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促國內大循環 伊對開闢2.4億人戀愛社交市場

2020-12-26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摘要:經濟固然存在周期,但任何市場環境之下都蘊涵商業機會。疫情之下,數字經濟加速,藉助技術的進步和國家政策東風,科技企業逆勢而上,開闢新業態和新模式,擴寬市場空間,促進國內大循環。網際網路企業伊對將視頻和直播技術引入交友戀愛場景,創造了新的網際網路服務模式,開創了一個覆蓋兩億多人的戀愛社交新市場,實現了一個行業「0」到「1」的突破。

一個叫做「戀愛社交」的網際網路品類正在迅速崛起。

2020年末,全球著名會計師事務所德勤在北京發布一年一度的「中國高科技高增長50強」(簡稱「中國50強」)榜單,視頻戀愛社交頭部品牌伊對入選該榜單,位列第5名,並成為德勤「亞太500強」候選企業。就在一個月前,伊對獲得由該機構評選出的北京朝陽區2020年度「高科技高增長20強」獎項並位列榜首。

(伊對躋身「中國50強」榜單,排名第五)

公開資料顯示,伊對是一款主打視頻戀愛社交的手機App,上線於2018年,目前已經有用戶達1個億,每月發起的線上相親活動約1000萬場。

不同網際網路泛社交應用,也不同婚戀網站,「戀愛社交」是以戀愛為場景,以網際網路手段幫助單身青年獲取更多交友和戀愛機會,從而推動擇偶目標的實現。相關研究數據顯示,這個領域覆蓋國內2.4億單身人士,市場空間巨大。

數字經濟促國內大循環,賦經濟新動能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衝擊,全球供應鏈被切斷,國內需求與供給受到壓抑。同時,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導致中國國際貿易環境形勢嚴峻。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中國提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相關專家認為,打通國內大循環,涉及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但說到底,當務之急還是擴大內需、刺激消費。這是當下中國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著力點,也是新的國內國際經濟環境下的重大命題。

疫情讓人們看到了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的強大勢能,也讓我們看到數字經濟對打通國內大循環,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重要意義。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GDP將同比下降4.4%左右,而數字經濟將實現0.5%左右的正增長;我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了0.7%,數字經濟貢獻了近九成。

數位技術不僅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作用,在患者的診療、疫情、地圖、人群追蹤和分類管理等方面充分得到運用,還廣泛地滲透到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網上購物、在線教育、在線問診、在線娛樂、遠程辦公等線上需求呈井噴式增長,服務業數位化水平加速提升。

與此同時,高科技企業在抗疫情、保民生、撐經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帶動各行業「逆勢」發展。據媒體報導,伊對創造了一種叫做「在線紅娘」的自由職業,為用戶提供交友和相親的撮合服務。這種模式已經得到同行業的認可,成為行業標配。目前,僅伊對平臺上就有4萬多名這樣紅娘,伴隨此類平臺的發展,紅娘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為解決社會就業提供了一種網際網路解決方案。

國內單身或將達4億,單身經濟正在崛起

據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的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人,單身人口規模比英國、德國、法國的總人口之和還要多。其中有超過7700萬成年人是獨居狀態,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會上升到9200萬人。與此同時,我國的離婚率居高不下,結婚率持續走低。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顯示,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10年來新低。據某知名招聘平臺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主要城市單身率超50%。

在這種背景下,單身經濟已經成為一個獨特的消費細分市場,完全可以和嬰童市場、「銀髮經濟」、「她經濟」等市場相提並論。單身消費人群已經成為一股消費新勢力。

(專門針對單身市場的各種輕便迷你小家電。圖片來自:央視經濟信息聯播)

據專家表示,從長遠來看,參照發達國家人群比重的數據,中國單身人口仍可能持續上升。有統計數據顯示,在美國,單身人口已經佔其人口45%,日本為32.4%,韓國為23.9%。如果比照日韓兩國單身人數比例計算,未來中國單身人口可能高達4億。

聚焦戀愛場景,伊對開闢新賽道挖掘新市場

近十幾年來,網際網路社交風生水起,相關細分領域的應用層出不窮,主打陌生人交友的泛社交應用和主導婚戀的婚戀網站都已經出現主導型品牌,但是,並沒有一個專門聚焦「戀愛」的相關應用。而伊對首次將「戀愛」作為一個獨立的場景來設計產品,並在2018年推出了視頻戀愛社交應用App。

