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約翰·甘迺迪當選美國第35任總統,他直言不諱地表示,要想讓美國在太空競賽中追上甚至趕超蘇聯,必須要取得更大成果。
1962年9月12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參觀休斯頓賴斯大學時發表了演講,在這次演講上,甘迺迪宣布了一項雄心壯志的計劃——登上月球!
甘迺迪登月演講
在這次演講不久之後,美國宇航局舉辦了一次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了這項新的太空計劃。布勞恩以登月計劃總工程師的身份出席了這次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布勞恩宣布,美國宇航局的登月計劃將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實現飛船的繞地飛行,之後再進行多人航天、確保能夠進行長期太空旅行,在這基礎上,最終實現載人登月。
布勞恩
1962年2月20日,美國宇航局發射了名為「友誼7號」的太空飛船,在這次飛行任務中,太空人格倫成為了首個實現繞地飛行的美國人。在實現繞地飛行之後,美國宇航局宣布展開登月計劃的下一階段——「雙子星計劃」,根據計算,從地球到月球的來回,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而這麼重大的任務,一名太空人肯定是不夠的。「雙子星計劃」的目的,就是在「水星計劃「成功的基礎上,實現的多名太空人的長時間太空旅行。
美國宇航局標誌
在進行了兩次不載人的試驗後,美國計劃在1965年3月25日發射能夠搭載著兩名太空人的「雙子星3號」宇宙飛船。然而,還沒等美國的火箭上天,蘇聯那邊就宣布,他們在航天探索上又實現了一次突破。
在最初的太空飛行中,太空人的活動範圍只局限於狹小的太空艙內,而隨著科技發展,美蘇雙方的科學家都認為,太空人走出艙外,在太空中進行檢查和維修太空飛行器等活動是可行的。就在美國發射雙子星3號的兩周前,蘇聯發射了上升2號宇宙飛船,在飛行過程中,太空人列昂諾夫走出了飛船,在離飛船5米處活動了12分鐘,完成了人類首次太空行走。
執行這次任務的蘇聯太空人列昂諾夫,出生於克麥羅沃州,時年31歲。他曾受過專業的繪畫訓練,是一名出手不凡的畫家。
列昂諾夫是第一批被選入蘇聯太空人的20名空軍飛行員之一
下面這幾幅作品就是列昂諾夫用畫筆所描述的他離開宇宙飛船後,在太空中的種種場景。這些畫作問世後反響強烈,人們第一次最為直觀的看到了神秘莫測的太空。
太空行走是太空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步,蘇聯搶先實現了這一目標,他們在太空競賽中再次領先。為此,美國政府要求宇航局,儘快追上蘇聯進度、早日實現美國太空人在太空行走。然而,太空人的訓練卻成了一個困擾美國專家的難題,太空中沒有重力,要怎樣在地球上模擬這種環境進行訓練呢?
明天請繼續關注:美國將登月行動命名為「阿波羅計劃」,發生了什麼令登月陷入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