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瓷器燈具鑑賞

2020-12-18 樣子收藏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兩首無題詩句很悽美,也說明了中國人晚上使用蠟燭照明的歷史悠久,中國古代使用照明工具是蠟燭,中國自古的燈具都圍繞蠟燭而衍生出來的,古代的燈就是蠟燭,所以有了燭臺,有青銅器的,有銀制的,早在三國兩晉時代,瓷燭臺即在中國出現,如三國時的羊形燭臺、兩晉的騎獸人燭臺等,南北朝時盛行蓮花狀燭臺,隋唐時的燭臺底座多刻畫精美的花紋,明代則盛行八方燭臺。而清代的燭臺都是瓷器的,隨著西方文明進入,瓷器燭臺也叫瓷燈了,後來改成封閉式的樣式燈罩,其實裡面就是蠟燭。宮廷裡還有各種瓷器造型的宮燈罩,異常精美非常值得收藏的瓷器品類。

明代則盛行八方燭臺。此八方燭臺繪製紋飾所用的青料為進口鈷料,即所謂的「蘇泥勃青」(或「蘇麻離青」)。此燭臺的造型系模仿西亞地區清真寺的銅燭臺燒制而成。

明代青花折枝花紋八方燭臺

明代青花折枝花紋八方燭臺

青花折枝花紋八方燭臺,明永樂,高38.5釐米,口徑9釐米,足徑23.5釐米。

燭臺為八方式,分上下兩層。上下均為束腰八方形,底內中空。上層臺座由上到下分別描繪蕉葉紋、回紋、變形蓮瓣紋。兩層臺座之間的支柱飾有錦紋及纏枝花紋。下層臺座座面為海水江崖紋,邊沿飾蓮瓣紋一周,外壁八面繪八組各式纏枝花卉。青花色澤濃豔,有暈散感,局部有「鐵鏽疤」。白釉肥厚瑩澈,底無釉。

明代·崇禎青花花卉紋瓷燈

通高67cm,底邊縱橫15cm,腹徑18cm,瓷燈胎體細膩、潔白堅硬,釉面純正、質地光亮。

瓷瓶仿葫蘆造型,從上至下分四個裝飾帶組成的青花花卉人物山水圖景。通景畫源自繪畫中的條屏畫,即是在數個畫面上表現一個主題,用在圓形的瓷器上則以空白或雲紋連接畫面。在畫中有官人、童子,童子手持花瓶,瓶中插有三支畫戟,上面繪有一太陽,意為「平安日升」、「 連升三級」;連理樹、宮桂、如意雲,寓為「富貴連理」、「吉祥如意」。

花瓶頂部繪有兩朵嬌豔欲滴盛開的鬱金香,接下來以青料描繪了水榭洞石,童子持讀山水人物通景畫面;在葫蘆的束腰位置是由山水勾雲紋組成的一圈簡單圖案裝飾帶;葫蘆鼓腹上繪有主僕分明,層次清晰的狀元及第、連升三級、指日高升的人物山水通景畫面。畫面中人物面部輪廓清晰,均不作塗染,五官口、目、鼻用輕點筆法,已開清代瓷畫風格之先河。這個可能是古代最奢侈,工藝最複雜的瓷燈了。

清代青花瓷燈

粉彩開光鏤空花卉紋燈罩

粉彩開光鏤空花卉紋燈罩,高29.7釐米,口徑10.8釐米,足徑11.2釐米。 這件清代粉彩鏤空開光花卉紋燈罩製作工藝高超,鏤空技術精湛,紋飾色彩豐富豔麗,畫面生動有趣,燭光透過空隙映照開光處的畫面,似一幅優美的國畫小品。燈罩直口,長腹,圈足。形似燈籠,中空,口底相通。口、足上各繪黃地粉彩朵花紋一周,肩、脛均施抹紅鏤空變形蕉葉紋,腹部為鏤空綠地粉彩錢紋綴以紅蝠,四面各有一開光,開光內繪白地粉彩四季花蝶草蟲紋。開光四周施藍地粉彩纏枝菊花紋一周。這是一件既實用又具觀賞性的粉彩瓷器珍品。

明清時期流行一種把燈,又叫書燈,上為壺型,斂圓口,短頸,扁圓腹,有長柄下連圓盤形盞託,腹前有凸起的短流,後有曲柄,左右各飾有一個乳釘,器口有蓋,器身上繪有青花水草紋。

