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松扁食
開禾路口BRT附近,店裡只賣兩樣東西——扁食和拌麵,分大、小碗,晚上可就沒了。店裡只賣兩樣東西——扁食和拌麵,分大、小碗,扁食肉餡很Q的,加點醋在湯裡,味道更好;拌麵也不錯,配上獨特的花生醬特,吃起來特香。兩樣湊一塊兒簡直絕配。扁食麵皮勁道,口感很Q,餡多不膩,店很小,可是經常人滿滿的。 大同小學對面的勞松扁食和拌麵~飯點去的時候人還真不少~許多家長接完小孩放學後都會帶過來吃~久久沒吃還真是會想念的味道~
浮嶼鴨肉粥
思明區廈禾路174號(大同小學對面),粥底不是「很厚」,米粒「分明」,鴨肉「滑滑嫩嫩」的,一口下去「有粥有肉」,「相當鮮美」。配料建議只加油條+鴨肉即可。 這家店據說是廈門老字號,很多老廈門還蠻常吃的,特別常愛買鴨腿啃~~~號稱「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最近各種上火,剛好就去吃清淡點。應該屬潮汕粥,加了鴨胗,大腸,滷小肚。
開禾沙茶麵
一碗好料的沙茶麵一定要放三樣:肉羹、海蠣、滷豆腐。這才是老廈門人心中的沙茶麵。 brt開禾路口,主打沙茶麵,另外還有清湯麵等開禾沙茶麵。據說是廈門最好吃的沙茶麵之一。開禾沙茶麵是一家經營了數十年的老店,這家有店面,但是因為生意太好,店裡常爆滿,所以在外頭的過道上(廈門也叫旗樓)擺上桌椅,大家就坐在外頭低頭吃,湯頭濃鬱,料也很新鮮,中檔價格。
聞風餐廳
就在臺灣美食街裡面,味道較符合廈門本地口味,人均消費50左右,沙茶肉片,沙茶醬是廈門人很喜歡的特色醬料,肉片咬起來微甜的感覺很棒,西多士也一定要點。
香菠咕嚕肉,沙茶肉,香芋香酥鴨,糖醋魷魚花果然還是最愛者四道菜啊,尤其是我喜歡吃帶有水果的菜~~,這些這麼廈門風味的菜色在仁和路裡的聞風餐廳裡的菜一下次讓我的味蕾充滿了兒時的回憶。價格還優惠,果然還是比較喜歡吃這種有點甜有點酸的菜。芋頭菠蘿各種大愛。
芋如大排檔
人和路30號 兒時的花磚,舊時的房子,很有80年代風。臺灣美食街,人和路30號。老闆很早前在雅坡餐廳做過廚子。據說聞風排檔廚子是他徒弟。有些菜式雷同。菜式份量不大,適合多點幾樣來嘗,不貴。鐵板豆腐,用古龍兒童豆醬當醬汁做的,很廈門。這家開了十多年的老店,至今還在不斷創新菜色。阿北很親和喲~推薦豬頸肉 沙茶豬肝。還有一道很炫的菜叫「碉堡小日本」,菜式大部分都是老闆自主研究。
黃則和花生湯
就在中山路上,很容易找。廈門兩大古早味餐飲店之一,主打花生湯,他家的甜點,例如韭菜盒之類的比較推薦,不過現在大部分已經是旅客的聚集地,本地人反而不會去吃,在這裡可以吃到比較多的閩南風味小吃。時間不多的人可以在這裡停留較長時間。
來中山路玩,就從「黃則和花生湯」吃起吧。這是一家老字號了,招牌嘛是「花生湯」,用花生做底的甜湯,還可以加衝雞蛋。非常甜,但不是白糖衝出來的甜味,這點很贊。
佳味再添
思明區大同路49號,不懂就輪渡下車一路問路人即可。廈門兩大古早味餐飲店之一,禾祥西也有一家,兩家雖已不同,但卻有著很大的淵源。這家最大的特點是就是品種多,都是些再通俗不過的廈門美食。沙茶麵、扁食、蝦麵都很好吃,肉粽「更是不一般」。價格超級便宜,衛生情況一般般,也沒什麼服務可言 。這家是真正的廈門本地人來吃的店,所以吃貨們一定不能錯過,推薦蝦麵和芋包。不過芋包有些人吃不慣。
