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解毒藥---臭牡丹

2021-02-22 故城縣中醫醫院

正名】臭牡丹

  【別名】臭八寶、大紅花、臭芙蓉、臭桐根、大紅袍、矮童子、臭楓草、臭珠桐、臭黃根、臭茉莉、臭梧桐、臭燈桐、逢仙草。

  【英文名】Herba Clerodendri Bungei

  【藥材來源】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的帶根全株或乾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為落葉灌木,高1~2米;根肉質,斷面黃白色;小枝被柔毛。葉對生,有較長的柄,葉片紙質,闊卵形至闊卵狀心形,長7~20釐米,寬6~16釐米,頂端短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粗鋸齒至近全緣,兩面均被柔毛。頭狀花序頂生,總花梗較短;花萼小,先端具齒5枚;花玫瑰紅色,花冠管纖細,裂片5枚,倒卵狀匙形,伸展;雄蕊4枚,生喉部,與花冠管近等長,花柱伸出,略短於雄蕊。核果近球形,黑紫色,具宿存花萼。花期5~7月。

  【產地分布】生於曠野、荒坡、溝邊及林緣。分布於河北、河南、陝西、山西、湖南、湖北等地。

  【採收加工】秋季花開時採收,去除雜質,切段。

  【藥材性狀】臭牡丹根表面灰棕色,縱溝紋明顯。莖呈圓柱形,直徑3~12毫米。外表皮灰棕色至灰褐色,具隆起的皺紋,皮孔明顯突起,點狀或縱向延長,節處可見明顯的葉柄痕,呈凹點狀。質硬,不易折斷;切斷麵皮部棕色,菲薄,木質部灰黃色,髓部白色,有光澤。氣微,味淡。葉多皺縮,破碎,紙質。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寬卵形,長9~19釐米,寬6~15釐米,頂端漸尖,基部截形或心形。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疏被短柔毛,下表面色稍淡,無毛或僅脈上有毛,基部脈腋處可見黑色疤痕狀的腺體,邊緣有鋸齒。葉柄黑褐色,長3~6釐米,彎曲,有縱皺紋。無臭,味淡。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辛。歸心經、胃經、大腸經。

  【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溼,平肝潛陽,消腫解毒。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用量10~15克,水煎服,鮮用30~60克。用於癰疽、疔瘡、乳腺炎、關節炎、溼疹、牙痛、痔瘡、脫肛、子宮脫垂。

  【藥理研究】臭牡丹水煎醇提取物及其總生物鹼具有增強子宮收縮力的作用。現代藥理實驗結果表明,臭牡丹的鮮莖葉1~1.5千克,切碎,投入糞坑中,能殺滅蛆蟲。

  【化學成分】臭牡丹葉含生物鹼。莖葉含乳酸鎂、琥珀酸、茴香酸和香草酸等成分。莖含二萜成分。

  【使用禁忌】尚不明確。

  【配伍藥方】1.治乳腺炎:鮮臭牡丹葉250克,蒲公英9克,麥冬草12克。水煎衝黃酒、紅糖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治乳腺炎:鮮臭牡丹葉250克,蒲公英9克,麥冬草12克。水煎衝黃酒、紅糖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疔瘡:蒼耳、臭牡丹各一大握。搗爛,新汲水調服,瀉下黑水愈。(《赤水玄珠》)

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家屬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遏制新冠肺炎病毒傳播,結合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及醫院實際,現將我院門診、住院等重點區域防控措施告知如下:

1、為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感染,我院除急診、發熱門診外的所有門診提倡預約就診,請前來就診的患者合理安排時間。

預約電話

2、提倡患者個人自行就診,兒童、急危重症患者僅限一名家屬陪同進入門診。候診時,分散候診,注意保持1米間距。

3、患者及家屬進入門診大廳請出示健康碼。進入診區請聽從醫務人員安排,保持診室內「一醫一患」。我院網際網路醫院已全面開放24小時在線問診服務。

4、為避免人群聚集,醫院再次強調,全面禁止住院探視,謝絕親朋好友來院探望。建議可用電話或視頻方式表達問候。

5、我院所有病區均實行嚴格的24小時出入管控,患者及陪護人員不允許串訪其他病區及病室。

6、住院過程中,每位患者只允許1名陪護人員,隨患者一同進入病房且相對固定。確需更換的陪護人員需接受流行病學史、體溫等全面排查。

7、住院患者佩戴腕帶,陪護人員持陪護卡進入住院病房,同時按防控要求必須規範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主動配合體溫篩查及信息登記。

8、住院患者及陪屬需接受每日兩次體溫監測,如體溫≥37.3℃接受醫護人員就診導引。

疫情期間,為確保您及家人安全,請您自覺遵守以上有關規定,科學防護、放心就醫。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祝您早日康復!

