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洲之煉獄篇,吃到靈魂出竅,網友:想不開才會吃這玩意

2021-01-10 網易

2020-12-20 06:51:10 來源: 原創新知

舉報

  每一個地方都有著屬於自己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全世界的美食具有極其的豐富性。然而絕大多數的美食都集中在中國,都說其他國家的美食加起來都抵不過中國一個角落美食的豐富。食材的處理和烹飪方式,每個地方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見解和詮釋。


  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美食國度,中國食物的美味在很多國家人的眼裡是有目共睹的。有美食的存在,那必定就有想法的存在,那些食物我們被稱為黑暗料理。如果說《舌尖上的中國》打開的是中國吃貨的美食之門。那麼如果出一部舌尖上的非洲就應該是黑暗料理的美食門。


  非洲,其實是一個物產非常富饒的地區,但是由於雖說人們習慣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習性,所以他們的懶惰驅使著他們經濟水平一直發展不出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一個好的物質環境在美食文化上面有種缺少的一定的能力。


  舌尖上的非洲少不了的就是他們的主食。非洲人的主食是西瑪,主要是一種玉米粉,他們的吃法非常簡單,就是在鍋裡加入玉米粉,不斷進行攪拌,直到變成粘稠的糊糊之後就可以食用了,一般的家庭還吃不起西瑪這種食物。


  更不要說葷食了,他們唯一能吃的就是蚊子肉餅,只有在天氣炎熱,蚊子茂盛的時候才會舉家出門抓蚊子,據說一個蚊子肉餅匯聚的是50萬隻蚊子的精髓。非洲有一部分人的飲料是香蕉酒,由於沒有專業的造酒設備,香蕉酒的製作全程基本上都是靠人力的完成的。通俗一點來說,用手搓,用腳踩。


