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尚風骨背後是剛剛崛起的女性意識

2020-08-26 鈑金老油條

最近偶然看到一組照片,拍攝於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和現在朋友圈裡千篇一律,流水線般的美顏照片相比,這些幾十年前的老照片,沒有ps,沒有濾鏡。卻似乎更讓人震撼和心動不已!

民國女子,容貌和姿態倒是其次,氣質與優雅最令人深愛,眉目間的一縷溫婉和精緻,是我們這個時代再也找不回的大氣。正如胡蘭成所言:那「是從靜中養出來的。臨花照水,自有一種風韻。即便豔麗,亦是錦緞上開出的牡丹,底子裡還是一團靜氣。」

這些照片,在今天看來仍然是光彩照人。記錄下了上海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時期。那個時代的魅力和風格,是無法再現的。

終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都是或多或少接受過教育的她們,即使在戰亂時期,也看得清局勢,或有同窗好友給予庇護。在那個年代教育確實是稀缺資源,但是如今社會你只要有學習的想法,接受教育是不難實現的,甚至是就讀在世界頂級學府。

愛上民國的人總會讚頌那是個好時代,兼容並蓄,人才輩出。卻更是因為在中國歷史時間軸上民國是一個十分微妙的銜接點:一頭是閉關鎖國的封建時代,一頭是西方世界陡然捲入被猛烈衝擊的時代,中間留下了一個相對平緩的過渡期,那就是民國。一戰期間國內的新文化運動為民國的風雅奠定下了良好基礎,傳統尚未被拋棄,新事物被溫和接納,完美的融在了一起,催生出了民國時期特有的女性時尚文化。

民國女學生的各式裝扮,清新淡雅,朝氣蓬勃。由於當時女學生代表著女性意識覺醒時代的典型新女性,這樣的造型很受歡迎,女學生們在課外也時常穿著校服款式的衣服。社會上的年輕女士在洋服行學樣裁製類似款式的衣裙來穿也是屢見不鮮。

社會上的女性穿著則花俏得多了,人家的時髦與精緻也絲毫不輸現在的我們。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有一本著名的淑女雜誌叫做《玲瓏》,中上層女性人手一本,現在的《ELLE》又有什麼了不起,人家1939年就已刊出叫做《摩登的腳》的文章教大家怎麼按摩足部去死皮,又出《怎樣使手美觀》教大家修完指甲後要塗修復膏!

民國時期的時尚收到西風東漸的影響,開始擯棄這些複雜的東西,而嘗試通過西式剪裁表現人體型的美,更加實用化、簡潔化(旗袍當然也是其中的一個發展結果)。Coco Chanel的小黑裙和極簡女士套裝在西方風靡起來的時代,正是中國的民國初期。在民國,巴黎就是時尚的風向標,巴黎的一切都被視為穿著打扮的重點參考對象,高跟鞋、各式大衣、絲襪、裘皮、香水,一樣不能少。

但切勿以為民國女性就兩眼一抹黑的盲目崇拜,女人的時尚心眼在什麼時候都不會少。民國時尚界十分寬容,且樂得推崇各色標新立異,不要都一樣,要百花齊放。說到底,民國的時尚風骨背後是剛剛崛起的女性意識在支撐的,照片裡年輕女孩們脫離了清朝女性的羸弱模樣,她們意氣風發的樣子讓人看了就心生歡喜。

