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如何後發制人?元氣森林、百事可樂、B站、Oatly的啟示

2021-01-12 TopMarketing

百事可樂無疑是可口可樂在全世界範圍內,最大的競爭對手。然而百事可樂的上位之路並不順遂。

二戰期間,在傳奇CEO伍德拉夫的領導下,可口可樂作為美軍的軍需物資,成為了從普通士兵到艾森豪、巴頓等將軍戰鬥的夥伴,並從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有數據顯示,二戰結束後的第三年,也就是1948年,可口可樂的年銷售額達到了12.6億美元,百事可樂卻只有2500萬美元。然而10年後,百事可樂逆轉了這一頹勢,不僅在美國國內市場份額提升到了35%,還在可口可樂的老家亞特蘭大把自家銷量的年增長率提升到了30%。

那麼,百事可樂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百事可樂:撕掉「窮人」標籤,貼上「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二戰結束後,可口可樂持續了之前的策略,強調「只有可口可樂才是真正的可樂」,並且儘可能的覆蓋所有用戶群體,他們還聘請了20世紀50年代美國最受歡迎的男歌手埃迪費雪作為品牌的代言人。

接著,在可口可樂的贊助下,費雪推出了名為《可口可樂時代》的個人專輯,稱讚可口可樂為軟飲料行業的翹楚。他的照片也被製作成了真人大小的硬紙宣傳畫,還加貼在了可口可樂一步裙造型瓶子上,誘使消費者購買可口可樂。

到了60年代,可口可樂更是推出新slogan:「有可口可樂相伴,你會事事如意。」並將歡樂頌重新填詞「與可口可樂相伴,佳餚更美味,玩樂更開心,心想事有成,萬事皆如意」,採用整合營銷的方式,使廣告語在所有渠道獲得強曝光。

在全方位覆蓋上面無出其右,但是百事可樂還是要求生存謀發展,於是他們想到了一個好主意。百事可樂瞄準了一個垂直用戶群,採用定義他們生活方式,試圖為自家品牌貼上新的標籤。

1950年,從可口可樂跳槽到百事可樂的斯蒂爾成為了公司的總裁。彼時,由於百事可樂一直採用相同價格容量翻倍的性價比策略,加之甜度更高,受到了很多窮人歡迎的同時也被大眾貼上了「窮人」的標籤,在美國的一些地區,驕傲的白人們甚至將百事可樂稱為「黑鬼可樂」。更有甚者,一些美國人為了避免這個「窮人」的標籤,會悄悄地把百事可樂倒入杯子裡,冒充可口可樂來飲用。

斯蒂爾重拳出擊,首先在產品端,降低了含糖量,使其口感接近於可口可樂。繼而聚焦到二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把品牌定位修改為「年輕人的可樂」,在撕下窮人標籤的同時,貼上年輕人的標籤。再者,相比可口可樂將產品放在重要位置的廣告方式,百事可樂的廣告採用了當時更激進的廣告方式,著重通過展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引發年輕群體的共鳴:

在新電視直播現場,短暫、靜謐的間隔時間被摩託車轉彎時或者過山車開到最高點時的劇烈聲響所打破。在黃銅號角響過之後,瓊薩默斯的聲音漸漸增大,召喚消費者們「動起來吧!動起來吧!你們是百事一代」。新百事可樂採用創新的技術——手提攝像機,啟用真實生活中的加利福尼亞兒童而不是演員,首次用直升機攜帶百事可樂自動售貨機翱翔藍天——新廣告終於有效地使百事可樂獲得了20世紀50年代出生的孩子和甘迺迪就職演說中提到的「新一代」的認同。

不僅如此,百事可樂還將瓶子重新設計成為帶有很多漩渦花紋的造型,以便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

雖然這一時期,可口可樂與迪斯尼開展深度合作,贊助了包括迪斯尼第一個電視廣播節目《一小時漫遊仙境記》在內的眾多節目,還在米老鼠俱樂部獲得了大量的曝光,但勝利者依然是百事可樂。通過對生活方式的宣傳,百事可樂收穫了20世紀5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7500萬年輕人的注意力。這也使得百事可樂從可口可樂的壟斷之下,找到生存空間。

