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手上燒餅,缽裡紅油:中國人的小吃裡,為何離不開那點芝麻?

2020-12-18 瀟湘晨報

麻醬與香油是很多人生活中離不開的美味,它們醇厚的味道雖然日常,但很多人並不真正熟悉它們的來源——芝麻,這種被用來形容什麼東西又小又不重要的小小乾果,實際是大大的重要。

芝麻兩大經典,麻醬和香油

芝麻別名又叫胡麻,和今天叫胡麻的不是一回事。

今天生活中胡麻一般指亞麻,亞麻籽也用於榨油,炒熟了也很好吃,不過炒熟後不易保存,容易變質

不過芝麻的名字也揭示了它的淵源。中文名字裡帶胡、洋、番,一般都是外來作物。區別在於,漢唐時期引進的大多以胡冠名,比如胡蘿蔔、胡桃,而明清之後,大多叫番或洋,如番茄、洋芋。

一般認為認為芝麻原產印度或非洲。有人認為芝麻應是張騫通西域後傳入,不過具體時間已經難以考證。

芝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能長到一人高,開白色或者淡紫紅色的花。一株芝麻上,靠下方的花先開,然後向上依次開放,這就是 " 芝麻開花節節高 " 說法的來歷。

芝麻的顏色其實不止黑白兩種,還有一些中間色,不過都不主流,甚至要被專門剔除。

餐桌上,芝麻有兩大經典形態,麻醬和香油,它們是芝麻對南北方國民菜最有力的助攻隊員。

麻醬流行在北方,尤其在北京本地的生活中,它應用之廣,以至於有這樣的說法—— " 給一碗麻醬,姆們北京人可以用來蘸整個宇宙 "。

北京人的炸醬麵、爆肚與麻醬

麻醬就是芝麻醬,由芝麻經過淨料、脫皮、烘炒、磨製而成。為了增加麻醬的風味,烘炒芝麻時還會加入適量大料、花椒粉、大小茴香等。

麻醬在北京小吃中的功能大體可以分為兩類——蘸料和作料。在涮羊肉和爆肚中,麻醬作為蘸料出現;在涼麵、麻醬燒餅、麵茶、糖火燒、豆泡湯等小吃中,麻醬作為佐料出現。

涮羊肉裡的麻醬小料,北京人是最講究的,更有甚者認為 " 吃得就是那碗料 "。麻醬小料的基本配方,包括芝麻醬、花生醬、韭菜花、醬豆腐、蝦醬、醬油等

和芝麻醬有一道重要工序,北京人叫 " 澥 "(xie,四聲)——芝麻醬倒在碗裡,一邊兌水,一邊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攪拌,直到把芝麻醬裡邊的油 " 逗 " 出來,用筷子挑不起來了,就齊活了

芝麻的美味,除了自身的香味物質,和含油量高有很大的關係。芝麻出油率超過 50%,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芝麻產油多,產油好,好到芝麻油被直接叫做香油,和其他油不一樣,它不是中介,它負責提供美味,可以直接開吃。

重慶火鍋油碟的主體就是香油

重慶火鍋再花團錦簇,也離不開這碗油碟

要獲得芝麻油的辦法有多種。除了機械壓榨法得到的機制香油外,將炒制後磨好的麻醬,加開水攪拌、沉澱、撇油,分離得到的芝麻油就是小磨香油,這就是傳統的水代法,一般只有用水代法提取的才能稱 " 小磨香油 "。而整個菜市場最香的地方一定是現做香油的 " 小磨香油 " 油坊。

水代法獲得小磨香油有幾個關鍵點,一是炒熟芝麻的熟度,熟而不老,這決定了香氣,二是精確掌握加開水的多少;三是要持續攪拌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買賣不虧

麻醬和香油有地域性,它們的味道對不熟悉的人來說,有些霸道。比如全國美食到了北京,無論四川火鍋、還是西北涼皮,都不得不面對麻醬的強勢滲透。很多人抱怨地方味道都被帶跑了。

而當芝麻完整出現在食物中的時候,它們卻能賦予食物各自獨特的品性。

芝麻富含油脂,和甜是絕配,適合用來做蜜餞糖果、烘焙。麻糖也好,麻團也好,經過炒熟的芝麻不僅給了它們名字,更賦予了甜食獨特的乾果香氣和口感。

麻團

麻團是傳統油炸麵食,南北各地都有,大同小異。在華北叫麻團,在四川叫糖麻圓子,廣東叫煎堆,海南又叫珍袋,廣西柳州叫油堆。都是糯米粉加糖水和油做成粉團,外面裹上芝麻炸成。有的還有豆沙等餡料。這類食品最能反映人的飲食本能,碳水、脂肪和糖的強強組合,芝麻在中間提供香氣和咀嚼質感。