相關焦點

  • 都市麗人湯淺勝:女性意識崛起 但性感不會消失
    但十年前,其依然是走在時尚前列的內衣企業,被視為服裝企業最成功的營銷案——維密秀,鼎盛時期的收視人次達1000萬,維密宣揚的性感路線,更影響著眾多國內內衣品牌。「在上一代、甚至是上上一代,大家對於女性的要求是:他們認為女性是什麼樣子,女性就該是什麼樣子,性感充斥其中。但新時代來臨,女性主觀消費意識覺醒,這些已經不常見。」
  • 83年蛻變路:迪士尼「公主宇宙」背後的女性意識崛起
    1937-2020,迪士尼公主精彩的「進化史」背後,是一場男權社會背景下的女性意識崛起。2016年10月,與時俱進的迪士尼更新了十條「公主準則」,分別是:關心他人;健康生活;分清對錯;誠實;值得信賴;相信自己;忠誠;不以貌取人;盡你所能;永不放棄。
  • 旗袍,民國新時代女性的時尚新標
    正如歌曲所唱,上海是一座不夜城,作為娛樂產業最為發達的城市,上海也吸收了很多來自歐美的時尚氣息,在保留相對傳統的造型元素的同時,民國旗袍應運而生。上世紀20年代,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不斷交融薈萃,旗袍的樣式、工藝、材質等方面都在發生著改變,逐漸擺脫了舊時代的影子,開始成為了新時代女性性感時尚的象徵。民國旗袍的誕生旗袍,顧名思義,它擁有長袍的式樣,而並非純現代的衣服褲子。
  • 《小婦人》:通過4個女孩,看美國女性意識的崛起及其現實意義
    4個女孩性格迥異,對自己的女性價值和定位也大不相同,電影通過對這4個女性角色的刻畫和她們各自最終命運的演繹,開始了對19世紀美國女性意識的探尋,從而體現出那個時代女性身上的獨特魅力。這樣一個愛美、喜歡時尚的姑娘,最後卻選擇嫁給了一個清貧的家庭教師約翰,並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美與窮貌似天生對立,一個喜歡昂貴的首飾,很多漂亮衣服的女人怎麼可以安心過上清貧的小日子?可梅格卻做到了。嫁給約翰後的梅格並沒有放棄對美的追求,她依舊是那個願意花重金買下漂亮衣服的小婦人。
  • 民國廣告「女性形象」文化解讀:精神解放、個性自由的強烈訴求!
    二、 社會性別的革命民國時期商業廣告中的女性形象是近代中國女性解放運動的產物。20 世紀初的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女性解放成為這場革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革命的深入,女性的自主意識漸漸覺醒。"女性獨立"也在這一時期的商業廣告中得到了充分展現。
  • 《良友》圖片,民國時期摩登女郎的時尚參考
    20世紀代,畫報在民國興盛起來,在眾多畫報中,《良友》畫報脫穎而出的封面女郎受到了公眾的讚賞,《良友》畫報內容以女性為主,相當於之前流行的女性雜誌,他以獨特的攝影視角為出發點,以圖片的形式向公眾解讀新世紀女性時尚。這本《良友》畫報的讀者主要集中在富裕和受過教育的女性群體,20世紀末的段時間主要介紹流行化妝品、時尚服裝、家居裝飾、育兒經驗等女性話題。
  • 《良友》畫報,民國摩登女郎的時尚參照物
    20世紀的30年代是民國畫報繁榮的年代,在諸多的畫報裡,《良友》畫報脫穎而出,其封面女郎更是以豔麗多姿的形象被大眾所欣賞,《良友》畫報的內容多半是以女性為主,相當於現在的女性流行雜誌,它用獨特的攝影視角為切入點,將新世紀女性對於時尚的解讀以圖畫的形式呈現於大眾面前。
  • Get it beauty 2018︱第5期︱'護唇膏' 圖文解說+產品介紹
    為了美美噠 讓唇膜富有生機感*像皮膚科醫生韓秀敏說的一樣*如果歲數大的女性 唇部沒有生機感 就土死了*更何況是美麗年輕的時候呢 就更美了「女性一輩子吃的口紅量是多少?」*答案是3kg*女性不知不覺吃的口紅量是3kg*一斤肉才是500g 突然覺得好能吃口紅哦
  • 民國的封面女郎,那個年代的時尚!
    什麼是民國時尚範兒?我們或許可以從民國時期的雜誌封面略窺一斑。  1926年2月,被譽為「中國版的《生活》雜誌」——《良友》畫報創刊。  《良友》畫報們利用封面人物,為我們呈現了民國時期最潮的範兒——名媛。她們顧盼生輝,富有韻味,有一種柔和的女人味和內斂的性感。即便不是出身名門世家的明星,也有一種新女性的風情。
  • 民國富可敵國的第一時尚頂流名媛
