮。

可惜的是,後來巫蠱之事敗露,楚服被腰斬而亡,阿嬌也落了個被廢的下場。

想想還是蠻心酸的,當年受盡寵愛陳皇后在萬念皆灰的情況下,跟同為女子的楚服行起了不倫之事,基本算是一次自殺式的行為吧。

後宮的同性戀其實並不少見,金朝時期的昭妃便是其中之一。

金國完顏亮篡位後,強行將美豔動人的阿里虎納入後宮,封為昭妃,縱情聲色的完顏亮沒多久就厭倦了阿里虎。

當時後宮的許多嬪妃由於受到皇帝的冷落,暗地裡讓貼身侍女假扮成男子,號稱「假廝兒」,過著同性生活。

失寵的阿里虎也愛上了一個叫勝哥的宮女,每天和她同床共枕,卿卿我我。

《金史·列傳·后妃上》:凡諸妃位皆以侍女服男子衣冠,號「假廝兒」。有勝哥者,阿里虎與之同臥起,如夫婦。

後來阿里虎和勝哥的事兒被廚娘告發,完顏亮並沒有當回事,只是告誡她不要報復廚娘。阿里虎卻置若罔聞,私下將三娘活活打死。而阿里虎也被氣急敗壞的完顏亮處死了。

這種境遇性同性戀的發生是苦於女性地位的低下,宮中備受冷落導致的。

宮女和宮女之間,宮女和宦官之間的關係就叫【對食】,宮女和宦官結為掛名夫妻就叫【菜戶】。【對食】最早大約出現在漢朝,【菜戶】是明朝。比較有名的是漢成帝第二任皇后趙飛燕的授課女官曹宮,「房與宮對食」說的就是曹宮女同的事。

如果說皇后、宮女、女道士、遭冷落的妻妾之間的同性戀可能是境遇性的話,明清兩代南方的女同性戀盛行則完全是自願而為的,相比之下,這種同性戀關係就穩固得多。

廣東順德的養蠶女,互相結盟,歃血為約,永不外嫁。

薛素素是中國古代名妓,在四川和秦淮一帶都頗有聲名。

「詩、書、畫、琴、弈、簫、繡,而馳馬、走索、射彈,尤絕技也。」

「素素姿度妍雅,言動可愛,能書,作《黃庭》小楷,尤工蘭竹,下筆迅掃,各具意態,雖名畫好手,不能過也。」

自古以來名妓配才子,中國許多名妓流傳下來的故事,都是與才子的愛情故事,諸如柳如是、董小宛一類人。

才藝俱佳,漂亮可愛薛素素卻和同為名妓的順秀玉有一段佳話。

順秀玉當時以為很有名的名妓,由於遭受魯木王的求親,就逃到了平城地區,與薛素素相識之後,迅速獲得了薛素素的好感,兩人時常以娘子相公相稱,恩愛非常。

可惜好景不長,魯木王帶兵包圍了她們的家,兩人為了能夠廝守一起,便殉了情。

明清時期男風興盛,而清朝的女風也是不甘落後。

《清稗類鈔》中就記載了清末民初的上海有所謂「磨鏡黨」的組織,這是一個女同性戀的團體,勢力龐大,由此可見清初女風盛行的程度:

滬妓有洪奶奶者,佚其名,居公共租界之恩慶裡,為上海八怪之一……所狎之男子絕少,而婦女與之暱,俗所謂磨鏡黨者是也。洪為之魁,兩女相愛,較男女之狎暱為甚;因妒而爭之事時有之,且或以性命相博,乃由洪為之判斷,黨員唯唯從命,不敢違。

清朝背景下的《浮生六記》被譽為史上最美情書,陳芸和沈復的愛情也常常讓我們羨慕不已。

但是仔細讀過《浮生六記》的夥伴應該被顛覆了一下「三觀」:陳芸和丈夫志趣相投,特別愛玩,有時候還一起去逛妓院,在一次遊玩中陳芸愛上了姬女憨園,還試圖讓自己的夫君將憨園娶進門。

可惜的是,憨園另嫁他人,陳芸因此鬱鬱而終。

總結

比起古代的愛而不得,現代對這種現象反倒是寬容許多了,其實不管同性還是異性都是一種純粹真摯的情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走尋常路。