思北花生湯
這家在思北往中山路方向走的路上,在思明電影院這個四岔路口的前面一個路口,是一家非常古早的店,推薦他家的糯米炸、韭菜盒、花生湯,和黃則和相比,我反而更喜歡這家,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
他家外面用簸箕曬了好多的花生,一排過去。很是壯觀哦。有去皮的,有沒去皮的,有時可以看到 有個大姐在用一個木塊按花生,把花生皮分開的那種工序。來的人總會坐下吃幾個香香酥酥的韭菜盒,喝口花生湯。
思明麵包店
思明電影院旁邊,是一家超有古早味的麵包店,歷史相當悠久,和其他家的西式蛋糕相比,思明麵包店的性價超高!鹹香的炸麵包、餡料十足的椰子餅、香酥的角酥、酥糯的老婆餅、充滿兒時回憶的五指麵包看著就流口水。
麵包都是店裡現做的,非常非常新鮮。而且價格非常非常便宜!!!真心推薦。雖然品種都是一些比較老的、比較經典的麵包,沒有什麼新穎的。但是都非常好吃,用料非常足。現做的麵包店已經不多見了。
中山路美食
中山路的美食可謂是五花八門,匯聚了全國各地的美味在此地,如果時間充裕,不妨好好逛逛中山路,邊玩邊品嘗中山路的美食。
中山路還有許多美食例如局口拌麵、思西烤肉、(離中山路著名局口街很近)廈新蝦麵(就在佳味旁邊的小巷子裡)、葉氏麻糬(中山路上)、陳佳甜品等就不一一介紹了,估計各位吃貨如果真的按照我的路程一路吃下去,現在已經動不了了。 還有戰鬥率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繼續品嘗。
阿傑五香
八市路口走20米,從早上7點開到晚上7點,著名的廈門八市「阿傑」炸五香,獨闢蹊徑地使用洋蔥提味,確實精彩!他家做五香的油是有品牌的桶裝油,路人都可以看到,所以生意非常好,五香吃起來外酥內嫩、醇香可口、回味無窮。五香現場製做,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香、酥、脆、鮮,妙不可言,也可以不用炸,直接打包帶回家哦!
鍾氏滿煎糕
鍾氏滿煎糕是廈門的老字號,老一輩的廈門人都會來這排隊等著吃美味。內陷是花生屑和白糖,第一口吃起來,甜味十足,花生屑和沒有融化的白糖顆粒有很豐富的層次。不用擔心過甜,厚實的滿煎糕會把這些甜味慢慢的化開,讓你馬上有再吃一口的衝動 。
八市古早味,拿在手上就聞到一股濃濃的花生香,口感筋鬥不粘牙,甜度適中,就著茶一起吃,不會膩!就是地點不好找。經過衛生樓不遠就是。
朱記手撕雞
廈門八市內朱記手撕雞 這家店大愛,之前經過的時候必定會買上一隻,現如今住的遠時不時地想念那股香味,雞肉入味嫩滑讓你吃了就停不下嘴,除了雞肉還有很多其他的滷料賣,生意一直不錯。一般半隻24元左右,雞肉入味嫩滑。滿煎糕的對麵攤位就是。
八市朱記手撕雞。小小的店,大大的驚喜。手撕雞皮爽、肉嫩,加上芫荽增香添色去油膩,連同雞肉吃進口中齒頰分外生香。還有鴨胗、大腸、豬肚、豬耳朵、豬尾巴、鳳爪、腐竹、海帶、豆皮之類的,都很好吃。
包清香
真正的老字號一般都藏在傳統老街裡~八市營平菜場口邊上的老字號包清香,小小店鋪傳統手藝,招牌芋包,被奉為鷺島金牌小吃之一,用芋泥為皮,五花肉、鮮蝦、香菇等切丁為餡,之後淋上甜辣醬黃芥末,配上酸蘿蔔,地道古早味~兼賣海蠣煎,薄餅等,味道都不錯~
