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選擇參加高考高復的學生在高考前其實都會遇到學習的瓶頸期,在這樣的情況下,考生們最最容易忽視的就是自己的最終學習目標。
有的考生在學習的初期信心滿滿,對於自己的學習目標十分的明確;但是在經過了幾個月的學習之後,考生對於自己的目標以及定位越來越模糊,那麼這個時候若是考生沒有及時作出修改方案,那麼就會進入學習的瓶頸期,最終影響學習的腳步以及進程的安排。
推薦閱讀:
聚焦:期末不管考得好不好,家長和孩子一定要看看這篇文章!
瓶頸期:考試總考不好怎麼辦
高復生的學業焦慮主要表現為考試焦慮和學習動力不足。
當考生們發現自己的學習動力明顯下降時就該考慮自己的學習狀態是否進入了學習的瓶頸期。考生的學習狀態從波動較大逐漸轉向平穩則表明考生的抗壓能力以及現階段的學習狀態正在逐漸改善,若是考生感覺自己在某一個科目上的學習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那麼這個時候考生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目標,儘快取得有效突破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問題:成績突破困難同學們考試焦慮體現在對考分的過分看重,說到底是對自己未來前途的焦慮。出現這的問題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由於群體效應,將分數作為衡量能力的唯一指標。
這是不少的考生都會犯的錯誤,我們可以從春考的考試中發現,除了需要考生參加筆試的考試以外,面試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而面試就是最最能夠考察到考生的綜合能力以及素質能力的考試之一。
2、學生渴望自我實現與現實學業成績的不理想而導致的認知不協調。
我明明努力了為什麼卻得不到收穫?相信這是很多考生在複習階段都會遇到的問題,考生越是想要突破,突破反而越是困難。其實學習還是要講究方式方法,最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考生們靜下心。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只有將知識積累到一定的程度,那麼才能夠從容面對任何的考試。
應對策略:攻克心理防線
只有減輕心理負擔與學習負擔,才能減輕學習上和精神上的壓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長。學習是一個不斷加壓與減壓的過程,一味的加壓也會使得考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耐心,過度的減壓同樣也會導致考生的學習狀態缺失,影響最終的成績。
為了緩解和消除考試焦慮,更好更科學的學習,考生們可以嘗試以下幾個策略:
1.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動機水平,過強或過弱的動機水平都容易使自己產生失敗體驗而導致心理壓力。
2.未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不要過多地擔憂將來的事情,而應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現實的生活和學習中去。
3.考前作好知識準備以及應付考試突發事件的對策和心理準備,有備才能無患。
4.學習動機分內在(具有持久性)和外在(具有短暫性)兩種,學習者只有「知學」、「好學」並且「樂學」,才會產生持久的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