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伊對創始團隊發現一個戀愛成功的規律,即:戀愛轉化率×機會=結果。研究人員發現,每個人的戀愛轉化率是比較穩定的,如果要幫助單身順利「脫單」,為他們提供儘可能多的異性接觸的機會是有效的方法。

本著「讓戀愛變得更簡單」的理念,伊對率先採用了當時新興的視頻和直播技術,並將人工紅娘也作為產品的一部分,專為單身交往破冰,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視頻交友戀愛模式。

這種模式首先在下沉市場打開局面。在中國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持續衰減的趨勢下,伊對的用戶仍然呈井噴式增長,目前已經達到1億。德勤調研發現,伊對的增速達5428%,遠遠高於其評選的「中國50強」的中位數1347%。而在2020年11月份的第5屆小飯桌青年創業者大會上,伊對還被創投圈授予「2020年準獨角獸企業TOP30」獎項。一隻戀愛社交的「獨角獸」正在冉冉升起。

而伊對的業績也得到了網際網路行業的高度關注,極大地鼓勵了創業者,同業者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戀愛社交」已經成為繼婚戀網站之後的又一個「風口」行業。2.4億單身的市場正成為網際網路的新戰場。

相關專家認為,在全球大變局之下,內需將成為支持中國經濟平穩可持續增長的動力源。而網際網路行業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戀愛社交領域的持續壯大,無論是在滿足單身市場擇偶需求,還是推動就業問題的緩解,以及加速數字經濟的發展都有積極意義。

