櫃桶粉: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古早味」

2020-12-26 中國新聞網

鵝腸粉。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5月13日電 題:櫃桶粉: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古早味」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在素有「小廣州」之稱的廣東臺山臺城,每天凌晨三四點,街頭巷尾的大小早餐店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精心製作當地人早餐桌上的粥、粉、面、餈、粽、糕、包等美食。其中,獨具地方特色的腸粉,令眾多臺山海內外遊子魂牽夢繞。

腸粉在廣東家喻戶曉,有布拉腸粉、窩籃(簸箕)炊粉、圓盤炊粉等做法,出品稱為拉粉、腸粉或刮粉。而在臺山,腸粉多數用抽屜式炊具炊制而成,因炊具外形與抽屜(抽屜在臺山話中讀為「櫃桶」)相似,故被當地人稱為櫃桶粉,簡稱為「腸」或「粉」。

蠔仔粉。李曉春 攝

「櫃桶粉大概是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在臺山盛行,因炊制一份櫃桶粉僅需三兩分鐘,方便快捷且價格實惠,每天早晨都吸引眾多食客前來光顧。」據移民加拿大的臺山鄉親李耀華回憶稱,其父母1996年到四九鎮四九墟靠近菜市場的位置經營一家賣早餐的小食店,當時的櫃桶粉只有齋粉、肉粉、蛋粉三款可供選擇,以周邊的街坊和趁墟的婦孺前來幫襯為主。

牛腩粉。李曉春 攝

「相比以前,現在櫃桶粉的配料豐富很多,大家可根據自己的飲食喜好選擇用於炊粉的食材。在臺城大家好美食店的早餐和宵夜中,僅櫃桶粉就有十多個品種,有蝦米、蠔仔、魚片、瘦肉、豬肝、粉腸、叉燒、香芋粒、鵝腸、鵝雜、玉米、榨菜等,其出品的『肉粉+蛋粉』被稱作『鴛鴦』,可單點亦可拼配,僅需在下單時告訴師傅即可。」在臺城從事廣告業的臺山人黃仲敏告訴記者,有時加班趕工錯過了吃晚飯時間,就到大家好美食店買份新鮮出爐的櫃桶粉當宵夜。

師傅在製作櫃桶粉。李曉春 攝

記者近日在大家好美食店門口的櫃桶粉製作現場,看到門前有兩對搭檔各負責一個炊具,每對搭檔流水線作業,配合較為默契。從聽取食客下單、清理託盤、底盤抹油、舀上米漿、左右搖勻、放入配料、敲蛋攪開,快速將託盤推入熱氣騰騰的炊具裡,到等待二三十秒後,將米漿銳變成粉皮的託盤拉出,迅速撒上蔥花,用小鏟將粉皮颳起、切成段裝盤,淋上用豉油烹製的醬汁,這過程一氣呵成,僅需不到一分鐘。他們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將櫃桶粉端到食客面前,不僅為食客們節省吃早餐的時間,更能為店內儘快清桌、再接客爭取更多的下單機會。

蝦肉腸。李曉春 攝

「櫃桶粉要炊得夠薄、吃起來軟滑爽口才能拴住食客的舌尖。用石磨磨出的米漿、細心準備的新鮮配料和精心烹製的醬汁更是『食過返尋味』的關鍵。如今經營櫃桶粉的早餐店很多,有些為節約成本,直接購回配好的專用粉兌水成漿,出品的口感上明顯大不一樣」據在臺山經營櫃桶粉生意20多年的李師傅介紹,臺山的優質大米是製作櫃桶粉的靈魂所在,將其磨成米漿炊制出的粉更具米氣(米香)。

鴛鴦粉。李曉春 攝

一份熱氣騰騰的櫃桶粉,無論是簡單的齋粉、蛋粉或鴛鴦粉,還是選擇加入魚片、魚滑、蠔仔、泥蟲、海蝦等新鮮食材的精製櫃桶粉,對於臺山人而言,意義遠超過飽腹那麼簡單。這櫃桶粉的背後,寄託著炊制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食客們對臺山「古早味」的眷戀,長輩們對家中小孩的關愛,更深藏著無數遊子的記憶與鄉愁。(完)