相關焦點

  • 明代瓷器繪畫方法明顯有別於清代,這是判斷明清瓷器的重要手段
    瓷器紋飾是瓷器表面的裝飾花紋或圖案,是瓷器構成的重要部分,也是美化瓷器的主要手段之一。明清兩個朝代,是我國瓷器紋飾發展之大成時代,紋飾題材日趨豐富,從人物、動物、植物、景物、吉祥圖案以及文字全部都有。我們通過不斷了解每個時代紋飾特徵,從而完善我們鑑賞的水平。
  • 明清時期的瓷器介紹,醬釉瓷的明顯特點,趕緊來學學!
    中國明清時期的瓷器是非常漂亮的!並且這一時期的瓷器也是到達了一個頂峰,在明清時期的瓷器也是有很多釉色,根據釉色的不同分了很多的版本,今天主要講講明清時期的醬釉瓷!明清時期醬釉瓷的明顯特點!早在明朝洪武時期,醬釉瓷器的釉色就已經均勻了,到了永樂時期胎質更加的細膩,釉色與今日的芝麻醬的顏色基本上已經沒有差別了,官窯中的醬釉瓷器的釉色穩定,釉面相對於洪武時期的醬釉瓷釉面要亮一些並且更加的地勻潤,釉色光潔滋潤,釉面肥厚,對光斜視可見釉表泛有橘皮紋。
  • 瓷器知識:五彩瓷器為什麼出現在明清時期?
    五彩為明清時期景德鎮窯的新品種,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皆以青花代之,稱「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時代特徵,以嘉靖、萬曆五彩為代表。嘉靖、萬曆朝五彩施彩特點是:大量採用釉上礬紅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與釉上多種彩相結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線勾描紋樣輪廓,畫面濃重豔麗。
  • 元明清藍釉瓷器
    藍釉瓷器的品種十分繁多,而且元明清三朝也各有藝術特色。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藍釉瓷器收藏知識,使您對神秘的藍釉瓷器不再陌生。一、藍釉瓷-基本介紹藍釉瓷主要有霽藍、天藍、藍釉白花等品種,屬於高溫顏色釉。藍釉瓷多用於古代重要的祭祀場合和陳設使用。
  • 瓷器鑑賞:寫的是「大明宣德」款,但釉色和風格都不是宣德時期的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607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請老師看看是否能到宣德時期的碗?雖然其是青花填色,但是所有材料都是在釉下的,而宣德時期並沒有此種釉色品種。由於宣德時期的鬥彩先要燒次高溫的青花,然後再燒幾次釉上彩料,我們現在仿製宣德時期的鬥彩瓷器,為了節省時間,故而就一次把鬥彩的所有材料均在釉下燒成,這是現代仿品的特徵。
  • 瓷器鑑賞:「仿成化杯」,還是有一定距離!
    全民愛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174)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釉過於發青灰,沒有成化時期底釉的那種質感,款識從照片看寫得有些像,但是也不太自然,尤其是底足的胎質。雖然這種從照片上不能做出百分百的判斷,但至少從照片來看不開門。瓷器鑑賞2:藏友諮詢:老師,麻煩您看一下,這個成化杯的窯口、年代和現在的市場價值,還有是五彩嗎?口徑8.5釐米、高5釐米。
  • 明清時期為什麼要燒制五彩瓷器,你知道嗎?
    五彩為明清時期景德鎮窯的新品種,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皆以青花代之,稱「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時代特徵,以嘉靖、萬曆五彩為代表。嘉靖、萬曆朝五彩施彩特點是:大量採用釉上礬紅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與釉上多種彩相結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線勾描紋樣輪廓,畫面濃重豔麗。
  • 瓷器鑑賞:明快亮麗的《清代·青花罐》
    全民愛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117集)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鑑定老師簡介:崔凱,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鑑定委員會委員鑑定專家,北京電視臺北京青年《我愛收藏欄目》 特約鑑定嘉賓,河南衛視《華豫之門》 特聘瓷器專家,在從事文博工作十餘年,對陶瓷雜項工藝類文物研究考證鑑定有較深的造詣
  • 瓷器鑑賞:「仿品」瓷器表面板硬,胎質發乾
    全民愛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242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請老師幫忙斷代,估價瓷器鑑賞2:藏友諮詢:麻煩老師估價,高50公分左右,謝謝!崔凱老師鑑定回覆: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吹青雲龍紋風格上借鑑了清代中期制瓷特徵,此類紋飾表達方式雖然自乾隆時已有,但在晚清光緒時期尤為流行,不過圖中這件仿製工藝則顯一般,畫面構圖缺乏章法、視覺效果較為混亂,魚、龍紋身體結構交代不紮實且細節刻畫較差,線條筆鋒過軟,青花發色晦暗釉層純淨度偏低、質感板結,底部胎質幹硬,底面絲狀修坯痕太過均勻迅速,與傳統制瓷修坯殘留的自然狀態差異明顯