存在即合理,他人的生活我們無權指責。

相關焦點

  • 古代就開始有男風了?其實女風的盛行也讓人難以想像
    而在日本等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裡經常會有男風女風的題材,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以後,這些東西都隨著網際網路在世界範圍內快速傳播,人們都認可了這些東西,現在都已經見怪不怪了,在很多的大城市裡,身邊也會出現這種真實案例,而在周星馳的一部老電影裡也有這個情況的出現,他的那部電影裡就曾對月老說,將來也不知道弄的怎麼樣,弄得男跟男,女跟女。
  • 中國古代男風盛行,但並無同性婚姻
    《宋書·五行志》載:「自鹹寧、太康(公元3世紀)以後,男風大興,熾於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天下鹹相仿效,貴胄孤寡女眷尤甚,或是至夫婦離絕,怨曠妒忌者。」南朝士大夫為了同性之戀,不惜與妻子離婚。古代秘戲圖中的男同性戀者。唐宋時同性戀風氣略有收斂,但晚明以降男風又復熾,據晚明學者謝肇淛的記述,「宋人道學,此風亦少衰止,今復稍雄張矣,大率東南人較西北為甚也。」
  • 陳寒非 | 古代法律中的男風
    回溯歷史,了解古代法律如何懲處同性的侵犯,或許有助於我們以審視今日的紛紜原標題《清代的男風犯罪》,載《法律和社會科學》第14卷。作者陳寒非,時為首都經貿大學法學院講師。文章推送時有刪減。由於男色縱慾之風的滋長是社會風氣奢靡的產物,因此,對奢靡之風的限制實際上也是對男風的控制,對傳統儒家禮法秩序的維護。這實際上為後面男風之禁止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性支持。其次,清扨建立了嚴厲的禁娼措施。這種嚴厲的禁娼措施產生的後果是深遠的。這一方面使清代的私娼業極其發達,另一方面成為清代男風興盛的導火索,以至於清末一度出現以「相公」為主的「男娼」。
  • 中國古代的「男風」和同性戀是一回事嗎?丨腦洞問答
    當然這並不代表女性之間不存在同性關係,只是,古代女子交際範圍狹窄,除非做了烈女、貞女、花魁或者誥命夫人,很少有被記載生平的可能性,所以即使有宮女「磨鏡」傳聞以及少數幾篇二女結拜的小說,「女風」是否普遍流行過,也實在是一樁懸案。
  • 狂放不羈的南北朝男風
    在我國古代,「男風」傳統源遠流長,關於"男風"的記載在商周時就已存在。《閱微草堂筆記》記載,"雜說孌童始黃帝"。西漢王朝的皇帝幾乎每一個都喜好男色,《史記》還專開了"佞幸傳"記載。古時的"男風"與"女色"從實質上沒什麼區別,都是以色侍人,若因這美色耽誤了事,男風或女色都要被抨擊。"
  • 古代男妓的興亡史:男妓的出現是權貴的需要
    貴婦男娼,一是靠淫威相逼,二靠利祿相誘。當然,男娼除了為女人玩弄,還為喜歡同性戀的權貴男人所準備。  史籍上記載把這種男娼稱為男寵、男色、頑童、孌童等。同性戀行為綿延不絕於書,明清時,在福建、廣東、北平等地,同性戀的蔚然成風,女有「閨中膩友」,男有「契哥契弟」。清代還有條法令規定,「優伶的子孫,以至於受逼為奸的男子,不許應科舉考試。」
  • 【同志文化】古代男風男男同性戀性愛動作春宮圖
    張國榮早在1978年曾在影片《紅樓春上春》中飾演過賈寶玉這一雙性戀角色,《紅樓夢》中描寫了賈寶玉和秦鍾、蔣玉菡等等幾段同性之愛,從側面反映了那個時代男風的盛行。這種社會風氣也可見當時的男男春宮圖。清代多同性戀。
  • 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漏空」
    中國有句古話叫「男怕耳扇風,女怕鼻漏空」男怕耳扇風「耳」是指的是招風耳。很多面向書籍裡邊記載:「它具有破敗之相」。就是說如果男有這樣的耳朵,容易家道中落。女怕鼻漏空「鼻漏空」就是指「鼻孔外翻」,古人認為:這樣的女人留不住財,是敗家之相。所以說古代的女子特別怕自己的鼻孔外翻。一來是不雅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被古代相士定義為破產之相。
  • 《中國同性戀亞文化》說說古代同性戀的那些事
    武帝得知此事後,大怒廢后,責其為"女而男淫"。  在漢以前,僅從史籍記載來看,"狎暱孌童"僅為君王貴族的特殊癖好,但到了魏晉南北朝,漸漸普及於士大夫及社會民眾,並且公然形諸歌詠。"晉代和六朝是一個十分講究品性的時代……各種品性之中,記載得最多的是姿容,是容儀,男子而亦講究姿容,中外的歷史裡似乎只有兩個時代,在西洋是希臘,在中國就是兩晉南北朝了。"
  • 如何看待「陰柔之風」盛行、男子「娘化」現象?別坑了青少年…
    近些年來,許多人認為社會上「陰柔之風」盛行,「娘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而且在青少年中蔓延非常快,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
  • 「森女風」衰落「女團風」盛行,又一個日本女裝離開中國