元氣森林:抓住便利店渠道背後的白領用戶

到了21世紀,同樣的故事又發生在了元氣森林這個新消費品牌上。

渠道是可口可樂、農夫山泉、娃哈哈等知名企業的一大優勢。20世紀80年代,可口可樂就曾利用渠道優勢,讓60年代才進入北美市場的雪碧超過了七喜,一躍成為美國檸檬蘇打市場的領先者。同理,很多知名企業在推出新產品時,往往會藉助自家的渠道優勢,儘可能多的覆蓋商場、超市、便利店以及各個電商平臺,以求快速實現產品曝光、以獲得回報。

然而這也帶來了問題,大家會默認為這就是一款新推出的飲料,就像貨架上其他飲料一樣。加之商場、超市客戶群體複雜,不同人群間很難形成口碑傳播,更不可能促成人們對品牌的認同。

長此以往,就造成了新品牌只能走投放廣告→提升知名度箭頭→打折促銷的營銷套路,商場、超市只能作為他們的銷售渠道存在。

那麼,是否存在一個渠道,能為品牌方相對精準地篩選出一批有典型特徵的用戶群體呢?答案是肯定的,元氣森林的快速崛起正是反常規的在最早期,放棄了渠道的廣泛覆蓋轉而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以7-11、全家為代表的一二線城市便利店渠道。如此做法不僅大大節約了入駐商場與超市的成本,更為重要的是據此找到了元氣森林早期最核心的基石用戶。

著名便利店品牌7-11老闆鈴木敏文在《零售的哲學》一書中提到,之所以會創立7-11是源於日本邁進少子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對家門口購物的特殊需求。與日本相反的是,中國的7-11、全家便利店是年輕一代的天下。據《Z世代洞察報告》顯示 ,以全家便利店為例,85後消費者佔比為58%,90後消費者佔比為36%,女性消費者佔比為60%,也就是說便利店主要客戶群是年輕白領女性群體。這個群體樂於接受新事物、對價格敏感性低,可以說是眾多消費群體中最具消費能力的一批人。

便利店的另一個好處是商品的高溢價。便利店進口飲料平均價格為10元以上,是常見國產飲料的2倍以上。元氣森林通過日系包裝將自己偽裝成日本進口產品,價格卻只有不到同類商品的二分之一,自然備受「寵愛」。

0糖0脂0卡的創新,不僅保持了可口可樂的口感,還滿足了新中產的健康需求——在發達地區白領女性用戶的帶動下,0糖0脂0卡的元氣森林開始被新中產階層所接受。「健康」、「樂活」是新中產生活的主旋律,她們願意為此支付更高的價格。

無糖並不是元氣森林的首創,健怡可樂、零度可樂以及氣泡水同樣是0糖0脂0卡,因此元氣森林真正的成功在於從泛泛的新中產人群中篩選出了一群活躍在發達地區的核心商圈。這些圈子裡的人以90後年輕白領為主,她們長於網際網路影響之下、樂於接受新生事物、對價格敏感性相對較低、也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元氣森林通過有效地觸達這群人,將她們轉化為忠實用戶,從而帶動她們身邊人購買產品,就此形成一股「0糖0脂0卡」的飲用潮流。

從定位品類到定位用戶(感受、身份)

由傑克·特勞特(Jack Trout)和阿爾·裡斯(AL Ries)合著的《定位》被稱為「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史上百本最佳商業經典」第一名(《財富》2009評選)。定位理論認為,從一個產品開始就要在客戶腦海裡佔據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位置。這種位置往往體現在品牌層面。

《定位》一書中用較大篇幅強調品類,認為品牌就是某個品類的代表,建立品牌要實現品牌對某個品類的主導,成為品類第一。當消費者想到消費某個品類時,立即想到某個品牌,這就是真正建立了品牌。比如七喜汽水的「非可樂」定位策略助其快速取得了成效,在第一年的銷售量提高了10%,而且以後每年都有所增加,銷售額從8770萬美元增加到1.9億以上。因此,創造新品類往往成為品牌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