  大概是非洲當地的人已經習慣了這樣粗魯的飲食,養成了一顆鋼鐵般的腸胃。對於外地人來說,舌尖上的非洲大概是一部煉獄片,很多的網友評價,估計吃上一口就靈魂出竅了,所以想不開才會吃非洲的食物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非洲膽量篇,敢吃的是勇士!網友:是有多想不開才吃得下
    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美食國度,中國食物的美味在很多國家人的眼裡是有目共睹的。有美食的存在,那必定就有想法的存在,哪些食物我們被稱為黑暗料理。如果說《舌尖上的中國》打開的是中國吃貨的美食之門。那麼如果出一部舌尖上的非洲就應該是黑暗料理的美食門。
  • 舌尖上的中國之煉獄篇,吃到靈魂出竅,網友:就這不成禁菜才怪
    近些年來,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美食紀錄片,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火爆上映,同時也打開了關於中國對於美食這一個概念的認知,喚醒了成績,在中國人血液裡面將近上千年的吃貨血脈。對於美食,我們都有著一個統一的目標,那就是發現他分享他豐富他。
  • 星太奇:奮豆為吃自助餐絕食三天,餓到靈魂出竅,變成貔貅被抓走
    導語:很多吃自助餐的人都有一種心理,就是既然東西隨便吃,一定要吃撐到爆,才會覺得不虧。小編就是這樣的人,每次吃自助餐之前總要餓上兩餐,然後吃到一點都吃不下為止。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對胃的傷害十分大,給身體帶來了很大的負擔。
  • 舌尖上的非洲之美食篇,想要體會靈魂出竅?導遊:不容錯過的味道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中國的一部首先上的中國美食紀錄片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火遍,同時也喚醒了前期在中國人血液裡面將近上千年的吃貨血脈,中國吃貨對於食物的探索沒有地域範圍,走出中國,吃遍世界是很多人的夢想。如果說《舌尖上的中國》是關於食物的美食大門,那麼在非洲的話,這個大門就是被緊緊關閉上的。
  • 靈魂真會出竅嗎?
    因為,窮山惡水正是陰斜鬼魂蘊育之地,在這種地方,連吹來的風都可能是「惡風」,因此很容易在主觀條件具備下產生靈魂出竅。    靈魂出竅有主動和被動之分,換言之,有時候是人主動需要靈魂出竅。不信?請看有網友寫的傳說:    我老家是客家的,在福建閩西山區,我本人沒有什麼特異功能,但我老家卻有一個古老的風俗,這裡面的某些離奇現象是我親眼所見的。
  • 王立銘:靈魂出竅,科學上終於有了新解釋?
    02、 「靈魂出竅」 的生物學解釋 除了新冠的研究,上個月還有一項研究值得我們好好討論一下。 「靈魂出竅」 這個詞,我們日常也會用,一般就是用來描述很爽、很嗨、很過癮的情緒而已。但有意思的是,實際上有人真的能體驗到這種感覺。
  • Steam恐怖遊戲大盤點,半夜探險,嚇到靈魂出竅
    Steam恐怖遊戲大盤點,半夜探險,嚇到靈魂出竅遊戲進行的時候,左下角會有一個神智正常值(San值),這就類似於玩家的血條,當玩呆在黑暗的地方太久,San值沒有了的話,鬼魂就會現形把玩家殺死。Steam恐怖遊戲大盤點,半夜探險,嚇到靈魂出竅2、《深淵之下》在這款遊戲裡,你的視角是從亞歷山大·多科特出發的,亞歷山大·多科特是一名退役老兵,曾經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因此而負傷。
  • 「靈魂出竅」是種什麼體驗?
    普爾曼雖然杜撰過耶穌傳記,卻並不認為上帝與此事有任何干係,並稱其為「超驗」(transcendent)。對此,其他心理學家也有不同的稱呼,有的叫「精神」,有的叫「神秘」,或者乾脆叫「非正常」,或「超然」,五花八門,不消細說。
  • 每日一笑:打開柜子瞬間,還以為杯子靈魂出竅了,嚇壞了哈哈哈
    5、這才叫吃辣王,看好了,辣條配辣椒吃,這樣吃著才過癮!    8、這姑娘的臂力可以啊!我現在都拉不上去    10、網友在圖書館看書,一抬頭正好看到一個小姐姐在看奧特曼。    20、網友忘記自己將一個透明的杯子放在了一個白色的杯子上。結果在打開柜子的一瞬間,差點被杯子給嚇到。知道人會靈魂出竅,但是杯子的靈魂出竅,還是頭一次見呢。
  • 一隻酒香鮮甜的醉蝦,讓靈魂出竅
    傍晚時候,吃過了晚飯,閒來無事,口乾舌燥,格外貪慕冰涼的吃食,如果有果香和酒氣,就更好了。按理說應該洗一盤果子,或者來杯冰鎮好的甜酒。可是不知怎的,忽而想起了去年冬天吃到的一盤醉蝦。蝦殼冰涼堅脆,半透明的青墨色,滲透出黃棕的酒氣。醉人的是扭掉蝦頭的第一吸,酒香鮮甜,靈魂出竅。
  • 舌尖上的非洲:美食中的科學 用舌頭思考的味蕾記錄片
    如果說《舌尖1》是一撥兒紀錄片人和美食愛好者「玩」出來的,那麼,伴隨著《舌尖1》公認的好評在「壓力山大」中回歸,《舌尖2》再也演繹不出「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瀟灑自然。 而對於非洲的印象,大部分人腦中閃過的除了貧窮疾病之外或許再無其他,如果說非洲也有「舌尖上的美味」,許多人也許會將信將疑。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當然在這個價值之上的就是人們生活的樂趣與對未來的無限探索。
  • 靈魂出竅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過量使用氯胺酮,會導致使用者出現幻聽幻象,甚至靈魂出竅的感覺。
  • 在《沙中房間》「靈魂出竅」
    人類渴望超越肉身的體驗,飛行、潛水、極速、下落……而經常在小說裡出現的「靈魂出竅」,又會是什麼感覺?
  • 非洲人就算餓昏也不吃的玩意,中國人眼裡是寶,網友:他們不會做
    引言:「非洲人就算餓昏也不吃的玩意,中國人眼裡是寶,網友:他們不會做」歡迎收看本期本期內容,小編在此感謝觀眾大大們的賞臉,小編致力於傳播最優質的旅遊內容,讓你足不出戶,看遍世界!每當我們提起非洲的時候,我們大眾的心中自然而然的就給會聯想沙漠、水資源缺乏、窮困、懶惰,這些及具貶義的詞彙,好像用在非洲,都不為過!非洲因為地理環境以及非洲人的懶散,讓他們的生活一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但是你不知道的是,非洲這片土地之上,也出現過發達國家,而我們國家目前還只是發展中國家,如此貧瘠的非洲怎麼就會有發達國家呢?
  • 非洲窮人吃小龍蝦,富人吃什麼?
    有時候我到外面吃飯,他也跟著混吃混喝。在非洲中餐廳吃飯,消費並不比國內低,因為奈及利亞蔬菜賣得很貴。當然,奈及利亞也有我喜歡吃的東西,那就是小龍蝦。在國內的時候,我晚上經常去大排檔吃小龍蝦喝啤酒,那感覺倍兒爽。在國內小龍蝦並不便宜,幾個人一頓下來,要消費數百人民幣。但奈及利亞小龍蝦,出乎意料的便宜。在中餐廳吃小龍蝦,幾個人吃撐,可能花不到一百人民幣。
  • 這篇總結帖也沒啥用處,一家一家吃最多吃到「做」年
    過2天2016年就翻篇了,一個成天吃吃喝喝的團隊有啥好總結的?回看每一篇文章都是路途上的奔波,舌尖上的甄別,筆尖上的拿捏。
  • 舌尖上的真實非洲
    舌尖上的南非南非鮑提起南非的海產品,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舉世聞名的「南非鮑」。然而,鮑魚非魚,實屬貝類。--南非葡萄酒南非目前是世界上6大有名的葡萄產區之一,它所產的葡萄酒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它的主要葡萄酒生產區分布在開普地區。開普地區處於非洲頂端地帶,它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氣候。開普山脈從天幕一直綿延到這一世界上最美麗的葡萄酒產區。
  • 鬼滅之刃×千與千尋,煉獄杏壽郎穿越異世界,吃窮湯婆婆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吉卜力工作室開放宮崎駿動畫圖片的使用,免費提供給各位畫師和網友的事情。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帶來的熱情,網友們開始使用宮崎駿動畫,做出了很多很有趣的素材。同時,一部分畫師也喜歡將宮崎駿的動畫和其他動漫作品結合起來,組合成一張張新的同人圖。
  • 關於開第三眼靈魂出竅等|靈性體驗
    聊到這個問題所以在這裡決定簡單地說一下 這裡寫的都是我個人的體驗我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靈性體驗但在這裡我只寫一下我自己經歷的  ~開天眼(第三眼)&靈魂出竅~我的天眼,也稱第三眼(third eye),是在差不多兩年前去印度回來後打開的我靈魂出竅的體驗也是同一晚發生的所以在這裡一起寫
  • 非洲人民吃什麼!?
    非洲也一樣,即使大膽如我者,也經歷了好幾個月的過渡期,才接受本地食物。心路歷程暢頗為坎坷啊: 從開始的「吃了會死吧,我不想死」 到「噁心,吞不下」 再到「試試吧,反正吃什麼拉出來都一樣」 到最後的「喲!不錯哦」 我們來看看到底非洲人民吃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