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司過境遷(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二戰期間,抗日戰爭是我國的一場全民保衛戰,我們在偉人堅定不移的領導下走向了這場戰爭最終的勝利。毋庸置疑,二戰期間日本帝國主義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我國當時的軍事實力確實不足以和日本帝國主義軍隊抗衡,但邪不壓正,最終我們還是贏得了勝利。中國人民為了這場偉大的勝利付出了太多的代價,石牌保衛戰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被西方軍事家譽為「東方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它對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取得了深遠的影響。
石牌保衛戰
石碑保衛戰發生在1943年的湖北宜昌,是一場中國軍隊以弱勝強,並最終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的勝利的一次著名的戰役。湖北地處中原,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其中宜昌石碑本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抗日戰爭期間因為它擁有的天然的地理優勢,被設置成為包圍陪都重慶的第一道門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日本帝國主義也深知此道,於是重兵侵入。
我國武器設備不如日本帝國主義的先進,為了保衛我國的大好河山,我們不得不動用所有有限的資源。為了最大程度地發揮地理優勢,中國軍隊派遣擅長山地作戰的胡璉將軍,利用石碑周圍的有利地形構築堅固的軍事要塞,但是儘管如此,日軍的軍事實力還是明顯的高於我國。
戰爭不可避免地打響了,雙方激烈戰鬥,我軍苦戰多日,傷亡慘重,只能一節一節的撤退,但是敵軍第五次衝鋒,右翼陣地被突破,左翼陣地也相繼被突破,連長陣亡……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日軍又一次利用飛機低空轟炸的時候,戰鬥到最激烈的時候,陳誠打電話問胡璉:「守住要塞有無把握?」
胡璉回答:「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
子彈用盡,與敵軍肉搏三小時
胡璉舉行誓師大會,和大家一起寫下遺囑,大家都決心與石碑要塞共存亡。正是因為這樣的決心,為了守護大好山河為了守護國土,石牌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爆發了一場二戰中規模最大的白刃戰:日軍飛機轟炸,火光沖天,樹木被掃光,山堡被炸平,排長連長相繼陣亡,炮手陣亡,重機槍死傷慘重,甚至傷亡達到了四分之三也沒有人後退。
槍聲停了,停了三個小時。但是戰爭並沒有結束,只是中國軍隊沒有武器裝備了,我們的子彈用盡了!無法開槍便與日軍赤手肉搏,這三個小時,只有三個小時戰場上的屍體已經可以堆成金字塔了!就是靠著這樣的意志力堅持著,他們在死守著,我們的中國軍人用肉體死守著國土!這三個小時內也得益於我國其他地區的軍隊在牽制著敵軍,日軍鑑於久攻不下且傷亡慘重,攻勢銳減,我軍愈戰愈勇終於使戰爭進入反攻階段。
當天空回歸沉靜大地回歸安寧的時候,戰爭就會結束。當沒有槍聲廝殺進行了三小時之後,倖存者和援軍只能發現那些曾經英勇戰鬥的戰士安靜的守護這片土地了。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用最少的代價換得了最大的勝利,這場戰鬥中,我國投入了15萬兵力,日軍投入了10萬,日軍傷亡兩萬五千七百多人,損失45架飛機,75輛汽車,122艘船艇……
這場抗日戰爭中的每個人都是中華兒女引以為豪的英雄,每個默默無名的英雄都應該被銘記。今天,我們為了抵抗遺忘,把他們的故事都一一寫進電影裡,銘記歷史!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