然而這種創造新品類的做法其實並不是萬能藥,很多時候,用戶並不能很快接受一個相對陌生的新品類。

我在《不再沉默的燕麥奶,哪種力量為Oatly帶來活力?》一文中講解過,Oatly在前30年聚焦在「植物奶」品類定位,因為燕麥奶與其他植物奶差異並不大,因而一直默默無聞。直到2013年後,新任CEO從定位品類升級為定位用戶群體,用「後牛奶一代(Post Milk Generation)」來定位燕麥的核心受眾「中產階級消費群體」,強調可持續發展,降低對環境的破壞,才獲得了星巴克前董事長兼執行長霍華德·舒爾茨、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演員娜塔莉·波特曼以及說唱歌手Jay-Z等全球頂級名人的青睞,成為全球最著名的網紅產品之一。

Oatly的故事再次為我們印證了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不一定非要開拓一個全新品類,還可以「通過定位這個群體,定義他們的感受、身份」,尋找自身的生存空間。

在網際網路時代,隨著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用戶的話語權與日俱增,相比品類定位需要反覆的曝光獲得用戶認同的方式,通過定義用戶群體、引發他們共鳴的方式,無疑是性價比更高、更符合網際網路傳播方式的一種定位方法。因此,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新生代品牌通過定義用戶群的方式,開展市場競爭。

奶茶並不是新鮮的事物,但喜茶發現「芝士奶蓋茶」不受歡迎後、從感受出發推出的「靈感之茶」就很容易收穫了年輕人的共鳴;休閒鞋競爭極其激烈,但Allbirds像Oatly一樣,通過講述品牌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很快受到了中產階級的青睞;速溶咖啡領域,前有雀巢、UCC,後有隅田川等一眾咖啡品牌,三頓半卻通過定義品質生活方式的方式獲得了自身的一批忠實粉絲;在視頻平臺領域,B站很長一段時間的slogan也是「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其鮮明的二次元特徵獲得了二次元文化主要受眾年輕人的歡迎……

由此可見,對一個所處激烈競爭市場的新品牌來說,與其埋頭亂撞求曝光,倒不妨考慮下通過定義用戶群感受、身份的方式,引發他們的共鳴的方式。這類品牌的用戶群體往往是有著強烈消費意願的年輕一代,或者是急於證明自己的中產階級。

