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女巫的標配:黑貓、掃帚和黑袍,那中國的女巫是什麼樣?

2021-01-09 騰訊網

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則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老婦,假裝是一名被狐狸附了身的女巫,知曉每個前去算運勢人的隱私,通過幫他們算吉兇斂財。

可實際上,這個老婦並沒有通天地的能力,她之所以能知道別人不為人知的隱私,是因為她有一幫專門打探消息的手下,她擁有了一張巨大的關係網,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她都知道。因此,她將這些事情用在算命上,達到她欺詐的目的。

當人找她算未來時,如果她說對了,就說是對方做了什麼好事,積了德;如果她說錯了,就說是因為對方做了不可告人的錯事,受了報應。

但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沒有真本事的人,遲早也混不下去。故事的最後,這個假女巫的惡行被揭露,她只得倉皇逃走,後來也不知所蹤。

故事雖然沒有那麼曲折,但故事中老婦頂著的「女巫」這個頭銜,卻令人引發深思:女巫到底是什麼?女巫和巫女一樣嗎?我國歷史上存在女巫嗎?

女巫到底是什麼?

在文學作品中時常有巫師的身影,比如女巫把小孩子們都變成老鼠的懸疑恐怖電影《女巫》,比如巫師們擁有超強魔法的《哈利波特》,比如《白雪公主》中的壞巫婆,比如《藍精靈》中的反派男巫格格巫等等。

西方在古希臘文明時期就有對巫師進行記載,巫師會巫術,其中有男也有女,男的叫男巫,女的就叫女巫。

女巫通常都以年長女性居多,是一群利用特殊才能,主要是魔法,為人佔卜吉兇、祈福、施咒或作惡。

在西方童話故事裡,她們的基本配置就是「黑貓」、「掃帚」和「黑袍子」。

如果是壞女巫,則是長著陰溝鼻的老太婆,如果是善良的女巫,則會是穿著顏色鮮豔衣服的可愛女孩。

實際上,所謂的「女巫」大多是懂得醫術、識草藥的正常女性,但因為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歐洲出現接二連三的災亂,比如教會大分裂,英法百年戰爭,大饑荒,黑死病,以及各種宗教戰爭等,使歐洲經常處於動蕩不安的狀態。

於是,為了維護教皇權力與社會安定,剷除異端,會「魔法」的女巫成為了眾矢之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她們遭受到巨大的迫害。

1484年,羅馬教皇英諾森八世頒布敕令:「她們絕不可被饒恕,她們十惡不赦、荒淫無恥。」隨後,他發動所有的神職人員參與到鎮壓巫師的行動中去。

於是,巫師就被描繪為恐怖的、作惡多端的、散播瘟疫等壞人形象。而大眾也逐漸認為所有的天災人禍都是巫師引起的,對巫師尤其是巫女深惡痛絕。

三年後,《女巫之錘》一書出版,書中將作惡的魔鬼與會巫術的巫師結合在一起,在當時,這本書幾乎人手一本。而歐洲許多國家也都利用書中的識別方法,對女巫進行「審判」。

此外,對於那些不順從教會的人,也都會被誣告成巫師,被斬首示眾。

而對女巫的測試,也是十分荒唐。

比如「漂浮測試」,如果誰能在水上面漂浮,那就代表著是女巫,該殺;

比如「體重測試」,因為女巫會騎著掃帚飛翔,所以她們的體重肯定很輕,如果有人體重過輕,那就代表是危害人間的女巫,該殺。

這場藉由「獵殺女巫」之名的審判席捲歐洲300年,約有十萬「巫師」被處死,尤其在宗教改革時期的歐洲地區更是慘烈,其中絕大多數死者都是女性。

後來,人們逐漸發現對於巫師的存在是缺乏事實根據的。隨著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的興起,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傳播和推廣,人們的認知也越來越理性和科學,所以關於使用魔法或巫術的巫師傳言,也不攻自破,對女巫的審判才接近尾聲。

女巫和巫女一樣嗎?