相關焦點

  • 下沉市場的戀愛社交PK,伊對獨角獸基因盡顯
    受疫情影響,在一二線城市工作的外地人們不得不減少流動,下沉市場的用戶習慣被進一步培養。中國有283個地級市,1735個縣,4.8萬個鎮,69萬個自然村,將近10億人口,其中下沉市場(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移動網民)用戶規模超過6億,到今年年底下沉市場用戶規模將再增加2億,未來5-10年依然會是一片藍海。
  • 戀愛社交異軍突起 伊對App兩年成準獨角獸
    對於泛社交領域來說,場景化、泛娛樂化趨勢更加明顯,視頻和直播成為潮流,以「愛情」為場景的社交市場越來越多地被關注,而這個市場正在被戀愛社交軟體打開。在戀愛社交賽道上,上線僅僅兩年多的伊對App,已經坐擁4000多萬用戶,4萬餘名紅娘,每個月包攬了近千萬場線上的相親活動。特別是在下沉市場,伊對App成為首屈一指的交友相親軟體,被網友譽為小城青年的「脫單神器」。
  • 國內大循環什麼意思 國內大循環並不是 「閉門造車」
    專家們認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階段、新環境和新挑戰,圍繞我國經濟發展中長期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我國將更加重視國內產業價值鏈供應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要素市場開放基礎上繼續開放國內產品市場。
  • 國內大循環是什麼意思?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題:立足國內大循環、促進「雙循環」,中國謀劃新發展格局有何深意?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韓潔、劉開雄  近段時間,從企業家座談會到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國謀劃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引發廣泛關注。海內外媒體爭相報導,各路智庫機構紛紛解讀,同時也引起了投資者和消費者的熱議。
  • 國內大循環要轉起來,這2件事迫在眉睫,不能再等了
    03、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既有現實需要,也符合發展規律說到雙循環問題,應該是開放的、內需為主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理由有以下幾點:第一,無論是國內循環還是國際循環,出發點和歸宿點都在國內。
  • 一對一直播社交軟體開發,助你玩轉「國內大循環」新格局
    一對一直播社交軟體開發,「國內大循環」透露這些關鍵信息近段時間,被熱議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引發廣泛關注。「國內大循環」旨在:通過改革打通經濟運行的堵點,鼓勵激發創新,掌握一系列尖端核心技術,構建更加完善和高質量的經濟供給體系,在供給創新和提升下激發需求,並促進消費升級;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在法治保障、社會民生公共品提供等方面的作用,提升經濟運行效率,解除居民消費後顧之憂,釋放消費需求空間。
  • 乾貨| 「國內大循環」:核心思路、路徑及投資機會
    我國現有4億中等收入群體,同時還有6億中低收入人群。當前,新冠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已對民生就業帶來巨大影響,失業率衝高,部分群眾收入下降,一些貧困人口脫貧後返貧壓力加大。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內需的形成和有效供給也依賴於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和協同。在新冠疫情重挫全球貿易投資的大背景下,中國仍將會持續擴大進口以滿足國內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仍將會以開放的姿態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國是擁有14億人口、4億中等收入群體的超大市場,現在正好跳過了中等收入陷阱,進入了1萬至3萬美元的發展階段,潛在的經濟活力和發展的餘地、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 打通阻礙國內大循環的「斷點」「堵點」
    「在這種情況下,『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新發展思路是黨中央充分認識國情變化及我國特有的經濟優勢和發展潛力,充分認識國際環境變化給我國傳統經濟發展路徑帶來的重大挑戰,針對我國經濟發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提出的戰略調整。」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史丹表示。
  • 伊對:堅持長期主義 做最好的戀愛社交平臺
    在活動中,伊對相關負責人表示,儘管伊對是一個年輕的企業,自身處於起步期,但是,在國家和社會迫切需要助力的領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勿以善小而不為。  伊對是長期主義堅定的支持者和踐行者,目標是打造中國最好的視頻戀愛社交平臺。伊對與用戶、合作夥伴、員工、投資者以及行業和社會共生共創,而不是獲取自我的獨立價值。
  • 李稻葵: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大循環之間是什麼關係?
    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個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圍繞終端需求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
    當前,我國面臨的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外部需求的不確定性仍然較大。應對外部挑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緊緊圍繞國內社會終端需求,從供求兩端精準發力,破除各種障礙,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  目前,我國擁有全球超大的市場規模。
  • 觀察|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世界經濟遭遇重挫,全球需求市場萎縮,國際局勢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複雜格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近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其中發達經濟體將萎縮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將萎縮3%。
  • 伊對:走向獨角獸之路
    而就在11月19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組織13家婚戀服務企業共同籤署名為《深化企業自律 共築行業誠信》的倡議書。這份倡議書的發起者不是老牌企業,而是年輕的伊對。這份報告的背後是北京市政府對戀愛社交和婚戀網站這兩個垂直網際網路行業的期待——在疫情倒逼之下,數字經濟新業態對經濟轉型升級的賦能越來越明顯。
  • 【張明】構建國內大循環的三大支柱
    在構建國內大循環方面,有三個重要支柱。一是持續推進消費擴大和消費升級;二是努力推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三是加快要素自由流動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與此同時,制約著國內大循環建立的堵點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制約消費擴大和消費升級的堵點;二是制約產業結構升級和國內技術創新的堵點;三是要素自由流動和區域一體化面臨的堵點;四是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積聚也會阻礙國內大循環的構建。
  • 打通阻礙國內大循環的「斷點」「堵點」-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這種情況下,『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新發展思路是黨中央充分認識國情變化及我國特有的經濟優勢和發展潛力,充分認識國際環境變化給我國傳統經濟發展路徑帶來的重大挑戰,針對我國經濟發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提出的戰略調整。」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史丹表示。
  • 伊對交友為小城青年創造更多戀愛機會 輕鬆找到伴侶
    如今,城市裡的單身人群想要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愛略顯困難,畢竟社交圈是有限的。往往他們想要找到合適的伴侶更傾向於在線上尋找戀愛機會。伊對交友作為一款視頻戀愛社交軟體,通過實時視頻互動幫助年輕人找到心儀的伴侶,讓大家可以融入陌生人社交中、提高交友的成功率,伊對交友多場景為用戶創造更多戀愛機會。
  • 圍觀姐姐們的「社交名場面」,來伊對邁出你的戀愛交友第一步
    在第一期節目中, 30位「30歲+」的小姐姐們,初次集結在一起,貢獻了一場看點頗多的「社交名場面」。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30個女人同時聚集在一起,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不少奇妙的化學反應。在圍觀小姐姐們「社交名場面」的同時,單身的你快來戀愛社交平臺伊對,邁出戀愛交友的第一步吧。
  • 首提「國內大循環」、37字闡述資本市場、重申「房住不炒...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此次政治局會議意義重大,對下半年經濟工作定了調子。會議內容豐富,其中不乏市場關注的熱點。  首提「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
  • 林毅夫: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外風吹草動不會影響我們的發展
    新發展格局是2020年我國提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方向,在國內、國外都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為什麼引起這麼大的關注呢?因為新發展格局提到:要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過去,我們講的都是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現在為什麼要提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 你真的了解國內大循環嗎?有什麼需要關注的方面?看這裡
    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佔斌主編的《國內大循環》,共計錄入了由中央黨校、社科研究機構、高等院校教授等撰寫發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上的36篇文章,解讀了為什麼要進行國內大循環?破除「大循環」「雙循環」理解誤區,全方位闡述新格局下中國經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