    比如說,」小姐「類似的詞還有很多,但其實這也許,它是時代在向前進步的過程當中一些必然或偶然現象帶來的詞義的突變,它也許背後並沒有什麼特別深刻的意義,可是它卻反映著這個時代的一些現象。距離今天不遠的民國,應該說名媛輩出,其中既有我們熟悉的宋氏三姐妹、林徽因、聶其璧,還有上海盛家的女子,同時還有永安百貨的四小姐郭婉瑩、上海灘最後的大小姐嚴幼韻、能唱會演的唐瑛,她們的」美「各有千秋,但是論及財富、時尚品位和社交能力,這些人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夠超越黃蕙蘭。
  • 馬伊琍民國時尚新劇《旗袍美探》,演繹三十年代摩登上海
    這部接棒《摩天大樓》的新劇剛剛播出,討論的焦點就集中在馬伊琍浮誇的表演上。在《旗袍美探》的海報上寫著「民國時尚情感劇」這樣一個定位。如果拋開喜劇的誇張和探案劇的懸疑,這部劇集背後體現了哪些「民國時尚」?
  • 6月12日最新疫情通報︱專家提醒:請繼續保持個人防護意識,如出現...
    6月12日最新疫情通報︱專家提醒:請繼續保持個人防護意識,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及時就醫 2020-06-12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篇小說︱蜉蝣的愛情(大結局)
    我突然清醒的意識到我不過是這城市裡隨生隨滅的蜉蝣,沒有人意識到我的存在。 這種短暫的意識很快被一片黑暗籠罩,失去知覺的一瞬間,我想我永遠地失去了他,而他將永遠不會知道我已經永遠離開了他。----完PS:如此低的閱讀量已讓我失去繼續下去的興趣。只好改了結局,就這樣吧。
  • 卞向陽將上海服飾分為三階段,從《玲瓏》雜誌,看民國女性的審美
    30年代女性審美意識變化的重要資料。《玲瓏》之於30年代的女性好比《Vogue》 和《時尚芭莎》等時尚雜誌之於現代的女性一樣重要。因此,《玲瓏》作為30年代一本對民國女性產生影響力的女性時尚雜誌,它的傳播價值自然不可小覷。
  • 中國審美的崛起4,那些看似荒誕的設計背後到底是什麼?
    4---那些看似荒誕的設計背後到底是什麼?但其實香奈兒誕生於二戰前夕,那時候的女性被各種繁冗的服飾和飾品所困擾,尤其是那種讓人無法呼吸和享受美食的束腰,將女性牢牢束縛起來,而這些也是充滿了對男性的取悅和討好。
  • 湯唯13年前電影《色·戒》,演繹民國名媛穿搭,風情萬種潮流時尚
    民國時期即系十九世紀二十年代,革命的春風不僅吹來了民主,也促成了女性大膽追求美的意識的覺醒。在清朝末年時期,民不聊生,全國各地到處都是烽煙四起,貧困的女性們都忙於謀生。難得有閒情去好好襯衣打扮的。所以穿衣打扮都是有錢人的話題。這個時期的有錢女性剪去長發,燙成自己喜愛的弧度。
  • 風骨,是男人的靈魂.
    這便是男人的風骨。男人之所以稱之為男人,是因為男人具有男人的風骨。男人的風骨不是柔軟的垂柳和傲慢的自以為是,而是陡峭的山崖,筆直的青松。他是遇上風浪而不退卻的水手,他是四面臨箭而不顫抖的勇士。男人可以沒有風度,但不可以沒有風骨。沒有風骨,狂風亂作之時便會甘願趴到,有風骨的男人雖然跌倒一時,但卻可以站立男人的風骨一世。
  • 民國時期的自由戀愛風潮,背後是什麼在主導?
    總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民國女性思想解放,戀愛觀開放前衛,青年人嚮往自由戀愛;封建禮教對女子思想和行為的壓迫,舊傳統對自由戀愛的巨大束縛;上流社會的文人才子對自由戀愛的執著,急於掙脫禮教束縛的情緒。為何民國時期會興起自由戀愛風潮呢?
  • 風骨是男人的靈魂
    這便是男人的風骨。 男人之所以稱之為男人,是因為男人具有男人的風骨。男人的風骨不是柔軟的垂柳和傲慢的自以為是;而是陡峭的山崖,筆直的青松, 風骨不會存在於清澈平靜的小溪和溫暖舒適的巢穴裡,而是蘊藏在寬廣咆哮的大海及仰天搏擊的蒼穹裡!他是遇上風浪而不退卻的水手,他是四面臨箭而不 顫抖的勇士。 男人可以沒有風度,但不可以沒有風骨。
  • 歷史之碎:民國女性旗袍服飾
    當時,燙髮、手鐲、洋菸、絲襪、高跟鞋、乳罩等已經成為很多女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民國的服裝文化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旗袍」了。張愛玲曾說:「對於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語音,隨身帶著的是袖珍戲劇。」而旗袍就是民國女性的語言,時而溫婉、時而性感、時而革新、時而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