女巫和巫女乍一看,傻傻分不清,可其實二者還是有區別的。

巫女,為日本的神職人員,除了能擔任祈禱、驅邪、祭祀等職務,傳說還可以傳達神的意志,類似於「神明代言人」;而女巫,指的是會使用魔法或巫術的女巫師。

在日本的動漫作品中,經常會出現巫女角色或巫女元素。比如《美少女戰士》中的火野麗;《犬夜叉》中的桔梗;《魔卡少女櫻》中的觀月歌帆等人物。她們穿著特定的巫女服,肩負著自己的使命。

在歷史上,日本比較出名的巫女有天鈿女命、菊理媛神等人,而日本巫女的最高職階為齋王,只能由日本皇室女性擔任。在任職期間,她們必須身心合一,奉獻給神明,不可以與他人有感情。但退位後,可以婚嫁。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身份的演變,現在的巫女雖然仍是日本重要的職業,不過她們只是神社中輔助神職,負責參拜作法和打掃工作。

但想要成為巫女也已經沒有什麼門檻了,只要是身心健康的未婚女性就可。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巫女最初被認為是「神的妻子」,所以寺院和皇室時常會與巫女發生親密關係,從而與神「交流」。因此,日本最初巫女的角色大都是「巫娼」。

我國歷史上存在女巫嗎?

一提到妖魔鬼怪和神仙,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可對於我國的「巫師」卻是了解甚少。在各種文學作品中,「巫師」能成為主要正面角色的也是少之又少,這難道說我國真的不存在女巫嗎?

很顯然,不是的。中國的女巫文化與日本的巫女文化以及西方的女巫文化都有所不同。

我國巫文化出現較早,我國的女巫也被稱為巫祝,祝史等。

女巫首次被記載是在商周時期:「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旱暵則舞雩;若王后吊,則與祝前;凡邦之大災,歌哭而請。」

女巫的作用是「以舞降神、與神溝通」,負責驅邪、祈雨、祈禱祥和等工作,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而且她們並不是閒雜人等,屬於官職人員,管理她們的官員叫做司巫。不過,她們並不具備飛翔的能力。

根據巫女職能的不同,她們所穿的服飾也會有所差別,祭祀太陽的巫女要穿赤衣,祭祀月亮的巫女則要穿白衣。

不過,對於中國是否也像日本那樣有「巫娼」一說,根據王書奴在1932年所著的《中國娼妓史》中,他表示在殷商時期存在大量「巫娼」,她們將自己獻身給「神」,換取食物和受到庇護,類似於「神娼」。

而後,這些女巫漸漸演變為「娼妓」,是「娼妓」的起源。但這種想法,因缺少更多證據,所以至今仍受到歷史和文化學者的質疑,並未認同其所言。

但女巫文化在兩漢後期逐漸消失,而且魏晉南北朝時,是佛教道教大發展時期,而後來的歷代,也是以道教和佛教交替盛行,所以巫文化也在道教和佛教的發揚下,逐漸消失。

隨著社會的進步,女巫的地位與形象也逐漸惡化,到後來,女巫的敘述也只在文學作品的虛構形象中可見。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對女巫的解釋為「以裝神弄鬼、搞迷信活動為業的女人。也叫巫婆。」

因此,根據對女巫這一詞的定義,也能側面說出對女巫形象的判定。

所以,中國的巫師文化以及女巫形象,經過科學的檢驗後,大家都已知道它們屬於封建迷信,是代表著落後文化,因此,中國的女巫文化也逐漸解體也就不足為怪了。

對於文學作品中的女巫形象或者是真實的女巫現狀,大家都知道哪些呢?