相關焦點

  • 廣東僑鄉臺山人中秋賞月喜用「佛爺公」和棋子餅
    廣東僑鄉臺山人中秋賞月喜用「佛爺公」和棋子餅 2018-09-18 11:41: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一條鯪魚,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吃出「百味」
    蠔油炒鯪魚丸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2月21日電 題:一條鯪魚,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吃出「百味」作者 李曉春 郭軍「靚姐早晨!今日有大鯪魚和小鯪魚。12月21日,在僑鄉廣東臺山臺城富城市場一水產檔的老闆娘在早市中招呼顧客時介紹說。冬至前後,在當地的菜市場中,鯪魚成為僅次於當季肥美生蠔的俏銷食材,經當地人的精心搭配和處理,烹出的鯪魚味道繁多、鮮甜可口,可謂「一條鯪魚可吃出百味」。
  • 廣東僑鄉臺山清甜嫩滑的蒲瓜春季上市
    廣東僑鄉臺山清甜嫩滑的蒲瓜春季上市 2020-03-16 16:55:59 徐文欣 責任編輯:徐文欣     起寬壟、鋪稻草種植的蒲瓜田 李曉春 攝   中新網廣州3月16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清甜嫩滑的蒲瓜春季上市
  • 廣東僑鄉臺山「那金滷味」飄香超半個世紀
    被稱為「滷味其」的那金滷味第二代傳承人黃錫其(翻拍)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0月19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那金滷味」飄香超半個世紀作者 李曉春 郭軍「姐,我現在剛到那金圩這邊買滷味,就是上次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那一檔,老闆在忙著給客人切滷味,還沒輪到我下單呢
  • 廣東僑鄉臺山秋冬季白菜乾成「愛心手禮」
    廣東僑鄉臺山秋冬季白菜乾成「愛心手禮」 2020-11-28 18:54:09 作者:李明陽 責任編輯:李明陽     晾曬後期的白菜乾 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11月28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秋冬季白菜乾成
  • 僑鄉美食:傳統嫁女餅,臺山人的舌尖好禮
    僑鄉美食:傳統嫁女餅,臺山人的舌尖好禮
  • 廣東僑鄉臺山的番瓜與其蔓、花皆可烹美食
    扁圓形的番瓜 李曉春 攝 中國僑網江門5月4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的番瓜與其蔓、花皆可烹美食作者 李曉春在廣東臺山,南瓜被稱為番瓜,其嫩蔓、雄花、嫩瓜、老瓜在當地人的手裡都能變成美食番,有外國的或外族的意思,如外國人在臺山話中稱為「老番」,將外國語言與臺山方言相結合創新形成的獨特詞彙叫「半唐番」,後者已構成臺山話最具特色的部分,是老一輩臺山華僑長期在海外居住使他們慢慢學會當地語言,返鄉後講臺山話常夾有外語詞彙,家鄉民眾尤其年輕人感到新奇,跟著老華僑學講並以此為時髦,使其逐漸融入臺山話之中。
  • 全國第一僑鄉,海島度假勝地,廣東臺山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臺山古稱新寧,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南臨南海,是由江門市代管的省轄縣級市,素有全國第一僑鄉、內外兩個臺山、排球之鄉、廣東音樂之鄉、中國曲藝之鄉、飄色藝術之鄉等美譽。臺山以「海島、溫泉、漂流、僑鄉」為主要內容,著力打造臺山休閒度假旅遊市場,景點頗多。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廣東臺山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舌尖上的家鄉】僑鄉臺山的這口滷味兒,真香!
    10月18日從珠海驅車到臺山泡溫泉的許小姐跟其大姐微信視頻聊天時笑著說,三合雞酒、那金滷味是她此行必吃的臺山地方特色美食。 被稱為「滷味其」的那金滷味第二代傳承人黃錫其(翻拍)。 李曉春 攝  據了解,位於廣東臺山市三合鎮那金圩露天排球場兩側的滷味檔,每日11時前後開始設攤,1.5米左右帶板臺的立式櫃和前玻璃貼著「那金滷味」「祖傳秘方」紅字的標誌,讓其識別度極高。
  • 「軟鱗」和「蜆魚」:廣東僑鄉臺山長著兄弟般容顏的「小銀魚」
    煎燜「軟鱗」 郭軍 攝中新網江門9月15日電 題:「軟鱗」和「蜆魚」:廣東僑鄉臺山長著兄弟般顏容的「小銀魚」作者 李曉春 郭軍「今天本地小海魚比較多,遊水的有石斑仔冰鮮的有龍吐、蝦池、馬友、鯧仔、鳳尾、沙追、蜆魚(臺山話又稱作圈魚或犬魚),別看這蜆魚個頭不大,但很新鮮,建議蒸或煎,煎出來的連魚頭都很酥香。」記者近日在廣東臺山汶村鎮得心炳記飯店聽到服務員給食客點菜時說。臺山海域出產的小海魚,多數被當地百姓烹成漁家風味的家常美食,以蒸、煎、燜、浸等烹飪方式為主。
  • 僑鄉泉州「傳承+旅遊」留住閩南「古早味」
