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臭牡丹
【別名】臭八寶、大紅花、臭芙蓉、臭桐根、大紅袍、矮童子、臭楓草、臭珠桐、臭黃根、臭茉莉、臭梧桐、臭燈桐、逢仙草。
【英文名】Herba Clerodendri Bungei
【藥材來源】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的帶根全株或乾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為落葉灌木,高1~2米;根肉質,斷面黃白色;小枝被柔毛。葉對生,有較長的柄,葉片紙質,闊卵形至闊卵狀心形,長7~20釐米,寬6~16釐米,頂端短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粗鋸齒至近全緣,兩面均被柔毛。頭狀花序頂生,總花梗較短;花萼小,先端具齒5枚;花玫瑰紅色,花冠管纖細,裂片5枚,倒卵狀匙形,伸展;雄蕊4枚,生喉部,與花冠管近等長,花柱伸出,略短於雄蕊。核果近球形,黑紫色,具宿存花萼。花期5~7月。
【產地分布】生於曠野、荒坡、溝邊及林緣。分布於河北、河南、陝西、山西、湖南、湖北等地。
【採收加工】秋季花開時採收,去除雜質,切段。
【藥材性狀】臭牡丹根表面灰棕色,縱溝紋明顯。莖呈圓柱形,直徑3~12毫米。外表皮灰棕色至灰褐色,具隆起的皺紋,皮孔明顯突起,點狀或縱向延長,節處可見明顯的葉柄痕,呈凹點狀。質硬,不易折斷;切斷麵皮部棕色,菲薄,木質部灰黃色,髓部白色,有光澤。氣微,味淡。葉多皺縮,破碎,紙質。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寬卵形,長9~19釐米,寬6~15釐米,頂端漸尖,基部截形或心形。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疏被短柔毛,下表面色稍淡,無毛或僅脈上有毛,基部脈腋處可見黑色疤痕狀的腺體,邊緣有鋸齒。葉柄黑褐色,長3~6釐米,彎曲,有縱皺紋。無臭,味淡。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辛。歸心經、胃經、大腸經。
【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溼,平肝潛陽,消腫解毒。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用量10~15克,水煎服,鮮用30~60克。用於癰疽、疔瘡、乳腺炎、關節炎、溼疹、牙痛、痔瘡、脫肛、子宮脫垂。
【藥理研究】臭牡丹水煎醇提取物及其總生物鹼具有增強子宮收縮力的作用。現代藥理實驗結果表明,臭牡丹的鮮莖葉1~1.5千克,切碎,投入糞坑中,能殺滅蛆蟲。
【化學成分】臭牡丹葉含生物鹼。莖葉含乳酸鎂、琥珀酸、茴香酸和香草酸等成分。莖含二萜成分。
【使用禁忌】尚不明確。
【配伍藥方】1.治乳腺炎:鮮臭牡丹葉250克,蒲公英9克,麥冬草12克。水煎衝黃酒、紅糖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治乳腺炎:鮮臭牡丹葉250克,蒲公英9克,麥冬草12克。水煎衝黃酒、紅糖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疔瘡:蒼耳、臭牡丹各一大握。搗爛,新汲水調服,瀉下黑水愈。(《赤水玄珠》)
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家屬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遏制新冠肺炎病毒傳播,結合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及醫院實際,現將我院門診、住院等重點區域防控措施告知如下:
1、為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感染,我院除急診、發熱門診外的所有門診提倡預約就診,請前來就診的患者合理安排時間。
預約電話
2、提倡患者個人自行就診,兒童、急危重症患者僅限一名家屬陪同進入門診。候診時,分散候診,注意保持1米間距。
3、患者及家屬進入門診大廳請出示健康碼。進入診區請聽從醫務人員安排,保持診室內「一醫一患」。我院網際網路醫院已全面開放24小時在線問診服務。
4、為避免人群聚集,醫院再次強調,全面禁止住院探視,謝絕親朋好友來院探望。建議可用電話或視頻方式表達問候。
5、我院所有病區均實行嚴格的24小時出入管控,患者及陪護人員不允許串訪其他病區及病室。
6、住院過程中,每位患者只允許1名陪護人員,隨患者一同進入病房且相對固定。確需更換的陪護人員需接受流行病學史、體溫等全面排查。
7、住院患者佩戴腕帶,陪護人員持陪護卡進入住院病房,同時按防控要求必須規範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主動配合體溫篩查及信息登記。
8、住院患者及陪屬需接受每日兩次體溫監測,如體溫≥37.3℃接受醫護人員就診導引。
疫情期間,為確保您及家人安全,請您自覺遵守以上有關規定,科學防護、放心就醫。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祝您早日康復!
故城縣中醫醫院
2020年4月30日
故城縣中醫院微信號 : gczyy120
網址:http://www.gcxzyy120.cn/
24小時急救電話: 0318-5360120;0318-5678120
24小時健康資訊:5322019
地址:故城縣鄭口鎮平安大道99號
乘車路線:縣城內1路、2路、102路公交車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