空心大麻球,大得像足球

芝麻糖棍也是各地常見傳統甜食,它是一般用麥芽糖和芝麻做成的。先熬製麥芽糖,再揉糖,有的還要把糖繞在木棍上來回抻拉,拉出中間蜂窩般的空洞,直至糖變成白色。有的把芝麻撒在外面,有的把芝麻灌入糖心。

芝麻糖棍

扯糖

糖瓜

" 二十三糖瓜兒粘 ",糖瓜,和關東糖一樣是歷史悠久的北方甜食,一般用於祭灶,只不過不做成棍形,而用線切成球形或者瓜形,再粘上芝麻。視覺效果更加誘人。

芝麻糊

芝麻糊,廣東人喜愛的甜品,以黑芝麻為主料,加入其它糧食、花生核桃等乾果和糖製成。芝麻糊有用機器磨的,有用手擂的。不同手法,給出的口感有細微的不同,這反映了我們對美食細節的執念。

手擂的芝麻糊

冰粉

夏日必吃——四川冰粉裡總是加琳琅滿目的乾果、果脯,在燥熱的夏天裡,讓人還沒入口就感受清涼,白芝麻是其中視覺特別醒目的一味。

芝麻是很多烘焙的靈魂伴侶,可能要數芝麻燒餅最經典了。

芝麻燒餅

燒餅是這樣一種食物,它日常、廉價、管飽、好搭配各種菜餚,也比較健康,但它只有在剛出爐恰到好處的時候吃到,才能讓人體會到真正的美味。而人們面對的,經常是櫥窗裡已經變冷、變軟的芝麻燒餅,這完全是令人難以下咽的另一種食物。如果缺少耐心和主動性,那麼它的價值僅僅是充飢。只有耐心把它回熱到合適的溫度,讓香氣和酥脆口感重新回來,這才不辜負這道簡單美食。

味道剛剛好的燒餅應該怎麼吃呢?

清末很多旗人家境敗落,吃皇糧的八旗兵丁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 一個旗人到茶館裡,腰裡掏出兩個京錢買了一個燒餅,在那裡撕著吃,細細咀嚼,像很有味的光景。吃了一個多時辰,方才吃完,忽然又伸出一個指頭兒蘸些唾沫,在桌子上寫字, 蘸一口,寫一筆。原來他哪裡是寫字,只因他吃燒餅時,雖然吃得十分小心,那餅上的芝麻總不免有些掉在桌上,他要是拿舌頭舔了,拿手掃來吃了,恐怕叫人家看見不好看,失了架子,所以在那裡假裝著寫字蘸來吃。看他寫了半天字,桌子上的芝麻一顆也沒有了。他又忽然在那裡出神,像想什麼似的。想了一會,忽然又像醒悟過來似的,把桌子狠狠的一拍,又蘸了唾沫去寫字。為什麼呢?原來他吃燒餅的時候,有兩顆芝麻掉在桌子縫裡,任憑他怎樣蘸唾沫寫字,總寫它不到嘴裡,所以他故意做成忘記的樣子,又故意做成忽然醒悟的樣子,把桌子一拍,那芝麻自然震了出來,他再做成寫字的樣子,自然就到了嘴了。"

黃橋燒餅

鴨油燒餅

芝麻和肉也是很好的搭配。《舌尖上的中國》裡,耗費大量功夫的均安蒸豬切塊後,少不了又一次撒上密密一層芝麻,方才裝盤上桌,芝麻為菜色提升了視覺效果,為肉豐富了口感層次。

均安蒸豬

吃辣的人無法想像沒有紅油的世界,川菜紅油沒法想像沒有芝麻的世界。棒棒雞、缽缽雞、冷鍋串串裡,浮在紅油上方的一層白芝麻,貌似可有可無,吃起來的時候,你總恨不能每一口都多沾一些,再多沾一些。