故城縣中醫醫院

2020年4月30日

故城縣中醫院微信號 : gczyy120

網址:http://www.gcxzyy120.cn/

24小時急救電話: 0318-5360120;0318-5678120

24小時健康資訊:5322019

地址:故城縣鄭口鎮平安大道99號

乘車路線:縣城內1路、2路、102路公交車直達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味藥---臭牡丹
    【正名】臭牡丹
  • 每日學習一味中藥|臭牡丹
    別名:臭八寶、大紅花、臭芙蓉、臭桐根、大紅袍、矮童子、臭楓草、臭珠桐、臭黃根、臭茉莉、臭梧桐、臭燈桐、逢仙草。英文名:Herba Clerodendri Bungei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的帶根全株或乾燥地上部分。為落葉灌木,高1~2米;根肉質,斷面黃白色;小枝被柔毛。
  • 清熱解毒藥之千裡光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清肝明目、殺蟲止痛。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臨床應用】用量9~15克,煎服,鮮品50克,外用:煎水洗、搗敷或熬膏塗。用治風熱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咽喉腫痛、肺炎、大葉性肺炎等。【配伍藥方】①治風熱感冒:鮮千裡光全草30克,六角仙(爵床)、野菊鮮全草各30。水燉。
  • 何頻:臭牡丹臭桐臭……
    其中僅僅喇叭花模樣的,人工與野生的加起來,就有牽牛花、打碗花、田旋花、曼陀羅花,還有百合、萱草、紫茉莉、美人蕉、風雨蘭,以及牆頭或架上的大小凌霄花、金銀花等等,甚是可觀。  今朝先放下別的,特地擺一擺夏天蠻招搖的一雙姊妹花——大名鼎鼎的臭牡丹和臭梧桐,兩種很奇葩的落葉植物,而臭梧桐獨個兒也有人叫它臭牡丹的和臭桐的,總之「臭」字打頭很醒目。
  • 清熱解毒藥之鳳尾草,是清熱利溼,解毒止痢,涼血止血的良藥
    鳳尾草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清熱解毒藥,其藥性苦、寒,歸於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溼、解毒止痢、涼血止血的功效。此藥在臨床上可以用來治療熱毒或溼熱痢疾、腹瀉等疾病。還可以用來治療血熱導致的尿血、便血、痔瘡出血等疾病。此外,對於熱淋、溼熱黃疸等多種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 清熱解毒藥——敗醬草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排膿,活血行瘀。用於腸癰、肺癰及瘡癰腫毒,實熱瘀滯所致的胸腹疼痛,產後瘀滯腹痛等症。用法用量內服0.5~1兩,鮮全草2~4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菥蓂一藥在臨床上應用時常與清熱解毒藥與活血祛瘀藥配伍同用,不作單味藥使用,故菥蓂是否具消癰排膿的功效,有待進一研究。
  • 清熱解毒藥--金銀花
    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味甘性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於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症,均效果顯著。金銀花除了花外,全株都可入藥,其藤名叫忍冬藤,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功能清熱解毒,疏風通絡。用於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腫瘡瘍,風溼熱痺,關節紅腫熱痛等症。
  • 清熱解毒藥——板藍根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於溫毒發斑,舌絳紫暗,痄腮,喉痺,爛喉丹痧,大頭瘟疫,丹毒,癰腫。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60-120g;或入丸、散。久用:適量,煎湯燻洗。大青葉清熱涼血解毒,故臨床多用為要藥,常與黃連、梔子、赤芍、丹皮、升麻等同用。②用於丹毒,咽喉腫痛,口瘡,腫毒等症。心、胃實火上炎,則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熱毒發散於肌膚,則成丹毒、瘡癰熱癤。大青葉能瀉心胃熱毒,常合玄參、石膏、黃連、梔子、板藍根等用於上述諸症。【附藥】①板藍根:上海地區用菘藍的根。性味苦寒。
  • 板藍根—清熱解毒藥
    九、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十、應用1.溫病初起,發熱咽痛;2.溫毒發斑,痄腮,爛喉丹痧,大頭瘟疫。十三、藥膳食療板藍根銀花糖漿:1.功效:清熱、涼血、解毒。適用於水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發熱。2.原材料:板藍根100g,銀花50g,甘草15g。冰糖適量。3.做法:將以上3味加水60g。煎取500g,去渣加冰糖適量。4.用法:每服10-20g,每日數次。