  • 瓷器鑑賞:「仿品」,沒有歷經歲月的痕跡!
    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崔老師您好,這隻「大明成化年制」杯已經困惑我多年,薄胎油潤,有衝線。請圖鑑大概是什麼時候的物品?謝謝!崔凱老師鑑定回覆:藏友您好,感謝您的支持!很遺憾,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六字楷書款識的黃地泥繪綠彩雲龍紋杯是一件現代仿品,其意在仿製成化時期的風格特徵,並且也不存在後朝仿品的可能。
  • 明清外銷瓷器:庭園仕女圖與宮廷女性生活
    3 自宋金時期出現在北方磁州窯的瓷枕中,並被運用在明清官窯紋樣中,反應了宮廷女性的形象和生活,但在中國官窯中數量及比重都極少。隨著海外市場的拓展及海外市場對女性主題紋樣的偏愛,明清外銷瓷中出現了大量的女性題材紋樣,特別是清初康熙年間,仕女圖在外銷瓷中極為常見。
  • 元明清礬紅瓷器如何斷代,如何鑑別新仿和老礬紅瓷器?
    礬紅是一種釉上彩瓷,可以到金元時期的彩瓷。因是以青礬(FeSO4.7H2O)煅燒所得到的氧化鐵(Fe203)配入釉中,故稱礬紅。礬紅瓷器時代不同,礬紅彩瓷呈色也不同,因為礬紅是氧化鐵,元明清礬紅顏色不同朝代也不同。元明清礬紅瓷器呈色有什麼不同,如何斷代,如何鑑別新仿和老礬紅瓷器?
  • 瓷器鑑賞:二件粉彩藏品,一假一真!
    全民愛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瓷器篇(2020第140集)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粉彩筆筒藏友諮詢:請崔凱老師鑑定新老和價格瓷器鑑賞2:粉彩人物紋缸藏友諮詢:直徑31.5cm,全品,請老師看下年份、價格、新老,謝謝!崔凱老師鑑定回覆: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粉彩內魚藻紋外粉的花卉開光人物紋缸是一件晚清光緒時期生產的真品。
  • 琺瑯彩瓷器收藏與鑑賞
    琺瑯彩瓷器始於清代康熙時期,盛行於雍正時期和乾隆時期。琺瑯彩瓷器的出現使得清代瓷器的種類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琺瑯彩瓷器雍容華貴,繪畫講究,工藝精湛,可以說件件都是精品,這樣的瓷器風格也非常符合當時皇室極盡奢華的理念。
  • 「龍翔九天」與龍紋變遷,長沙博物館展元明清御用瓷器
    澎湃新聞獲悉,在長沙博物館新館開放五周年之際,「龍翔九天——元明清御用瓷器特展」12月28日在長沙博物館開幕。展覽共遴選元明清御用瓷器128件/套,囊括傳世完整器與景德鎮御窯出土器物等,旨在以獨特多變的器型,精美的紋飾展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用龍紋瓷器風範及龍紋的變遷。
  • 以器形贏得收藏者喜愛的瓷器,明清馬蹄杯
    中國人注重審美的民族,對造型的喜愛尤其追崇,即使是生活用品都非常講究瓷器造型,因為造型美才能傳承下來,比如宋代的玉壺春瓶、梅瓶,元代的高足碗、明代的雞缸杯、臥足碗都是因為造型優美而被瓷器收藏者和當時的民眾所喜歡。今天樣子收藏介紹一種也是因器形取勝的瓷器馬蹄杯。
  • 元明清三代青花瓷器特點詳細對比介紹
    青花瓷器備受世人喜愛,也備受世人矚目。青花瓷器的淡雅之風和優美的器型一直吸引著廣大收藏愛好者的投資目光。但是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器各有時代特點,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答疑解惑,詳細介紹這三朝青花瓷器的特點對比和歷史知識,使您品鑑青花瓷器知識的同時,見證我國的瓷器文化史。
  • 瓷器鑑賞:感謝崔凱老師的真誠點評!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107集)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崔凱老師簡介:崔凱,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鑑定委員會委員鑑定專家,北京電視臺北京青年《我愛收藏欄目》 特約鑑定嘉賓,河南衛視《華豫之門》 特聘瓷器專家,在從事文博工作十餘年,對陶瓷雜項工藝類文物研究考證鑑定有較深的造詣,中國元青花俱樂部副會長,天下收藏俱樂部專團專家。
  • 瓷器鑑賞:黑釉瓜稜罐,穿越800年的滄桑!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593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麻煩崔老師看一下真假,估一下價,是宋金時期的耀州窯嗎?鑑賞結果: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黑釉折肩瓜稜罐是一件金代生產的真品,其生產窯口是耀州窯。
  • 明清青花瓷器花觚,古人生活的中的追尋的藝術美
    花觚是夏商周時期流行的青銅器的造型,元明清時期慕古之風盛行開始了瓷器花觚作為陳設瓷器。到了明清時期花觚青花瓷器廣泛流行甚,因瓷器造型雋秀,線條變化十分豐富,除了陳設,民間還用於插花、布置廳堂。時代變遷,審美也在變化,花觚造型脫離了青銅器造型,開始隨著人們的審美在改變明代青花瓷器花觚特點明代早期的花觚完全仿造青銅器的造型,上面是喇叭口,中間是鼓腹,下部是鳳尾三段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