相關焦點

  • 氣泡再掀新潮流,下一個元氣森林還遠嗎?
    3)從內因到外因,氣泡飲料強勢爆發的背後4)花式氣泡,下一站創新方向5)品牌如何入局?有何借鑑思路?拆解元氣森林迅速爆紅背後的底層邏輯1、從汽水到氣泡水再到氣泡飲料,氣泡角色如何轉變?文章最後一段,卓樸品牌營銷諮詢創始合伙人謝斌為我們拆解了元氣森林迅速爆紅背後的底層邏輯(點擊查閱詳情),看看「前輩」元氣森林的成長給新飲料品牌帶來哪些啟示?
  • 進擊的元氣森林能走多遠?|品牌創變者
    在這則TVC的結尾處,一座由可口可樂築成的王座裂開,元氣森林破土而出,更是絲毫不掩蓋其挑戰巨頭的野心。極致的產品主義時間回到2016年,在近乎飽和的快消市場中,作為一個新興品牌,成本沒有傳統企業低,渠道不如傳統企業廣,品牌知名度不如傳統企業高,元氣森林如何找到立足之地?
  • 元氣森林吃了大虧
    有業內人士預測,這個僅成立4年的品牌2020年的銷售收入將突破20億元。二、被質疑"偽日系"和涉嫌抄襲,面臨競爭對手對決發現到市場潛力後,元氣森林開始出擊。元氣森林的包裝較為別致,它以日語中的「氣」作為名字的核心,顏色搭配和畫面風格選取上,都採用了偏日系的小清新風格。尤其元氣森林旗下名為「北海牧場」的酸奶品牌,從名字到外包裝,都透著made in Japan的氣息。
  • 售貨機-元氣森林
    這篇文章我想聊聊元氣森林,17年第一次接觸這個品牌的產品,我一直以為是日本進口的飲料品牌。那個瓶子的設計的確非常的討喜,性感的腰線握感非常NICE,而且那個白色的包裝手感阻尼也很舒服。更不要說整個外包裝的色彩搭配、字體、內容等。顏值沒的說,很容易讓人花錢先買一瓶體驗。我發現連瓶子的材質都是元氣深思熟慮之後的細節體現。
  • 元氣森林,一款氣泡水飲料的奢侈品牌野心
    是頗具時尚的國際知名品牌、精緻優雅的商業設計還是每天穿著時尚的萬千少女?無數答案中,相信很少會有人把其與元氣森林聯繫在一起。作為上海乃至全中國最具代表性和國際時尚感的高檔商業中心,上海金鷹國際購物中心位於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西路和陝西北路交匯處,與恒隆廣場、中信泰富、梅龍鎮廣場毗鄰而居,中心外的廣告牌更是被各大頂級品牌爭相角逐。
  • 無糖的元氣森林有「能量」嗎
    與大眾認知的相悖,會否影響元氣森林的又一次突進?5月28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無糖飲料品牌元氣森林推出能量飲料子品牌「外星人」,延續了其一貫的「無糖」作風,並找來為能量飲料戰馬代工的湖北奧瑞金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奧瑞金飲料」)生產。頭頂「網紅」光環,背靠經驗豐富的奧瑞金,元氣森林的「外星人」能否在能量飲料領域中鬥過紅牛、樂虎、魔爪、東鵬特飲等「老玩家」?
  • 無糖的元氣森林有「能量」嗎?
    與大眾認知的相悖,會否影響元氣森林的又一次突進?5月28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無糖飲料品牌元氣森林推出能量飲料子品牌「外星人」,延續了其一貫的「無糖」作風,並找來為能量飲料戰馬代工的湖北奧瑞金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奧瑞金飲料」)生產。頭頂「網紅」光環,背靠經驗豐富的奧瑞金,元氣森林的「外星人」能否在能量飲料領域中鬥過紅牛、樂虎、魔爪、東鵬特飲等「老玩家」?
  • 「喝不胖的氣泡水」元氣森林如何抓住「Z世代」的心?
    就在一個月之前,在2020年的雙十一大戰,元氣森林首次超越可口可樂,在天貓和京東均成為銷量第一的水飲類品牌。如果我們回看元氣森林出現之前的中國飲料市場,事實上主要被這兩類公司所佔據:一類是進入中國數十年,已經品牌固化的全球品牌,最具有標誌性的是兩大可樂及其衍生品牌;另一個是本土品牌,它們往往主打價格優勢,主攻相比全球品牌稍低一個層次的市場。
  • 贊助B站跨年晚會,元氣森林們收穫了什麼?
    觀眾掌握遙控器可以隨時換臺,擁有更多選擇的品牌主卻要慎重押注。雖然外部選擇眾多,但今年B站跨晚贊助品牌數量卻超過了去年,元氣森林、美的、題拍拍、中國移動、招商銀行信用卡鎖定了不同席位,其中元氣森林是第一次冠名大型晚會。
  • 從元氣森林到完美日記,看國潮品牌崛起的成功基因
    如何使出一套組合拳,讓品牌在這片浮躁的營銷聲浪中脫穎而出呢?我們總結了波司登、元氣森林、妙可藍多和完美日記等幾類國潮品牌的成功經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思考。傳統飲料市場,國產品牌元氣森林的資源實力與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這兩大巨頭相差甚遠,若一昧的和他們在同一賽道上競爭,很難脫穎而出。市場中的消費者是分散的,廣撒網進行市場拓展是低效的。面對如此形勢,元氣森林選擇了另一片細分市場——無糖飲料。
  • 估值40億下的內憂外患,元氣森林的「無糖零卡」真相沒那麼美好
    報導顯示,去年「雙十一」期間,「元氣水」狂賣超560萬瓶,一舉擊敗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兩大碳酸飲料巨頭,反超曾紅透半邊天的巴黎水,更實力碾壓康師傅、統一等經典飲料品牌。元氣森林氣泡水就像爆款生產流水線裡的一個標準成品,火得理所當然。如今,嘗到爆款甜頭的元氣森林,正試圖複製爆款。