相關焦點

  • 『35期』萬聖節,少不了黑貓和女巫!
    明天晚上的萬聖節,還真是一個跟貓有關的節日:女巫、黑貓,才是萬聖節不得不說的故事!其實在最開始,萬聖節和女巫沒啥關係,更別提黑貓了。他們之間的這個等號,完全是西方歷史的縮影。這段雖然挺好玩的,但還真沒有貓,你想擼貓可以直接劃到下一個標題。
  • 恐怖來襲,西方的女巫文化
    提起「女巫」,大家腦海中有沒有浮現的童年的噩夢老巫婆呢?還是龍珠中的佔卜婆婆呢?穿著黑衣、戴著尖頂黑帽、在夜空中騎掃帚飛行的女巫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至於女巫是否真的存在過?是否真的擁有銀幕中的高深力量?鮮有人能夠回答清楚。
  • 女巫是什麼
    轉自:老林的閱微澡堂筆記這裡說的「女巫」,是指歐洲範圍的巫師傳統,並不是廣義的,不包括譬如各國的薩滿、巫毒文化、中國跳大神、南洋降頭等等的巫者。女巫文化很女權主義,血統巫十居其九是女的;男性在西方巫術世界裡,地位相當於芭蕾舞裡的男舞蹈員,主要只是負責穿秋褲跑來跑去不幹啥,頂多有時需要託著女主角下體把她抬起來旋轉啥的....差不多就是這樣的角色。總之,大部分是女的,但也有男巫;我老稱為「女巫」、「巫婆」,只是因為順口。
  • 【有聲故事】火焰女巫與疾風掃帚——櫻花魔咒
    火焰女巫把飯糰端上桌,一口一個塞進嘴裡。收拾完餐桌之後,火焰女巫騎著疾風掃帚飛去了櫻之園,櫻花開得正盛,粉白的花朵兒綴滿了枝頭。火焰女巫略施魔法,落在地面上的花瓣抖去泥土,鑽進風裡,落在了行人的頭髮裡、肩膀上。
  • 親子書屋 | 牛津經典繪本《女巫溫妮》
    橋梁/初章:共14本在你的印象裡,女巫是什麼樣子的?是不是一個又乾癟和有皺紋的老太婆,她有著鷹鉤鼻, 戴著一頂尖帽子, 一身黑衣打扮,站在冒熱汽的蒸釜旁, 她還騎在掃帚柄上飛行,或許她身旁還有一隻捲曲著的黑貓, 很多孩子都懼怕女巫,覺得她陰森險惡很可怕,深怕被女巫抓走。
  • 關於西方中世紀女巫的一份調查報告
    他任命多明我會的教士雅各布斯普倫格和亨利克雷默為調查官,實施了一場令人毛骨悚然的反對「巫術」的酷政。他們在1486年專門寫了一本《女巫之槌》,這本書說,女巫是同魔鬼締有密約、並把自己的靈魂賣給了魔鬼的人,是魔鬼的後裔。魔鬼能化為男人和女人性交或化為女人和男人性交;不過,魔鬼同女人性交所生之子是他從別的男人那裡取來的精子所生,所以他的主要目的是使男子陽痿。
  • 手繪《萬聖節女巫》插畫教程
    萬聖節又要到了,商場裡、幼兒園,處處都能感受到萬聖節的氣氛,今天,藝術社教你畫一幅萬聖節女巫的插畫。我用女巫結合與假日相關的南瓜燈籠,黑貓 ,蝙蝠,構建一幅貼合萬聖節主題的插畫,而且結合這些元素能使畫面不至於太單調 。
  • 女巫和薩滿什麼區別?玩過狼人殺遊戲你就知道了
    「女巫請睜眼,今晚你要用解藥嗎?」 熟悉狼人殺的人肯定知道,接下來就是女巫的showtime了,而歷史上真正的女巫難道就只有救人和下毒的招數嗎? 我們印象中的女巫總是騎著掃把,身著披風頭戴鬥篷的長鼻子巫婆,是反面人物的代表。
  • 【黑白女巫】黑女巫,白女巫,究竟誰是好女巫?
    這讓新來的女孩們十分緊張,為了能夠更快練成高階黑魔法,她們對學院裡擔任老師的黑女巫們都很尊敬順從,平日裡除了認真學習課業,練習法術,還任勞任怨替老師們幹各種雜務,像是收集魔藥材料、飼養寵物魔龍、清洗女巫黑袍什麼的。 總而言之,為了能夠從老師那裡獲得練成黑魔法的訣竅,她們什麼都願意做。
  • 溫妮女巫來啦! ——記《溫妮女巫魔法繪本》(精裝珍藏版)首發式
    溫妮一出現,就顛覆了人們對女巫的看法。她不是一臉皺紋、沒有牙齒、眼神邪惡,而是住在現代化大house裡、愛運動、愛網購、愛熱鬧、愛小動物、懂得魔法的神奇女巫。溫妮幾乎無所不能,上天、入地、下海,並且每次都有新發現。只要你翻開故事,隨著溫妮一起高舉手臂,一起揮動魔法棒,一起高呼「阿布拉卡達布拉!」那就一定會有一個充滿趣味、充滿幻想、充滿冒險的魔法世界展現在你的面前。
  • 女巫簡史 | 東西堂主
    東西堂主知乎 | 微博自述 | 故事提到女巫,人們大約都會聯想到的畫面:黑帽子、黑鬥篷、鷹鉤鼻以及沙啞的嗓音。這很大程度歸功於早年電影和卡通的薰陶,並且這種薰陶仍在繼續。不過,女巫是不是自來就是這幅樣子的?
  • 萬聖節與黑貓~