棒棒雞

缽缽雞

冷鍋串串

相比起麻醬和香油的霸道,完整的芝麻就是這樣,你很難一下抓住它的味道,但是你總是希望它多一點,再多一點,無論是手上的燒餅,還是缽裡的紅油。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小吃大藝|「手上功夫」裡的豆餡兒切糕 老牌小吃豆面糕
    豆餡兒切糕是一種老北京傳統小吃,做起它來,全要靠「手上功夫」。豆面糕俗稱「驢打滾兒」,雖說是一種常見小吃,但過去的做法卻和如今不大一樣。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老北京小吃「豆餡兒切糕」和「豆面糕」的記憶。
  • 千層發麵燒餅:山東特色小吃,餅皮脆內裡軟,比包子油條簡單好吃
    我是吃著燒餅長大的小孩。小時候每次和奶奶一起趕大集,她都會給我買一些燒餅來吃,尤其是剛出爐的燒餅,香香的芝麻、脆脆的外皮、鬆軟的口感,鹹香味美,買一個吃一個。燒餅承載了我太多兒時的回憶,所以每到一個城市我都會去當地小吃街尋找燒餅的影子,每個口味都要嘗一嘗。
  • 小吃—紅油抄手
    紅油抄手,其實我老家叫做「包面」,這是讓我魂牽夢繞的美食,從小吃到大,對它有種特別的家鄉情結.
  • 五香芝麻燒餅做法!
    做出來的燒餅剛出鍋外酥裡嫩,涼了之後也是非常鬆軟。
  • 芝麻燒餅的做法 烤箱芝麻燒餅的做法
    1、芝麻燒餅的做法食材:小麥麵粉600克,芝麻15克,酵母10克,芝麻醬60克,花生油50克,冰糖、鹽、花椒、鹼各適量。(1)將麵粉放入容器內,加入酵母和水,拌和均勻,調成麵團,蓋上擰乾的溼潔布,靜置20分鐘,至麵團稍稍發起。
  • 火遍鄭州的灌湯燒餅你吃過某?「200份免費燒餅邀你嘗鮮」
    這年頭,燒餅都能成網紅河南人離不開燒餅這個平平無奇卻貫穿一日三餐的麵食。喵姐特愛吃燒餅,剛出爐的燒餅帶著烘烤的氣息,不顧燙手撕開金黃的表皮,露出軟和的內裡,幹吃我都咽得下。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喵姐的外賣平臺上,漸漸地多了「豫小七」灌湯燒餅的身影。走在街上,冷不丁瞥見街頭那通紅的「豫小七」招牌;打開抖音,首頁上紅油發亮的灌湯燒餅,透過屏幕把我召喚。
  • 芝麻燒餅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到數九寒天,北京人就開始圍坐在八仙桌旁,燒起旺旺的炭火,在熱氣騰騰的銅鍋裡涮起鍋子。
  • 據說燒餅有100多種,井陘人最愛吃的還是缸爐燒餅
    胡麻餅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鹽面 清油、鹼面、糖等為原 輔料,和面發酵,加酥入味,揪劑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爐烤制,因而白居易說「面脆油香」了。 中國人對燒餅的喜愛好像是不分南北的,據記載,燒餅最早是班超出使西域時帶來的《續漢書》中就有記載:靈帝好胡餅。這「胡餅」,指的就是今天的燒餅。
  • 自製甜燒餅,烤箱火候很關鍵,小白也能做到外酥裡嫩
    那今天我們就來教大家自己在家做燒餅,加糖加鹽,又甜又鹹,還有芝麻和小蔥的香味,而且不用煎,只需要烤箱烤一烤,吃起來更健康更美味。【甜鹹燒餅】【配料】:500克麵粉、適量白糖、適量酵母、適量椒鹽、適量植物油、適量麥芽糖、適量芝麻【烹飪步驟】第一步:首先我們要取麵粉、清水和植物油混合做成燒餅的水油皮。
  • 紅油抄手、口味蟹,街頭人氣小吃回家做
    若想街頭小吃家中做,足不出戶吃美食,需有「高人」指點美食經。 《回家吃飯》節目將推出街頭小吃美食系列,每一期小二將會邀請兩位特別會做超人氣街頭美味小吃的達人和大廚,帶來全國各地、各具特色的街頭人氣小吃。
  • 教你燒餅懶人做法,不揉不擀,簡單一做,個個外酥裡香!
    作為中國傳統的美食小吃,燒餅一直都很受歡迎,記憶中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小吃就是燒餅了,每次媽媽買點,總要把它藏起來,慢慢地拿給我吃,經濟不富裕的時候,也只能這樣偶爾解饞,咬一口,滿嘴的芝麻香味,酥脆鮮香,如今,做燒餅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在家裡也可以自己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燒餅的做法,