  • 元氣森林要加入咖啡市場?相關負責人回應
    元氣森林方面表示,元氣森林發生變動的職位是人力總監,而非產品總監,這無法說明元氣森林要入局咖啡市場。實際上,元氣森林目前暫未規划過咖啡品類,只有咖啡口味的乳茶。眾多人士猜疑元氣森林可能入局咖啡市場也是因其曾與咖啡結緣。
  • 「無糖」元氣森林徵戰能量飲料
    大眾認知的相悖,會否影響元氣森林的又一次突進?5月28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無糖飲料品牌元氣森林推出能量飲料子品牌「外星人」,但延續了一貫的「無糖」作風,並找來為能量飲料戰馬代工的湖北奧瑞金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奧瑞金飲料」)生產。頭頂「網紅」光環,背靠經驗豐富的奧瑞金,元氣森林的「外星人」能否在能量飲料領域中鬥過紅牛、樂虎、魔爪、東鵬特飲等「老玩家」?
  • 冬菇商學院|Z世代下元氣森林如何成為無糖氣泡水一哥?
    作為飲料界的一匹黑馬,憑藉著「0糖0脂0卡」無糖氣泡水的「元氣森林」一炮而紅。隨後,整個飲料界開始紛紛入局切入無糖賽道。很早的時候,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就推出了零糖可樂;伊利上市了兼具「0糖、0脂、0卡」賣點的伊然乳礦氣泡水;新式茶飲界巨頭喜茶和奈雪的茶分別推出了0糖、0脂氣泡水喜小茶以及0卡糖、減糖等冷泡茶產品。
  • 無糖概念股大漲235%,元氣森林一月銷量抵一年,創始人是做遊戲的
    元氣森林:憑一己之力將無糖飲料推上風口元氣森林主打「0糖、0脂、0卡」,其主要產品燃茶、蘇打氣泡水都以無糖為最大賣點,同時搭配「日系」風格,通過《我們的樂隊》、《風味人間2》等綜藝冠名迅速圈粉,並請來乘風破浪的姐姐張雨綺做品牌大使,鋪天蓋地的營銷和廣告下迅速爆紅。元氣森林幾乎以一己之力將無糖飲料推上了風口。
  • 元氣森林們的「無糖陷阱」
    今年618,元氣森林擊敗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蟬聯天貓飲品類冠軍。品牌名稱「元気森林」中的「気」為日語,瓶身上也有日語介紹,背後印制著「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氣森林」的字樣,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日本品牌。事實上,跟名創優品類似,元氣森林是徹底的國產品牌,「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氣森林」只是元氣森林在日本註冊的分公司。
  • 搶下B站跨年晚會,元氣森林動了誰的蛋糕?
    近日,經過幾輪激烈爭奪,在「新國貨」大潮中迅速崛起的飲料品牌元氣森林強勢拿下B站跨年晚會的總冠名權。通過跨界的強勢品牌聯合,擴大了自己在年輕化市場的優勢,這自然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回頭看近來元氣森林一系列的操作,從高調引進人才到加大研發費用投入,可以看出,這個成立4年就輕鬆拿下國內「雙11」銷冠的企業野心遠不止於「搞個大新聞」。
  • 氣泡之後,再無元氣森林?
    目前,元氣森林的線下渠道已覆蓋國內30個省份、477個便利系統、5.3萬家便利店以及13萬家線下傳統店。在品牌發展初期,元氣森林正是很好地依託便利店進行渠道布局,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便利店實現銷售額達2556億元,同比增長13%,仍高於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8%。
  • 揭秘元氣森林、完美日記的國潮品牌爆款打造公式
    那麼,在這個信息泛濫化、碎片化的時代,品牌如何從眾多的流量戰、價格戰中脫穎而出,將品牌形象深深植入用戶心智?一、元氣森林:網紅飲料的自我修煉現在只要一提起無糖飲料,很多人首先都會想到元氣森林。但無糖飲料不是元氣森林的發明,也並不是國內無糖飲料市場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元氣森林的成功絕不是因為它首次推出了某種產品力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所致。但是,在產品力上,元氣森林把自己優化到了「品類第一」的位置上。
  • 品牌故事//飲料界黑馬——元氣森林
    僅僅用三年的時間,元氣森林在巨頭林立的飲料行業殺出了一條血路,品牌估值從0到40億元的超越,之後,聘請不同明星作為代言人,為產品帶去更多消費可能,可以說一步步成長的網紅產品。到目前為止,元氣森林已全面覆蓋全國一二線城市,截至2019年,元氣森林的線下產品已進入全國400多個便利系統、超80000家高端商超、便利店。線上渠道,覆蓋天貓、京東等核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