    雖然這些品牌風格略有差異(比如Honeys更甜美一些,Collect+Point旗下大部分品牌更中性),但都可以概括為森女風。森女指的是「從森林中走出的女孩」。森女系服飾重視舒適度,這種服飾剪裁偏寬鬆、露膚比較少。森女單品常常使用低飽和度顏色和碎花元素,總體清新。從百度指數來看,森女風格在2015年前後達到頂峰,從2016年開始逐漸下滑。
  • 古代男風和同性戀不是一回事!
    男風也有浪漫故事:比如前田利常為崛尾忠晴大興土木,苻堅為慕容衝種了數萬棵梧桐……說到男風,很多人可能會繞道而行。但這篇「古代的男風」,不涉及價值批評。張佳瑋以近乎戲謔的筆觸,告知讀者野史傳說中另一種事實:男風不等於同性愛戀,「只是一種獵奇的性癖好」。因此這種關係並非所謂性別解放,而是將男性困在一個女性形象的牢籠中。
  • 陰柔之風盛行!男子"娘化"現象可以休矣?
    某綜藝節目片段近些年來,許多人認為社會上「陰柔之風」盛行,「娘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而且在青少年中蔓延非常快,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娘化」現象,一般指男子穿著女性服飾或進行裝扮後達到女性化外貌。他們大多為擁有標緻五官的年輕男性,在穿上女裝後常常帶有很強的萌屬性。這種「娘化」現象並非近些年才出現,也不是現代才有。
  • 古人講「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為什麼怕?老祖宗的看人術
    其中就有「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說出了男性和女性不同外貌長相,所帶來的影響。所謂的「耳扇風」就是我們所說的「招風耳」,古人認為這種面相沒有福氣,俗語也有「兩耳招風,敗家祖宗」的說法。按照民間傳說,耳垂厚實代表長壽的意思,這是一種好運氣。因此俗語說:「耳大有輪多主貴,耳大無輪多受貧」。
  • 古代男風和同性戀不是一回事!
    男風也有浪漫故事:比如前田利常為崛尾忠晴大興土木,苻堅為慕容衝種了數萬棵梧桐……說到男風,很多人可能會繞道而行。但這篇「古代的男風」,不涉及價值批評張佳瑋以近乎戲謔的筆觸,告知讀者野史傳說中另一種事實:男風不等於同性愛戀,「只是一種獵奇的性癖好」。因此這種關係並非所謂性別解放,而是將男性困在一個女性形象的牢籠中。
  • 鹽設計 · 「潮範中國風」,用「密扇」打破西方對中國風的想像
    不能一味滿足西方人對中國風的想像,要做出真有本土文化的中國風。幾年前如果在街頭遇到穿漢服的小哥哥,你一定會覺得他不是在拍戲,就是在去往拍戲的路上。然而時尚與流行趨勢是不可預測的,誰也想不到如今漢服、旗袍這些瀰漫著濃濃中國風的復古服飾,會成為時下最流行的穿著打扮。提到中國風,就不得不提起中國風設計師服裝品牌「密扇」。這是馮光與愛人韓雯一同於2014年年底創立的,兩人也首創了「潮範中國風」的設計理念。
  • ...女風」衰落「女團風」盛行 日本女裝Earth Music&Ecology撤出中國
    雖然這些品牌風格略有差異(比如Honeys更甜美一些,Collect+Point旗下大部分品牌更中性),但都可以概括為森女風。森女指的是「從森林中走出的女孩」。從百度指數來看,森女風格在2015年前後達到頂峰,從2016年開始逐漸下滑。
  • 老人常說「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有何含義?看看你是不是這樣
    特別是我國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當中有一句叫:「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大家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嗎?中國俗語有其傳統風俗特色,首先是因地區不同,導致不是每一句俗語都完全使用,甚至有些地方俗語外人根本聽不明白也不了解其中含義,為此只有普遍性的俗語能讓更多人理解。
  • 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耳扇風和鼻露空,有啥不好嗎?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又是一句跟面相有關的俗語,古代的佔卜相術中,認為人的面相、四肢等特徵,在某種程度上預示著一個人的命運,最玄的是,你人生中的每一步,都可以在所謂的「相術」中找到對應的特點,小到你明天上街會不會撿到錢,大到你這一輩子能取得怎樣的成就。男怕扇風耳扇風耳,又叫招風耳、兜風耳。
  • 摩羯女最適合的星座就是處女座,金牛男溫吞,雙子男像風
    不過他們缺點也是明顯的,太悶,太老實,總是希望你能懂他們,又不願意跟你分享心裡的想法,讓你猜,猜錯了他還會暗自生氣,覺得你不懂他,不關心他……總體來說,金牛男摩羯女組合還是靠譜的,金牛男的長情配摩羯女的深情再合適不過,金牛男的行動力可以讓摩羯女感受到踏實的感動,不過金牛男一定變身段子手,會哄摩羯女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