    ,此人不久會面對死亡在羅馬尼亞,若黑貓穿過你正在走的路,你會背上厄運傳說萬聖節,黑貓通常和女巫一同出現!!!……黑貓是萬聖節的標誌物,並且也有一定的宗教起源。在中世紀,一些宗教的人們認為女巫可以變成黑貓,所以人們一看到黑貓就會認為它是女巫假扮的。這些標誌物都是萬聖節服裝的普遍選擇,也是賀卡或櫥窗上很常用的裝飾。黑貓與西方傳說中的巫婆(witch)有關。巫婆是一個面目可憎、氣勢洶洶的老太婆,她頭戴黑氈帽,懷抱一隻大黑貓,騎著一把飛帚。
  • 第五人格雙形態新求生者「女巫」曝光,黑貓和人形態能任意切換?
    第五人格莊園中不停的加入各種求生者和監管者,這些新角色在加入之前往往會通過不同的方法進行曝光,近期最熱鬧的就是要迎來全新的萬聖節活動了,在這次活動中也隱藏有不少的神秘彩蛋哦
  • 甜女巫【幻想故事】
    甜女巫愛吃一切甜甜的東西。無論是八寶飯、水蜜桃、薄荷硬糖,還是冰淇淋、巧克力、奶油蛋糕,都是她的心頭好。甜女巫整個人都是甜甜的,胖乎乎的臉上笑眯眯,兩隻眼睛像彎彎的月牙。每當甜女巫騎著掃帚飛在天上,聽到小孩子的哭聲時,她就會變出一大把奶糖,塞到小孩子們嘴裡,他們立刻就不哭啦。「甜甜的東西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甜女巫說,「誰不想有一個甜甜的生活呢?」
  • 【晚安故事】《女巫溫妮》
    丸子媽媽講故事《女巫溫妮》【澳】瓦萊麗·託馬斯 / 著【英】科奇·保羅/ 圖 任溶溶 / 翻譯  大白 / 製作女巫溫妮和黑貓威爾伯住在一棟黑色的房子裡瓦萊麗·託馬斯:出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瓦萊麗,一定是特別熱愛魔法世界,才能把女巫溫妮的故事寫得這麼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當然,這也跟瓦萊麗喜歡孩子、熟知孩子的內心有關。她在澳大利亞和英國當過老師,寫出了許多讓孩子們愛不釋手的故事。瓦萊麗還喜歡到世界各地旅行,把旅行中的五彩心情都變成了斑斕有趣的書。她一定想過:「要是我有一把飛天掃帚就好啦,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 微課堂195期【思語泉韻•爸媽故事庫】《小女巫》之五《決心做個好女巫》
    今天開始,讓我們跟隨思語大語文微課堂一起閱讀《小女巫》,一起在書中尋找故事的答案吧!【原汁原文】決心做個好女巫小女巫騎上了新掃帚,就像被旋風捲起了一樣飛旋起來。她的頭髮被風吹起,頭巾在風中飄舞著,掃帚急速地飛過村子的屋頂和山牆。阿波拉克薩斯站在她肩上,爪子緊緊地抓住她。
  • 遇見黑貓不吉利?闢謠,真相恰恰相反!黑貓那些關於運氣的傳說……
    黑貓,總是被人類賦予幸運或厄運,被冠上了可以左右幸運的貓。然而真相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來看看黑貓那些關於運氣的傳說。01在中國古代黑而有赤色者為玄,赤為紅,故而玄貓為黑中帶有紅色貓為靈貓。而貓自古以來就給人神秘的感覺,由於它們行動快速,來去無影,人們來看是一種超自然的形象;再加上毛色是黑的,令人特別感到一股邪氣,所以人們通常都認為黑貓會帶來壞運,黑貓據說會跟巫婆一起騎著掃帚飛上天空。在當時的人們來說貓就是那樣神秘,反使人們害怕。另外,有許多童謠及民間傳說都是黑貓常與女巫為伴:直到現在還有人認為黑貓主兇。
  • 森林女孩的色彩魔法:浪漫的女巫文化,水彩畫中的魔幻宇宙
    說起「女巫」,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是面目猙獰的巫婆,還是帶著黑貓、騎著掃帚在夜空中穿行的黑影?其實,從小到大,我們對於女巫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鷹鉤鼻、一雙閃爍著陰謀與詭計的眼睛,還有那身黑色的巫師袍以及從不離手的掃帚。
  • 為女巫正名:《哈利波特》中女巫顛覆性形象的文化闡釋
    作品根植於西方巫術文化傳統,以詭譎跌宕的情節和神奇浪漫的敘事徹底顛覆了人們心目中傳統的女巫形象。事實上,巫術普遍存在於人類的史前文明中,是人類童年時期的幻影,然而,這種幻影卻在歐洲中世紀的獵巫運動中演變成為一場噩夢。那麼,作為這場噩夢主角的女巫,在西方文化中的傳統形象是如何誕生與嬗變的呢?就讓我們撥開歷史的迷霧,去探尋那些女巫的前世今生吧!
  • 史上最受孩子喜歡的女巫,Winnie女巫溫妮系列來了(附音頻)
    在你的印象裡,女巫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