    吳冠標 攝從出生時的搖籃、到嫁娶時的花轎,從抓周時的草蓆,到祝壽時的香案……在位於僑鄉福建泉州的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這面別出心裁的「閩南人生五喜牆」總是能吸引遊客的注意。在這裡,遊客不僅能夠體驗閩南婚喜慶民俗文化、品嘗閩南古早味美食,還可以與手藝人一起親手製作僑鄉手工面線等傳統美食。
  • 廣東臺山市,你知道臺山有哪些知名景點?
    臺山市,舊稱新寧,1992年撤縣設市,是廣東省江門市代管縣級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南臨南海,分別與新會、開平、恩平、陽江相鄰,有「全國第一僑鄉」、「內外兩個臺山」、「排球之鄉」「廣東音樂之鄉」、「中國曲藝之鄉」、「飄色藝術之鄉」 之美譽。
  • 全國第一僑鄉,僑胞遍布110個國家,卻是座人口不足百萬的縣級市
    前三個僑鄉的華僑大部分分布在東南亞,只有臺山(包括開平、恩平、新會、鶴山在內的五邑地區)的華僑主要分布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是當時新興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代表西方文化圈。;這一特點在中國的僑鄉中罕見,因此這也是臺山被稱為「全國第一僑鄉」的原因之一。
  • 央視紀錄片《跨越山海的家書》在我市拍攝 尋訪銀信故事 挖掘僑鄉...
    □文/圖 記者/黎禹君 實習生/陳清松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要保護好「僑批」文物,加強研究,教育引導人們不忘近代我國經歷的屈辱史和老一輩僑胞艱難的創業史,並推動全社會加強誠信建設。「僑批」在五邑地區被稱作「銀信」。
  • 福朋喜來登酒店選址臺山昌大昌?答案在這裡!
    最近,小編聽到了一個好消息,就是全球知名酒店品牌-福朋喜來登酒店將進駐臺山新東區—昌大昌廣場。福朋喜來登酒店即將以高端體驗、高雅格調在僑鄉亮相,向大眾展現極致魅力!理由一豐富旅遊資源,盡顯僑鄉魅力臺山屬大灣區沿海城市之一,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以「海島、溫泉、漂流、僑鄉」的旅遊主題廣為人知,擁有川島、那琴、北陡等多個國家4A級旅遊度假區。
  • 福建石獅打造食品貿易港 僑鄉「古早味」拼單出口
    (經濟觀察)福建石獅打造食品貿易港 僑鄉「古早味」拼單出口中新社石獅4月19日電 (記者 孫虹)「從事食品行業二十幾年,在出口方面比較受困擾,尤其是海外華人華僑回來帶特產,如果量大就很麻煩。」「有著僑鄉『古早味』的伴手禮屬於地方特產,體量較小,保質期短。」石獅市伴手禮協會會長洪一搏表示,如果能實現伴手禮少量多批快速出口,有助於保持食品的新鮮度,更好地打開海外市場。2019年9月,海關總署食品局正式批覆在泉州石獅服裝城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基礎上,增加出口預包裝食品試點,石獅由此成為全國首個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
  • 雞仔餅裡雖沒有「雞仔」但每一口都是臺山味
    在廣東臺山,當地雞仔餅的味道則讓眾多遊子記得住鄉愁。盒裝雞仔餅 李曉春 攝作為僑鄉之中的僑鄉,臺山是中西文化交匯地的縮影。臺城的騎樓建築群有機糅合了中西風格,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就享有「小廣州」美譽。臺山的飲食文化伴隨華僑回鄉的腳步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一些海內外的特色小吃和糕點陸續走進臺山人的日常生活,並根據當地人的飲食習慣改良後紮根臺山,雞仔餅就是其中之一。
  • 國內第一僑鄉,僑胞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當地人口還不足100萬
    我們都知道,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很多人都會選擇外出務工,而這一點不單止於國內的人口流動,很多人也會積極地尋求去國外發展,再加上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因此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去往國外經商務工,世界很多國家都出現了不少華人的身影。那麼隨著我國各地出國發展的華人越來越多,小夥伴們,你們知道被評為中國第一僑鄉的城市是哪裡嗎?
  • 雞仔餅:廣東僑鄉臺山人記住鄉愁的味道
    在廣東臺山,當地雞仔餅的味道則讓眾多遊子記得住鄉愁。散裝小雞仔餅 李曉春 攝作為僑鄉之中的僑鄉,臺山是中西文化交匯地的縮影。臺城的騎樓建築群有機糅合了中西風格,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就享有「小廣州」美譽。臺山的飲食文化伴隨華僑回鄉的腳步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一些海內外的特色小吃和糕點陸續走進臺山人的日常生活,並根據當地人的飲食習慣改良後紮根臺山,雞仔餅就是其中之一。
  • 廣東開平碉樓土特產小吃節暨僑鄉手信展落幕
    廣東開平碉樓土特產小吃節暨僑鄉手信展落幕 2015年10月08日 10:42 來源:江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