芋皮有種特殊口感的韌勁,內餡飽滿,嘗起來更像是一個披了層芋皮的鹹肉包,如果再點上一碗鯊魚羹或者蘿蔔大腸血就著吃,真是絕配,店內點座率也很高的還有燒肉粽,沒食過的吃貨一定要去吃吃看。
友生風味小吃
有30多年歷史號稱「魔湯」的友生風味小吃!在包清香隔壁,在這裡有堪稱廈門四絕的豬腳面,沙茶麵,清湯麵以及滷麵。沙茶麵味道濃鬱、湯頭超好味!是八市裡營業比較晚的幾家店之一美味和性價比都挺不錯。
友生的店主將自己的湯頭稱作魔湯,美味到讓你吃了一次就想吃第二次。最愛吃這家的紅滷麵,香滑的芡汁裡面有金針菇、香菇等調料。
顏味鍋邊糊
顏味鍋邊糊:八市有家老牌的鍋邊糊店,名叫「顏味古早美味鍋邊糊「,這裡的鍋邊糊都是現點現做的,幾乎不放調料,靠各種海鮮來提味,比如海蟶、蝦。鍋邊糊裡還有秘制醬汁滷製的滷蛋,蛋白嚼勁十足也很入味。鍋邊糊若再搭配上油餅,滋味更棒。包清香旁邊,用大米加清水磨成濃漿,攤在鍋邊,半熟後鏟入正在熬煎的蝦湯中,煮製而成。清淡爽口,價格也很便宜。
店裡生意很好的樣子,去的時侯已經坐滿了幾桌人。鍋邊糊一碗三元,很便宜 裡面還加有蛤肉,蝦皮,蔥花.。
無名麥奶
這家在八市路口沒有店名的小店,以玫賣麥奶和花生湯為著名。一樣在包清香的斜對面,開了幾十年的老店,電視臺也有來採訪過,
店小而不起眼,有象我這樣慕名來的,也有鄉裡鄉親從小吃到大的食客。街坊鄰居也都是十幾年的老顧客。
麥奶開了三代。麥奶不是麥子加奶,是麥子熬成奶狀所以叫麥奶。麥子炒熟,再磨成粉去熬。最早是用手工的現在用機器磨了。這個麥奶十分香濃,因為料比較足,所以保持這樣的稠度。
阿吉仔
八市最紅餅店,很多鼓浪嶼的所謂小資店販賣餡餅其實都是從這裡買進再二手翻倍賣出,強烈推薦他家的餡餅和馬蹄酥,要帶點廈門特產的朋友來這裡肯定沒錯,靠近鷺江影劇院。
光顧的都是四五十歲的老住戶,最為出名的是椰子餅和馬蹄餅。口味清淡不油膩,厲害之處在於它麵皮的功夫,酥到不行!那個層次啊,嘖嘖••••下午去的時候剛吃飽飽,所以買的不多打包帶走,結果馬上後悔,再回去買時已經賣光光。
賴厝埕扁食
老字號扁食店,唯一推薦蝦仁扁食。店面小,可是味道不錯。湯頭真材實料豬骨熬製。點了蝦仁扁食,每隻裡面都有一個蝦仁。拌麵也是推薦之一,味道很香。
扁食的皮比較薄,看起來透透的~而且老闆說選用的都是新鮮的野生蝦,吃著口感確實是不一般,新鮮脆嫩的特別帶勁,真是贊!
拌著一堆紅彤彤醬汁的「拌麵」好像很辣的樣子,千萬不要被嚇倒了~其實這是用花生醬和甜辣醬調製成的醬汁,香濃而略帶點微辣,口味重而醇厚。
橫竹小籠包
老廈門都知道這家店,輪渡橫竹路35號的無名老字號,空間不大,僅擺了幾張零星的小桌子,只賣兩樣東西:小籠包和燉罐,招牌小籠包皮薄餡多、湯鮮味美,燉罐只賣兩種,排骨和豬心,食材新鮮、湯濃而鮮甜,開了多年~生意依舊紅火中本人最為推薦的廈門島內性價比最高的小籠包店沒有之一,地點在輪渡臺灣美食街入口附近,他家經典搭配是小籠包+豬心罐,小籠包肉餡鮮嫩、汁水濃鬱;而豬心燉罐裡加入了當歸和枸杞,不僅美味而且有營養,兩樣一共12塊錢。傍晚就沒有開。
========流口水的分割線========
小志的話:十幾年前就在營平路八市裡面住過,廈門最地道的美食也基本藏在開禾路大同路附近的小巷子裡面!品藏最地道的廈門古早味,就這這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