  • 從北到南 「聞名全國」的6種燒餅,你吃過嗎?縉雲燒餅榜上有名
    從北到南 「聞名全國」的6種燒餅,你吃過嗎?縉雲燒餅榜上有名大家都知道我國的美食文化歷史悠久,好吃的美食更是數不盡。說起中國美食,不得不提的就是燒餅了,相信大家都吃過,也是咱們中國的一種傳統小吃。外焦裡嫩的口感,豐富多種的口味,深受吃貨們的喜愛。並且燒餅的品種有很多,像什麼傳統燒餅,油酥燒餅,芝麻燒餅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中國最出名的幾種燒餅。從北到南 「聞名全國」的6種燒餅,全吃過的走了半個中國。鍋盔鍋盔的種類很多,在北方,鍋盔又叫做鍋魁、幹饃,是陝西、甘肅等北方地區的特色麵食。
  • 【燒餅配方】曾經風靡全國的「土家燒餅」秘方!
    2、烘烤時,溫度也是秘方中詳細強調的重點,做好的餅首先放入不鏽鋼託盤,託盤上先塗一下油,烤箱溫度設置300度左右,烘烤大約4分鐘,到表面有點發黃即可。3、但秘方中所提到的在製作中使用的調料只有香甜打泡粉、紅油、豆瓣醬以及蔥花和芝麻。在肉餡的製作上,肥肉和瘦肉的比例應該是5∶2,製作燒餅的麵團重量為175克,內餡10-15克,外餡15-20克。
  • 芝麻燒餅的好吃做法,不用烤箱,一次成型,咬一口就掉渣!
    芝麻燒餅是一種街頭巷尾都在賣的小吃,現在很多人也把芝麻燒餅當做早餐來吃,燒餅焦香可口,有芝麻的香味還有麵粉的香味,熱騰騰的沾滿了芝麻的燒餅,金黃酥脆,咬一口可以掉一地的渣,出鍋就吃,完整保存最好的風味!
  • 武大郎燒餅第三,吊爐燒餅第二,哪個第一?
    對於北方人來說,頓頓吃飯是離不開麵食的,這是咱北方人的飲食習慣,當然聰明的人們也根據人們的口味研製出來了許多麵食類的美食,今天就看看聊城這裡麵餅類美食,看看再這裡最受歡迎的前四名,這裡的餅類的四絕。它的主要原材料是麵粉、糖稀、食用鹼、食用油、芝麻等,它這個餅的製作比較特殊,是發麵和死面按照比例混合的,做成長條,抹油捏褶,捲起來後在用死面做皮包起來,放上糖、芝麻後再捏成中間薄四周厚的圓餅,這樣就可以放在特製的"吊爐"裡烤了。剛剛做好的馬蹄燒餅,是金黃色的,味道非常香甜,吃起來外酥裡嫩,讓人們贊口不絕。
  • 燒餅最好吃的做法,皮酥裡軟,噴香,空口能吃撐,比麵包都香!
    點擊上方藍字「指間味集」關注我們鹽酥燒餅是老北京的一款特色小吃,以鹹香、皮酥、心軟為特點,受到不少人喜歡,很多人因為喜歡吃燒餅便會選擇自己親手學習
  • 徵服王思聰,上過央視,這個燒餅厲害了!
    阿布手記 ▼在阿布心中,最暖人心的食物,無非就是一份剛出爐還燙手的燒餅。那一口咬下去,鬆脆的餅皮伴著蔥香芝麻香,再來一份現磨的豆漿,從舌尖到胃都在訴說著滿足。和面、揉面、裹餡、上烤爐……或許你拿到手上的只是一份帶著熱意的燒餅,燒餅師傅卻已經把這一套動作做了幾十年。
  • 五香芝麻燒餅最好吃的做法,外酥裡嫩,香軟美味,做麵食的技巧詳細做法分享給你!
    說起做麵食,決定其成敗的關鍵因素就在和面上面,由於每種面點的製作方法不同,所以在和面上多少也會有一些區別,今天我就為大家推薦一道老媽經常做的芝麻蔥燒餅。五香芝麻燒餅6、均勻地刷上做好的油酥,喜歡吃蔥花的,也可以撒上一些蔥花。
  • 紅油抄手、口味蟹……足不出戶,街頭人氣小吃自己做!
    雖然在家練就一身廚藝,但還是想念街頭的小吃!烤冷麵、抄手、小龍蝦、各式燒烤......若想街頭小吃家中做,足不出戶吃美食,需有「高人」指點美食經。今兒的美食達人是來自四川的程露,以及湖南的湘菜大廚李珍良。他們將揭開紅油抄手,和口味蟹背後的秘密。提到四川,這裡可是美食天堂,街頭小吃更是不計其數,串串香、石棉燒烤、椒麻雞....
  • 江蘇-丹陽~呂城這家燒餅店開了80多年,點讚
    小燒餅口味簡單圓的是甜燒餅長的是鹹燒餅一甜一鹹完美搭配呂小平今年56歲和妻子楊龍娣在呂城菜市場的一家小店裡經營著從父親手上接下來的燒餅攤呂氏燒餅和面、拌餡、包燒餅、擀燒餅撒芝麻、貼燒餅、起燒餅夫妻倆分工明確傳統的中國美食,能讓人感受到手工技藝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