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職業上碰到不快樂的情況時,都選擇一走了之。但除非你能真正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否則你更大可能是換一個地方「受罪」。
文/一煒,公眾號:個人成長之行(ID:Personal_Development)
現在的工作讓我好迷茫啊。事情多得要發瘋,每天都想走人。沒有時間做自己的任何事情,想到上班就很痛苦,覺得人生好沒有意思。怎麼辦?
這是一個小夥伴問我的問題。
其實對於「事情多得要發瘋,每天都想走人」,我非常能理解。我在那篇《25歲,放棄年入50萬的工作》裡,說過自己的經歷——「我在做這份工作的時候,真實的感受是持續的痛苦和折磨。」而這份痛苦持續了多久呢?基本上是從到國外工作就開始,然後一直持續了三年。
但是,小夥伴在這裡說到的另一種感覺,我基本是沒有過的——「好迷茫啊……覺得人生好沒有意思。」
我覺得,關鍵可能在於,有沒有想清楚下面的三個問題。
01
▼
你要的是什麼?
既然這份工作讓你如此痛苦,那你為什麼還沒有離開它呢?這背後一定有某些需求,而這份工作恰好可以滿足你當下的這些需求。
我自己在經歷那「三年痛苦」的時候,其實是想清楚了的。
這份工作滿足了我的願望,能讓我在剛畢業時就到國外去,而且還是遙遠艱苦的大非洲,這是我想要的一份寶貴歷練。
這份工作給了我相當豐厚的收入,這是我作為一個職場新人非常需要的。
這份工作給了我國際化的大平臺,在其中確實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可以得到成長。
這些就是我想要的,這份工作都滿足了我。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免費的啊!所以我就常常問自己:為了這些想要的東西,你願不願意用當下的痛苦來換?
答案是,我願意啊!
每次這麼一想,我就釋然多了。本質上,工作就是一份交易,我們付出必要的時間、精力、情感等等,得到自己想要的鍛鍊、金錢、成長——而且痛苦本身也可以推動成長。
所以,只要你還沒離開當前的工作,那就一定是你現在還認可這一份交易;你可能覺得痛苦,但你一定也得到了痛苦換來的東西,而且你認為是值得的——否則你就離開了。
可能有的小夥伴會說:不對,我沒有離開,是因為我不知道離開以後去哪裡啊!
你看,其實你依然是暫時接受這一份交易:你付出的是痛苦,得到的是安全感。
想清楚工作是自己當下需要的一份交易,想清楚自己為什麼暫時選擇留在痛苦中,其實也就不會那麼痛苦了。因為這只是自己權衡之後的一種選擇而已——無論是不是有意識的。
而且,提出這個問題的小夥伴,你其實正處於一種非常難得的階段:當前的工作,可以讓你達到「三倍效率」的成長。
這個「倍數效率」的概念,是受啟發於李笑來的《財富自由之路》,我做了一點點延伸。
我經常調侃,經歷了在華為的第一份工作,以後去哪裡都不會覺得痛苦了。這沒有什麼諷刺意味。你經受過的痛苦,尤其是在年輕時經受過的痛苦,往往都會變成自己一生的財富。
02
▼
這份痛苦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
我們確實會感到痛苦,但怎麼能有效地減輕這份痛苦呢?
我覺得,有一個問題需要想清楚:這份痛苦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
剛才說過,其實我們處在一份工作中,只是付出我們必須付出的東西,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東西。那自然而然會得到一個結論:當這份交易對我們來說已經不值得,當工作給我們的已經不值得我們的付出時,我們隨時可以選擇離開啊!
對我來說,這個離開的「臨界點」,就是公司給我的金錢和成長,已經不再值得我所承擔的痛苦,所付出的精力、情感——最重要的,是時間。
當前的工作讓你感到痛苦,但如果你知道這份痛苦只是暫時的,你知道在自己認為必要的時候,就可以自由地選擇離開它,你就會覺得不再有那麼痛苦了。
-那為什麼我還是覺得很痛苦?
-你真的認為自己可以自由選擇離開一份工作嗎?
-額……離開一份工作,要考慮很多因素的啊,家人的看法,薪水,離開的風險……
你看,你還是接受了這份交易,而且準備長久地接受這份交易。其實很多人內心深處的聲音,可能是自己要長長久久一輩子地把這份交易持續下去——所以就會感到格外痛苦,因為你真的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出改變。
03
▼
工作是不是生命中的所有?
上一個問題是說,縱向來看,當前的工作只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階段。
而現在是說,橫向來看,當前的工作只是我們當下生活的一個部分,而不是全部。
工作幾乎佔去了我所有的時間啊!!!
但那一定只是「幾乎」。
我之前也說過,自己在國外時,絕大多數工作日都是在晚上11點後下班。在工作的第一年,我長了一臉痘痘,被身邊小夥伴笑話說這麼大還長青春痘。其實我自己每天心理壓力都很大,作息嚴重不規律且不可控,本來就睡不夠還經常第二天早上四五點就醒,然後就開始翻來覆去地焦慮——今天的工作怎麼辦?
就這種情況,內分泌能正常才怪。
但是後來呢?後來我開始跑步。晚上的時間不是都被佔了嗎?那我就早上跑。
所以在2015年的時候,我開始6點多起床(還不是現在的5點),然後在院子裡跑步,跑完就覺得心情好多了。
2017年,我改成了健身房器械練習。
你怎麼還能有時間健身?答案是,大家總要吃飯吧?所以晚飯時間我就不去吃飯,而是去健身,後來公司去健身的小夥伴越來越多。我發現這一小段時間的運動,遠比那一頓晚飯能帶來更多的精力恢復。
那吃飯怎麼辦?晚上吃夜宵唄。當然,這不是最健康的選擇,但絕對好過選擇常年不運動每天加班到後半夜。
你看,還是那句老話,時間擠擠就會有的。如果擠擠就會有,那當前的工作就一定不是你生活的全部——那這份工作的痛苦也就一定無法導致「整個人生」都「沒有意思」。
當然,我知道這個小夥伴也不是真的這麼覺得。
所以,一份工作再痛苦,也不要讓它成為你全部生活的痛苦。即便它真的佔去了你「所有的時間」,你沒有時間早起跑步沒有時間健身,但它永遠都佔不掉你所有的思考時間,你至少可以在內心給自己保留一份自由。
作者:一煒
素食主義者,極簡主義者,個人成長踐行者;
前華為大非洲奮鬥者,現開啟旅行模式的自由人。
微信公眾號:個人成長之行(ID:Personal_Development)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本人。
閱讀原文,即可查看幫你快速成長的1000篇好文,這裡有成長經驗、工具方法、管理技能.值得一看,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