  • 名字有點怪,看起來又很美,這種叫「臭牡丹」的花,你見過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通訊員 王萍萍說起「臭牡丹」,或許很多人會有疑問呢?牡丹可是「花中之王」,是雍容華貴的代名詞,那麼高貴美麗的花朵怎麼說它是「臭牡丹」呢?其實,「臭牡丹」是一種有別於牡丹的開花植物。或者可以說,它更平民、更接地氣。臭牡丹,又稱大紅袍,是馬鞭草科赬[chēng]桐屬落葉小灌木,而牡丹則是芍藥科芍藥屬的落葉灌木,從科屬就能夠發現它們兩者之間的不同。
  • 連翹—清熱解毒藥
    十、功效清熱解熱,消腫散結,疏散風熱。十一、應用1.癰疽,乳癰,丹毒;2.風熱感冒,溫病初起,熱入營血、高熱煩渴、神昏發斑;3.熱淋熱痛。青翹清熱解毒之力較強;老翹長於透熱達表,疏散風熱;連翹心長於清心瀉火,常用治邪入心包之高熱煩躁等。十四、注意事項脾胃虛寒及氣虛濃清者不宜用。
  • 清熱解毒藥——青果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咽,生津。用於咽喉腫痛,咳嗽痰黏,煩熱口渴,魚蟹中毒。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燒存性研末、搗汁或熬膏;外用:燒存性研末調敷。來源本品為橄欖科植物橄欖Canarium album Raeusch. 的乾燥成熟果實。
  • 大青葉—清熱解毒藥
    九、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十、應用1.溫病高熱,神昏,發斑發疹;2.痄腮,喉痺,口瘡,丹毒,癰腫。十三、藥膳食療大青番瀉葉茶:1.功效:清熱解毒、瀉火通便。主治復發性口瘡、心胃火盛、口腔糜爛、口臭口渴、心煩不寐、腹脹腹痛、大便秘結等。2.原材料:大青葉10克,番瀉葉3克。3.做法:將大青葉、番瀉葉洗淨切碎,用沸水衝泡後加糖調味。
  • 清熱解毒藥——半邊蓮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臌脹水腫,溼熱黃疸,溼疹溼瘡。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搗汁服。外用:搗敷或搗汁調塗。配伍應用1、配白茅根:半邊蓮善於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溼下瀉而消腫,並能清熱解毒,白茅根能清血分之熱,有利水通淋、導熱下行之功,且清而不過,利而不猛,二藥合用,能起協同作用,在增強利水消腫作用的同時,還有一定的涼血通淋之功
  • 臭梧桐,又叫海州常山,花美,作用也美,祛風溼、通經活絡、止癢
    海州常山是完整的一個名,不是海州特產,也不是常山,確實有一味中藥叫常山,但不是臭梧桐,海州屬於蘇州,也產臭梧桐,但不是特產。據說是日本有個植物學家,根據《傷寒論》中說的蜀漆為常山苗,《本草圖經》中說的:海州出者,葉似楸葉,八尺,有花紅白色,子碧色,似山楝子而小。這兩段話,結合自己所學,命名臭梧桐這種植物為「海州常山」。
  • 清熱解毒藥——白蘞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斂瘡生肌。用於癰疽發背,疔瘡,療痂,燒燙傷。本品有清熱解毒;消癰腫的功效,對於瘡瘍癰腫、紅腫熱痛之症,既可內服,亦可外敷。如發背初起或瘡瘍癰腫,以本品配赤小豆,共研細末,用鮮雞蛋白調和外塗。此外,水火燙傷,亦可用白蘞末外敷。用法用量內服,5~10g。
  • 連翹:清熱涼血散結
    連翹,是筆者臨床上最喜用的清熱解毒藥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連翹有很多其他清熱解毒藥所不具備的特點,約略有以下6個方面。清中兼散 本品有散結消腫之功,為其他清熱解毒藥所不及。清中兼透 此點與金銀花相似,但其散結、止嘔、利尿,以及疏通血氣又為金銀花所不及。
  • 清熱解毒藥——野菊花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瀉火平肝。用於疔瘡癰腫,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用法用量內服9~15g。外用適量,煎湯外洗或制膏外塗。
  • 清熱解毒藥——大青葉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用於溫邪入營,高熱神昏,發斑發疹,黃疸,熱痢,痄腮,喉痺,丹毒,癰腫。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來源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乾燥葉。
  • 清熱解毒藥——馬勃
    臭似塵土,無味。大馬勃 不孕基部小或無。殘留的包被由黃棕色的膜狀外包被和較厚的灰黃色的內包被所組成,光滑,質硬而脆,成塊脫落。孢體淺青褐色,手捻有潤滑感。紫色馬勃 呈陀螺形,或已壓扁呈扁圓形,直徑5~12cm,不孕基部發達。包被薄,兩層,紫褐色,粗皺,有圓形凹陷,外翻,上部常裂成小塊或已部分脫落。孢體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